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節 碾壓韃虜

在戰場上,蕭飛並沒有想太多。他追隨張雲經歷過幾次任務,但都是使用白刃搏鬥,並沒有用火銃。

也沒有受過傷,不多的戰場經驗使他十分鎮定,並沒有如第一次上戰場時那樣激動和手足無措。

他看到四周的弟兄有不少都發揮失常了,那應該是第一次參加實戰的新手。

訓練只是使他們的手腳身體擁有機械記憶,但在戰場上太過緊張,手腳的動作還是容易變形。

當然在幾次實戰之後,新手就會成長起來,變成和蕭飛一樣在箭雨下從容裝彈的老兵。

不過話說回來,要想成爲面對槍林箭雨勇往直前,敢於挺着刺刀和敵人白刃相搏的勁旅精兵,所有人都還有一段路要走。

幾息時間後裝填完畢,等引藥裝好,扳好龍頭,肅立等候的時候,後隊已經發射完畢退回,這時指揮軍士又令道:“後隊上前。

所有銃手再次上前,隊列稍許有些混亂。

城頭的箭矢還在不斷的落下,蕭飛擡頭看了一眼,四周亂糟糟的。

民夫們在扛着麻包,輜兵和工兵在不斷的把土壘往上堆積和往城牆下方延伸着,土壘搭建並沒有那麼簡單,蕭飛看了一眼就收回視線。

到處是人羣,地面上到處是插在地面上的箭矢,有幾個民夫中了箭,被輜兵組成的擔架部隊迅速擡了下去

從這裡看來,雖然看起來到處亂糟糟的,其實亂中有序,一切都是秩序井然。

接近前隊位置時,箭矢的力道和密度明顯加強,前面戰兵手持盾牌,箭矢不斷的落在盾牌上,發出啄木鳥啄木般的篤篤聲響。

等銃手們站好之後,又是有軍士喝令道:“擡銃!

譁拉一聲響後,蕭飛與身邊的同伴們將火銃舉高。

“向上,瞄準!”

這一次蕭飛沒有瞄特定的目標,因爲城堞上擠滿了韃虜,他們拉圓了弓箭,拼命向下射着箭

“打放!”

所有銃手都向着人羣最密集的地方開了火,幾百步長距離,大家隔的很近,甚至有火星噴濺到臉上的感覺。

沒有人猶豫和遲疑,銃手們第一時間把子彈打向城頭。

蕭飛看到原本就破損的城磚又有不少被打碎了,磚石亂崩,一羣正在放箭的韃虜被打中了,城頭響起一陣鬼哭狼嚎的慘叫聲。

從這個距離看城頭,三丈高其實也並不感覺太高,但有這道厚實的城牆,韃虜的膽子好象也大了許多。

即使他們的傷亡很大,也沒有崩潰的跡象。

“退後,第二列上!”

蕭飛等人再次退後,第二列早就裝填完畢,上來補空射擊。

在他們裝填時,第二列打完,第一列再次上前打放。

在輪換時,蕭飛感覺到弓箭稀疏了很多,等他把這一槍放完,下意識的擡頭看了看。

城頭上已經是一片稀疏,只有剛剛子藥打崩的磚石還在掉落着碎石。

城堞上到處趴着韃虜的屍體,鮮血順着城牆的城牆流淌下來,散發出一股刺鼻的血腥味道。

這時軍士們已經下令後退,蕭飛趕緊放低槍口,整隊人一起後退。

等他再一輪過來時,很久沒有聽到打放的命令。

所有人都擡頭看着,結果發現城頭上的韃虜已經不怎麼敢冒頭,只有稀稀拉拉的幾百號人,在繼續拋射。

射出的箭矢只有此前的百分之一,已經完全沒有任何威脅。

見火銃手把城頭的弓箭徹底壓制下去後,中軍和全軍上下都鬆了口氣。

張雲不斷的派出銃手大隊往城下,整個南城都被壓制住了,只有少數的人繼續射箭,很少有韃虜敢探出頭來。

先被火炮壓制,接着又被火銃打的擡不起頭,所有人的表情都是高興中夾雜着自豪的神采。

大明軍隊的火器使用率極高,從軍中到民間都不乏對火器使用的體驗。

在戚繼光時代,由於打造認真,標準嚴格,明軍的火器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到鑄造佛郎機炮之後,幾個邊鎮到處都配給了大小佛郎機,明軍不僅使用火器,還是大量使用並且十分重視火器的軍隊。

從朝廷到文官,都對火器鑄造特別重視。

可惜後來走了歪路,在海上打撈出了艦炮之後,明軍的火炮越鑄越重,規模體量越來越大。

用來守城當然是無上利器,打的建奴毫無辦法。

一直到耿仲明、尚可喜、孔友德三個漢奸歸順敵酋皇太極,建奴才有了大明的鑄炮技術。

但就算那樣,建奴也很難正面攻破有火炮駐守的城池。

孫承宗的車營更是有大量火器,在大明人心裡,火器代表的東西很多,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就是火器高於弓箭,這是明軍完全和韃虜不同的地方。

更深層次來說,其實就是火器代表文明的進步,而韃虜還處於蠻夷形態之中。大明的人可能沒有想到這一點,但並不妨礙他們的驕傲和自豪。

由於大明官場的腐敗,製成的火銃質量越來越差,將領們對火銃手當然也談不上什麼訓練。

今天的這一場純粹火器的勝利,讓很多人都有揚眉吐氣的感覺。

火器,文明,鐵和火,這纔是文明對蠻夷的勝利,酣暢淋漓的勝利!

天黑了,張雲派出大量輜兵和民夫打起火把,在道路兩邊替繼續堆土的人們鼓勁。

軍中敲起了大鼓,在緩慢而激昂的鼓點聲中,輜兵和民夫們的士氣並沒有因爲持續工作而變得低迷。

軍醫們把此前受傷的人帶回野戰醫院的帳篷醫治,人們看到傷者被醫生照顧着,得到了妥善的救治處理後,士氣變得更加高昂起來。

相比之下,城頭的血腥味很濃,不少屍體被打的支離破碎,也沒有人來收屍。還有不少傷者趴在城上不斷慘呼"shenyin",也沒有人來救治。

可能這些重傷者在臨死前想要喝一壺水,然而並沒有人理會這樣的事。

韃虜戰事不利,上下都喪失了信心,簡單來說他們被打慘了。

這個時代原本對傷兵的照顧就是幾乎放任不管,除非有極要好的同袍或是親戚在一起,不然的話根本不會有人理會。

在幾千支火把的照亮下,堆土工作繼續進行着,整個封丘的底基已經向城牆角下堆積了,現在的工作是繼續把臺基擡高。

再堆高到一米左右,就和此前的臺基連在了一起。整個縱深二百多步,寬一百多步,北邊已經高過一米,城牆下的高度在緩慢提升。

整個營區都沒有人休息,連同秦浩明在內,所有人都在觀看着這個壯觀的場景。

在絕對的壓制之後,攻城用封丘這種方式,就是"chiluo"裸的欺負和碾壓,誰叫韃虜實力不如人,無法限制土丘的堆放。

誰叫他們不敢出城,無力殺散那些輜兵和民夫。

他們的火器用得爛,弓箭軟弱無力,騎兵無力衝鋒。

在今天這樣的時刻,看着幾千韃虜在城中戰慄,在城頭上被轟成稀爛,看到他們血肉翻滾,聽到他們不停的哀嚎。

對很多人來說,這很酸爽,將士們沒有絲毫憐憫,復仇的滋味無比美妙。

沒有人願意去休息,戰兵們被強迫着輪流休息。他們不能脫甲,防止意外情況。

在夏天時穿着幾十斤重的鐵甲,站立原本就是很耗體力,在中軍的調配上,不停的有整個千戶的士兵坐下休息。

他們舒服的半躺着,或是盤腿坐着,喝着清水,恢復着體力,雖然還是不能脫下甲冑,但最少可以恢復大半的體力。

獲得休整機會最多的是戰兵,其次是長槍兵,他們披着相對沉重的鐵甲或扎甲。

火銃手的休整機會要少一些,他們穿的鎖甲最輕,十斤左右的重量而已,相對戰兵三十斤以上的鐵甲,火銃手們的負擔要輕很多。

騎兵們只有一部份騎在馬上戒備,隨時可以出擊。

更多的是牽馬站着,或是輪流也坐下休息,戰馬每隔一段時間就飲水,喂料,隨時保持體能。

全軍到處都是秩序井然,堆土的地方稍顯混亂,但也保持着相對穩定的秩序。

第九節 無需再忍第二百六十九節 自力更生第二十二節 考察謀劃第一百九十八節 顏繼祖的作用第二百九十五節 大公無私第一百九十六節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三百九十九節 好戲開場第四百六十四節 銀幣的作用第二百七十七節 敲打第五百五十五節 炮仗第五百九十八節 十五弟,糊塗第二百四十三節 快刀斬亂麻第二十節 劫富濟貧第二百八十七節 字字珠璣第六百二十節 撤退事宜第九十九節 淺議和談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六百三十六節 成事必在人,人定則勝天第四百七十四節 彎彎繞繞第二百四十節 初露崢嶸第一百零八節 黑暗第六百一十八節 終成軍第四百八十四節 請秦督見諒第二百八十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一百二十七節 天意第五百二十五節 煞費苦心第三百六十六節 亦商亦盜第二百四十六節 對比第四百八十四節 請秦督見諒第二百節 大朝會第八十三節 緣淺情深第三百三十八節 他鄉遇故知第九十六節 欺軟怕硬第一百零一節 三餉禍明第二百六十九節 自力更生第五百五十六節 度日如年第二百五十五節 巡視水師第四百二十七節 血腥洗牌第三百九十七節 措手不及第三百八十八節 掛羊頭賣狗肉第三百九十八節 不要折騰第二百一十節 圖謀馬市第二百零七節 吾心甚慰第四百五十六節 重操舊業第四百七十八節 揚名立萬第六百三十九節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第四百四十九節 囂張第一百二十節 趁勢出擊,捨我其誰第一百三十六節 遼東漢人第一百五十三節 抽絲剝繭第二百四十三節 快刀斬亂麻第五十二節 事有可爲第二百二十七節 傷殘紀要第一百七十八節 心懷不軌第四百一十五節 滄海桑田第一百三十節 知音第三百一十節 能做不能說第一百三十九節 自此而始第三百八十五節 還是不是男人第二百零六節 何處撈錢第三百二十九節 有容乃大第四百零九節 居安思危第五百三十節 衝突第一百七十節 豐收第一百一十六節 亂戰第四百六十五節 大明銀行第一百九十節 樂極生悲第三百五十五節 自投羅網第五百八十七節 華夏英烈第三百二十一節 承包到戶第八節 忍無可忍第五百七十一節 父子對談第四十九節 男兒殺人行第四十一節 泄密第三百四十九節 與狼共舞第一百五十九節 漢家血脈第一百六十六節 佈局第七十五節 交心第二百一十六節 生產建設第五十六節 伏擊第三百零六節 張雲的心志第二節 表演的最高境界第六百一十八節 終成軍第三百三十三節 赴任第三百五十二節 血色草原第九十八節 帝王心術第三十六節 義女柳如是第四百四十六節 一家哭總好過萬家哭第五百五十節 憂心第五百三十三節 丟臉第三百二十七節 搶手的流民第四百三十三節 規矩第六百一十六節 鑄京觀第二百八十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三百七十六節 什麼夫人?第六百一十四節 建奴白甲第三百九十四節 戰爭,和女人無關!第二百八十七節 字字珠璣第二百三十節 莫欺少年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