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戰過後勤勉勵

祖大壽是如何都沒想到,李秘竟然成功斬馬,讓他摔落馬背,眼下驚駭得雙手輕顫!

斬馬並非甚麼難事,從古到今戰場上時有發生,水滸傳裡頭的金槍手徐寧,善使鉤鐮槍,大破鐵甲連環馬,甚至於南宋的岳飛爺爺也有以步克騎,破解金人鐵甲連環馬的傳說。

當然了,這些都是傳說或者演義,至於真實戰場上到底有沒有,這個問題卻同樣是肯定的。

不過戰場上斬馬腳又是另一番場面,畢竟是人山人海的戰術,絕非單槍匹馬就能夠做到,李秘之所以成功,完全是因爲膽大心細,敢於拼搏!

別人或許並不曉得,這一手可是《辛酉刀法》裡的絕學!

許多人只知道戚繼光的《練兵實紀》裡提到過這部刀法,卻不知道這部刀法乃是戚繼光創立,而吳惟忠交給李秘的兵法之中,就有《辛酉刀法》的完整修煉法子!

這部刀法也是戚家刀法的源頭,據說是戚繼光大將軍在戰場上繳獲了日本古流劍術秘笈《陰流之目錄》一卷,洞察了日本劍道的奧秘,取長補短,才創立出來的新刀法。

古時日本延續中國唐朝的說法,將武士刀等稱之爲劍,古日本的劍道其實用的都是刀,連日本人都承認,這部《陰流之目錄》便是日本劍道宗師愛洲小七郎的“猿飛陰流”劍術秘笈,這可是日本劍道三大源頭之一的絕世寶典!

爲了配合這部刀法,剋制倭寇的武士刀,戚繼光大將軍又發明了戚家刀,在戚家軍中推廣雙手刀法,才使得戚家軍如此的強大,打得倭寇聞風散膽!

李秘這柄戚家刀乃是一口寶刀,比尋常戰刀要長很多,這也讓他佔了不少便宜,纔敢用如此冒險的方式。

不過也算是有驚無險,終究是將祖大壽斬落馬下,此時李秘左手寶劍右手刀,而祖大壽連斬馬劍都被李秘給斬斷了,滿臉驚恐,哪裡懂得如何應對。

當他看着那張染滿鮮血的鬼面,彷彿被勾起了無數個噩夢一般,當李秘朝他緩緩走過來之時,祖大壽卻如何都生不出力氣來!

“還要再打麼?”李秘如此問着,而祖大壽的眸光,卻只是閃爍地迴避,不敢正視李秘那張鬼面。

他連親口說出認輸二字的勇氣都沒有,直到李秘高舉手中寶劍,主裁舉起裁判旗之時,他才長長舒了一口氣,彷彿在爲不需要跟李秘再打而感到萬分慶幸!

李秘回到點將臺下,朝仍舊無法平復心情的楚定王道:“抱歉了王爺。”

楚定王自然知道李秘的意思,他是在爲無辜的天霜馬道歉來了,不過楚定王也知道,在這樣的情勢之下,這也許是李秘唯一的獲勝機會。

李秘不擅長騎射,這在第一輪比試項目上就已經暴露出來,以步戰騎,能夠先聲奪人,最終還獲得勝利,這本身就是極其振奮的一件事,尤其楚定王這種軍事訊息靈通的人士而言。

如今遼東時常受到建州女真人的騷擾,這些後金人時常動用騎兵,若李秘的戰法能夠推廣開來,遼東邊軍的戰鬥力可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這是惠及萬千邊民邊軍的大事,似李秘這樣的人才,難道還不如一匹馬值錢麼?

“無妨的,本王倒是想問問,你這刀法,可是戚繼光的辛酉刀法?”

李秘也沒想到楚定王竟然如此識貨,不過看了看康老太君,李秘心中也就恍然了。

康老太君是個高手,而且對軍伍瞭若指掌,戚繼光的辛酉刀法曾經在戚家軍中大力推廣,而後戚繼光到了北面去,也將這套刀法帶了上去,所以軍伍中的老悍卒,都該是看得出來的。

只是這些普通軍士修煉的都是戚繼光簡化之後的辛酉刀法,統共也就那麼幾招,而李秘所學,確實這套刀法的完整版本!

“王爺好眼力,這正是辛酉刀法。”李秘也不隱瞞,如實回答道。

楚定王難免有些疑惑,接着朝李秘問道:“你一個蘇州府九品知事,又如何習得這套刀法?”

楚定王這麼一問,康老太君也有些疑惑,雖說她比楚定王更早一些認識李秘,但對李秘的底細也沒有太多的追究,此時也有些期待答案。

事到如今,也該是時候拿點底氣出來了,於是便朝楚定王道:“本不該提及義父名諱,不過王爺問起,在下也是斗膽,備倭副總兵官吳惟忠是我義父,也是我的師父。”

李秘此言一出,楚定王和康老太君頓時變了臉色,吳惟忠算是目今爲之傳承戚家軍的第一人,戚繼光的戰法和戰術乃至於發明創造的軍械和兵法策略等等,直至今日仍舊在軍中沿用,吳惟忠在軍方的地位和身份也是可想而知,否則也不會被陛下欽點爲副總兵官了。

“原來是雲峰將軍的義子,本王倒是眼拙了……”

康老太君也在一旁道:“老身早年間與吳汝誠也有過一段交情,前兩年還想與他結親家,他有個幼女叫吳白……”

“吳白芷。”

“是,叫吳白芷,老身還想着能不能與我家純俠結個對兒,沒想到你竟然是他義子,也真是湊巧得很……”

李秘見得康老太君說得如此,也笑了笑道:“老太君這是想把純俠許配給我,一續前緣麼?”

李秘這玩笑也是讓康老太君愣了愣,旁邊的楚定王卻是哈哈大笑起來,康老太君反應過來,不免瞪了瞪李秘,嘴角卻也浮現出笑容。

她雖然是康家之主,又是個女流之輩,但到底是豪邁之人,又豈會經不起這種玩笑,倒是李秘竟然敢在她和楚定王面前開這種玩笑,心胸魄力果真不同尋常。

此時點將臺下也就趙廣林和熊廷弼,這兩人都是知道自己身份的,李秘也不需要顧忌。

祖大壽有些灰頭土臉地走了回來,見得楚定王這邊與李秘談笑風生,也頗不是滋味,待得他們說完了話,纔敢上前來,朝楚定王道。

“丁十六技高一籌,祖大壽甘拜下風……”

楚定王本就覺着祖大壽太過傲氣,仗着一個總兵官的爹,完全不將南方士子放在眼裡,甚至還質疑賽制不公平,起初楚定王倒也不會跟小輩一般計較,畢竟北人性格直爽,心直口快。

可李秘同樣也有個總兵官的爹,人家就能夠從一開始就低調內斂,若不是使出這辛酉刀法來,只怕李秘還要一直隱藏下去。

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李秘本來與祖大壽不是一個層次,也不好比較,可暴露身份之後,李秘與祖大壽的差距也就小了,這麼一比較,祖大壽也就落了下乘,非但技不如人,連人品也都比不上李秘了。

楚定王畢竟是堂堂王爺,必須保持公允,此時也寬慰祖大壽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勝不驕敗不餒,纔是長久之道,這場失利於你而言未嘗不是好事,所謂知恥而後勇,本王也希望你能夠走得更遠,不負乃父寄望。”

楚定王不愧是站在高處之人,此番話既隱晦地點出了祖大壽過於驕傲,太過依賴父輩的威望,又沒有傷他自尊,而是勉勵他勸解他,祖大壽也終於是深深點頭,退到了一旁。

康老太君也佩服楚定王的手腕,此時便由衷說道:“王爺今次舉行選拔,果真是羣英薈萃,老身也是心悅誠服了。”

楚定王得意地笑了起來,卻又謙遜地擺手道:“老夫人切莫如此,說得本王都有些赧然了,那個……丙十三和丙十一,該你們登場了,這時辰也不早了,還是做點正事吧。”

趙廣陵聞言,也是搖頭道:“我已經跟他打過一場了,可不想再跟他再撕扯,這渾身馬血的,看着就嚇人。”

趙廣陵此言一出,倒是讓熊廷弼有些皺眉,因爲趙廣陵說不想跟李秘打,言外之意是他一定會贏過熊廷弼了!

其實趙廣陵也並非全是這個意思,他其實也是在想,熊廷弼是與李秘穿同一條褲子的,所謂成人之美,熊廷弼該是知道的。

李秘此時已經筋疲力盡,風頭也不能再大了,這個時候若他們認輸,放棄比拼,李秘就能夠在這次比鬥項目上奪得魁首頭名。

熊廷弼已經在步射項目奪了魁,能不能打得過李秘另外再說,這技擊項目的魁首之名讓給李秘又如何?

橫豎連他趙廣陵這個外人都認輸了,他熊廷弼又怎會反對?

然而熊廷弼卻朝趙廣陵道:“你贏不了我,我也不會認輸,兄弟是兄弟,比試是比試,豈能混爲一談,你不想打就認輸,我來打!”

趙廣陵也是氣惱,朝熊廷弼道:“真是不開竅的呆子!既然你這麼倔,小爺就陪你打,打到你服氣!”

楚定王也覺着有意思,對熊廷弼的堅持也非常的讚賞,便朝二人道:“既是如此,那便下去換裝吧。”

二人相視一眼,眸中滿是戰火,與楚定王行禮之後,便隨着軍士下去,沒多時就換了戰甲出來。

熊廷弼猶豫了一下,走到李秘跟前來,卻不知如何開口,反倒是李秘笑了笑道。

“芝岡兄不必多言,我瞭解你,所以也諒解你,若你認輸,就不是我認識的那個熊廷弼了,這趙廣陵來路邪門,修習的是俞大猷將軍的太祖拳和荊楚長劍,長短皆精,攻防兼備,你可要小心些纔是。”

熊廷弼本還擔心李秘不理解他,沒想到李秘非但體諒他,還低聲提點他,心頭難免溫暖,朝李秘抱了抱拳,這才走到了校場上去。

李秘看着二人的身影,也非常期待這場比試,可就在此時,他卻感覺有人在拉扯自己的甲裙!

李秘低頭一看,但見得主席臺下的幔帳裡頭伸出一隻白皙的小手來,半個小腦袋可不是楚定王那寶貝兒子朱蘊鐸麼!

這小傢伙早幾日夜裡,與歸寧郡主等人到會館去,李秘也是見過的,按說他不該認得李秘纔是,怎麼會在桌底下拉李秘裙角?

第三百九十四章 校官面前紛獻藝第九十四章 深謀遠慮贈官子第一百零七章 長途跋涉探養濟第二百零二章 賦閒衙門又新起第一百三十七章 清風夜雨黃綾驛第五十二章 漏液報信出差池第二百九十二章 手札偷來實不易第一百零七章 長途跋涉探養濟第二百六十四章 買賣不成大火至第四百九十七章 土御門神道後裔第二百五十八章 楚宗迷雲憶今昔第三百二十章 黑頭小魚實詭異第四百零零六章 接手宮事查蠱師第六百三十七章 抵達京城宣召急第五百三十二章 無遮無掩曉以利第三百二十二章 洛河龍女埋湖底第一百五十三章 左右隨行紅白衣第三百一十六章 心結盡去人樂怡第八十四章 天地爲棋人作子第五百一十章 細說案情謎中謎第四百三十一章 合巹之夜乾着急第六百二十章 朝中奸佞我先知第二百六十六章 各施所長齊戮力第三百八十四章 冷宮神堂訪妃子第五百零零六章 質疑鬼怪查隱秘第五百八十九章 無奈大計捨生義第六十七章 薄命奴婢猶傳紙第三十七章 遊說推官尋強力第六百四十九章 事出反常必有異第五百五十七章 中官入隊好摸底第三百五十八章 翹首以待放榜時第五百九十章 洞玄識微風之秘第十九章 細作搞怪謠言起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路向南藩王邑第三百五十七章 顧慮盡去待府試第四十三章 暗夜激鬥女探子第四百一十八章 陰鷙兄長贈謝禮第二十五章 倭寇細作短刀遺第三百二十八章 四衙大獄賊嘯集第四百三十五章 且拿宮刑換名字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膽求證見轉機第四百七十五章 幫會大梟起爭議第五百七十三章 驅散黑暗光復拾第一百七十九章 狂風暴雨巨浪急第一百零二章 靈堂前頭亂鬥起第二百九十八章 火槍圍殺生死時第二百三十七章 收留跟班賜名字第十六章 刑房偶遇袁可立第七十二章 戚家胤營來護庇第四百二十七章 獻計皇子摑外使第四百五十六章 臨別事多亂心意第二百二十七章 尋找故舊失交臂第五百九十八章 懸在船頭有大義第五百四十七章 夜半穿宮查仔細第三百三十三章 舊友馳援也及時第五百九十五章 邂逅船尾滿天姬第四百五十九章 墜入深淵幾近死第六百一十九章 久別重逢君可知第四十三章 暗夜激鬥女探子第二十五章 倭寇細作短刀遺第八十三章 都督醉舞畫血池第四百五十九章 墜入深淵幾近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迴歸縣衙接攤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聽君講述妖書事第二十四章 刑房司吏暴發癔第三百六十八章 黑白分明固心志第一百七十三章 心病盡去人長辭第六百二十六章 寬甸六堡風雪疾第二百二十三章 宮中貂寺傳令遲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仇得報終不遲第八十六章 同知鎮守請番子第七十八章 巖洞庫藏有珍稀第五百九十章 洞玄識微風之秘第三百零零五章 悲傷漢子難放棄第四百五十七章 去留一念或行刺第四百七十章 角樓爭奪頭點地第三百四十章 出面調停賢伉儷第五百八十九章 無奈大計捨生義第五百八十六章 船長就位臨別離第四百九十三章 蠱師蟲師或雪姬第五百六十二章 金陵故人相逢時第二百五十章 摳門王爺發賞賜第二百四十五章 楚王宮府金光碧第四百零零一章 朝中元老來致意第五百零零一章 混亂陰陽有怪疾第二十三章 二堂挺身獻謀計第四百一十章 遁入魔花逃生地第五百三十一章 領議政的大尋思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燈瞎火荒唐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迴歸縣衙接攤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迴歸縣衙接攤子第三百七十一章 商隊夾帶黃藻泥第五百八十章 爲着大局把圖刺第一百二十八章 外來貴客實無禮第二百九十六章 武昌邊境黑營地第三百三十五章 乍得清醒又獻計第六百零零零章 輾轉薩摩談交易第五百八十三章 神將酒女鬥心計第六百零零八章 倒成閒人無所事第六百一十九章 久別重逢君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