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節 漢家雄風

此情此景,崇禎已經不適合坐在座位上無動於衷。

他站起身,滿臉的和煦春風,朝四周百姓和大明將士搖手示意,一副非常親民的模樣。

不得不說,崇禎身上的戎裝爲他加分不少,既符合閱兵獻俘肅穆莊重的氣氛,也能襯托出皇帝的尊貴與威嚴。

現場歡呼聲更炙,餘音繚繞着北京城,久久不曾消散。

崇禎也不禁動情,眼角微有些溼潤。大明,有多少年沒有出現這樣的光景?

天道酬勤,人心可期!

看見現場的情況和崇禎的表情,秦浩明心中高懸的一顆心稍有回落。

從目前來看,拍馬屁是成功的,剩下的就是朝廷大佬的反應。

不過,那是以後的事情,畢竟誰也不敢在衆目睽睽之下,在莊嚴肅穆的典禮上出什麼幺蛾子?

當然,他除外,概因作爲穿越者,對皇權對這時代的規則,他還缺少應有的敬畏,或者說,甚至有些蔑視。

話雖這樣說,他也不是完全蠻幹,那無異於找死。

事前自己有評估過其間的風險,他現在最大問題是自創的拔刀禮儀,往大里說,這是君前動刀劍。

往小裡說,這是君前失儀,會惹起御史言官的彈劾,關鍵還是崇禎的態度。

雖然現在崇禎看上去心懷大慰,但他知道,後續還有一定的風險。

君威難測,何況是心性不定的崇禎。

如果加上有心人推波助瀾,還是會有一番麻煩。大明的朝堂若是上下一心,也就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

當然,他敢這麼做也有一定的把握。

基於後世的瞭解和分析,崇禎是一個感性而不是理性的人,感性的人做事全憑個人喜好和激情。

主觀意識比較強,感情用事、情緒化,容易受外力的影響和干擾。

目前的民意和百姓的熱情,一定會讓他的判斷有所偏頗。

事情既然已經做了,那麼這把火,還是要讓它燒的更加猛烈些!

“微臣斗膽,有請皇上檢閱軍隊,以壯軍威!”秦浩明抓住機會,不失時機建議。

事情到現在,只剩下一項,那就是獻俘大禮檢閱軍隊。

崇禎轉過身,保持臉上的微笑,大有深意的看了秦浩明一眼,“正和朕意!”

“謝皇上恩典!”秦浩明和戚綱行禮轉身,龍行虎步回到自己的軍隊中。

崇禎望着秦浩明高大魁梧的身影,若有所思。

秦浩明他有印象,盧象升特意提到他,據說兩次大捷都由他策劃,在奏疏裡對他讚不絕口。

以盧象升的身份地位,在非親非故的情況下,對之前一個小小的百戶能夠如此推崇,殊爲不易!

若不是此子有真本事,盧象升斷然不至如此。

國難思良將,更得的是他不迂腐,識情識趣,此子或許值得關注。

“備酒,準備閱兵!”

崇禎淡淡的朝身邊的王承恩吩咐。

這時侍衛牽來御馬,幫助一身甲冑的崇禎上馬。

宮中御馬太監走上前來牽着御馬,緩緩的朝午門廣場走去,四周是宮中侍衛散開隊形護衛。

而早有準備的禮部官員,則拿出酒水,和宮中侍衛給天雄軍五百人倒酒。

至於崇禎的酒水,則是由王承恩親自端上。

相距一定的距離,崇禎隨即停下,目注特意挑選出來英姿勃勃的天雄軍將士,滿意的的點點頭,舉着酒杯大聲說道:

“衆位大明將士功高勞苦,爲國浴血廝殺,有功於社稷黎民,朕敬你們一碗酒,望繼續奮勇廝殺,驅逐韃虜,衛我大明江山!”

“啪啪啪……”

崇禎話剛講完,現場響起非常有節奏的拍打聲。

禮部的官員一臉的黑線,不知道他們又要鬧哪一齣?

按理他們要喝完酒,再三呼萬歲行軍禮纔是,現在……

崇禎也有些愕然,他從未見過如此情況。

可帝王的尊嚴,讓他保持不動聲色,默默的關注。

原來秦浩明和五百將士拿着腰刀,連着刀鞘,用力的敲打自己的胸膛九下,整齊劃一的動作,把軍中的豪邁表現得淋漓盡致。

當然,敲擊九下也是有含義的,華夏講究九九之數,故有:九九大運,與天終始之言。

敲擊完畢,所有將士同時拔出腰刀指向蒼穹,大聲吼道:“吾皇萬歲,利劍出鞘,衛我大明,復我漢人雄風!”

……

鋒利的腰刀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

再加上盧象升特意挑選的天雄軍將士,一個個都是久經戰場浴血廝殺出來的百戰老兵。

那散發出來的強烈戰意彷彿五百尊戰神,鐫刻在現場每個人的腦海裡,讓人看得熱血沸騰,久久難以忘懷!

更有些青壯,仰天長嘯,恨不得立刻投身軍中,如他們般殺敵建功,方不負漢家男兒身!

“吾皇萬歲,利劍出鞘,衛我大明,復我漢人雄風!”

……

雄壯而熱血的口號,拉風的造型,感染着現場的每一個人。

這一刻,無論是誰,都情不自禁的學着天雄軍將士的口號,大聲吶喊!

吶喊聲如潮水,漪瀾綿延,朝着許多看不見眼前情形的百姓傳去,引發更大的聲浪,以至於全京城的百姓都跟着吶喊!

秦浩明臉色嚴肅,目注着自己指向蒼穹的腰刀,心裡卻是另外一番想法:

我秦浩明發誓,從此刻起,必將爲我漢人開疆拓土,護我漢人江山,衛我漢家族人,直至生命終止。望九天神靈,共鑑之!

“朕的威武之師,這是朕的威武之師啊!盧愛卿沒有負朕!盧愛卿沒有負朕吶!”

從未目睹如此威風和帥氣的軍禮,特別是崇禎望着秦浩明他們五百人卻有上萬人的氣勢,這是隻有百戰餘生的老兵方有的慘烈氣勢,想學都學不來。

這一刻,崇禎情不自禁的留下帝王的眼淚,仰頭望天喃喃自語,心裡卻無比的滿足和愜意,完全迷失在震天的吶喊中!

若是有十萬的這樣的鐵騎,何能叫韃虜入侵朕的大明江山?

ps:若是有覺得不錯的書友,請幫忙打賞一二,以便我建立粉絲值。

現在才知道網站是看數據推薦,無語……沒推薦很心酸,大家都看不到我的書,唯有自救。唉!

如有不便的書友,也請幫忙向朋友推薦。

點點滴滴,不敢忘卻,定銘記於心!故土難離感謝大家的支持和厚愛!

第十二節 性格大變第六百四十六節 家是他們的家,國不是他們的國第七十六節 崇禎心思第四十九節 男兒殺人行第四百四十六節 一家哭總好過萬家哭第五百九十節 大戰開幕第四百七十九節 說漏嘴了第七十四節 焉能不亡說說感謝和感言第一百四十四節 萌生去意第三百六十三節 多爾袞的才能第五百七十八節 似曾相識第二百七十五節 試探第五百四十九節 無奈第一百八十四節 多爾袞,一生爲何?第六百一十九節 說出去誰信呢第六十九節 防禦部署第五百三十五節 不禁折騰第一百一十八節 殺韃滅虜,唯我漢人!第四百零六節 妾身不在乎第六百四十節 還沒殺夠(諸君元宵節快樂!)第五百六十五節 鰲拜怎麼逃的第五百四十四節 鳥槍換大炮第四百八十三節 漢人要變成虎第二十八節 改變第一百七十四節 豺狼餓虎第三百二十節 負荊請罪第三十五節 秦淮河畔第三百九十二節 讓他們全部趴下第五百四十八節 人比人氣死人第三百四十五節 此生無憾第三百三十六節 鄭芝龍的根基第五百七十節 他們是畜生第二百七十四節 分贓我做主第四百四十二節 朕還有臉面嗎第三百零二節 刀砍首輔(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敏感盛情!)第三十一節 行軍路上第六百零二節 洪承疇第十節 自取其辱第五十一節 無奈的英雄第二百七十七節 敲打第五百六十七節 入城第五百三十六節 風起雲涌第五百零四節 親如兄弟第四百五十七節 構建精銳(二合一)第五百零三節 棒子的安排第三百二十二節 護衛隊第五百七十九節 小試牛刀(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第一百七十三節 事預則立第四百九十九節 前因後果第四百零八節 這錢來得堂堂正正第三百一十三節 邵武路第三百四十六節 坦誠相待第五百二十七節 志不在此第六百二十六節 國之根本,大明長城!第四百五十二節 賊寇初現第二百三十二節 敲打多爾袞第二百九十四節 與民爭利第二百六十九節 自力更生第一百二十八節 後宮第五百九十六節 多鐸的眼淚第二百八十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七十三節 碰撞第六節 苦逼的大明生活第二十六節 牆倒衆人推第三百一十三節 邵武路第二百八十四節 空話、套話、屁話!第三百四十節 送禮第一百八十九節 倒算反攻第四百四十五節 聰慧之女第五百九十三節 伏擊圈第四百一十七節 科學研究院第六百六十五節 兵發呂鬆第三百九十九節 好戲開場第五百四十節 關寧之事第四百四十七節 筵無好筵第五百二十四節 搞一個無人區第二百八十二節 振聾發聵第四百九十八節 出兵濟州島第五百零二節 以夷制夷第六百六十節 困難第三百七十一節 圍三闕一第三百七十二節 首戰告捷第二百八十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七十六節 崇禎心思第五百節 真的很酸爽第二百八十七節 字字珠璣第二百二十節 以弱勝強第二百零三節 宣府防衛第四百九十五節 山雨欲來第四百六十四節 銀幣的作用第六百三十六節 成事必在人,人定則勝天第四百六十三節 年底總結第二百三十二節 敲打多爾袞第六百六十三節 安居第五百五十八節 碾壓韃虜第三百九十五節 第一步第三百節 暗潮涌動第六百二十八節 不管有主無主之地,微臣替大明取之!第三百三十五節 接風洗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