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節 負荊請罪

星空浩瀚,月色晴朗,照耀着秦家村的衆生百態。

緊鄰着秦家族人的西北角,是一幢幢大小不一新蓋的安置房。

此處,便是隨着盧欣榮入閩的新秦家村人的棲身之地。因爲有一個兒子的緣故,來自河北的王陽強得到二房一院的待遇。

半夜,他十三歲的兒子王斐被一陣很輕的說話聲驚醒,並聞到一股奇怪的味道。

迷迷糊糊睜開眼,只見院子裡忽明忽暗有一點光亮,他聽出了說話的聲音,是他父親在自言自語。

可是院子裡什麼都沒有,父親在那裡做什麼?

少年的好奇心戰勝了睏意,他從牀上爬起身,貼着牆邊躡手躡腳走過去,悄悄探頭朝院子外望去。

地上點了一支蠟燭,一隻小香爐裡插了三支香,青煙嫋嫋,他剛纔聞到的就是這個煙味。

在香爐前面放着一塊靈牌,不用看王斐便知道是他母親的牌位。

只是他對自己母親沒有一點印象,似乎在他兩歲時病死了,在父親每天絮絮叨叨中,他知道母親是天底下最賢惠最美麗的女人。

父親就坐在靈牌前,嘮嘮叨叨地說着什麼,他驚訝地發現,在父親身旁竟然有一小堆散碎的紋銀。

旁邊有一個空陶罐,橫放在地上,屋角還有個大坑,原來父親把這幾個月的工錢埋藏在那裡。

只是父親如此拼命節儉,攢這麼多錢做什麼?

“他娘,原本此生以爲要辜負對你的諾言,斐兒一生科舉無望。

所以我打算攢夠錢,爲兒子說一門親事,就下去陪你,我知道你一個人在下面很孤單。

誰知道秦督,嗯,就是上次跟你講的秦大人,救了我和兒子的秦恩人,竟然承諾讓兒子讀書科舉。

這樣,我恐怕不能很快下去陪你。一則要看着斐兒科舉成名,建功立業。

二則,秦督如此大的恩情,我這條命是他的了。

這些錢取出來,用來買筆墨硯臺,斐兒自小聰慧懂事,是科舉的料子。

希望今後他能以秦督爲榜樣,光宗耀祖。我希望你保佑咱們的兒子,一生平平安安。”

王斐只覺鼻子一酸,淚水瞬間模糊了雙眼。

他抹了一把臉,悄悄轉身回到牀上,看着父親晾在繩子上那件破破爛爛的涼衫,再也忍不住,捂着被子無聲地哭泣。

父愛如山,厚重而堅實。

此生定要奮力拼搏,報父恩於萬一,達成他的心願。

月光下的西北角,這一幕並非王陽強家所獨有。

今晚秦浩明的話,不知給了多少人希望。

www☢ ttКan☢ ℃ O

華夏民族之所以能傳承數千年而不衰竭,一直興旺發達,正是先輩們有一個念想,我沒出息沒關係,子孫有出息就行。

爲此,他們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隱忍負重,勇於承擔責任,儘量爲後代提供上進的任何機會。

翌日凌晨寅時末刻,正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秦府在黑白之間逐漸展露龐大身形。

門房童山像往常一樣,早早的開門,準備清掃前院及府門前的落葉。

可是,眼前的一幕,讓這個逃離戰火紛飛寄人籬下的北地之人不知所措,秦家族人居然有十幾個人揹負荊條直挺挺跪在地上。

負荊請罪?

被叫醒的秦浩明聽到此事,揉着有些發昏的腦袋,足足想了好幾分鐘,方在柳如是的幫助下,洗漱完畢。

“都是一家人,也沒有什麼過分的事情,無非頭腦一時發熱,有些膨脹而已。

秦郎切勿太讓他們過於難堪。”

柳如是一邊替秦浩明打理髮型,一邊替秦家族人說好話。

誠如柳如是所言,秦家族人除了在族學一事讓人詬病外,其他還好,對柳如是也甚尊重。

“防微杜漸,憂在未萌。

短短半年間,秦家子弟生活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子弟有十二人在臨浦縣衙爲吏,可以預見,今後將會更多。

同時,也意味着秦家勢力將會越來越大。

而人一旦有了權勢以後,如果沒有監管,他們就會變得肆無忌憚,逐而變本加厲。

現在他們用族學的名義剝奪別人上進,偶爾奴役新秦家村民,就是漸漸在發酵。

若真等他們有惡行時,那所有的罵名,可都是爲夫一力承擔啊!”

秦浩明並不同意柳如是的看法,撫摸着佳人如綢緞的髮絲,發表自己擔憂的原因。

毫不誇張的說,秦氏家族有今天,一切都是託庇於自己。

其實認真來講,秦家族人和他並沒有什麼關係。

之所以讓秦家平白得此好處,秦浩明是有自己的考慮。

在真實社會中,一個人不可能沒有過去,沒有家人,那未免過於怪異。

再說,無論任何年代,利益階層永遠存在。

今日的秦家,追隨的左右親衛,以及以後依附他的文武將領,都是新的利益集團。

而他想得明白,有利益集團沒關係,世上原本就沒有絕對的公平,但要保持有序,要有約束。

“秦郎所言總是那麼有深意,如是甘拜下風。算了,這些事情,也不是我一個小女子應該摻和,秦郎自己定奪。”

柳如是說完,嫣然一笑,轉動着秦浩明的頭,左右欣賞自己第一次爲愛郎梳的髮型。

秦浩明灑然一笑,站起身,溫柔的吻了柳如是額頭,擺擺手,告別她離去。

他可不敢耽擱時間,外頭跪着的雖說都是同輩,沒有年長者,可也不能落下一個跋扈的名聲。

說起來,他們還是挺有分寸,沒有讓年長者參與。否則,那無異於逼宮,傳揚出去,對秦浩明名聲不利。

“都起來,大家到宗祠去,好好商議一番。”

秦府外,十幾個族中年輕人跪着,旁邊是負責監督的五叔公和秦老三。

秦浩明用手虛擡說着,然後當仁不讓的率先朝宗祠方向走去。

今時今日,他的身份有點特殊。

就是在秦家中,衆人和他地位相差太大,連一個稍微接近的都沒有,變成他說什麼就是什麼,一言九鼎。

不像其他家族,還有那麼兩三個人,可以相互抗衡一下。

ps:感謝家裡窩囊家外雄打賞,感謝了,感謝諸位投票支持,故土難離敬上!

第一百九十七節 三年之期第三百四十四節 醉夜迷情第四百三十四節 形勢大好第三百五十八節 還施彼身第九十九節 淺議和談第九十二節 君前拔刀第二百六十六節 靠海吃海第八十九節 西山大營第四百二十七節 血腥洗牌第五百四十六節 鼓舞士氣第三百五十一節 慘烈屠殺第五百二十四節 搞一個無人區第一百五十九節 漢家血脈第六百六十二節 援兵抵達第一百八十三節 進退兩難第五百八十一節 血染遼東(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成爲本書第一位盟主!)第五百零七節 抵近偵查第一百八十二節 戰刀所向,皆爲漢土第四百二十五節 膽大妄爲第三百七十四節 那就聽你們的第五百零六節 翻雲覆雨第五十九節 斥候遭遇戰第二十三節 風波第四百九十九節 前因後果第三百四十六節 坦誠相待第二百二十七節 傷殘紀要第一百五十六節 兩面三刀第五節 大明的骨氣第三百六十九節 慘烈廝殺第三百四十節 送禮第二十節 劫富濟貧第六百五十一節 調教太子第二百六十節 男大當婚第五百一十九節 幹翻他第二百二十八節 有妻婉兒第五百七十九節 小試牛刀(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第五百六十二節 想要逃跑的鰲拜第七十八節 秦浩明的殺手鐗第四百八十六節 船廠第六百二十五節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四百七十二節 衝突開始第二百一十三節 另類連蒙第六百一十八節 終成軍第六十七節 楊嗣昌三計第四百九十三節 就看你們願不願意第七節 敗家少爺第二百七十二節 事起德州府第五百九十節 大戰開幕第一百三十六節 遼東漢人第一百四十七節 血腥暗衛第五百七十四節 以命相拼第六百一十九節 說出去誰信呢第二百九十九節 兩手準備第六百一十五節 誰是英雄好漢第六百一十五節 誰是英雄好漢第一百八十八節 這錢必須給第四百三十四節 形勢大好第九十三節 漢家雄風第五百五十節 憂心第一百八十五節 初露鋒芒第五十九節 斥候遭遇戰第六百五十九節 初臨臺灣第二百二十九節 家宴第二百五十二節 佳人風情第一百五十三節 抽絲剝繭第一百零七節 立功授田第二百一十八節 你擋路了第五百六十一節 東廠和錦衣衛第四百節 不堪用第二十五節 翻雲覆雨第二百三十五節 亂世來臨第四百五十一節 鐵血柔情第一百三十八節 形勢突變第五百三十三節 丟臉第五百二十五節 煞費苦心第二百七十七節 敲打第十七節 大明的悲哀第六百五十節 其樂融融(新書《崇禎大帝國》已發,求諸君支持!)第五百五十四節 炮兵第四百七十三節 何等之難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中計策第五百八十四節 各有打算第五百二十七節 志不在此第二百三十一節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六百五十二節 將士退役第二百三十七節 雛形初成第三十一節 行軍路上第一百八十節 速度制敵第三百三十二節 衆志成城第三百四十四節 醉夜迷情第五百四十一節 猖狂太甚第三百九十六節 寧德府第四百六十節 爲建奴做事,斷子絕孫!第一百二十七節 天意第二百零四節 秦浩明的第一把火第二百五十五節 巡視水師第二百九十九節 兩手準備第二百二十節 以弱勝強第六百六十八節 復仇第三百六十五節 敵跡初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