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節 撤退事宜

兩位位高權重的總督大人一路相談甚歡,好像前面一馬平川,風和日麗,其實不然。

時節進入十月中旬,遼東大地的初雪已經下起。

瓦房店到金州的路上,寒風凜冽,大雪瀰漫。

這般的惡劣天氣裡,官道厚厚的積雪上依舊行人匆匆,比肩接踵,一眼望不到頭。

許多留着金錢鼠辮的蒙古韃子,此時頭上慢慢長起了短短的黑髮,粗長的繩結串聯起每一個人。

這些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漢子,伴隨着雄鷹一起馳騁的漢子,興許從來沒有走過這麼遠的路,許多人腳上都起了血泡。

但沒有辦法,身爲俘虜,他們依然要繼續前行。

騎在馬背上的鐵甲漢子,兵刃都不拿,即便是綁着布條的雙手,也在身前反覆揉搓,卻還是感受不到一點溫熱。

“他孃的,若不是秦督心善,老子真想把這些人全部就地埋了。”

漢子罵罵咧咧不止,忽然想得氣不過,從腋下取出馬鞭俯身便是抽打。

抽得附近幾個蒙古韃子連連閃躲,部落被毀,只能給人帶來一種麻木,麻木到幾乎感受不到鞭子帶來的疼痛一般。

遼東半島,從北到南,沿路皆是一隊一隊的蒙古俘虜。

最先到達南邊的都是壯丁漢子,隨後是老弱婦孺。冬日遷徙,缺衣少食,道路上到處都是無人清理的屍首。

後面斷後的將士,過不得幾天就會組織人到官道之上給蒙古韃子收屍,挖一個土坑簡易埋葬,免得來年開春的時候沿路都是腐爛的屍首。

押送俘虜的差事,實在太過麻煩,冰天雪地中更是辛苦非常。

漢人並非不惡,也並非真是那麼的善良。

漢唐強盛之時,玉門關外,無數漢人騎士打馬出關。

大漠與草原,戈壁與胡楊林,帶回來的牛羊遍地,留在外面的也是一具具冰冷的屍體。

初成軍的定南軍將士,在秦浩明的影響下,身體內的血性已經被激發,尤其是在明白異族這個詞彙後。

凜冬時節的長途遷徙,其實也有篩選作用。老弱之人終究是走不完這一趟缺衣少食的長途,能活下來的多是身體健康的年輕人。

定南軍有沒有吃的,當然有!

可那是爲定南軍將士準備的,秦浩明不會爲俘虜考慮。

十字路口處的將士們,本來大多隨馬步搖頭晃腦往前。

一路押送,這些軍漢早已知道怎麼才能讓自己少受一點寒冷,大多縮着身軀,把雙手與脖頸包裹得嚴嚴實實。

前面聽得幾騎快馬飛奔來報,知道張雲就要到路口處了,這些漢子們全部抖擻起精神,凍得刺骨的長槍也捏在了手上,大聲呼呵起來。

前後驅趕着擋在路口處的蒙古俘虜,便是要給馬上過來的張總兵讓出大道。

“大人就到了,快點!”大軍出來的斥候來回飛奔大呼不止,便是心中想着不能讓自家大人在此處駐馬等候。

押送的軍漢更是着急,馬鞭已然不夠用了,手中的長槍直接往人羣中擊打而去,哪裡有人動作慢了些,立馬就是頭破血流。

待得擁擠的官道路口終究被清理乾淨之後,各處鐵甲依舊來回飛奔,口中狂喊:“跪下,都跪下!”

漢話不是所有蒙古俘虜都能挺逗,但是長槍的擊打顯然可以代替語言,讓這些人知道什麼樣的動作纔是正確的。待得所有俘虜跪滿一地之後,這些軍漢全部從健馬而下,靜靜等待着不遠處張雲的到來。

看得滿地的党項人,看得左右單膝拜見的軍漢,鄭智揮了揮手示意衆人起身。

“入營之後立刻通知海軍,讓沈壽崇把大船全部聚集在碼頭上,大船回來了都不準再走了,全部送到濟州島。”

張雲開口吩咐道。

他是在解決這些俘虜的安置問題,五六萬人,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金州城顯然安置不了。

原本海上島嶼是兄長早就想好的安置之地,卻是還未爲此做過準備。

渤海之中也有大島,比如覺華島,但是太過於靠近前線,如今應該說是過於靠近建奴,並不安全。

建奴渡過狹窄的海峽,就能登陸。

而濟州島足夠大,又足夠遠,大到百萬人居住不在話下,遠到建奴根本沒有辦法。

而且島上土著居民並不多,還有的草木都不缺,用來安置這些蒙古俘虜最好不過。

雖然濟州島此時名義上隸屬於朝鮮,但是張雲壓根就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堅船利炮與重甲,一個島又算得了什麼?

這些俘虜大多數安置在島內,再選取其中美貌年輕者賞賜給立功的將士,便是再好不過的辦法。

至於那些被俘虜的蒙古軍漢,自然要嚴格控制起來。

待到時間久了,稍微磨鍊他們的野性,有願意爲大明服務的軍漢,定南軍也是需要的。

畢竟,今後和建奴的戰鬥少不了,是時候需要一些炮灰了。

張雲說完話語,左右看得幾眼,打馬又往前去。

他不是軍旅出身,要學的東西有很多,今後又要獨掌一軍,秦浩明也是趁機打磨他。

而此時,充當甩手掌櫃的秦浩明已經抵達金州。

不過,他也並沒有閒着。

破損的城牆需要修葺,狼藉的工事被恢復,金州外圍的山寨被重新鞏固。

尤其是在秦浩明的指點下,閻應元領着工匠營,指揮着金州百姓,用縱橫東西南北的街道,將金州南北兩個內城,劃分出整齊的模塊,蓋起了式樣一致的民宅。

既建造簡便,又寬鬆舒適,既便於組織防守,又便於抵抗撤離。

這是秦浩明臨走前,爲遼東百姓盡得一點心意。

做這些佈置的時候,秦浩明不僅沒有避開薊遼軍將,相反,還特意手把手指點他們。

並讓工匠營畫出草圖,給洪承疇帶回去,好依樣畫瓢,佈置關寧防線。

此舉,更是令洪承疇以爲,這是秦浩明散發的某些信號。

他覺得,有些事情必須在秦浩明走之前,二人要坐下來認真談談。

第三百三十一節 大明無敵第三百一十一節 心字簡單卻難懂第二百四十三節 快刀斬亂麻第六百六十二節 援兵抵達第二百二十八節 有妻婉兒第六百三十七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一百一十八節 殺韃滅虜,唯我漢人!第五百三十三節 丟臉第六百零九節 狂妄的警告第六百四十六節 家是他們的家,國不是他們的國第四百二十節 軍工民用第六百三十三節 許以專斷第五十四節 借我三千騎第三百二十六節 去登州,那裡有吃的第二百六十四節 大明海軍威武第六百四十一節 搞臭東林,提高軍人地位第三百九十九節 好戲開場第六百一十九節 說出去誰信呢第四百六十五節 大明銀行第一百八十六節 曹家的罪惡第五十五節 改變第四百六十一節 令出一人第五百一十五節 戰前第二百四十八節 一舉兩得第二百一十三節 另類連蒙第五百一十節 突襲第一百二十六節 嶽託授首第六百四十二節 鹹魚翻身第五百九十一節 慘烈第五百六十五節 鰲拜怎麼逃的第六百三十六節 成事必在人,人定則勝天第三百三十八節 他鄉遇故知第六百三十二節 改造朝臣第五百九十三節 伏擊圈第六百六十三節 安居第五百八十二節 左右爲難第二百零二節 底氣第三十一節 行軍路上第五百七十一節 父子對談第四百六十九節 手面太大第二百零一節 崇禎的手段第三十八節 復社鉅子第七十三節 碰撞第三百三十五節 接風洗塵第一百六十三節 兩難第四百六十節 爲建奴做事,斷子絕孫!第四百節 不堪用第五百一十七節 長箭當空第一百四十三節 識人不明第一百八十三節 進退兩難第六百三十四節 不死不休第六百一十九節 說出去誰信呢第六百一十六節 鑄京觀第二百零二節 底氣第一百節 君臣奏對第二百二十二節 漢蒙一家親第二百四十節 初露崢嶸第四百四十六節 一家哭總好過萬家哭第八十四節 佳人遠至第四節 悔不當初第三百七十八節 雷霆雨露皆君恩第五百節 真的很酸爽第五百八十八節 袞袞諸公第六百三十六節 成事必在人,人定則勝天第十節 自取其辱第二十七節 我的地盤聽我的第四百四十四節 到時滅了他第二百四十七節 招募私兵第二百九十七節 重啓錦衣衛第四百九十六節 以退爲進第三百二十九節 有容乃大第三節 文武雙全第二百八十六節 男兒功名馬上取第五百三十五節 不禁折騰第二十四節 男兒行,當暴戾第五百七十八節 似曾相識第五百五十一節 雄軍風采第七十節 籌備第四百零六節 妾身不在乎第三百三十五節 接風洗塵第五百零八節 深入虎穴第五百三十八節 蛇鼠一窩第五百一十五節 戰前第四百七十一節 男人最怕有心無力第四百六十六節 利益均沾第一百八十節 速度制敵第六百三十七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六百零四節 人比人氣死人第一百零六節 爭鋒第一百一十五節 預備禮物第三百三十四節 全套班子第三百七十六節 什麼夫人?第一百三十四節 憤懣第二百九十六節 總督不好當第三百八十五節 還是不是男人第六百六十九節 攻陷馬尼拉第三百七十二節 首戰告捷第六百零七節 圖窮匕見第五百零八節 深入虎穴第二百七十七節 敲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