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節 說出去誰信呢

禮畢,身穿鐵甲的秦浩明霍然拔刀指向蒼穹,冷冽的刀鋒在陽光下綻放耀眼光芒,三軍將士高聲歡呼。

“登州衛守備張雲聽令!”

一身明亮山文甲的張雲,手按腰刀英姿颯爽上前單膝着地,俯身聽命。

“閩粵總督府令:撤銷張雲登州府守備職,升遷爲金州、旅順副總兵,領定南軍駐防兩衛,護我大明邊疆,保我大明子民。”

張雲三叩首擡頭滿臉堅毅,大聲高呼,“末將願和將士們用身上熱血完成秦督囑咐,達成天子重託,不負百姓厚望!”

洪承疇目睹全部過程,望着將士齊心的定南軍,再想想薊遼邊鎮將士,心裡暗歎一聲,無比酸澀。

真要說起來,薊遼邊關的軍將並不比定南軍差多少。

除了火器和制度上稍顯不足之外,曹變蛟、祖大壽、吳三桂、祖寬等將領更是一時英豪,並不遜色定南軍自己培養的將校。

若是也能如定南軍般精誠合作,對付建奴還是不成問題。

奈何薊遼將門都是坐地虎,關係錯綜複雜,派別和利益早已根深蒂固,自己即使是過江龍,也必須時時刻刻遷就他們。

經過多年發展,薊遼將領不是總兵就是副總兵,副將更是一大堆,守備、千總根本上不了檯面。

反觀定南軍上下,皆是千戶、守備等將領挑大樑。

這樣的好處顯而易見,將校聽話乖巧,對於秦大總督的命令無條件執行,根本不敢反抗。

而且,將士有更大的升遷空間,情緒高漲。

你看張雲張嘯劍,秦浩明的表弟,遼東戰役的實際執行者,戰功不可謂不卓著,可也只封了一個副總兵。

他身邊的親兵,一個叫李想的軍漢,危難關頭,率領五百將士捨命拼殺,身中三刀六箭,死裡逃生,也只是一個守備而已。

如此公允做法,手下何人敢不服?

但看他,寥寥數語就掀起將士們狂熱的心情,便可知他在定南軍的威望之重。

有這樣的部隊,這樣的將士,怎麼能不如臂指使,指哪打哪百戰百勝?

將臺上的秦浩明並不知洪承疇的想法,猶自對張雲說道:

“張副總兵,立馬通知登州海軍,派人護送受傷將士出關回家,令定南軍開拔,三軍奔赴金州、旅順!”

Wωω¸ тт κan¸ ¢ Ο

瓦房店原本就是秦浩明選擇的戰場,現在打得破亂不堪,根本不適合作爲堅城防守,所以放棄。

張雲大喝:“謹遵軍令!”

起身回頭指着手下衆將喝到:“夜不收千戶胡漢東部爲前軍,二十里哨探!

騎兵千戶趙大友部爲後軍,十里壓陣。蕭飛部左翼五里,王茂天部右翼五里,本將爲前軍。

閻大人護佑秦督和輜重營、炮車營、工匠營、醫護營爲中軍,立即開拔,奔赴金州!”

衆將拱手高喝:“末將尊令!”

張雲大手一揮,三軍齊動,轟然分爲幾股大潮,雖難捨難離,卻漸漸拉開距離。

“狗娃,放心跟隨大人,你的老子孃親俺替你孝順了。”

“三哥,回家取個婆娘,若是俺沒了,就給俺過繼一個孩兒,頂頂香火!”

“石頭,別丟了咱川人的臉,替我多殺幾個韃子,給遼東的同胞報仇!”

……

大軍不停,不時有人奔回,使勁擁抱拍打一番,又紛紛退回。

直到此時,秦浩明方有時間和洪承疇閒聊幾句。

“唉,秦督治軍之嚴,軍威之盛,本督自嘆弗如!”

剛一碰面,洪承疇便躬身行禮,及其誠懇說道。

“哪裡話?”秦浩明眼光掠過四周,見薊遼其他將領站得很遠,低聲說道:

“洪督帥一生戎馬,精通帶兵之道,本督又算得了什麼?

說句實在話,誰坐你的位置,都是棘手山芋,難矣!”

秦浩明不喜洪承疇,可這話卻是真心話。

老實說,洪承疇精通兵法,帶兵作戰很講究持重之道,不打無把握之仗,事不萬全絕不輕易出擊。

松山之戰他所率領的明軍,是由八個邊鎮臨時調集起來的。

兵雖是精兵,但明末將帥的驕橫是出了名的,臨陣不一定服從洪承疇的號令,這是洪承疇難以充分發揮指揮才能的最大障礙。

因此,洪承疇主張在軍中樹立自己的絕對權威,而後徐徐逼近清軍,且戰且守,待抓住敵人的漏洞後決一死戰必得成功。

易地而處,如果秦浩明當薊遼總督,單是處理和遼西將門的關係,就要耗費不少時間。

並且,肯定不會有什麼好效果。

畢竟,即使和軍將處理好關係,你也無法指揮得動他們的親軍。

若如此,有將無兵,又有何意義?

還不是被這些將校拿捏。

秦浩明坦誠的話語,讓洪承疇心裡一暖,實情可不正是如此嗎?

一瞬間,洪承疇對秦浩明好感加劇。

同時,內心對秦浩明交淺言深的話,分析他也是尋求政治盟友的試探。

初次見面,洪承疇有此反應,並不是他低智商,而是應有之意。

應該說,這年代的鄉土觀念非常重,從地域而言,他們有天然的優勢。

大明黨爭不斷,能獨善其身之人委實不多,或者說基本沒有。

特別是到了明末,時局動盪,誰不想找一個可靠的盟友?

若是兩個督帥能彼此連氣同聲,相互引爲強援,這對二人都有好處。

當然,這其中還會有各種試探磨合,並非一蹴而就。

政治人物的花花腸子,可沒有這麼簡單膚淺。

郎有情妾有意,這談話的氣氛就愈發熱絡了。

在一同前往金州的路上,兩位素未謀生,年紀懸殊的大明督帥,仿如相交多年的好友,談笑儼然。

這其中,秦浩明多少有點放不開,表演稍息稚嫩,不如洪承疇爐火純青,一口一個秦督叫得非常順口,絲毫沒有一點爲難之處。

可縱使秦浩明如此,也讓身邊的董長青欽佩不已。

畢竟,洪承疇和吳三桂,都是秦督欲除之而後快的人物,現在卻能如此融洽,說出去誰信呢?

ps:感謝書友20170411132658683打賞,銘感盛情,請諸君投票支持,阿土拜謝!

第五百六十八節 軍魂第三百零七節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六十六節 疏忽第四百五十六節 重操舊業第一百四十二節 蓄勢待發第二百六十九節 自力更生第六十三節 形勢第二節 表演的最高境界第六百零二節 洪承疇第二百二十七節 傷殘紀要第六百一十三節 決戰關頭第一百四十九節 亡羊補牢第五十六節 伏擊第一百五十五節 無妄之災第三百零四節 試點第五百四十七節 先利其器第一百八十八節 這錢必須給第三百五十七節 實戰演習第五百六十七節 入城第四百二十三節 千金買馬骨第五百九十五節 國之利器第五百節 真的很酸爽第六百二十六節 國之根本,大明長城!第四百八十三節 漢人要變成虎第三百零三節 無恥之尤(再次感謝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明日加更回報!)第一百一十七節 騎兵對決第一百六十五節 基礎第二百五十節 悔之晚矣第四百零八節 這錢來得堂堂正正第四百八十四節 請秦督見諒第三百六十三節 多爾袞的才能第二百零八節 術業有專攻第三百九十五節 第一步第二百零六節 何處撈錢第五百二十八節 誅心之言第二百九十節 朕不相信第六百六十八節 復仇第三百一十八節 秦家族人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二百九十七節 重啓錦衣衛第三百七十八節 雷霆雨露皆君恩第一百二十一節 較量第四百八十九節 三件大事第四十五節 臨行之際第八十六節 一皁難求第三百四十八節 三份密疏第四百三十九節 洗腦第八十八節 進京獻俘第五百八十一節 血染遼東(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成爲本書第一位盟主!)第一百八十三節 進退兩難第二百八十六節 男兒功名馬上取第五百三十八節 蛇鼠一窩第六十一節 震撼第五百三十九節 一力降十會第三百三十一節 大明無敵第十八節 變廢爲寶第六十五節 部署第五百零六節 翻雲覆雨第二百五十四節 國之利器第六百四十八節 心思變化第一百零五節 秦家村第二百三十九節 招攬工匠第三十七節 詩詞歌賦的表演第五百七十八節 似曾相識第一百三十五節 暴戾第五百七十八節 似曾相識第二百四十一節 王樸伏罪第四百二十二節 都不是什麼善茬第六百五十一節 調教太子第四百一十一節 天下大勢第五百零五節 本督管不了第二十四節 男兒行,當暴戾第四百九十九節 前因後果第一百九十五節 給鄭家下套第六十九節 防禦部署第七十一節 驗收首級第一百零八節 黑暗第三百六十二節 攻受易位第一百五十七節 耐心不好第五百四十五節 海軍大都督第四百二十三節 千金買馬骨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十七節 大明的悲哀第五百五十三節 還有什麼依靠第六百節 少跟本督來這一套第三百九十四節 戰爭,和女人無關!第四百八十一節 無所不能第二百五十四節 國之利器第三百四十五節 此生無憾第四百三十節 吳鋒的家書第六百二十五節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三十三節 海陵伯玉第六百零九節 狂妄的警告第一百八十四節 多爾袞,一生爲何?第二百三十節 莫欺少年窮第三百五十四節 難忘今宵第二百零一節 崇禎的手段第一百五十五節 無妄之災第四百八十九節 三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