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黃天蕩畔造神祗

這姑蘇城裡的觀衆,尤其是老人們,哪一個不是見多識廣,哪一個不是自認老道,尋常幻術乃至於西洋魔術,那也都是見過的。

可他們見到秦涼玉投杖化龍這麼一手,卻是如何都接受不了!

古彩戲法重在手法,不少人從小修煉,出師之後纔敢登臺,很多人看的其實不是魔術效果,因爲大家都即將會出現甚麼樣的效果,都已經心知肚明,沒有了新奇感。

他們欣賞的重點在於戲法師的手法是否地道精純,享受的不是戲法帶來的驚奇,而是戲法師的手藝。

尤其是一些老道的觀衆,他們自己也玩票,就好像聽戲一樣,你知道他會唱什麼,甚至自己都能唱,可就是唱不出那個味道來,每一次聽他演唱,都能聽出不同的韻味和感觸。

與其說他們欣賞的是戲曲,不如說欣賞演唱者的個人魅力,是從演唱之中一點點品味那個表演者。

這是由術至道的一個過程,也是老饕們享受的重點。

戲法也同樣如此,他們自己練不來,也不想受苦去練習,見着戲法師練出成就來,也能滿足他們心裡的念想。

也正是因此,這些深諳門道的老饕們,才比其他人更加震撼,因爲他們認爲,臺上這個洛河龍女,已經不是戲法師,她所做的事情,沒有哪一個戲法師能夠做到,她所做的,也絕不是戲法,而是神術!

適才的古曲,莫橫欒是聽不懂,但他時常出入各種宴會和社交場合,也請過不少班子來唱堂會,對戲法並不陌生,此時卻是看得出秦涼玉到底有多神奇的!

所有人都站了起來,伸長了脖頸,大氣不敢喘,彷彿有人出聲驚嚇,那蛇就會化爲青龍,飛入雲端一般!

他們的心中充滿了崇敬與神聖,此時看的已經不是表演,而是見證一場神蹟!

那蛇終於還是鑽入了水草之中,當它的尾巴消失之時,衆人難免有些惋惜,或許等着那蛇充滿靈性地回頭,吐着信子,回望衆人,又或者直接口吐人言。

不過大家終究是失望了,那蛇鑽入水草之後,便再沒出來。

衆人正失望之時,那遠處卻是傳來轟隆隆的悶雷之聲,彷彿成千上萬的天馬,從他們的頭頂奔騰而過,敲擊着天地的心臟一般!

今日天氣不算太好,沒有烈日當空,雖然春風和煦,但有些陰沉,烏雲從遠處不匯聚,似乎醞釀着雨意。

臨出門之前,大家也都在想,龍王爺或許知道今日要拜祭他,所以極其應景地給了人間這麼個天氣。

可如今,親眼見到了秦涼玉的神術之後,彷彿一絲一毫天氣變化,都該重新賦予深層的寓意一般!

那雷聲很是真切,不像是天上降落,更像是人間的聲音,彷彿有條巨龍在地底下翻騰咆哮,隨時要一飛沖天那般!

就在此時,那黃天蕩之中,轟隆隆便升騰起數道水龍,水花噴涌,霧氣瀰漫,那對岸的山頭上,隱約有着一條龍影,在水霧之中翻滾飛騰!

“是真龍!”

“是真龍!”

“我老天爺爺,龍女果真請了真龍!”

“轟”地一聲,那些經歷了驚駭的百姓,正是如好龍的葉公一般,當他們見到真龍之時,從震撼和驚駭之中回過神來,便是一片片跪了下去!

王弘誨和莫橫欒等人也是心頭大驚,他們是這個時代的土著,自然也是迷信的,若不是李秘提前向他們尋求幫助,若不是把火炮之類的東西都借給李秘,知道這一切的幕後黑手便是李秘,他們也會跟尋常百姓一般,甚至帶頭膜拜起來吧!

百姓們震驚於真龍現世,而他們則震驚於李秘到底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

連真龍都能請下來,試問這世間還有他李秘做不到的事情麼!

遠處山上的真龍還在翻騰不休,咆哮聲不絕於耳,這種咆哮遠遠近近,真切又迷幻,聲聲震撼着人心,彷彿天地都靜止了一般!

衆人是終於見到了水龍吟的一幕,甚至有官員已經開始記錄下來,說不得要上奏朝廷,這可是國泰民安的祥瑞之兆啊!

但凡出現祥瑞,便意味着是盛世,只有皇帝是明君,真神纔會降臨祥瑞,這可是值得普天同慶的事情!

其實這也是李秘一直顧慮的地方,若真讓人當成祥瑞給報上去,只怕要惹來朝野上下不小的震動,也不知要牽扯出多少事情來。

但眼下武舉如火如荼,備倭緊鑼密鼓,大明的皇帝和文武百官,乃至於萬千軍士,都需要一場能夠振奮人心的神蹟。

即便是當成祥瑞報上去,李秘也不擔心會因此而惹來麻煩。

因爲周瑜一直派人盯着自己,他這個名色指揮也不是可以胡作非爲的,暗中也不知有多少眼睛在盯着他。

雖然他們無法窺探李秘的奧秘,但一定能夠察覺到是李秘在搞鬼,這個祥瑞的水分也就很大了。

但李秘所倚仗的也是這一點,真龍顯靈過後,李秘會將這些道具全部都銷燬,他向莫橫欒借火炮也只是爲了給祭祀典禮助威,這些都有明面記錄的。

真龍顯靈不像其他祥瑞一般,能夠保存或者重現,龍來了就來了,走了就走了,難道還能抓住了送到宮裡去不成?

你若是信了這萬千百姓,那便當成一場祥瑞,若是不信,儘管放手調查,也不可能查出個甚麼來。

若說當成妖言惑衆的邪教或者反賊,又只有秦涼玉一個人,這個人還是李秘身邊的人,而無論是朝廷還是周瑜,對李秘又都知根知底,能留下的也不過是滿懷疑惑罷了。

李秘也一如往常,將決定權留給皇帝陛下,這纔是他最爲明智的做法!

至於皇帝陛下到底接不接受祥瑞的說法,會不會利用這個話題來謀求政治上的利益,這就不是李秘關心的了,反正無論皇帝陛下做出甚麼決定,李秘都想好了對策。

拋開皇帝的選擇不說,李秘將這個機會丟給皇帝,便是功勞一件,如何都挑不出毛病來。

畢竟是幻術,雖然利用水霧遮掩,距離又夠遠,但幻術從來都是一瞬間的藝術,如同焰火一般,太長久了必定會讓人看出破綻來。

再者,有些膽大的觀衆已經開始從地上爬起來,想要更加的靠近,李秘當即打起旗號來,這旗號可不是給秦涼玉看的,而是給莫橫欒看的!

莫橫欒見得這旗號,當即朝官兵下令道。

“來人!把這些意圖破壞大典的賊子都給我抓起來!”

官兵們早就得了囑託,畢竟是如此大型的活動,人手也充足,此時紛紛上前,將想要靠近黃天蕩的那些人,全都給抓了起來!

這些人紛紛喊冤,但莫橫欒卻不爲所動,因爲這意圖實在太過明顯,不需要李秘解釋,他也能想得通。

真龍現世,便是他這個總督,明明知道是李秘搞的鬼,心裡仍舊免不了戰戰兢兢,根本就不敢動彈,真龍畢竟是帶着天威的東西,若狂暴起來,一口把人給叼了,找誰說理去?

所以很多人都有着想靠近的衝動,但絕對沒有這個膽量,即便真龍是祥瑞,不會傷害凡人,但若是靠近了,驚動了真龍,讓真龍給走了,這現場成千上萬的百姓,能饒得過你?

也正因此,這種節骨眼上,想要靠近了觀察的,多半都是動機不純的,甚至想要破壞這神蹟的,是別有用心的!

藉着這真龍現世,非但滿足了百姓們祭拜龍王,渴求美好的需要,也能夠趁機將從中作梗,煽風點火的那一小撮人給揪出來,往後也就不怕有人再在百姓之中傳播相關的謠言了!

李秘見得此狀,又是轉動令旗,那一百多號蜀營的人全部撤退,黃天蕩裡頭也不再詐起水花水霧,那真龍搖頭擺尾便消失於半空之中,龍吟也漸漸消失,一切恢復正常,風平浪靜,彷彿適才不過是黃粱一夢!

衆人見得真龍退隱,自是要指向那些個被抓之人,有人認出這些人就是散播謠言者,又將真龍退隱遷怒於這些人身上,紛紛追打這些人,場面差點就失控了。

莫橫欒也是心頭焦急,羣情激憤的情況下,很容易引發暴亂,若真有暴亂,那麼今日這場盛事可就蒙上污點了!

“都給我住手!”

“給我住手!”

莫橫欒高高聲喝止,然而這些人怒氣難平,他的話瞬間就被淹沒在人羣裡,泥牛入海一般,半點效用也無!

眼看着騷亂越發嚴重,莫橫欒也是心急如焚,然而此時,那舞臺上卻突然想起一聲清脆的磬響!

“叮!”

這磬響便如同鴻蒙初開的清梵之音,彷彿天地雞子裂開的聲音,雖然聲音不大,卻直擊靈魂!

衆人聽得這磬響,竟是平息了下來!

也並非這磬響如何了得,而是這磬響再度提醒他們,那條真龍,到底是誰請上來的!

正是神臺上這位洛河龍女啊!

古人雖然迷信,但還不至於相信街頭巷尾那些個戲子優伶,然而今日他們卻是親眼見到了秦涼玉創造的神蹟!

他們紛紛跪拜下來,口中大呼洛河龍女之名,便如同投湖的一顆石子,這些跪拜者很快就在人羣之中蕩起漣漪,引發連鎖反應一般,人羣紛紛跪倒下去!

然而神臺上的洛河龍女卻無動於衷,她手中的香把即將燃盡,煙氣繚繞她的身姿,甚至讓人無法看清楚她的面容!

衆人山呼海嘯,都往神臺這邊靠攏,雖然他們不敢靠近真龍,可他們卻不怕龍女,因爲龍女非但不會吃人,還會賜福!

可當他們靠近神臺之時,頓時傻眼了!

那香把燒盡,煙霧漸漸散去,此時他們纔看清楚,那神臺上哪裡還有龍女的蹤跡,剩下的不過是一尊惟妙惟肖的塑像!

這龍女塑像保持着龍女的姿態,單腳站立,另一隻腳微微彎曲,點在地面上,雙手捏着法訣,無論頭飾還是鬼面亦或是衣着,都與洛河龍女一模一樣!

第五百零零八章 風雪夜裡悄驗屍第三百七十五章 酒後失態記不起第三百零零四章 高效辦案又接起第三百四十章 出面調停賢伉儷第四百四十二章 冤家攜手齊解謎第三百三十七章 虎丘路上有趣事第四百一十八章 陰鷙兄長贈謝禮第五百六十六章 鄉學先生有見地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病初癒又爭執第一百七十八章 與君踐行別五里第一百一十五章 蛛絲馬跡不放棄第三百三十八章 牌樓關卡遭諷刺第二百九十章 紅毛外援終來至第五百零零八章 風雪夜裡悄驗屍第五十三章 奔走小廟稍整飭第三百四十章 出面調停賢伉儷第九十二章 縣獄遭劫斷蛛絲第八十三章 都督醉舞畫血池第五十七章 情報確定大軍機第五百五十七章 中官入隊好摸底第五百七十一章 殊死搏鬥命如絲第一百四十五章 精通檢驗老教士第二百一十六章 震撼宗師一圖紙第二百一十四章 威懾羣雄顯霸氣第一百一十二章 齟齬故人保萬一第五百零零八章 風雪夜裡悄驗屍第四百四十八章 皇子之間的拼比第一百八十一章 怒海狂潮洗碧甲第四百八十四章 見得司馬說秘事第三百零零六章 尋訪閨蜜紅巷裡第五十一章 知府和泥打太極第二百零二章 賦閒衙門又新起第三十七章 遊說推官尋強力第四百二十八章 冷靜巧析解爭執第六百二十八章 女真高手發突襲第六百一十三章 不可告人之詭秘第三百九十二章 口出狂言惹皇帝第二百九十五章 任務過半心遲疑第五十三章 奔走小廟稍整飭第四百七十八章 真元觀裡找探子第二百四十一章 難以接受的妾室第三十三章 八字衙門需送禮第六百零零三章 國本之爭兩皆是第四百六十八章 先生宣導又啓迪第五百三十一章 領議政的大尋思第六百零零四章 文官魁首鬥鋒機第三百六十六章 神鬼手段化印指第四百九十一章 疑似忍者真勇士第二百九十二章 手札偷來實不易第八十五章 山重水複又生疑第一百三十九章 人脯毒士手捧日第一百五十四章 官途艱難需隱逸第五十九章 牙行青雀飛天起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面總督之包庇第三十一章 勸說司吏好爲之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臺英雄復仇記第三百二十一章 工頭道出真演繹第四百零零零章 繁複至極之朝儀第四十三章 暗夜激鬥女探子第四百零零八章 詭異房間散孢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官途艱難需隱逸第三百七十三章 京城大院見鏢師第八十七章 捏造罪名除釘子第二百四十六章 陪同楚王檢軍姿第五百九十三章 絢爛煙花奪命時第三百七十六章 私訪工部造軍器第七十三章 官船逆流多瑣事第二百五十九章 一同揭面引爭議第五百八十三章 神將酒女鬥心計第二百五十五章 鐵盔金甲銀鱗衣第二百三十九章 將門禮待案情始第四百二十五章 牡丹亭夢後宮迷第十七章 卷宗暗藏敵奸細第一百一十三章 迴歸縣衙接攤子第一百零九章 田莊老兒姜太一第三百六十章 恰逢鷹揚鬧缺席第一百七十八章 與君踐行別五里第一百七十九章 狂風暴雨巨浪急第四百三十九章 偶得甄宓死回生第二百一十六章 震撼宗師一圖紙第六百三十九章 值廬之夜聽鉅細第六百四十三章 年後查案無的矢第四百三十四章 危言聳聽爭鋒機第一百一十一章 羣英會之大來歷第四百八十九章 朝鮮國王有暗示第八十六章 同知鎮守請番子第三百一十二章 名士出品神仙器第二百九十一章 楚王演武奪第一第六百四十章 駕臨詔獄救兄弟第六百二十章 朝中奸佞我先知第四百六十四章 聽取詳情與仔細第四百八十一章 落馬裝傷有藥醫第二百八十八章 推心置腹交老底第五百四十章 回京便見新太子第四百一十八章 陰鷙兄長贈謝禮第一百五十七章 老道帶路藏身地第十五章 縣堂對辯坐論字第二百七十一章 師徒同心迥供詞第四百四十三章 地宮寶庫遇玄奇第四百六十三章 問詢裨將恩威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