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三人共參龍神機

雖然一夜未眠,但獲得了新線索,又得到了袁可立幫助,李秘也是倦意全無,反而精神大振。

項穆雖然年紀不小,但因爲需要擺弄和照料那些藏品,也使得他精力極其旺盛,早早便起牀,正在院子裡頭打着內家拳。

見得袁可立和李秘過來,項穆也是心情大好,朝李秘道:“小夥計今次又有什麼有趣好耍的東西了?”

袁可立也呵呵一笑道:“你家裡頭甚麼沒有,竟還向小輩伸手,莫不成老了就不知羞了?”

項穆也是嬉皮笑臉,朝李秘道:“這不是把你們不當外人麼,老夫若是見外,你們現在只能在門房遞帖子,老夫還不一定收,你信是不信?”

項穆這麼一反擊,袁可立也寸步不讓,拉起李秘,朝項穆道:“既是如此,咱們走了便是!”

項穆可急了,朝二人說道:“你當我這裡是窯子,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逞口舌之快,不如去滿足一下口舌之慾,剛從桃花塢釣上來的魚,可不能暴殄天物!”

提到美食,早已飢腸轆轆的李秘也是口水橫流,袁可立也是沒吃早飯便過來了,哪裡能拒絕。

這蘇州可是東方威尼斯,古時又有澤國之稱,水道縱橫,白牆青瓦,小橋流水,又有蓑衣漁翁,搖曳小舟四處穿梭,真真如水墨畫一般。

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蘇州人也極其懂得吃魚,李秘一直奔波於求生,雖然不斷在熟悉環境,卻無暇欣賞美景,更沒條件品嚐美食。

而項穆卻是地道的大玩主,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飯桌上每道菜都與李秘說起淵源和做法,完全就是美食家的架勢。

就如同袁可立從不在飯桌上談論兇案一樣,項穆也不會說起收藏的事情來,飯桌是用來吃飯的,談論的焦點就應該在飯菜上面。

李秘自然也不會敗壞了氣氛,袁可立和項穆都是淺嘗輒止,可便宜了李秘,得以大塊朵頤,項穆也說李秘是牛噍牡丹,下回都不想帶他玩兒了。

三人有說有笑吃完飯,便來到花廳,仍舊由袁可立烹起清茶來,權當消食。

李秘則將煙桿子拿出來,慢悠悠吞雲吐霧,人都說飯後一口煙,快活賽神仙,那是一點都不假,對於煙癮十足的李秘而言,這種久違的感覺,實在讓人感動到落淚。

項穆倒是有些躍躍欲試,可想起前番被煙氣嗆得半死不活,也就絕了這個念頭。

見得李秘這般暢快,他便也有些嫉妒,朝李秘問道:“今次過來又有甚麼要麻煩老夫的?莫看老夫小有薄財,可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可經不起你們三番兩次來折騰的...”

項穆這麼一打趣,袁可立也忍不住,朝項穆道:“別把人想得這般不堪,今次可是給你送寶貝來了!”

李秘也覺得這老頭兒極其有趣,不知爲何,跟袁可立和項穆相處,總覺得很是放鬆寫意,這才叫享受人生吧。

袁可立這麼一開口,朝李秘使了眼色,李秘便將三十六龍柩拿出來,遞給了項穆。

“這是小子昨夜得來的,煩請項老給掌掌眼...”

項穆往這邊一看,不由驚呼道:“三十六龍柩!”

李秘沒想到項穆果然認得,不由心頭大喜,心說這謎團該是能夠解開了。

不過項穆顯然比李秘想象的還要興奮與激動,抓住李秘的肩頭道。

“小夥計你果然是個有趣的妙人兒,你今次可是幫了老夫天大的忙了!”

李秘倒是有些迷惑起來,這分明是張氏用來傳遞秘密情報的機關,爲何就幫了項穆的忙?

項穆哪裡還有閒工夫理會李秘,此時如獲至寶,小心翼翼地觀察三十六龍柩,便如同着了魔一般!

李秘也是哭笑不得,旁邊煮茶的袁可立朝李秘解釋道。

“這東西乃是蘇州制器宗師石崇聖的手筆,據說除了三十六龍柩之外,還有七十二地柩,至高乃是八十一天柩,便是石崇聖本人,也沒能解開...”

這已經是李秘第二次聽說石崇聖這個名字了,便好奇地朝袁可立問道:“這石崇聖到底是甚麼厲害人物?”

袁可立笑了笑,眼中也不由浮現敬佩與嚮往,朝李秘道:“這石崇聖可是個奇人,其乃真正的班門後裔,又得了墨家秘笈,通學百家,集合所長,十六七歲便入了神機營,爲朝廷監造火器,如今地方衛所抗倭所用的火器,幾乎都出自此人之手!”

“到了三十來歲,他從神機營調入宮中聽用,老了纔出宮來,卻仍舊不忘初心,又造了不少驚世駭俗的東西來,別的也不去說了,小到民間織機水車,大到火炮高樓,就沒有他造不出來的東西...”

李秘聞言,不由大吃一驚,如此說來,這石崇聖確實是非常了不起的人了。

因爲神機營乃是大明的火器營,裡頭十之七八都裝備火槍或者其他火器,大明神機營的火器裝備,比後來滿清的還要先進,曾經代表着那個時代的最先進科技力量,西方國家根本就比不了。

別的不說,單說大明朝只是,像荷蘭和葡萄牙這樣的航海強國,侵犯大明海域,還不是讓大明水師打成落水狗?

莫看這些地方都是彈丸之國,但當時誰掌握了航海技術,誰就是王者和霸主,後來小小的英國,就是憑藉堅船利炮,縱橫四海,締造了日不落帝國。

由此也可以看出,大明朝的神機營是多麼強大的存在了。

而神機營乃是軍機重地,尤其像石崇聖這樣的監造,掌控着神機營所有的秘密,朝廷又豈能輕易把他放回民間?

所以石崇聖能夠回到蘇州來安養天年,就足以證明他擁有着多麼高大的成就了!

不過李秘還是有些不解:“這石崇聖如此了得,項老激動興奮也是應當的了...”

袁可立還未開口,一旁着迷的項穆已經開始坐不住了,朝李秘道:“放你的狗屁!石老兒不過是運氣好些罷了!”

李秘也沒想到項穆翻臉比翻書還快,雖然嘴上罵着,可這老頭兒轉身就繼續鑽研三十六龍柩,只留下李秘一臉的愕然。

袁可立也是笑了,壓低聲音朝李秘解釋道:“石崇聖可是他的死對頭,兩人自打相識以來,互不服氣,爭鬥二三十年了...”

“原來是死對頭...”李秘不由恍然,既是互不服氣的死對頭,項穆肯定會費盡力氣也要解開三十六龍柩,李秘也就安心了。

此時袁可立也煮好了新茶,極其儒雅地開始分茶,李秘則抽着煙,兩人也看着項穆擺弄那個龍柩。

項穆可比吳庸睿智太多了,他已經將龍柩扭成了多面棱球,而後又敲着腦袋思索了一番,又是一陣扭動摁推,棱球又變成了刺蝟一般參差的花球!

這三十六龍柩雖是木頭所制,但變化多端,卻又不觸及核心的火龍涎瓶,就如同陀螺儀一般,外頭如何變化,內力核心卻始終保持原樣,實在是妙不可言!

項穆沉迷其中而無法自拔,他的表情也從最開始的興奮激動,變得越來越凝重,隨着不斷的嘗試,他發現這三十六龍柩越來越多的玄奧之處!

雖然龍柩裡頭藏有秘密,但李秘也知道,如今能依靠的只有項穆,因爲他親眼看着項穆試圖解開這個木頭方塊,如今已經變了七八種形狀,卻沒有一種能夠打開,難道真如其名,這小小的木頭塊,竟然擁有三十六種變化形態?

這般說來,袁可立和項穆早先所說的七十二地柩和八十一天柩,豈非更加複雜和精妙?

如此一看,這位蘇州制器大師石崇聖,可真真是個巨匠一般的存在了!

項穆在玩耍方面是個癡人,一旦沉浸進去,便難以自拔,進入了忘我境界的他,便是誰都叫不醒。

這般一直玩弄到了中午,他也才嘗試了十幾種變化,而且這些個形狀來來去去也是大同小異,越是往後,想要扭出新花樣來就越是困難,速度也就漸漸慢了下來。

項穆終於還是有些不甘地放下龍柩來,朝李秘說道:“老夫已經掌握到了門路,只是想要解開,還需要時間...”

李秘早有心理準備,但還是開口問道:“需要多長時間?”

項穆遲疑了一番,認真思考,而後才謹慎地回答道:“短則十天,長則一個月...”

“這麼久?”李秘也大大的意外了一把,因爲只是一個上午,他便解開了十幾種,可以說已經完成一小半了。

然而這種嘗試就像密碼的窮舉法,沒有方向,只能盲目去嘗試,而三十六塊魯班鎖能產生的組合,幾乎是幾何數級,好在受限於形狀,這纔將範圍縮小了。

若是沒有中間暗藏的火龍涎瓶子,只怕除了石崇聖本人,天下再難有第二人能夠解開了。

雖然李秘急着想知道里頭的秘密,但事情也急不來,只能故作無事地朝項穆道:“沒要緊的,項老自顧隨心玩耍,甚麼時候解開就甚麼時候叫我過來。”

項穆與石崇聖鬥了大半輩子,又豈會服輸,李秘雖然如此寬慰,但越是寬慰,便越是激發項穆的好勝之心!

“小夥計,你暫且忙別的,我會抓緊解開的,你也放安心,這東西放在老夫家裡,絕計比捏在你手裡要安全得多。”

這句話也說中了李秘的心思,除了讓項穆解密之外,確實如項穆所言,這龍柩放在項穆這裡,纔是最安全的!

畢竟張家還好說,倭寇細作也在盯着,瘋狂搜尋這件東西,倒是怕是要給李秘惹來殺身之禍。

想起這些倭寇細作來,李秘也涌出一個念頭來,是時候該好好懲戒一下這些猖獗至極的倭寇細作了!

第二百八十三章 楚王帶路探王氏第四十一章 清淨之地蔓瘴氣第三百七十六章 私訪工部造軍器第六百四十五章 人心難測堪爲帝第四百零零零章 繁複至極之朝儀第五百七十五章 分散行動靠本事第五百零零三章 百鬼幻變遂成疑第六百零零三章 國本之爭兩皆是第四百七十章 角樓爭奪頭點地第五百二十三章 千里尋夫感天地第六百一十五章 神仙打架小螞蟻第四百八十三章 振奮軍心提士氣第二百九十一章 楚王演武奪第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十屍身難確實第四百四十八章 皇子之間的拼比第五百五十章 生死抉擇君臣義第三百一十章 嘗聞虎丘夫婦奇第二百三十五章 承接案子先論疑第六百零零九章 守陵小廟救內侍第三百五十一章 魚龍蔓延幻術師第一百三十二章 令官好心或惡意第六百二十八章 女真高手發突襲第七十六章 大都督重遊故地第一百六十四章 火起火滅追蹤遲第七十九章 與君對坐談辛秘第六百四十八章 暴雨連綿談客氏第一百二十三章 女倭賊奮力拼死第四十二章 隱匿牆外聽消息第四百三十六章 臣子貴妃何語氣第一百六十四章 火起火滅追蹤遲第五十六章 商議定策軍報急第三百一十四章 再得升授也不奇第六百一十四章 是幻是真難辨比第七十七章 另闢蹊徑查船隻第二百八十三章 楚王帶路探王氏第九十五章 堅持己見查到底第三百四十三章 同道中人之剖析第九十章 心煩意亂惱奴婢第三百七十二章 繁華京城首善地第二百七十四章 順藤摸瓜尋密室第五百六十七章 野廟山坡冷月低第十四章 徹查到底不言棄第五百二十四章 信馬由繮也無力第三百六十二章 舉人慶功節外枝第二百一十九章 家族憂慮危且岌第五百五十八章 刻意隱瞞非驚喜第四十四章 暫告段落稍歇息第五百五十一章 驚天宮變勿慌急第三百三十七章 虎丘路上有趣事第二百九十章 紅毛外援終來至第三百七十四章 豪飲一碗英雄氣第六百一十章 怒海血戰將軍死第三百六十四章 爲求驗證來配比第二百二十八章 武舉士子來挑事第四百三十九章 偶得甄宓死回生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面總督之包庇第四百八十一章 落馬裝傷有藥醫第五百七十三章 驅散黑暗光復拾第五百零零一章 混亂陰陽有怪疾第一百四十六章 邪惡震懾世家子第六百四十三章 年後查案無的矢第五百五十一章 驚天宮變勿慌急第四百一十四章 附屬國度有來使第三百一十四章 再得升授也不奇第三百一十五章 密旨再傳卻遲疑第七十六章 大都督重遊故地第四百二十三章 梨園行裡見宗師第三百六十一章 耿直同年有傻氣第五百三十六章 嚴冬未暖春未至第三百三十一章 瀕死逼出大潛質第一百三十六章 押送囚犯金陵地第一百三十四章 宴會散去且暫避第二百四十八章 南北武士比射藝第二百九十一章 楚王演武奪第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道送了新消息第四百一十二章 太平邪道再降世第五百七十章 解惑科道曉原意第四百四十四章 生死決鬥共戮力第五百三十章 羽林參領不識子第二百四十六章 陪同楚王檢軍姿第二百三十四章 歸寧郡主與世子第二百二十章 可怕奴具血滴子第二百七十七章 割掌放血還陽氣第四百六十四章 聽取詳情與仔細第五百一十二章 推敲家紋探義士第六百四十九章 事出反常必有異第八十五章 山重水複又生疑第二百四十三章 康家大少瘋狂意第一百一十章 一枚棋子震姜壁第四十九章 鎮守太監來鬥氣第一百六十七章 呂坤哭靈道辛秘第七十二章 戚家胤營來護庇第二百五十一章 木甲鬼面風起兮第八章 雨夜追尋蛛馬跡第五十一章 知府和泥打太極第八十一章 罪魁禍首一官子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帝醒來要託遺第十六章 刑房偶遇袁可立第六百一十六章 太平聖令獨遺世第四百六十四章 聽取詳情與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