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顧家的古董

說徐潤有千萬家業,那是半真半假。

徐潤做地產就是一買一押,買到的地皮都押給錢莊,貸款買新地皮,關鍵是靠自己和洋人的關係提前打聽到租界修路建橋之類的消息,再在那些地方買地皮炒賣。

他所持有的那些地皮確實有一千萬兩銀子的市值,可他揹負的債務也有六七百萬兩銀子。

否則,他怎麼連70萬洋圓都借不到。

從這一點上來說,他和胡雪巖是不能比的,胡雪巖是硬打硬的賺了二千萬兩雪花花銀子,另外還借給左宗棠一千萬兩銀子……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還!

胡楚元在心裡笑了笑,和徐潤說道:“70萬洋圓而已,我明天就讓人給你送來。至於唐顧二人在上海租界裡的資產,我倒是沒有什麼想要的,我就是聽人說顧壽鬆買過豫園,這些地還在他手中嗎?”

“哦……!”徐潤道:“在的,豫園現在分成了三片,他只買了其中保存比較好的西園,自己住在那裡。我手裡有一片比較小的,都變成了雜貨街,另外還有一片在別人手裡。”

胡楚元稍加思索,道:“那你替我都問一問,我願意按照目前的市價都買下來,修整之後用來籌辦江南國學館。另外,我想在徐家彙一帶買地皮給江南西學館。”

“哎呀呀!”徐潤不由得讚歎一聲,道:“胡少,我佩服你啊。你放心,這些事就包在我身上。我和唐老闆在徐家彙那裡興辦了一所廣濟公學,不如就轉讓給你。”

“行!”

胡楚元還有其他事情想辦,既然談妥,他就想要告辭。

他正要起身,徐潤卻笑道:“胡少,你不要急嘛,咱們其實還有一個生意可以合夥!”

“哦?”

胡楚元奇怪的問道:“什麼?”

“你先稍等!”徐潤說完就在自己的書桌裡翻騰了片刻,取出一份單據,和胡楚元道:“顧家三兄弟可都是上海灘的收藏大師,雖然在南潯那部分被查抄了,可在上海還有另外一半。這裡是清單,總計有45件,他們估計自己以後都要流亡海外,不想讓這些古玩國畫都隨之流出,就也一起合在資產裡折賣給我了,可我不是鑑賞古玩書畫的高手,也沒有開典當行和寶齋,就想和你一起合作。”

胡楚元微微皺眉,沒有想到顧家三兄弟的藏寶量這麼豐富。

他走過去將清單拿出來仔細看一遍,感覺還是有不少精品,就道:“等我的典當行掌櫃回上海的時候,我讓他看一看,如果可以的話,我就讓他慢慢賣掉。”

徐潤笑道:“顧壽鬆說了,這些古董的市場價至少是100萬洋圓,即便是便宜賣,那也能賣出50萬洋圓。我雖然不懂,但估計也差不多。”

胡楚元倒是稍微懂了一點,微微點頭道:“如果都是真品,80萬洋圓應該是可以賣回來的,反正你也不着急,就先留在身邊吧,等幾天,我讓人過來鑑定一下!”

徐潤卻笑道:“胡少,我是這麼想的,反正我也不做這個生意,不如就誠仁之美,將這些東西都轉手給你。你要是覺得值80萬洋圓,那就給我50萬洋圓,也算是我回報你邀我合夥經營江南商行的情誼!”

人精說話是不能信的。

胡楚元纔不信他的鬼話呢,這些東西當然是肯定值50萬洋圓,可做古董生意有個問題——盛世的古董,亂世的黃金,遇到合適的懂得欣賞的人,古董才能賣出本身應有的價位,遇到不合適的人,迎面就要被人砍掉一半的價,甚至是七八成的價。

他算是看出來了,徐潤這個空殼大王急缺錢,想着法子在撈現洋。

在心裡琢磨了一番,胡楚元道:“那行,我明天讓人給你送120萬洋圓的錢票,70萬洋圓算是借的,另外50萬洋圓算是和你買了這些古董書畫。清單我帶回去,過幾天再讓人來驗貨!”

呵呵。

徐潤暗喜的笑出聲,道:“那好,咱們就一言爲定。楚元,時間也不早了,你就留在我府上休息吧,明天再回去也不遲。晚上啊,我還想和你多合計合計商行的事情!”

胡楚元要辦的事情很多,匆忙推卻了徐潤的邀請,讓胡榮備車返回胡公館。

回途之中,胡楚元就在心中悄然的琢磨着,江南鹽案已經漸進尾聲,財力和影響力都足以在上海灘稱霸的他,反而要吸取教訓,盡力聯合更多的人和更多的勢力。

和氣生財。

這番話的真實含義,他總算是明白了。

此外,他也不打算急着和洋人翻臉較真。

他想,等江南鹽案的風波平息後,他還是要回杭州,繼續運轉“江南新農村”的大計劃,提升江南五省的茶業和絲業水準,確保每年都有大量的白銀不斷流入江南五省。

上海灘嘛,讓徐潤坐着吧。

他不在乎,至少眼前不在乎誰纔是上海的第一人。

胡公館。

託徐潤的福,此時的胡公館佔地已經達到了16.2畝,擁有東西兩個園子,西園以沈家花園爲基礎,東部則是由兩片英式宅邸羣組成。

陳曉白在這段時間對新的胡公館做了修整,還請了上海很有名的幾位畫家做顧問,重新設計了假山和園林。

胡楚元回到胡公館的時候,陳曉白和譚義雲已經等了很久。

他一進門,兩位大掌櫃就迎接出來,和他拱手道:“東家,別來無恙啊!”

胡楚元一言難盡的笑一聲,讓他們先跟着自己進入書房。

三個人坐下來就開始談論眼下的局勢,目前的上海灘,南潯的絲商基本要垮,剩下的三股勢力就是寧波的錢商、廣東的買辦,最後是真正的大佬們——洋人。

他們又談了談後續的事情,胡楚元隨即就做了幾個佈置,讓譚義雲去注資一家中信公司,清點完張顧兩家的查抄資產後,再給楊昌浚220萬兩銀子結帳,並將這些資產都轉移到中信公司名下。

陳曉白則負責將那些被貪扣掉的古玩書畫轉運到胡公館,慢慢通過公濟典當行洗白。

第一百九章 阿薩姆(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胡委員長第七章 下棋和棋子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關係就是好第十五章 兩個總督和兩個巡撫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二百三十六章 山縣有朋的戰略觀第二百八十七章 中美海軍爭霸第一百六十章 馬尾海戰(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是背叛的背叛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麗洋行和押田法第六章 落魄進士顏士璋第二百七十八章 蘇曼西亞共和國總統第四十三章 徐潤的勸告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全殲”第五十章 左宗棠的鹽價第一百六章 新港公司第九十二章 若無此能,焉可高居此位?第五十九章 挖走徐潤第三百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第十七章 實務派的起源第五十四 瘋狂的鹽價第二百九十五章 副委員長蔡鍔第四十六章 留美幼童的事第二百五十章 胡維中第四十六章 留美幼童的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百萬兩銀子的賄賂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反擊戰(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華案風波(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頤和園的真相第一百五章 尼德蘭的血債第九十七章 華蘅芳和太古洋行第五十七章 密帳第一百一十二章 英國威脅論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軍第二百零七章 1894第一百八十三章 袁世凱這個下屬第一百七十一章 光緒的信任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光緒第二百五十八章 李鴻章的結局第二百零九章 夏威夷王國第九十五章 鄧世昌和葉富第八十五章 中信國泰第八十五章 中信國泰第一百五十九章 江南船政事務全權督辦大臣第三章 胡雪巖的喪事和最賺錢的買賣第六十六章 榮寶齋第十二章 丁戊奇荒第二百零七章 1894第六十七章 張靈普也是個人才第一百八十四章 中日海戰(一)第七十五章 美國來的客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東北開禁第四章 八個罈子七個蓋第二百五十八章 李鴻章的結局第一百八十八章 北洋啊,北洋第一百四十六章 卸磨殺驢是場夢第一百九十三章 日本海軍的最後之力第五章 蛋疼的晚清政客和商人第四十三章 徐潤的勸告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回福州第四十五章 容閎來了第四章 八個罈子七個蓋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北反擊戰(二)第三十五章 來自法國的若瓜德第七十八章 一個條件第一百六十章 馬尾海戰(一)第二百零八章 無功不受祿第一百二十一章 聯營制和徽商第一百三十一章 排華案大爆發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北反擊戰(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飄在南洋第二百二十四章 格殺勿論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爭的陰影第八十四章 梅譚之別第一百六十章 馬尾海戰(一)第七十七章 美籍第七十二章 梅啓照的政績第六十一章 操別人的家,發自己的財第二百四十章 琉球島戰役(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琉球島戰役(二)第九十章 任職福州船政提調第一百五十五章 胡梅一黨第五十四 瘋狂的鹽價第五十八章 徐老闆又來了第七十二章 梅啓照的政績第二百五十四章 山西富紳(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升官,福州船政大臣第一百二十二章 捷達洋行和銀行夢第二百七十七章 你觸犯了中國的利益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復出的陰影第六十八章 輪船招商局的事來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在日本的情報工作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日海戰(三)第五十四 瘋狂的鹽價第二百一十四-二百一十五章 總理首輔大臣和新的帝國第一百九十四章 亞洲終究是中國的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殺第二百五十三章 山西富紳(二)第三十七章 富紳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