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零一章 朝中元老來致意

經歷瞭如此繁複而累人的朝會,李秘終於如徐庶所料那般,拿到了大理寺副署正的官職,非但如此,朱翊鈞還正六品昭信校尉的銜,這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按說文武分開,從來沒有這樣的規矩,李秘既是大理寺副署正,便是文官,即便要嘉獎,也該授予同樣品級的奉直郎,而不是昭信校尉。

然而李秘從敦武校尉到忠勇校尉,一直授予的是武將的路子,今番得到嘉獎,也是因爲提出了創立神機新營的想法。

再者,朱翊鈞雖然不讓李秘插手新營的事情,但對李秘非常的認可,若是以往這般胡鬧,大臣們自然不答應。

可最近朱翊鈞彷彿轉了性,大病一場之後整個人都變了,先是裁撤了礦稅,如今又創立神機新營,彷彿又回到了當年那個勵精圖治的帝王一般!

所以大臣們也就沒計較這些小事,李秘也就順利地得到了這樣的封賞。

對於這些,李秘並未膨脹,反倒是喜憂參半,越是接近,他就越發現官場絕不是他好混的,一着不慎滿盤皆輸,整日裡如履薄冰,實在是累人。

一切都如徐庶所預料那般,五千下營也終於開始招兵買馬,新科武舉人將安置到五千營之中,對於朝堂上下,都是一件好事。

或許也正是因爲李秘提出這樣的見解,才更加沒人反對朱翊鈞對李秘的各種不合常理的封賞。

這可是個大難題,對比文科考試也就略見一斑,科舉制度到了彼時這個階段,已經是成熟,堪稱到了巔峰,產生的進士也非常的多,官位卻沒有隨之增多,便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多少進士候缺好幾年都未能赴任也是大有人在的。

今次武舉破格操辦也就罷了,還擴大規模,更是史無前例要進行殿試,若無法妥善安置這些武舉人,甚至後來的武進士,這一切努力也就失去意義了。

好在李秘提出這樣的策略來,彷彿皇帝在向世人展示一個全新的野心一般!

退朝之後,很多大臣都被留了下來,畢竟有些細節還需要各部來協調,吳惟忠作爲新營的提督武臣,自是需要留下來的。

徐庶也進入了新營,戚楚作爲新營五千營的都管,也都留了下來,李秘也就變得孤家寡人了。

朝中官員自然看得出李秘是多麼炙手可熱,也想過來套近乎,可李秘早先不過是個從七品副理問,眼下直接晉升到從六品大理寺副署正,面兒上看起來也不算誇張,可大理寺署正可是京官啊!

不過李秘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神態,這些官員也就有些猶豫,不過終究還是有人走了過來。

李秘最懶得應酬這些,退朝禮節結束,走下金水橋之後,李秘便頭也不回,扭頭就快步離開。

衆人見得這等態勢,也是哭笑不得,李秘是個年輕人,手腳便利,這些老頭子哪裡追得上,再說了,若追上去,可就太丟臉了。

不過還真有人追了上來,一邊追還一邊喊着:“李大人且慢走!”

這一開口,李秘再跑可就失禮人前了,只好停了下來,卻見得兩個老頭子氣喘吁吁地追了上來。

其中一個已經是五六十的年歲,另一個倒是年輕一些。

那年老地朝李秘道:“李大人你跑甚麼啊!”

李秘見得他說得隨和,也沒那種尷尬氛圍,便嘿嘿笑道:“這不是覺着沒有相熟的,說起話來彆扭麼……”

李秘是有話直說,那老頭子也是哈哈一笑,這氣總算是喘順了過來,才朝李秘道。

“別個你可以不熟,往後你要到大理寺辦差值衙,總不能連頂頭上鋒都不認識一下吧?”

李秘聽得他這麼一說,也趕忙行禮道:“您是大理寺丞還是寺卿?恕下官無禮了……”

大理寺丞乃是五品,正是李秘的頂頭上司,而大理寺卿則是大理寺的大BOSS,正二品的官,位列九卿,哪一個都不是李秘好惹的。

不過那老頭兒卻呵呵一笑道:“老夫既不是大理寺丞,也不是大理寺卿……”

李秘聞言也是哭笑不得,心說您老人家不是頂頭上司,還來提這一茬,也是虛驚一場,不多到底是得了提醒,便朝老人道。

“不知是哪位老大人,多謝提醒了……”

李秘正要拱手,那老兒卻扶住李秘,朝李秘道:“該是老夫謝謝李大人才對!”

李秘也是有些訝異,心說自己也不認得,着實面生得緊,爲何要謝我?

那老兒見得李秘詫異的神色,便將李秘拉到一旁來:“李大人借一步說話。”

到了旁邊之後,那老兒才正色朝李秘道:“老夫乃禮部尚書沈鯉,旁邊這位是南京禮部右侍郎葉向高。”

李秘沒想到一個是尚書,一個是右侍郎,這麼樣的高官,追着要感謝自己,李秘也是一頭霧水。

也是李秘不熟悉歷史,若是熟悉歷史便知道,這沈鯉乃是萬曆年最負盛名的骨鯁直臣,朱翊鈞極其信賴,甚至言聽計從,因爲他可以算是萬曆皇帝朱翊鈞的老師!

後來一直想讓他入閣爲輔臣,可他對權勢並無貪戀,只是一個勁兒地敲打朱翊鈞,朱翊鈞只要做錯些甚麼,不管他仍舊當官還是被罷免在家,都要寫信來勸諫,彷彿將教導朱翊鈞當成了畢生事業一般!

至於葉向高,也是萬曆中後期的名臣,萬曆末到天啓年間,兩度出任首輔,大敗倭寇,驅逐荷蘭人,粉碎荷蘭人霸佔寶島灣灣的陰謀,而且他維護太子正統,遏制魏忠賢,堪稱名臣。

李秘不知道這些,所以就更加迷惑,葉向高年輕一些,便朝李秘笑道。

“李大人曾到過金陵,與王弘誨王大宗伯相熟,幾次到禮部衙門去,本官都是見到李大人的,不過李大人沒注意到本官罷了。”

葉向高如此一說,李秘也抱歉道:“實是失禮了,當時去拜會王尚書也是私人行程,並非公務,對葉少宗伯多有冒犯,還請諒解。”

葉向高見得李秘有禮,也擺了擺手道:“李大人無須介懷,本官是與沈老一道過來給李大人道謝的。”

“道謝?這說了半天,倒是把下官給說糊塗了……”李秘也是搖頭謙遜,實在不知他們爲何要感謝自己,因爲禮部被排除在外,根本進不了新營,否則他們就被皇帝留下來談話了,又何必與其他官員一般退朝。

一旁的沈鯉壓低了聲音,朝李秘道:“李大人也莫怪老夫唐突,老夫也是昨夜才知道消息,沈一貫那潑才可是李大人攔下來的?”

李秘聞言,陡然緊張起來,難道說這沈鯉與沈一貫有舊怨?

李秘可不想摻和這些勾心鬥角的事情,再者說了,攔下沈一貫可不是甚麼能正大光明吹噓的事情!

“下官可不明白沈老在說些甚麼……沈大人是閣臣,下官哪裡敢阻攔……宮裡的事情可不敢亂說……”

沈鯉也是個聰明人,朝李秘低聲道:“李大人既不明白老夫在說些甚麼,又如何知道是發生在宮裡的事情?”

“這……”

“李大人可不怎麼會扯謊啊,呵呵呵。”沈鯉如此一說,倒是讓李秘好生尷尬。

沈鯉卻沒笑話李秘,而是朝李秘道:“李大人不用緊張,老夫與沈一貫並無間隙或者宿怨,只是老夫爲了裁撤礦稅一事,也不知捱了皇上多少次斥責,甚至罰俸,差點沒把老夫丟回老家種地,都沒能說服皇上……”

“這裁撤礦稅是造福天下萬千百姓的善舉壯舉,李大人乾脆利索便解決了,老夫感謝李大人的義舉,更是替天下蒼生感謝李大人的恩德!”

沈鯉說得真切,眼眶都溼潤了,李秘也能感受得到,能夠爲百姓着想,站在百姓的角度來考慮問題,或許不一定就是能臣,但絕對是好人!

李秘雖然不想結交官場太深,但想要在大理寺立足,想要有餘力幫助新營的兄弟們,即便再如何不願意,也要努力去做,適才已經逃避過一次,如今機會主動送上門來,又如何能推開!

“可不敢當,李秘也是恰逢其會,熱血上頭,都是時勢之功,如何敢自居高義……”

沈鯉見得李秘算是認下,又如此謙遜,也是非常滿意,朝李秘道:“李大人無須如此的,老夫既然能來找你,自是有道理的,況且可不是三兩句話就表了謝意,王弘誨差點沒把老夫的門檻踏斷,說什麼也要老夫關照關照你,所以老夫才厚着臉皮追上來了……”

李秘也是恍然,本以爲王弘誨這老官油子會置身事外,沒想到關鍵時刻還是能依靠一下的。

旁邊的葉向高也笑了,朝李秘道:“本官都有些羨慕李大人了,王宗伯從來不會偏私,沈大宗伯更不用說,爲官數十年,素來閉門謝客,從不結交官場同僚,今次卻爲李大人破例,也實在教人豔羨……”

沈鯉也擺了擺手,朝葉向高道:“可別亂說,老夫並非不近人情,只是不想假公濟私罷了,幫李大人開路,那是爲了天下大公,也不算徇私……”

人都說人以類聚物以羣分,李秘也算是深刻體會到了,這兩人雖然是初次見面,但人格品質也是一眼能看得出來,李秘也是由衷涌起敬意來。

“也不敢瞞沈宗伯,李秘早先只是地方上的小人物,沒見過甚麼世面,這才落荒而逃,不過大理寺主掌刑名,爲民伸張,是要緊的差事,李秘也就斗膽,若得大人提攜,李秘必力求公允,手上絕不流出任何一樁冤案!”

沈鯉見得李秘如此乾脆而有擔當,也是大讚一聲:“好!好!果是有膽氣有魄力又不扭捏,王世貞和王弘誨果真沒看走眼!”

提起王世貞的名字來,沈鯉眼中也流露出一絲悲傷,想來與王世貞也是有過交情的。

不過此時也不去回首往事,朝李秘道:“李秘你且慢走,老夫帶你見見大理寺卿和大理寺丞等一干官員,提前打個照面,往後在大理寺,你放心做事,誰敢找你麻煩,老夫把他腦殼子敲出七八個包來!”

李秘見得沈鯉說得霸氣,也笑了,葉向高卻壓低聲音朝李秘道:“李大人可知沈鯉大宗伯手裡的板子,以前敲過誰的腦袋?”

李秘也是疑惑,卻見得葉向高促狹一笑,往皇宮的方向拱了拱手,李秘也是難以置信,葉向高卻是低聲解釋了一句:“沈老以前可是宮中講讀……”

李秘頓時恍然,人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次是便宜自己尋上門來了!

這可是個連皇帝老子的腦袋都敢敲的倔老頭,抱上他老人家的大腿,往後可就輕鬆多了!

第二百零一章 半路出家巡檢司第三百六十六章 神鬼手段化印指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臺英雄復仇記第五百七十二章 困頓黑牢日復日第四百零零一章 朝中元老來致意第四百九十五章 豪氣干雲險競技第四百零零六章 接手宮事查蠱師第四百二十三章 兩大宗師談新戲第一百九十一章 指揮大人引猜疑第四百六十七章 震懾鐵匠終繳器第二百零一章 半路出家巡檢司第一百四十七章 爆發惡念之種子第六百二十三章 邊鎮廉頗真老矣第五百三十二章 無遮無掩曉以利第一百七十五章 故作惆悵實伏擊第二百六十四章 買賣不成大火至第三百七十二章 繁華京城首善地第二百三十四章 歸寧郡主與世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怒海狂潮洗碧甲第一百五十二章 對付大儒不經世第四十一章 清淨之地蔓瘴氣第七十九章 與君對坐談辛秘第六百五十二章 三路齊備水下計第六百二十章 朝中奸佞我先知第九十五章 堅持己見查到底第五百二十七章 遭遇打臉反脣譏第六百五十四章 水下宮殿極壯麗第五百六十九章 放棄分壇回村裡第六百二十章 朝中奸佞我先知第九十五章 堅持己見查到底第六百四十八章 暴雨連綿談客氏第三十七章 遊說推官尋強力第一百二十三章 女倭賊奮力拼死第五百四十九章 瀟灑進宮有霸氣第五百八十七章 沿途破壞登新地第二百二十七章 尋找故舊失交臂第五百三十九章 靜修山中無月日第三十六章 震懾全場揚心氣第五百八十一章 螃蟹雖小卻硬氣第三百四十一章 御書閣中又生事第十九章 細作搞怪謠言起第六百四十六章 泥佛也有三分氣第五百四十八章 簡在帝心折龍旗第三百九十章 無恥閣臣返聖旨第四百三十八章 關聯太監又逃逸第一百一十二章 齟齬故人保萬一第二十三章 二堂挺身獻謀計第六百三十二章 緊隨敵軍暗虎視第四百三十七章 拜見貴妃雙對峙第五百四十章 回京便見新太子第四百七十六章 無名之輩千秋義第一百零七章 長途跋涉探養濟第四百三十八章 關聯太監又逃逸第四百九十七章 土御門神道後裔第三百零零四章 高效辦案又接起第五百一十二章 推敲家紋探義士第三百零零五章 悲傷漢子難放棄第二百二十五章 求助知府聽私密第一百一十二章 齟齬故人保萬一第一百零二章 靈堂前頭亂鬥起第九十九章 且把生機託葛氏第二百一十三章 窩囊秀才生骨氣第六十九章 傳功贈刀顯闊氣第三百一十三章 血型對比鑑親子第三十七章 遊說推官尋強力第二百五十一章 木甲鬼面風起兮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堪回首是羞恥第三十七章 遊說推官尋強力第二百三十章 魔女開刀救士子第五百八十四章 甕中捉鱉不戰死第二百二十章 可怕奴具血滴子第五百七十五章 分散行動靠本事第一百四十七章 爆發惡念之種子第三百零零五章 悲傷漢子難放棄第六百二十三章 邊鎮廉頗真老矣第三百一十四章 再得升授也不奇第十五章 縣堂對辯坐論字第六百四十七章 縝密籌謀反間計第二百七十五章 吳帝六劍各玄奇第一百三十二章 令官好心或惡意第六百二十一章 遼東總兵驕縱氣第二百二十五章 求助知府聽私密第三十七章 遊說推官尋強力第二百八十五章 抓捕兇徒羣策力第五百二十七章 遭遇打臉反脣譏第八十八章 大都督無所不知第三百八十六章 深宮大內老狐狸第三百二十一章 工頭道出真演繹第三百三十八章 牌樓關卡遭諷刺第五章 受聘客卿查玄機第一百五十九章 僅剩的噁心痕跡第二百三十四章 歸寧郡主與世子第四百五十四章 太監討問錦囊計第一百一十九章 戶籍冊上怪名字第五百九十四章 天照大神之奇蹟第七十三章 官船逆流多瑣事第十七章 卷宗暗藏敵奸細第六百三十七章 抵達京城宣召急第四百一十七章 貞慎翁主衝動時第五十四章 再遇女鬼酣戰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