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的中國,新的起點

1917年4月,回到國內的胡楚元就迫不及待的制定了龐大的移民和投資計劃,要繼續在秋明和烏拉爾斯克、雅賓斯克發展工農業,利用天然氣資源建立可靠的城市供暖系統。

有了大規模移民新西伯利亞省的經驗後,再向西西伯利亞省移民時,中央政斧所做的準備工作和各種應對政策也更爲完善。

對於在這些地區生活的中國人,國家會有專門的資金補貼,用於提供基本的暖氣,即便是郊區、農村,每人每年都會有一筆烤火費,地方政斧也有專門的火炕修繕補貼。

雖然在戰爭中支出了大量的軍費,依靠提前的預估和合理的投資,中央政斧的國家資產穩中有升,不計國家固定投資和國有基礎設施,金融資產、黃金儲備和外匯儲備總額約爲344億中圓,中央政斧在各省仍持有超過140億中圓市值的工商業特惠租用地。

國資委僅在白銀資產的投資上,抵消國家軍費支出之外還有14億中圓的盈餘。

5月,胡楚元做爲首相批准了新的《國家公民調控和移民法案》,開始以大農業經濟政策爲基礎指導方針,對國內居民人口分佈進行宏觀調整。

南方人口陸續向中部和東南亞地區移民,中部人口逐步向北方移動,而北方人口繼續向西西伯利亞、新西伯利亞、中西伯利亞、東北三省、伊犁省移民。

在伊犁省內部,少數民族同樣向新西伯利亞和中西伯利亞地區轉移。

1917年5月,對於戰爭遺留的軍力擴張和過多軍備的問題,國家軍事委員會做出全面的軍事調整計劃,將原先陸軍部、空軍部和海軍部合併爲新的國防部,各軍設置歸屬國家軍事委員會直屬管轄的三軍總參謀部。

根據國防需要,陸軍正式編制增加到84個師,43個師爲整編師,新增南洋兵團,空軍編制爲17個師,海軍在原有編制外,保留14個海軍陸戰師。

根據不同的情況和需要,各省和自治省下屬的國民警衛部隊編制規模最高爲三個常規師,正常情況僅爲一個師,各省國民警衛隊的士兵由國家軍事委員會役兵部統一分派,本身士兵比例一概不得超過20%。

國民警衛部隊、海岸警衛部隊和中央國防軍都屬於役兵制徵兵,平時僅發放服役津貼,繼續維持暫時發放前線津貼政策,並保留和堅持原有的“軍隊即是軍校”的基本原則。

經過調整,中央國防軍總兵員數從戰時降低到172萬人,國民警衛部隊總數爲83萬人。

1917年7月,在胡楚元的主持下,國家行政劃分重新作出調整,蘇曼西亞自治區分成蘇曼西亞省和蘇拉威西自治省,藏省、疆省、伊犁、阿爾泰(蒙古西部和阿爾泰地區整合爲一個省,以防止[***]立分裂,也是國內漢族、俄羅斯族、哈薩克族、蒙古族混合居住的地區,俄羅斯族主要遷移向這一地區)、蒙古、內蒙古、廣西、甘肅、寧夏、撣邦、克什米爾也設爲自治省。

在燕京、天津、上海、香港四大直轄市的基礎上,繼續增加新的直轄市新加坡。

自此,中國行政區擁有29個常治省(東北三省、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山東、江南六省、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廣東、海南、廣南、蘇曼西亞、濟州、太平洋羣島、東西伯利亞、中西伯利亞、西西伯利亞、新西伯利亞、南西伯利亞),以及12個自治省、5個直轄市。

國家疆域總面積爲2478.3萬平方公里,在亞洲,中國擁有朝鮮、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菲律賓、文萊、蘇門答臘、爪哇、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伊拉克12個保護國,尼泊爾、錫金、布丹、科威特是自治邦,巴布幾內亞(原巴布亞新幾內亞)、所羅門羣島、新喀里多尼亞、斐濟羣島、社會羣島、萊恩羣島、安達曼羣島七個海外省。

在曰本,中國仍然牢牢的掌握着長崎租界。

在非洲,中國擁有尼曰利亞、喀麥隆、貝寧、幾內亞、幾內亞比紹、塞拉利昂、剛果、赤道幾內亞、加蓬、安哥拉、莫桑比克、聖多美羣島、科摩多羣島、吉布提14個海外省,通過和奧斯曼帝國、埃及的合作,中國也在試圖佔取利比亞、蘇丹的利益。

在南美洲,中國有蘇里南、中屬圭亞那兩個海外省。

在歐洲,烏克蘭、波蘭、羅馬尼亞、塞維利亞、保加利亞、波斯尼亞、馬其頓、阿爾巴尼亞其實也是中國的保護國,在整個亞歐同盟條約範圍內享有內政和外交自由權,但在軍事上和經濟上保持統一姓。

胡楚元現在唯一的憂慮是俄國,雖然現在是控制住了俄羅斯明煮聯邦共和國的局勢,將俄國監管住,可正如德國未必屬於英美陣營一樣,長遠來看,俄國也未必就屬於中國陣營。

俄國人對中國人的仇恨是毋庸置疑的,如果中國和英美陣營真的到了必須要開戰的地步,他們只會幫助英美,不會幫助中國。

德國則恰恰相反,特別是當法國人和英美陣營穿一條褲子的時候。

中國強大帶來的蝴蝶效應是可怕的,整個國際局勢變幻莫測,現在,誰也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除了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憂慮外,胡楚元此時還要考慮另一個更重要的問題。

共和!!!

遵守憲法,他最高只能出任三屆首相,因爲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他被迫連任了兩屆。

他不可能再等下去,除了他,別人未必能穩定的完成進入共和時代的過渡。

只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國內正面臨的大規模移民調整和新的大發展政策,大農業經濟政策的推廣力度非常大,龐大的人口基數正在確保國家擴張到現有疆域的每一個角落。

人口的大遷移,軍事的大調整,行政的大劃分……!!

胡楚元只能集中精力處理國內外的經濟問題,暗中加快對完全共和的部署。

第一次世界大戰雖然比預計的要早兩年結束,對於各國仍然產生了非常大的經濟打擊,戰爭對世界經濟的損傷遠大於各國的直接軍費支出。

戰爭期間,各國徵招的總兵力超過5700萬人,因爲戰爭和戰亂導致的饑荒、疾病而死亡的人口超過700萬人,且基本集中在歐洲。

截至1917年,歐洲大陸的整體工業生產能力下降了50%,德國雖然在胡楚元個人的勸說下,在協約國全面攻入德國之前宣佈投降,卻被英法等國索取了高達37億英鎊的債務,原先佔領的波蘭和法國的領地都被分離,喪失了所有在外國的投資資產,國家經濟早已陷入破產。

因爲提前將巴斯夫化工等主要資產的總部和結算中心遷移到中立國瑞士,胡楚元個人在德資產才勉強逃過半截,巴斯夫化工、西門子、德國商業銀行、奔馳汽車等公司的在世界各地的資產也避免了被其他各國政斧沒收抵債。

1914年-1917年,英國對外貿易逆差總額達到了21.34億英鎊,不僅被迫出售了價值十億英鎊的政斧資產,還拖欠中國4.2億英鎊、美國5.5億英鎊的國際債務。

一向以高利貸國家著稱的法國也不得不向中國借貸8.7億英鎊,並將摩洛哥的宗主國權利抵押給中國。

真正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收穫最豐厚的國家是中國,其次是美國,第三家則是胡楚元非常不願意見到的曰本,利用英法資本在戰爭期間的脆弱,曰本財團大量回收各國在曰投資,逐步就要重新掌握住國家經濟和金融主權。

現在,中信銀行、富國銀行、匯豐銀行是曰本的指定發鈔行,阜康財團對富士財團也擁有很高的控股能力,能夠對曰本形成一定程度的制約。

經過15年的緩緩龜爬,曰本重新爬了起來,還清了對華的賠償債務,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寶貴機會,三菱、住友、安田等財團也再次恢復了實力。

依靠英法俄等國在曰本的軍事和其他物資訂單,曰本工業在最近幾年間有了很大的增長,依靠常年的國民教育的積累,國家內部市場的開拓和建設,特別是通過學習中國,抄襲聯營制的特點,現在的曰本也不能太輕視,當然,也沒有必要重視,畢竟時代已經完全不同了。

在世界範圍內,擁有黃金儲備總量最高的國家已經不再是英國,而是中國,持有10480噸黃金,緊隨其次的國家是美國,持有5275噸黃金。

在1917年7月,白銀對黃金的兌價達到了近十年來最高的10.4:1。

戰爭已經結束,世界經濟卻仍然處於劇烈的動盪和大蕭條中,白銀還是僅次於黃金的貴金屬投資渠道,價格在短期內不會下跌。

做爲一個優秀的投資客,在1917年之前,在白銀兌價突破11:1時,胡楚元就逐步將國內持有的白銀資產拋售,用於抄底歐洲經濟。

中圓慢慢有了取代英鎊的跡象,在亞洲地區,國際貿易結算基本是完全使用中圓……這是中英矛盾衝突的主要原因,也是新加坡自由金融區地位被香港取代的原因,更是英國願意高價甩賣新加坡的原因。

同時,中美兩國也從整體上的債務國變成了債權國,截至1917年7月,外國對華欠債總額已經達到23.7億英鎊,英法資本在華所佔的比例大幅度削弱。

對於歐洲,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浩劫,對中國而言,收穫遠大於損失,對美國而言,這是前所未有的收成,對曰本來說,這更是一個天賜良機。

(未完待續)

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事業的根基第九十八章 控股太古洋行第一百六十四章 康有爲第一百三十章 排華案風波(四)第四十三章 徐潤的勸告第一百五十一章 騰衝號爆炸案第二百八十二章 波斯王朝第二百二十一章 西北的叛亂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內相瞿鴻機第二百九十二章 家國天下第二百零八章 無功不受祿第五十二章 陸三元第二十一章 傳世之寶第九十八章 控股太古洋行第二十三章 滅曹計(上)第八十四章 梅譚之別第二十一章 傳世之寶第一百一十一章 七億兩白銀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二百七十六章 向着世界第一而去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永福和天地會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麗洋行和押田法第二百七十六章 向着世界第一而去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反擊戰(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在日本的情報工作第九十八章 控股太古洋行第八十二章 入股万旗洋行第二十五章 甲骨文的由來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關係就是好第一百二十八章 排華案風波(二)第二十八章 赴日第一百一十四章 留學生的未來第一百三十一章 排華案大爆發第一百一十五章 魏瀚來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中英殖民地合作條約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北反擊戰(二)第九十七章 華蘅芳和太古洋行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海戰(二)第九十五章 鄧世昌和葉富第一百七十九章 日法俄的舉措第七十六章 万旗洋行第九十一章 福州船政衙門的私款第一百八十二章 朝鮮這個小國很重要第四十四章 難以擠進的繅染業第二百三十八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二百六十七章 害怕吧,沙俄第一百九十四章 亞洲終究是中國的第七十七章 美籍第四十一章 強國先強種第七十六章 万旗洋行第二章 左宗棠來了第五十二章 陸三元第十三章 江南商行第一百六十八章 在日本的情報工作第二十八章 赴日第七十一章 福州船政局的事終於來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英國威脅論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禮第四十三章 徐潤的勸告第一百一十五章 魏瀚來了第十一章 送禮也要有藝術細胞第二百零六章 誰在明,誰在暗第二百九十五章 副委員長蔡鍔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信房和總帳房第一百六十章 馬尾海戰(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品大員第七十四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百萬兩銀子的賄賂第十六章 婚約和左宗棠的心聲第二十七章 來歷不明的青花瓷第八章 拯救浙江巡撫(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東北開禁第十五章 兩個總督和兩個巡撫第一百八十四章 中日海戰(一)第三十九章 東京拍賣會第八十章 這一年的生絲收購第一百二章 蘭芳共和國第一百六十二章 全面的勝利第二百三十九章 日本警視廳流之祖第二百四十五章 琉球島戰役(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留學生的未來第一百六十五章 醇親王的大事第九十章 任職福州船政提調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爭的陰影第一百八十四章 中日海戰(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騰衝案之後第二百二十八章 胡緘元的教訓第二十九章 旅居長崎的潘先生第二百五十五章 戰爭與發展第六十二章 徐潤是個人精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的中國,新的起點第二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復出第四十七章 上海灘不是他的世界第六十六章 榮寶齋第二百九十章 柯立芝繁榮第三十九章 東京拍賣會第一百一十二章 英國威脅論第一百三十五章 升官,福州船政大臣第二百八十三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第一百四十七章 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