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儒行

bookmark

一聲脆響,在這魚肚白的天空下並沒有引起什麼太大的反響,可是伴隨着脆響聲,應聲而倒那人的倒下,以及他死不瞑目,額頭上出現的不斷往外冒出鮮血的彈孔,卻讓整個城樓下,爲之沸騰。

“殺人了!”

“官軍殺人了!”

“兄弟們!狗皇帝不把我們大同軍當人看,綁了高經略,殺了你我同袍,殺啊!”

“反了!”

“反了啊!”

聲嘶力竭的吶喊聲,在城樓下響起,孫承宗面色驟變,這突然響起的槍聲,毫無疑問打亂了孫承宗的一切佈置。

同樣的,隨着大同軍的騷亂,南北翼城的守軍,也紛紛舉起了武器,小心翼翼的提防着對面的大同軍。

不過方纔那一跪,多少讓大同軍的心氣慫了,並沒有在第一時間直接營嘯,反而瀰漫起了一種不知所措的感覺。

孫承宗抓住機會,厲喝道:“不跪者,乃是亂臣賊子!爾等也聽到了他們的悖逆之語!”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高第通敵賣國,爾等可聽清楚了!”

“老夫是誰,何等作風何等信譽,爾等也明白!”

“方纔,只是殺雞儆猴!東關城牆中似那般殺人於無形的武器,還有無數!”

“爾等,切莫自誤!”

“跪地者,仍舊視作我大明官兵!不跪者,殺無赦!”

孫承宗的一波急智,多少穩定住了一點局面,可是孫承宗太清楚了,短暫的穩定住這個局面,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如果不能給出合理且足以讓人信服的理由,就這般擅自殺了大同軍中頗有威望的將官,是無法去服衆的!

可是孫承宗慌了歸慌了,然而孫承宗並沒法干預張世澤的舉動,沒有得到天啓帝進一步指示的張世澤手眼可一秒都沒有停留。

伴隨張世澤不斷扣動扳機,城樓下人心惶惶,孫承宗心中一急,將手中頭盔往身邊一個士兵手中一方,大步走下城樓。

“陛下!這是何故?大同軍眼見着都要降了,即便是有着那麼幾個刺頭,也對大局無礙。”

“陛下爲何要只是手下人,射殺那些個刺頭?”

走到朱由校身邊的孫承宗低聲疑問了起來。

兩眼瞥了一下城樓之下,朱由校看着張世澤道:“麟十三,還有四個,快點殺完!”

在這話說完之後,朱由校雙眼盯着孫承宗一字一句道:“老師,您覺着,朕此次親征的時間,會有多長?”

“或者,換個說法,你覺得,朕於此時出京,能夠離京多久?”

“軍旅中的刺頭,在大部分情況下,是好事。”

“因爲只有自己的能力足夠出挑,足夠出彩,才能在軍營中成爲刺頭而不被打死。”

“然而,他們一個兩個的,可都是不把朕放在眼裡,不把大明放在眼裡。”

“高第給他們錢糧,給他們軍餉,他們就願意和高第同流合污。”

“即便是通敵賣國,他們也在所不辭。”

“不仁不義不忠不孝,不殺了,留着幹甚?”

說完這一番話,朱由校輕笑道:“老師,如今正是以雷霆手段收攏大軍的時機,一頂通敵賣國的帽子扣過去,那些已經跪地乞降的大同軍,不會有什麼異議。”

“特別,是你宣佈了軍功爵制之後,人心,只會在你,而不會在於其他!”

孫承宗被朱由校這一連串的話說的一時語塞,旋即仔細一想,又覺得確實是這麼個道理。

“陛下,老臣魯莽,老臣這就去安穩人心,安穩軍心。”

拍了拍手,朱由校將張世澤手中的天啓銃接了過來,也完全不管孫承宗那直愣愣的眼神,拍了一下張世澤的肩膀,朱由校點頭道:“行了,麟十三,你去找麟一歸隊吧。”

“朕,隨老師上去看看!”

聽到朱由校要親自上城牆,孫承宗面色一愕,低聲說道:“陛下,您莫非是現在就想要暴露身份了?”

朱由校聳了聳肩膀,挑眉揶揄道:“如若老師不足以鎮壓大同軍,爲了避免營嘯,引起不必要的損傷,朕也只能暴露身份,連夜率大軍出關了。”

連夜率大軍出關!

聽到這幾個字,孫承宗的面色,頓時難看了起來。

身爲儒家出身的孫承宗,講究一個謀定而後動,可是如果天啓帝連夜率大軍出關,馳援袁崇煥,那麼,毫無疑問,就是臨時起意。

而且十有八九,消息也會走漏出去!

屆時可就不再是天啓帝有備在先,而是兩軍堂堂正正硬碰硬了。

然而這個鍋,孫承宗清楚,還是得自己背。

因爲自己沒有安撫好人心,甚至急智之下,都沒有將話徹底的說圓回來。

從而導致天啓帝只能隨機應變。

二人朝着城樓上走去的路途中,孫承宗突然低聲提問道:“陛下,爲何對儒生,對文人,有着這般大的敵意?”

“這個問題,老臣,在得知陛下是在有意放縱魏忠賢亂政和東林唱對臺戲的時候,就已經想問了。”

朱由校白了一眼孫承宗,笑道:“老師,你也是東林出身,袁可立也是文人儒生,你看朕,對你們的重用,對你們的保護,可有一絲不到位?”

“儒家能在泱泱華夏流傳數千年,成爲主流學說,當然不會是什麼泛泛之輩,何況,朕也是讀儒生之書長大的。”

“不是麼?”

朱由校的語氣中,帶着一絲和煦,可是孫承宗,卻從中聽出了一種刺骨的寒意。

天子對儒,沒有意見,只是對如今的儒,有意見罷了!

“老師,其實朕也有個問題,想問問你。”

“因爲你作爲大儒,儒門公認的大儒,想必可以回答朕的問題。”

孫承宗輕輕點頭,放慢了自己的腳步,低聲道:“陛下,請問。”

“老師啊,朕記得,儒家經典之一的禮記中,有一篇儒行,其中有幾句話,朕記得很清楚。”

“儒有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爲寶。”

“儒有內稱不闢親,外舉不闢怨,程功積事,推賢而進達之,不望其報。”

“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諸侯。”

“儒有不隕穫於貧賤,不充拙於富貴。”

“老師,你可否教朕。”

“爲何學着這些東西的儒生,在現在,卻大部分都成了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功利之徒呢?”

“好好做學問,好好的讓自己變成一個有能力的人,不好麼?”

“滿肚子聖賢書,莫不是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

朱由校的一連串引經據典,讓孫承宗頓時不知該如何作答爲好。

因爲天啓帝說的,是事實。

出身東林的他,太清楚如今的東林,到底是何模樣了!

看了看孫承宗青白難辨的面龐,朱由校輕笑一聲,如同質問,又如同自言自語一般輕飄飄的說道:“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如今數道,已經被貶斥爲末流,射御之道,亦爲所謂君子不齒。”

“這些君子,配稱君子麼?”

“這些儒生,難道真配自稱爲……儒?”

第一百八十三章 遼東風起第四百八十三章 論功行賞,你百戶跑不掉了!第二十章 紅丸案!第五百三十六章 換個方向進攻!第九十二章 忤逆朕者,死!第三百一十七章 求援的烏蘭哈啊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本官來晚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第二百一十八章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命在朕!第二百二十章 咋地?又是貴族是吧?第二百零九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一百零八章 什麼叫做江湖險惡第四百三十九章 定計猛火第二百二十一章 你說能不能給幹下來?第四百四十六章 你們想被明蠻子看不起嗎?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再畏懼第一百七十八章 老師與學生第四百六十四章 給建奴好好漲漲記性!第二百一十六章 十六字真言!第二十六章 射殺飛鳥!第八十三章 五年平遼!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敏你這個狗東西!第二百三十三章 灑家鳳一第五十一章 糜爛遼東第三百三十三章 毒計第一百六十六章 奇襲山海關?第二百五十九章 貶官,去職,戰功且自取第一百八十八章 文武第三百零七章 現在不逃在這等死?第八十二章 皇兄,你說的可是真的?第二百八十五章 逃命與追殺,朋友與仇敵第四百五十二章 且聽我說來!第三百零五章 第一步,斬將!第二百六十六章 嚇暈了一個第四百六十三章 大有可爲東江鎮第三百八十一章 援兵已至,大明危矣!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眼熱!第三百八十五章 兵馬!第二百七十一章 奴才只是做了該做的而已第三百四十七章 服軟第五百零七章 朕不回去!第二百五十五章 東北大開發計劃第七十三章 找到了個李鴻基!第二十五章 武器出爐,朕心甚慰!第一百四十七章 臣有話說。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行,我得小心點!第六十六章 鷂兒嶺覆盤第三十章 揚名!第二百七十一章 奴才只是做了該做的而已第二百零二章 侵掠如火,燎原之勢第三百一十八章 帶孝子莽古爾泰第四百章 遼東十三山第三百三十章 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喀爾喀蒙古車臣汗!第三百二十五章 意下如何?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步外,一槍爆頭!第二百五十六章 休要與朕,顧左右而言他!第五百零七章 朕不回去!第四百九十二章 對對對,都是陛下做的!第二百九十三章 朕,是要立威的啊第五百一十七章 我覺得我行!第五百一十六章 想那麼多沒有用的!先救人!第三十八章 名正言順!第四百七十三章 文武之辯第三百三十六章 啥叫哥哥啊?第四百零一章 爲何要救祖大壽?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命在朕!第四百九十二章 對對對,都是陛下做的!第四百零六章 祖大壽的野望第八十四章 皇兄,臣弟不明白第三百七十六章 大漢溝第四十二章 回宮!且聽這虎嘯龍吟!第六十四章 朕允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好建奴,納命來!第五百一十章 東林逆黨袁崇煥!第四十八章 日月山河還在第四百八十二章 掠過戰場的復仇之火第五百四十七章 散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鰲跑跑,沒得跑第二百三十九章 嚴陣以待!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步外,一槍爆頭!第三百三十二章 搶錢!第五百二十八章 這玩意,不好殺啊第七十五章 好好見一見!第三百三十六章 啥叫哥哥啊?第三百六十四章 不像王八,像烏龜第四百零七章 代善落馬!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本官來晚了。第三章 口含天憲?言出法隨?第四百九十五章 看看朕的作戰風格!第三百九十五章 轟出一個朗朗盛世!第四百一十章 都是大明兄弟,何苦骨肉相殘?第五百三十五章 怎着?不能吃?第二百一十二章 刺王殺駕!第二百零一章 海東青之殤第五百二十一章 孤該信任誰?第三百五十二章 統帥的自我修養第三百六十四章 不像王八,像烏龜第四百八十五章 你們爲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