漳縣城外,高誠留下李堪,着重安排了幾句後,就率領各部兵馬往襄武退去。
而後,到了襄武,又留下樑興本部兩千人,抽調李肅所部歸到主力,大軍繼續拐向直奔冀城。
至於呆在臨洮的嚴顏所部,高誠僅是去書一封,再無他顧。
而當鎮西將軍高誠,自隴西郡撤軍回來的消息,傳到冀城時。
整個冀城再度翻了個滾!
那些投奔耿鄙的世家豪強,一個個心中七上八下。
先前鎮西將軍不在,大家暗地裡鬧騰,可誰曾想鎮西將軍居然放棄戰事,直接領兵回來了。
這可如何是好啊?
有人每天往程府裡跑,也有人暗中聯繫郡守楊衡,可得到的結果都不隨人意。
耿使君口中不斷安慰着無事,卻是沒有絲毫動作,讓不少人心中更加擔憂。
莫非耿使君不打算抵抗了?
也是,那夏育雖然掌握兩郡,可真正能調動的兵馬,只有兩郡郡兵,不過六千人。而眼下冀城之內,便有鎮西將軍府兵馬一萬,高誠更是率領着四千餘人徹夜行軍。
兵力不如人,夏育更是比不上年紀輕輕的鎮西將軍啊!
除此之外,郡守府再度對這些人關閉了大門。楊衡閉門謝客,也讓他們心中糾結的很。
然而待高誠回至冀城後,湖面卻是又平靜了下來。
高誠似乎對於夏育的叛變,一點都沒放在心上。即便是鬧得熱火朝天的刺史部,也被棄之一旁。
就這樣平靜了一月之餘,大漢帝國也即將迎來中平三年,既186年。
歲旦,也叫三朝、正旦、正日,亦是春節。
先秦秉承水德,將每年春節定爲十月。而到了漢武帝時期,改爲正月。
眼下正值歲旦,高誠也是老老實實的呆在府上。
白天打掃等雜事,自然有僕役來做。而隨後便是緊接而來的衆人上門拜賀,在冀城這個只有自己一人的高府,可算是把高誠給累壞了。
偏偏到了晚上,又無他人,爲了湊熱鬧,高誠厚着臉皮將一羣小傢伙拉到自己府上。
這其中便有趙鬍子的兒子趙慶,韓遷之弟韓怋,張橫之子張闌。順變一塊跑過來的還有妻弟姜敘、楊衡嫡子楊阜。
五個小傢伙年歲最長的便是姜敘,其次韓怋、楊阜、張闌、趙慶。
熱鬧是熱鬧了,可一羣羣嘰嘰喳喳的聲音,也委實吵得高誠心煩。
漢朝新年,其實也就這樣而已,跟後世也沒差多遠,最大的區別就是前期祭祀等禮節。
可這一來高府就自己一個,祭不祭也就那樣。而官方的活動,又是由文官來主持負責,自己倒也偷了個閒時。
歲旦一過,整個涼州再次忙碌起來。
高誠也等到了來自河東董卓的回信,姜敘、董白的親事,董卓答應了,並且希望姜府儘快安排。
董卓很是心急,自家那小孫女如今也九歲了,是該尋覓一門親事的時候了。
早戀?這是在漢代再常見的一件事情了。
而像董卓、高誠這種官場上掙扎的家族以及那些世家,其族內女子幾乎自一生下來,就已經在覓食夫君了。
這是屬於政治聯姻。
董家在隴西自然是一等一的世家,放到整個涼州,那也是數的着的。而且董卓幾乎平步青雲的抵達了現在的位置,日後必有大成就。
可董卓卻是愁的緊啊!
自己可愛的小孫女不僅生的國色天香,便是琴棋書畫,也樣樣俱全。
但,偏偏是天生心明!
也就是啞巴。
如此一來,董卓想要攀那些關中、關東等世家子弟,人家嫌棄這嫌棄那的。可要是找涼州的世家豪強吧,又如同雞肋。
自己兩個女婿都是涼州人士,在涼州,自己的基礎已經足夠了。那些世家豪強,基本幫不上什麼忙了。
好吧,其實,董卓也不想讓孫女嫁給涼州人了。涼州男兒分涼州,一種讀書的,不高不低,還不如隨便找個中原世家子強呢。
另一種就是武人了,涼州武人什麼樣子,董卓再清楚不過了,也更加不忍心孫女受苦。
不過,路到山前必有路,現在不就是路出現了嗎?
自己正想與高子明交好,其便送了上來。至於高子明妻弟,董卓自然會去了解一番。
姜氏嫡子、親姊爲高誠正室、其父於去歲爲羌賊所害。姜敘本人,年歲十二,倒也是習文習武,模樣也是周正的緊。
好啊!
高子明家族幾乎無人幫襯,日後肯定會大力培養這個妻弟,也肯定會重用。
唉,自家孫女要是再大上五六歲就好了。
唔,也不好不好,高子明已經有正室了,不好!
稍一抉擇,董卓便爽快的答應了此事。於此同時,自己兄弟所言之事,也一併應了高誠的意思。
既然要交好於人,那就不能小家子氣!
接到董卓回書後,高誠便興致沖沖的找到了丈母孃。
姜氏聞言也是欣喜,開始籌備訂禮。婚事現在是不可能,但訂婚沒問題啊。
董氏女雖然聽聞天生心明,可姜家的需求,自然不是這一點,而是董卓的勢力。
自己兒子以後肯定是要跟着女婿的,那麼豈能沒人幫襯。日後有董氏及楊氏幫襯,自己也不用擔心來擔心去了。
很快,高誠着人送書於臨洮嚴顏,讓其現在臨洮準備居所。
姜氏再準備了幾日功夫後,挑了個良辰吉日,由閻忠、段煨二人,親自帶隊前往臨洮。
姜敘訂婚,原本應由高誠前往,可自己地位尊貴,親自率隊去的話,讓董家怎麼辦?總不能讓董卓,還跑回老家一趟吧!
因此,高誠只好請段煨、閻忠兩位涼州名士代勞,奔波一程。
如此一來,既給足了董家尊重,也不會使其太過尷尬。
之後,便是等待。
對於這門婚事,高誠還是很滿意的。董白雖然天生心明,可出身、教育、學識、樣貌,皆是上資。
嘖嘖,敘兒這小子還真是幸運啊。像小爺咱,活了兩輩子了,十二歲的時候都有女朋友!
消息很快就傳了回來,流程都走過了,訂下來了。現在,就等着董家女及笄,姜府來迎呢。
與此一同到來的還有氐道的消息,氐道在董旻的強烈要求下,盡皆選擇歸附。
嚴顏也來書,言及氐人之事。似這等民務,確實需要上面安排人來辦。
氐人~
高誠已經有所打算,盡皆遷往上邽。上邽縣正在重建,驟時冀城周邊的數萬漢人百姓,也將遷至於此。
一切損失,都是用上邽的土地來補償。
冀城周邊已經有數萬百姓聚居了,耕田也幾乎達到極限。而東面的上邽,經受戰亂後,無主耕田太多了,不能一直閒置着。
至於那些氐人,要是老老實實還好,敢有所異動,高誠不介意再多殺些人。
這世道,唯有以殺止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