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節 兩手準備

夏天的夜晚總是那麼的陶醉迷人,漆黑的天穹里布滿了點點生輝的星星,顯得格外耀眼。

一輪明月高高地懸掛在空中,淡淡的光像輕薄的紗,飄飄灑灑,傾瀉在兵部驛站的每個角落。

躲藏在草叢中的青蛙也開始放肆起來,叫個不停。不知什麼時候螢火蟲也飛出來乘涼,在樹上一閃一閃地,特別好看。

如此詩情畫意的夜晚,原本是吟詩作賦的好意境,奈何秦浩明和董長青兩個粗人,偏偏做那煮鶴焚琴之事,聊的都是一些陰謀詭計。

“秦督,京城事務基本都安排得差不多,有幾個店鋪作爲聯絡點,兄弟們也都是一些老人,分別由徐鴻軒、李建單線聯繫。

另外倪寵之死對劉澤清觸動很大,無論是家中和外邊,防衛嚴密,近期倒是不方便動手。

至於德州府目前還算平靜,雖有宵小礙眼,但總的來說無關大局。故而,暫未做理會。

有德州輸血,目前暗衛運轉資金無憂,尚有盈餘,屬下已經命文案做成賬冊,請秦督預覽……”

董長青彷彿述職一般,事無鉅細,把這段時間的佈置安排統統說了一遍。

作爲德州府的守備,未得兵部召徵,是不能離開駐地,私自進京。

可目前京城疏鬆的防備,根本對他沒有任何效果。

“很好!”

秦浩明欣慰的盯着董長青,一張臉談不上英俊,但卻輪廓分明,猶如刀砍斧削,這種面相,典型的殺伐果斷。

如今證明自己當初的決斷,董長青正是負責情報細作的不二人選。

“建奴是死敵,對於他們的佈置乃重中之重,宜趁早進行,哪怕前期有些紕漏也在所不惜!

先不要一口吃成胖子,妄圖往建奴的朝廷或者大城市派人,可以先把海岸線一帶的地形人口摸清狀況即可。

同時,李自成、張獻忠那裡不妨派人潛入,必須時刻掌握他們的動態,他們是真正的禍亂根源,楊嗣昌不是他們的對手。

還有,財務做好的同時,不要有盈餘,全部用來招人、買糧,必要的時候向大戶“借”,只是手段要注意。”

董長青短時間能有此成績,秦浩明相當滿意。但同時,他發現一個問題,董長青把矛頭首先對準的大明朝廷。

他有此心態也不奇怪,秦浩明知道在他心中,無論是建奴、叛賊、大明,都是敵對勢力,大明最強,自然要早做籌謀。

“當今之世,天下大亂,正是勇力與智謀爭逐之時。崇禎才能平平,大明已經救無可救,秦督爲何還要逆天而行,替他們出謀劃策?”

趁此機會,董長青索性問出困擾心中多時的疑惑。

隨着掌握暗衛機構,得以有機會更深入瞭解大明,他已經發現大明弊端纏身,並不是崇禎或者幾個能臣就可以解決問題。

甚至他認爲,即使秦督坐上崇禎的位置,面對從上到下整個體制**及弊端,在整個利益網的掣肘下恐怕也未必能夠力挽狂瀾?

反而是跳出圈外,打破所有既得利益者,重新制定新的秩序,相對來說更加簡單實效。

爲此,他才把重心放在對付大明上。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生死劫。”

秦浩明低嘆,說實話他心中委實糾結,不知崇禎能否完全聽他的意見,能否長期堅持,更不知自己此舉是對還是錯?

“秦督,大明不乏明臣猛將,只惜崇禎未能盡用其材。關鍵是其爲人才智不足,又心下多疑,優柔寡斷,故多受制掣。

誠然不錯,他今日是聽秦督之言,朝局往好的方向發展。可若秦督離開後,受其他奸臣蠱惑,他又有別樣想法,那應如何?

其自身能力不足,如此君主,守成尚且艱難,更何況置身於戰亂相爭之世?”

董長青算是已經看透,若無秦督去年把建奴趕出關外,把山陰晉商連根拔起,並且查沒他們的家產資助大明朝廷,現在,他都不敢想象結果?

在他心中,是秦督憑藉一己之力,並且沒有走錯一步方有此結果。如此人物,纔是帶領大明走出泥潭的不二人選。

同時他心裡奇怪,縱觀秦督平日所爲,絕對不是迂腐之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更是經常掛在嘴邊,爲何現在好像對大明忠心耿耿的模樣?

“大明能救則救,不能救則取而代之!不過是兩手準備而已!

你必須明白,對我們來說,只要登州水軍發展起來,無論是哪種結果,我們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秦浩明貼近董長青,銳利的眼神緊緊盯着他,小聲的說道。

作爲自己的心腹,且是掌握着最核心機密之人,秦浩明明白,有些想法必須跟他說明,他纔能有的放矢。

否則,他會無所適從,沒有目標方向,不知如何佈置。

“屬下明白!”

終於聽到確定答案,董長青重重點頭,臉瞬間漲紅,心裡喜悅無比。眼神不再是迷茫疑惑,代之的是那縷縷精光。

“大明對於我們沒有秘密,還是把重心放在建奴身上。”

“諾,屬下明白!”

董長青心結頓解,精神奕奕的回答道。

可一會,他紅着臉扭扭捏捏小聲的說道:“秦督,屬下準備和憐月姑娘結婚,她已經有身孕了。”

“結婚?”秦浩明愕然盯着他,繼而驀然大笑,“看不出你小子下手挺快,槍法不錯啊!

好,正好拐到德州府,到時好好樂呵。只是,你母親同意嗎?”

對於秦浩明來講,憐月的身份自然無所謂,可是董母的意見卻非常重要,畢竟觀念不一樣。

“家慈上月到德州見過憐月,沒有異議。”

董長青聲如蚊吶。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

既然有了身孕,事不宜遲,你立馬回去準備,儘早辦理。對了,通知老盧、雲弟,大家樂呵樂呵!

可惜老餘太遠,時間上不方便。你小子,倒是先走一步。”

一聽董母沒意見,秦浩明笑嘻嘻說道。

剛好趁此機會,在臨走前把內部事情梳理一遍。

第二百四十節 初露崢嶸第四百八十五節 事情做在明處第一百八十三節 進退兩難第四百二十節 軍工民用第四百四十六節 一家哭總好過萬家哭第五百二十六節 鰲拜的鬱悶第五百七十三節 奴才無能第九十三節 漢家雄風第二百五十二節 佳人風情第四百八十八節 不服就幹第一百四十二節 蓄勢待發第一百八十節 速度制敵第二百六十六節 靠海吃海第三百一十八節 秦家族人第四百八十六節 船廠第六百零四節 人比人氣死人第三百零二節 刀砍首輔(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敏感盛情!)第二百八十八節 首輔之言第九節 無需再忍第四百三十七節 崇禎的感觸第六百一十一節 大戰前奏第五百九十六節 多鐸的眼淚第十七節 大明的悲哀第一百六十六節 佈局第二百七十四節 分贓我做主第二十五節 翻雲覆雨第一百一十九節 殺兄弟一,他日屠百!第一百三十節 知音第六百零三節 政客心思第六十節 困局第三百一十六節 佳人風情第五百五十二節 不必了第六百零九節 狂妄的警告第三百二十四節 招募浙兵第五百七十三節 奴才無能第一百零六節 爭鋒第三百一十三節 邵武路第七十五節 交心第三百九十八節 不要折騰第二百五十一節 所獲頗豐第三百三十節 志存高遠第六百五十節 其樂融融(新書《崇禎大帝國》已發,求諸君支持!)第四百六十二節 處理漢奸的方法第二百九十四節 與民爭利第三百五十六節 絞殺建奴第四百七十六節 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第一百一十一節 將士歸心第六百五十七節 揚帆出海第一節 再回首恍然如夢第四百一十一節 天下大勢第三百八十節 大明第一人第六十節 困局第六百零八節 下輩子投好胎,不要再做建奴第二百三十九節 招攬工匠第五百三十七節 渾水摸魚第四十七節 北上第三百九十七節 措手不及第三百五十七節 實戰演習第五百一十節 突襲第一百五十八節 柳暗花明第三百九十五節 第一步第五百九十三節 伏擊圈第三百六十八節 利劍出鞘第六百零三節 政客心思第二百零八節 術業有專攻第一百九十五節 給鄭家下套第二百一十八節 你擋路了第五百五十七節 殺人了第二百一十二節 所圖甚大第六百零二節 洪承疇第七十一節 驗收首級第三百五十三節 修羅地獄第一百三十一節 挑釁第六百一十七節 奸猾吳三桂第一百一十九節 殺兄弟一,他日屠百!第五百一十六節 屁都不是第五百零三節 棒子的安排第五百節 真的很酸爽第十六節 別樣苦練第二百四十八節 一舉兩得第六百二十六節 國之根本,大明長城!第三百六十六節 亦商亦盜第二百零五節 歪理邪說第一百四十三節 識人不明第三百八十五節 還是不是男人第四百六十七節 公司和軍功第五百二十六節 鰲拜的鬱悶第四百六十六節 利益均沾第四百五十三節 各執一詞第四百七十二節 衝突開始第四百四十節 海關總署第六十六節 疏忽第二百零五節 歪理邪說第一百七十三節 事預則立第九十七節 重塑漢魂第二百三十二節 敲打多爾袞第五百二十節 無病呻吟第一百六十六節 佈局第三百六十八節 利劍出鞘第一百六十二節 敲詐勒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