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日法俄的新威脅

張之洞離開上海後,胡楚元就給李鴻章回了一封電報,告訴李鴻章,他將暗中捐資兩千萬清圓建設威海港,由中信銀行出資借款,山東巡撫衙門擔保,也由山東巡撫衙門經辦。

至於北洋水師的經費問題,他個人先捐一百萬清圓,聊以救急,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

李鴻章很快就拿到了電報,可這麼一看,那真是笑也笑不出,氣也氣不出。

他心裡好一個不是滋味,好不容易抓住機會訛了胡楚元一次,可沒有想到,胡楚元是狡猾的很……既然他宣稱是急着用錢,那就象徵姓的先捐一百萬清圓救急。

既然他說胡楚元不厚道,胡楚元就給他投資兩千萬清圓,解決了他心中一個非常大的隱患。

問題是……他李鴻章還真的就缺這一百萬清圓嗎,好啊,總算看到一筆兩千萬清圓的鉅款,這倒好,白白便宜了張之洞。

就算這些事情辦成了,功勞也記在張之洞的名下。

這個事情折騰的……想來想去,李鴻章只能說:胡楚元,你小子算的也太狠了點吧?

這時候,在上海,胡楚元悄然將上海富國投資銀行公司從美資改爲中資,並通過資本上的艹作,將一部分資本轉移到香港富國投資銀行公司,其中就包括最爲敏感的匯豐銀行股份和法蘭西匯理銀行股份。

在資本艹作上,目前的中國還沒有幾個人比胡楚元更爲敏銳。

意識到整個大環境的改變,胡楚元迅速將中信公司在江南商行持有的股份轉移到新的上海富國投資銀行公司,並將万旗洋行在上海租界的部分實業股份和万旗技術局重組爲富國工業控股公司,公司之下再設立新的富國工業技術研發局。

至此,万旗洋行正式開始走向新的一頁,從一家在華的洋行之王變爲石油化工的康采恩,從上游的油井、煤礦、原材料的開採,中間的基礎化工,以及後續的家用曰化、醫藥、化肥等,並在合適的時候兼併重組一家讀力的中型金融機構,完成整個康采恩體系的轉變。

在上海租界,他們會經營自有的品牌。

富國系則出現了新的變化,富國系既是一個巨大的金融集團,同時也是一家科技研發、轉移和控股公司,在全球範圍吸收新的科技,開發新的科技,在開發地本國生產的同時,利用在全球市場的運作,合理將技術轉移到新興市場。

富國系完成這個轉變後,江南商行和其他各家商行都只能是他的附庸。

胡楚元的經營頭腦畢竟是領先於這個時代的,在不同的環境下,他都迅速設計出新的商業體系去應對,獲取最大的利潤和回報。

所以,他是天生的商人,正如張之洞是天生的政客一樣。

朝廷的事情也是要辦的。

總理資政事務江南衙門正式設在吳淞鎮,表面上是爲了節省經費,衙門就簡置辦,其實是將所有實權事務都置辦在墉園。

墉園目前佔地78畝,比三年前增加了54餘畝地,考慮到安全問題,四周建有類似於西方的城堡式外城牆,設有四個塔樓。

宜華館後面新建了一棟規模宏大的富國山莊,目前才建了一小半,和錦繡山莊相對應,採用巴洛克式建築,逐步向洛洛可風轉變,最終融入錦繡山莊的中西合璧之風。

在富國、錦繡兩座讀力山莊和胡公館、宜華館之間增加了一棟司衛堡,主要是護衛駐紮的地方,也是整個墉園安全警衛工作的指揮所,下面設有地堡。

從歌特復興,到巴洛克、洛洛可,再到傳統的明清式江南園林,最後演化出宋元園林的風格,墉園在整個風格的變化和過渡上都堪稱一絕,這也是墉園敢稱江南第一園林的原因。

當然,這裡面的花費是令人驚訝的。

富國山莊逐步建成後,按照事先的計劃,胡公館的後館將讀力出來,不再做爲珍藏館,所有的古董文物和藝術品將轉移到富國山莊。

後館經過進一步的擴建後,將會變成新的居正館,胡楚元會帶着家人搬到這裡居住。

目前這個階段,胡楚元將隔壁東側原先屬於寧波鎮海李家的李家花園買了下來,做爲總理資政衙門真正的實際辦公地點,衙門各局都在那裡辦公,也是衙門隸屬營衛的駐兵地。

這裡可能涉及的問題,他也和公共租界交涉過了,不會有什麼麻煩。

爲了保證總理資政衙門在地方的實權,也是作爲胡楚元在大清帝國高層權力上讓步的回報,恭親王奕

第八十二章 入股万旗洋行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的中國,新的起點第一百六十八章 在日本的情報工作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復出的陰影第一百五十三章 北越第一百七十四章 張之洞的投靠第八章 拯救浙江巡撫(上)第五十七章 密帳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公黨和工黨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的中國,新的起點第二百九十章 柯立芝繁榮第二百六十三章 沙暴和颱風第二百五十章 胡維中第四十三章 徐潤的勸告第五十五章 鹽案風波第四十九章 拙政園的密會第一百章 踏上前往歐洲採購戰艦的道路第六章 落魄進士顏士璋第一百六十八章 在日本的情報工作第一百六十四章 康有爲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與死第一百八十四章 中日海戰(一)第二十一章 傳世之寶第二百二十七章 外國人的“清室歸政”第一百四十五章 飄在南洋第五十四 瘋狂的鹽價第一百三十六章 提親和日本人第八十五章 中信國泰第二百一十章 卡奧拉尼公主第三十五章 來自法國的若瓜德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國重工業之崛起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日海戰(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信房和總帳房第三十三章 日本的古董生意第九十四章 商人就是商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全殲”第一百七十八章 潛艇工程的開端第一百二十一章 聯營制和徽商第九十章 任職福州船政提調第七十七章 美籍第二百三十三章 穩定國內一切第二百八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百九十二章 家國天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中國1922第五十四 瘋狂的鹽價第七十四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二十五章 甲骨文的由來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四十八章 新來的四個法語人才第一百八十一章 東北開禁第一百八十八章 北洋啊,北洋第七十三章 霍鴻機的前途第二百二十九章 楊宗礪第一百四十三章 井上先生和漢奸盧第八十三章 胡楚元的真相第六章 落魄進士顏士璋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反擊戰(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存義的關係網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戰後的新世界局勢第九十二章 若無此能,焉可高居此位?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信房和總帳房第一百一十五章 魏瀚來了第五十三章 鹽價風波第一百二十章 商幫,商幫,天下會商第二百一十三章 臨時立憲第十章 救援浙江巡撫(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瘋狂的中國第二百四十九章 開發山西第二百零八章 無功不受祿第一百六十一章 馬尾海戰(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存義的關係網第二百一十四-二百一十五章 總理首輔大臣和新的帝國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國重工業之崛起第三十三章 日本的古董生意第一百四十章 美洲財團的開局第二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復出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四大總掌櫃第一百八十七章 在威海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是背叛的背叛第二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備戰第七十五章 美國來的客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與死第四十章 中村正直第二百六十六章 從始至終都是屠殺(一更)第二百一十一章 在德國的遺憾和收穫第二百七十九章 倫敦會議第五十一章 梅啓照的配合第四十七章 上海灘不是他的世界第八章 拯救浙江巡撫(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馬尾海戰的序曲第一百七十章 推翻慈禧的日子裡第二百零七章 1894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國開始備戰第三十四章 西陣會社和若瓜德第二百五十六章 174萬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第一百六十九章 刻意的遠離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華案風波(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提親和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