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江左易幟

深夜之間,明月高懸。

一聲聲晉地歌謠,自城外傳入城內。

數不盡的漢軍將士,或是依偎在女牆下,低聲相附。或是癱坐在帳篷前,珠目無神,淚流滿面。

思鄉,是漢人最煎熬的情懷。

戰亂年代下,將士出征,短則數月,長則載年,全無故鄉音訊,更無家書相傳。

想念、擔憂。

城內府衙內。

朱儁也沮喪的坐在首座,看着手下最信得過的幾人。

“堅壽、酈兒,稍後汝二人準備一下,去關中吧!”

“叔父!”

皇甫堅壽眉目緊皺,話到口邊又重整了一遍,最終暗歎言道:“侄兒一言,敢請叔父隨吾等一同出城。”

“不了,汝二人去吧,老夫還想再見皓兒最後一面。”

朱儁勉強一笑。

頓了一下,又感慨道:“當初義真兄將汝二人託付於老夫,可惜老夫無能,不能匡扶漢室天下,有負子幹、義真之望啊!也好,苟延殘喘數載,老夫盡力了。天不予吾,奈何,奈何~”

“叔父。”

“唉,到了關中,便去尋爾等那妹夫吧。射氏一族,頗得子明信任。稍後,老夫再著一書。既不能保國,唯有全義了。”

聽着朱儁的一言一語,皇甫堅壽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相勸。

從進駐真定的那一刻起,皇甫堅壽便知道叔父抱有必死的決心。而今,大勢盡去,自己又有何能救出一位心死的老人?

“諾!”

“阿兄!”

皇甫酈驚呼一聲,不由憤憤長嘆一聲:“嗨~!”

“走吧,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諾!”

事已至此,皇甫堅壽與皇甫酈,也唯有告辭相退。

明日一早,這城內還能剩下多少人,誰也不知道。

事情正如二人所料,趁夜出逃的士兵不計其數,在這種狀況下,成功逃走的機率倍增。

天色一亮,九門縣開城投降。

不過兩刻鐘,趙軍快騎飛馬來到真定城外,宣揚九門投降的消息。

精疲力盡,士氣全無的漢軍士卒,自主打開了真定南門。

隨着大批趙軍入城,一隊隊的俘虜也被驅趕至城外。

府衙內的朱儁,聽到外面的喧鬧聲,整理了下去掉甲冑的衣袍,肅身而出。

自此,晉漢徹底消失在了羣雄之中。

平定了朱儁之後,趙國大部分兵力都回到各地駐紮,唯有顏良率三萬精銳,發前往青州。欲趁曹操與楚國大戰無暇分心之際,奪回青州,以便日後南下大河,橫掃天下。

————————————————————

北方、中原、益州,皆是大戰即起,江左自然也是不甘寂寞。

數月以來,孫策不復先前頓兵堅城之下的沮喪,大顯神威,親帥輕兵夜襲曲阿。

不僅大破劉繇敵衆,孫策更是得到了其囤積在曲阿的大量糧秣。而在與惠瞿對抗的揚州水師以及湖熟的張英大軍,後路皆斷,糧秣盡失。同時,秣陵的孫策主力大軍在吳景的率領下,趁勢相攻,大破張英。薛禮、笮融帥水師放棄水寨,退往婁縣。

於糜、樊能兩員大將戰死,士卒文吏將校,死者近萬,餘者悉潰。

當劉繇逃回毗零後不久,根本來不及整頓兵馬,身後的孫策便已率精銳奔馳而來。迫不得已,只能留下少量殘兵斷後,來掩護自己安然後退。

這一退,便是直到吳縣。

前面的無錫縣,劉繇都沒敢多做停留。

回到吳縣府衙,倉皇逃了數日的揚州兵馬,這才得以喘上一口氣。

可既是如此,那先前逃散的部曲,也就全都沒了。指望那些殘兵敗卒,回到吳縣重整旗鼓,還不如指望城內多徵召幾個壯勇呢。

不過一夜功夫,劉繇再度得到了孫策將兵城下的消息。

來着並不多,應該只是孫策本部部曲,不過兩千餘衆。而且,他們也一樣狂奔了三四百里,筋疲力盡。

仗着城內的五千以逸待勞的將士,剛討回來的張英等人再次奉劉繇之命,率軍出戰。

想法非常好,也有一定的可行性。

只是,劉繇忘記了指揮大軍作戰的張英、陳橫等人,可都是孫策的手下敗將,早已沒了心氣。而且,駐守吳縣的士兵,全都是從各地召來的郡兵。他們之中除了那些白髮蒼蒼的老兵外,幾乎都是沒打過仗的年輕人。

幾乎是一邊倒的屠殺!

孫策軍沿途追殺數百里,連連大勝,士氣已經達到頂峰。面對吳縣出來陣戰的揚州兵,個個悍勇至斯,虎入羊羣。

主帥張英投降,大將陳橫戰死,其部死傷者過半。

看到大軍慘敗的第二天,劉繇就在劉邵的建議下,趁夜出城,逃往會稽,欲投王朗、嚴白虎。

而城內敗兵,在是儀、孫邵的率領下,開城投降。

從僵持數月,到徹底擊潰劉繇所屬勢力,孫策僅僅用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尤其是數孤軍深入,夜襲曲阿,百里逐寇,完全坐實了江東小霸王的名號。

吳縣方定,孫策便傳檄吳郡諸縣,順便等待着後面的叔父率主力大軍趕來。

烏程第一個響應了孫策,更旗易幟。接着婁縣、由拳、陽羨、餘杭、海鹽、富春、錢唐悉數聞檄而定。

當吳景收攏揚州軍敗兵,編入己部,來到吳縣時,薛禮、笮融率領的揚州水師,也來到了婁縣外的水寨。

可薛禮和笮融完全沒有想到劉繇敗的如此之快,缺乏糧草的揚州水師,也只能向孫策歸順。

其後,孫策整頓三軍,照依周軍制,成步兵三軍,水師一軍。又擅自任吳景爲吳郡太守,孫輔爲丹陽太守。其餘諸人,皆有賞賜。

只不過,孫策本是袁術帳下大將,現在也僅僅頂着一個討虜將軍的名號,即便是想要給手下的人拔一拔官爵,也做不到。

幾位揚州降將的俸祿都比他高,但孫策並沒有第一時間去處理他們,僅是去除兵權而已。

政務方面,無非就是安穩民心,告知百姓現在管他們的是討虜將軍孫策,而不是劉繇了。隨着官府信騎持政令,傳派各縣邑,江東小霸王的威名也愈來愈重。

至於一口氣逃到會稽的揚州牧劉繇,並沒有在王朗、嚴白虎二人面前討得好處。先前倆家還大打出手呢,現在汝落難了,不趁機宰了就算是大發善心了。

感受到有危險的可能,劉繇再度聽從一手提拔的從事虞翻的建議,東去豫章,投奔劉表。

王朗和嚴白虎沒有攔着這個喪家之犬,因爲他們也得到了孫策擊敗劉繇的全過程。雖然劉繇失誤衆多,但這孫策委實厲害。

最關鍵的是,劉繇這廝曾經壓着他倆打,這就不好受了~

第392章 京兆韋杜第381章 撤退第602章 回援第683章 頓足第142章 突圍第232章 煮酒論天下第619章 襄陽第492章 諸變第187章 局勢突變第190章 精兵悍將第60章 長社大勝第561章 設伏第330章 虢亭會戰(終)第300章 卓軍失利第517章 善意的謊言第467章 李義第854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797章 冬季攻勢(23)第453章 起居注第670章 豐年第919章 抵關第934章 進略第770章 千里楚地第165章 美陽之戰(5)第422章 夕陽亭敘第737章 廢佃戶除私兵第115章 蓄勢第213章 民情第492章 諸變第597章 發!第551章 臨第819章 籌備第703章 犍爲之戰(12)第780章 冬季攻勢(6)第353章 批評第473章 意會第96章 出兵第652章 絕地第490章 狼騎南下第787章 冬季攻勢(13)第410章 長治久安第142章 突圍第654章 君臣相交第333章 瘋狂的冰河第389章 界橋之戰(下)第357章 軍第668章 失利第347章 上林苑第328章 虢亭會戰(14)第317章 虢亭會戰(3)第663章 援兵第170章 美陽一戰(10)第747章 事勢時轉第371章 合縱連橫(4)第490章 狼騎南下第774章 進退兩難?第380章 危局第410章 長治久安第425章 上林文苑第722章 犍爲之戰(31)第836章 雁門關外虓虎逞威第165章 美陽之戰(5)第886章 關東局勢第858章 大漢風骨第757章 時局難測第175章 美陽之戰(15)第214章 軍政民務第933章 夜泅潛水第407章 使蜀第905章 破勢(4)第642章 刺殺第58章 圍城第336章 潰敗第311章 江東猛虎第80章 欲納降第146章 邊章統兵第368章 合縱連橫(1)第343章 軍制第615章 無題第410章 長治久安第443章 逃荒第52章 大將軍府第480章 納采禮第555章 王允退兵第373章 合縱連橫(6)第320章 虢亭會戰(6)第367章 公孫瓚第793章 冬季攻勢(19)第338章 黃雀在後第746章 撲朔迷離第80章 欲納降第602章 回援第8章 募兵第891章 彭城第800章 冬季攻勢(26)第694章 犍爲之戰(3)第242章 破壞第378章 軍民一心第802章 冬季攻勢(28)第429章 巨馬水公孫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