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反出東林!

bookmark

諸子百家中,其實無數學派,都和儒家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朱由校來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自然不會對純正的儒家,有什麼太大的偏見,畢竟儒家文化這玩意,跟解讀,跟註釋有着極大的關係。

同樣也跟當今天下推崇的所謂儒學流派,有着極大的關係。

漢朝高舉儒旗,公羊儒儒皮法骨,十世之仇,尤可報也!於是強漢一路打穿西域,順昌逆亡,將強盛到巔峰的匈奴,直接打成了喪家之犬,一路西逃,這纔有了上帝之鞭對西方的鞭撻,讓西方進入了黑暗時代。

所以說儒完全不可取,這是沒什麼道理的。

只是因爲隨着兩宋經濟高度發達,讓更多的人,能夠在思想領域去探究,從而誕生的程朱理學,將儒家禁錮了罷了。

更加上隨之而來的遊牧民族入主中原,更是給了中原文化致命一擊。

金兵南下,千年孔家分裂南北二宗,有氣節的南宗伴隨南宋而消亡,北宗成爲了儒家的代表。

而這北宗,能幹出來什麼有氣節有大義的事情?

他們不能!

金兵來了降金兵,蒙元來了降蒙元,大明來了甚至不想着撥亂反正,而是想着兩頭騎牆!

若不是朱元璋屠子名聲太大,沒準那會的衍聖公孔克堅也不會屁顛顛的跑去南京拜見。

更別說之後的大順來了降大順,建奴來了跪建奴,就連鬼子來了,堂堂衍聖公一脈,也是說跪就跪!

更無恥的,是這一家子絲毫沒有大義,沒有氣節,爲仇寇搖脣鼓舌!

從而使得儒家,變成了徹底爲統治者而服務的洗腦利器!

徹底變質!

在前世的信息大爆炸時代,朱由校能夠從網絡上查到的消息,當然不會少,所以這一條條,一例例,加上東林黨人的所作所爲,這才堆積起了,朱由校對那些無能腐儒的敵意。

在這種家族,被稱爲文壇領袖的時代,能夠誕生出來王陽明這樣的聖人,就已經是千載難逢了。

君不見那作出著名橫渠四句,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的大儒張載,作爲理學創始人之一,他所推崇的很多學問,都徹底被丟到了櫥櫃深處吃灰?

朱由校當然不會覺得,在這樣的環境下,王陽明這樣的聖人,自己還能隨便遇到。

可是朱由校也不打算讓儒這一門學問,繼續被如今的孔家把持,被如今的腐儒們掌握註釋註解權!

我上我也行!誰讓我是皇帝?

我是統治者,我自己改!改成我想的,改成我需要的!

朱由校明白,想要達成以天子之身改變天下人的學說觀念,以勢壓人,是不成的。

因爲這種腐儒之間的陳詞濫調,已經荼毒禁錮了華夏百姓數百年。

這數百年間,學說層出不窮,可是終究逃不開一張儒皮!

朱由校之所以要在此時和天下公認的大儒孫承宗來辯儒,就是想要在孫承宗的心中,留下自己也是大儒的印象。

等到對傳承千年的衍聖公一脈根基揮刀的時候,能有像是孫承宗一樣的大儒,出來爲自己站臺!

讓天下人知道,朱由校既是天子,同樣的,也是儒生!

翻一波孔家黑歷史,就足夠將衍聖公一脈在此時在百姓之中的威望給擊碎!

然後大索天下,找一個南方的孔姓人,這是不難的。

扶持起一個符合自己心目中孔子後人形象的人!

以官方掌控的輿論掌控的喉舌掌控的正確性,來爲他背書,爲他造勢!

就像是朱由校想把劉興祚塑造成當世關二爺一樣,塑造出一個當世孔聖人,對於熟悉後世輿論造勢的朱由校而言,也不是什麼難事!

不就是洗腦麼?

誰怕誰?

最後選擇靠着洗腦這玩意來掀翻壓迫在華夏人民頭上數百年的腐儒學派,其實對於朱由校而言也是無奈之舉。

說到底,這個時代遠不像後世那會一般,可以做到大破大立,徹底洗牌。

畢竟大明的法統,建立在蒙元的廢墟之上。

蒙元雖然是遊牧民族,是異族入侵,曾經也打得山河破碎,可是統治了中原的蒙古人,最終卻也是舉儒旗,尊法統。

而且蒙元的法統,來得快,去的也快。

造成的影響並沒有那麼大。

奴化統治,也遠不如建奴入主中原之後貫徹的那麼徹底。

更是被鬼子入侵,打的神州塗炭,山河破碎風飄絮,最終才從廢墟中覺醒,從廢墟中重生。

在那樣的情況下,華夏民族依舊能在短短數十年裡重新屹立世界之巔。

這是一個民族的韌性,一個民族骨子裡傳承下來的東西。

更是世界自古以來的文明中,唯一一個能夠傳承數千年延綿不絕的文明傳承下來的底蘊。

朱由校來的這個時代,雖然遠沒有清末那段時間的混亂黑暗,可是同樣的,這個時代的華夏百姓,還沒有在建奴數百年的洗腦奴化下軟了膝蓋。

此時的大明子民,面對全世界,依舊可以昂首挺胸。

聽到了朱由校的這些話之後,孫承宗腦海中,不由自主的思索起了一個問題。

“我……是否能夠被稱之爲儒?”

“春秋大義,我知也。”

“死國氣節,我有也。”

“君子六藝,我精也。”

“然而老夫我……終究……還是選擇妥協,選擇認命,而沒有去據理力爭的勇氣……”

孫承宗的眼中,突然出現了一抹溼潤,看着身前昂首大步的朱由校,疑問道:“陛下,此題老夫,不知該如何解。”

“但是老夫想問,在陛下眼中,老夫真夠資格,被稱爲大儒麼?”

聽着身後孫承宗的提問,朱由校轉過身,淺笑道:“真以儒家經典來說,老師不足以稱之爲大儒,因爲老師面對魏忠賢的欺辱,沒有據理力爭。”

“老師眼見東林黨人爭奪名利,卻不敢挺身而出怒斥他們,而是選擇了清者自清。”

“但是,放眼如今天下,老師卻足夠稱之爲大儒,因爲其他儒士中,甚至連夠格稱爲儒的也沒幾個了!”

聽到這句話,孫承宗長嘆一聲,雙手一抱,長躬到地,說道:“既如此,老臣,謝過陛下指點。”

“儒的變質,是從根子上就變質了。”

“今日之後,老臣,將脫離東林,爲儒註釋,爲儒正名!”

朱由校輕笑道:“老師,言重了,如今的當務之急,難道不是收服大同軍,備戰寧遠麼?”

第三百八十八章 祖大壽等待的機會,到了!第五十八章 行刺?第一百三十七章 爾等看好了!第二十八章 獸潮來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搗其巢穴!絕其種類!第二十七章 獵虎!第九十九章 天啓帝好男色,爺爺不知道?第一百七十三章 喀爾喀蒙古車臣汗!第五百二十七章 有海東青!全軍入林!第七十九章 心亂如麻第八十八章 臣弟遵命。第九十五章 天啓銃!第四百四十八章 代善,哪裡跑!第一百二十章 天啓帝的千層套路第二百一十四章 窮則分割擊破,富則聚而殲之第一百四十五章 豈能不高興?第五百章 黃得功,不裝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啥叫哥哥啊?第三百七十章 盜匪第一百三十九章 殺敵於千里之外第五百三十章 亂套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小問號,你是否有很多朋友?第八十五章 人間神朝!第四百章 遼東十三山第四百五十九章 我特麼?第四百七十二章 徐家和海瑞第四百八十五章 你們爲何!第四百零五章 潰!第二百九十章 全軍啓程第九十八章 見識一番第二百五十一章 挑戰!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敏你這個狗東西!第一百三十九章 殺敵於千里之外第二百八十九章 龍虎將軍烏蘭哈第一百七十二章 有商談的餘地就好第一百一十六章 這大戲,還沒完!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兵兩路第二百一十一章 川軍入京,四等男子伯侯公!第九十三章 變法,變法!第九十章 保障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再畏懼第三百一十九章 沖沖衝第四十章 整軍第五百章 黃得功,不裝了?第二百零八章 天佑大明,大明萬勝!第二百八十一章 別逃!給爺爺滾回來!第四百六十八章 論刀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心第四百一十四章 好一個天啓帝好一個燈下黑!第一百六十七章 龍甲,你過來。第二百零四章 京觀?京觀!第五十四章 捱罵,倒也正常第二百零三章 都殺了吧第一百章 商周纔多大?大明,又有多大?!第五百二十三章 皇帝親征纔是大明打仗的標準第四十九章 體面人魏老太監第二百七十一章 奴才只是做了該做的而已第二百五十一章 挑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努爾哈赤,駕臨!第七十七章 你要幫哥,不要坑哥。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兵就是了第二百零二章 侵掠如火,燎原之勢第二百零三章 都殺了吧第四百三十六章 你是知道我的第二百三十四章 灑家帶你見陛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天啓帝的教導,制怒第四百四十二章 好好給袁崇煥上一課!第一百三十五章 你又有什麼看法?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概是要會師了?第九十四章 隨朕來!第一百六十三章 生而知之第三百四十章 補槍!第四百六十四章 給建奴好好漲漲記性!第五百二十五章 騎兵攻城總得有流程第四百二十四章 遊擊足以第三十七章 朕要訓話!第三百零五章 第一步,斬將!第五百四十五章 他們手裡有火炮!第二百四十四章 換俘!第五百零八章 陛下,臣知道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啊對對對,曹文詔死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意欲何爲?第二百二十三章 不可戀戰,且殺且走!第九十章 保障第二百九十五章 朕,全都要!第五百三十六章 換個方向進攻!第四百四十一章 祖某有個外甥叫三桂第九十二章 忤逆朕者,死!第二百一十六章 十六字真言!第五十三章 老祖宗,你找我?第二百三十九章 嚴陣以待!第四百八十二章 掠過戰場的復仇之火第四百八十四章 就差一步第二百一十五章 搗其巢穴!絕其種類!第三百四十八章 蒙古?第三百二十四章 隨朕,入城!第三百三十八章 誤傷友軍第五百三十五章 怎着?不能吃?第三十六章 養虎爲患?第一百四十七章 臣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