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困局(二)

“事且從急,若是待稟報了上峰,恐怕此番煉獄便不是一處村寨,而是更多,某也沒想那麼多,便先帶將士們來看看,可是宣贊明鑑,此處死傷,盡是無辜百姓,熱血男兒目彘欲裂,正有爲鄉親父老報仇雪恨決心。”楊凌只是重重的向趙良嗣揖首。

趙良嗣聽罷不由得有些語塞,沉默良久,正在思考對策,當面楊凌果然不是好相與的角色,哪裡是一般廝殺漢那般,觀其言之鑿鑿,有理有據,只是讓自己恨得牙齒直癢癢。

“雖說如此,可終究做得魯莽了一些,你可知道,這一番給宣帥帶來了多大的麻煩,來人,給俺將楊凌和遼國使臣送回驛站,不得號令,任何人若是邁出半步,格殺勿論,某上稟宣帥之後,自有定奪。”趙良嗣說完之後只是重重的揮了揮手,身後勝捷軍軍士陸續前來。

嚴世臣兀地衝上去,“誰敢動我二哥兒。”

岳飛張顯等見狀,也是持兵往前一站。

說句實話,勝捷軍也是地地道道的廝殺漢,若不是上頭下了命令,誰會對自家同是軍漢的男兒下手,況且這等殺虜之事,到底他們心中也是佩服。

耶律大石和耶律阿古哲勸道,“此番事情俺們擔下,斷不會讓楊都頭涉險,你們且安心便是。”

楊凌也只是上前道,“將弟兄們帶回營地,且安心等消息就是,公道自在人心。”

嚴世臣聽罷依舊是不甘心,而岳飛等人也是安慰,“嚴兄弟,放心就是,實在事不可爲,俺們再徐徐圖之,總不能讓都頭生了事!”

勝捷軍軍士上前,“楊都頭,得罪了!”他們與遼人是不對付的,但是對於楊凌卻是有着不同的態度。

雙方一場劍拔弩張的對峙就此化爲了無形……

童貫初爲一碌碌無名的宦官,直到徽宗趙佶登基之後才慢慢顯露出崢嶸頭角。徽宗初繼大寶時,童貫已經四十八歲,雖然在現代社會已經算得上是老年了,但是這個年齡在官場之中,正是人生經驗、閱歷、精力臻於巔峰之際。趙佶當時以內廷供奉官的名義,派他到杭州設明金局收羅文玩字畫,第一次爲他打開了上升的通道。

一般說來,內廷供奉官大體相當於皇宮的採購供應處長,並不是一個多高的職位,卻是一個很有油水的肥差。

爲皇帝掌管徵收事物,一般的沒有遠見的宦官便會趁此機會上下其手,中飽私囊,而童貫卻沒有滿足於撈取好處,而是兢兢業業的辦好差事,讓徽宗頗爲滿意,最後得到了趙佶的讚賞,而趙宋國策便是士大夫與君王共治天下,可以說歷屆君王與大臣都是各有話語權,但是王安石變法之後,朝中新舊黨爭愈加激烈,而這個時候,君王的決斷就變得尤爲重要。

所以到了趙佶當朝,君權更是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時期,士大夫只得一奴顏諂媚上位,朝中諸事,皆由趙佶一言而決,這也導致了童貫的運氣出奇的好,從此升遷之路一往無前,可以說他對這次機會的利用,稱得上老謀深算,意味深長。

童貫的爲人方面也是頗有尺度,後宮妃嬪、宦官、宮女、能夠接近皇室的道士、天子近臣等等,時不時可以從他那兒得到不少好處。因此,皇帝耳邊經常可以聽到關於他的好話,稱得上好評如潮。更重要的是,這樣一個陽剛外形的人,卻性情乖巧,心細如髮,對皇帝的心理具有極強的洞察力,每每能夠事先預知皇帝的意趣意圖,於是說話做事很少荒腔野板,從而大得歡心。

童貫也頗通軍事,後來得以外放掌兵,封疆掛帥執掌大宋兵權近二十年,東征西討鎮邊平叛,儼然一國之兵馬大元帥;最後位列三公拜爲太師,並領樞密事成爲大宋的最高軍事執政,已是位極人臣。並且是史上唯一一個封了王爵的宦官!

這些,可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據史料說童貫長有鬍鬚,可能是成年後閹割的原因,童貫其實是一個十分仗義豪爽、慷慨大方的人。對待屬下他一向寬厚,賞罰分明頗得軍心,而從勝捷軍和環慶軍爲其所執掌也正是因爲如此,不服衆何以執掌兵權二十年,何以壓制了在西軍當中聲望無兩的老種相公,但同時,他也是一個睚眥必報之人,但凡有人觸犯了他或是背叛了他,必殺之而後快。

說到童貫,被稱爲“六賊”,世人都道童貫是誤國奸臣。其實,若非有着過人之處,光憑吹噓拍馬阿諛奉誠,他豈能以一介閹人的身份脫穎而出,成就歷史上從來沒有的太監地位?他執掌兵權二十餘年,常年鎮戍西疆防禦西夏、而力保關陝不失,而且多次深入西夏境內壓着西夏打,貌似又一次還差點滅了西夏,而北宋被金兵圍困都城之時,這支童貫曾經率領的宋軍精銳西軍還在西夏境內控制原來西夏的大量土地。此外,童貫先後又鎮壓了江南方臘等多方叛亂……

且先不論此人心術手段如何,他的能耐是毋庸置疑的,絕不是水滸等裡面說的那麼不堪和無能。

而此番北伐失利,原因諸多,終極根本乃是因爲河北廂軍不得用,而所謂戰力只能靠遠征而來的環慶軍,耶律大石,蕭幹又是宿將,大遼困獸之鬥下,最後爆發的決死一擊竟是如此強力,這是整個大宋都沒有料到的。

趙佶還曾以御筆給童貫寫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遼國拱手投降,大宋收復失地;中策是遼國對大宋納款稱藩;下策是按兵巡邊,也就是說最壞也會全師而退。

未曾想白溝河一敗如此之慘,數萬兒郎死屍枕籍,童貫迫不得已之下才想到了女真,事情發展得很順利,女真使者來則來了,遼人也來了,但這無關大局,童貫不過想靜待時日,未曾想趙良嗣回報的消息如此重口味,童貫當下鞋子未曾穿好就爬了起來,扯着趙良嗣的衣領便怒道,“你說甚?直娘賊的女真人真的死絕了?”

第225章 江山如畫(四)第555章 殺破狼(三)第590章 改天(完)第20章 涿易二州第394章 收網(三)第684章 漢家血性第691章 合兵(一)第261章 強兵弱帥第157章 馬蹄急(四)第519章 行路難(九)第169章 馬蹄急(十六)第370章 女真方略第639章 擁駕(九)第469章 朔州會戰(七)第695章 合兵(五)第541章 整練禁軍(一)第711章 宜芳大捷(完)第285章 初次交鋒第325章 寸步難進第313章 擂鼓聚將第283章 民心所向第268章 徒呼奈何第270章 火燒燕京第142章 風雲動(九)第303章 河間密謀第399章 收網(八)第346章 狹路相逢(三)第687章 肅清第48章 攻打營寨弟四百二十七章明爭暗鬥六第102章 涿州(二)第437章 莫須有(八)第150章 風雲動(十七)第227章 江山如畫(六)第229章 江山如畫(八)第518章 行路難(八)第211章 雪滿弓刀(六)第529章 倖進(九)第106章 涿州(六)第487章 鋒芒暗蘊(七)第524章 倖進(四)第376章 兩軍財計第620章 北上(十)第545章 整練禁軍(五)第317章 兵變第476章 初入汴梁(六)第631章 擁駕(一)第446章 莫須有(十七)第244章 大江東去(十三)第426章 明爭暗鬥(五)第98章 招攬(七)第700章 合兵(完)第213章 雪滿弓刀(八)第498章 潛雷生(八)第89章 大功(八)第239章 出路何在第197章 風雲亂(四)第495章 潛雷生(五)第549章 整練禁軍(九)第330章 槍挑鐵滑車(二)第470章 朔州會戰(完)第534章 潛龍在淵(四)第602章 大風起兮(二)第240章 大江東去(九)第542章 整練禁軍(二)第454章 慶父不死(四)第652章 整頓京師(二)第655章 整頓京師(五)第21章 易容第357章 河東亂象(三)第484章 鋒芒暗蘊(四)第461章 慶父不死(十一)第293章 去留何處第544章 整練禁軍(四)第2章 荒村第538章 潛龍在淵(八)第162章 馬蹄急(九)第93章 招攬(二)第357章 河東亂象(三)第366章 軍民魚水第207章 雪滿弓刀(二)第107章 涿州(七)第139章 風雲動(六)第484章 鋒芒暗蘊(四)第556章 殺破狼(四)第668章 氣節第610章 大風起兮(完)第298章 傻人不傻第145章 風雲動(十二)第313章 擂鼓聚將第273章 劉家祖傳第615章 北上(五)第149章 風雲動(十六)第413章 風雷齊動(二)第671章 折家喪膽第226章 江山如畫(五)第342章 血濺葫蘆道第514章 行路難(四)第263章 一個不留第577章 改天(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