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寬甸六堡風雪疾

早在援朝抗倭之時,大明軍中便有“雙楊”並稱之說,不過“雙楊”能並稱,不過雙楊的地位卻是天差地別。

其中一楊,便是怒而殺俘的楊元,後來得虧了李秘幫着說話,才官復原職,而另一楊便是貪功妄爲的楊展。

沒想到楊展竟然被髮配到寬甸六堡這裡當了守將,若不是李如梅談起,李秘還真不知道此人便是“雙楊”之一了。

按說楊展之所以這麼做,是爲了給李如梅爭功,可從李如梅的態度來看,似乎非常鄙夷楊展,或許也正是因爲李如梅能有這樣的覺悟,往後才能當上總兵官吧。

一個人的才能,決定你能爬多高,但一個人的品質,卻決定着你能走多遠,從這方面來看,楊展確實有才,但李如梅有德。

聽聞李如梅話中有話,李秘也趁機問道:“還有甚麼是我需要知道的?”

李如梅看了看李秘,終究還是朝李秘道:“你知道我父親爲何同意讓我跟着你走這一趟麼?”

聽得李如梅如此反問,李秘也沉默了片刻。

其實他早就考慮過這個問題,李如梅是閒不住的人,這是不假,他在軍界也是戰功累累,聲名赫赫,這也不錯。

可除了天生的瘋子和變態,沒有人喜歡打仗,更沒有人喜歡出生入死。

今番進入女真部族的地界,是爲了追殺張角和周瑜,危險性是毋庸置疑的。

而此二人與李如梅之間並無太多的利益牽扯,若說李如梅是爲了國家大義,才以身犯險,也只是勉強說得過去罷了。

可臨行之前,李秘分明見到李如梅與家人訣別,那可是風蕭蕭兮易水寒,絕不像是過來玩耍的。

可李秘實在想不出李如梅跟着過來的理由,一時半會兒也只能暫時不去想。

眼下李如梅自己提起,李秘也老實搖了搖頭。

李如梅輕嘆一聲,朝李秘道:“是因爲奴兒哈赤。”

“奴兒哈赤?跟他有什麼關係?”李秘不由疑惑起來,李如梅的情緒有些低落,搖了搖頭,似乎從心底在否認着甚麼。

“那些朝臣和百姓並沒有說錯,若沒有我父親,或許就沒有今日的奴兒哈赤……”

“他的部族只是建州左衛赫圖阿拉的小部族,生母在他十歲的時候去世了,繼母那拉氏對他又刻薄,他分不到甚麼家產,便只能四處挖人蔘、摘榛子、撿蘑菇木耳和採松子來過活。”

“後來打了,便與弟弟舒爾哈齊等人到撫順關的馬市討生活,與蒙古人和漢人做生意,所以精通蒙古話和漢話,也讀了不少書,後來……後來我父親便收養了他……讓他當了貼身侍從,可以說奴兒哈赤這一身本事,都是我父親教導出來的……”

“李成樑收養過奴兒哈赤?”李秘也是吃驚不小,難怪李成樑說奴兒哈赤的翅膀硬了,只能打他屁股,原來竟是收養過奴兒哈赤!

如此一來,倒也可以解釋,爲何李成樑對奴兒哈赤這般寬容了!

“是,父親鎮守遼東,說句大逆不道的,在東北地區,我李家是說一不二的,沒有哪個部落不來討好我父親,父親便利用部落間的矛盾,權衡制約,以控制局勢。”

“當時建州右衛指揮使王杲反叛,父親要剿匪,可王杲是大部落的酋長,很難追殺,於是奴兒哈赤便幫我父親找到了他的父親塔克世和祖父覺昌安,讓他們的部族當嚮導。”

“說起來或許你要鄙夷,王杲與覺昌安是親家,他是塔克世的岳父……”

“所以奴兒哈赤的父親和爺爺,給老帥帶路,讓大明的人殺掉了他自己的外祖父?”李秘對這段歷史是一點都不瞭解,此時聽來,心頭也是激盪不已。

李如梅點了點頭,而後又搖了搖頭,繼續說道:“死的非但只有王杲,帶路的過程中,奴兒哈赤的父親和祖父,都讓明軍給誤殺了,畢竟部落的人,穿着打扮甚麼的都一個樣,明軍分辨不清,戰鬥又混亂……”

李秘也終於明白,難怪後來奴兒哈赤討明要將這個殺父大仇列入“七大恨”之中了。

“奴兒哈赤求我父親嚴懲兇手,可父親愛兵如子,並沒有馬上答應,派人去查實了之後才發現,其實是建州左衛圖倫城的城主尼堪外蘭買通了明兵,殺死了覺昌安和塔克世,想趁機吞併他們的部族。”

“尼堪外蘭的勢力很大,礙於穩定和大局,父親讓奴兒哈赤暫時保密,不要尋仇,父親答應他,一定會給他一個公道,給他報仇的機會。”

“可奴兒哈赤卻失去了耐心,公然揭露了內幕,逼我父親懲處尼堪外蘭,父親是個倔強又高傲的人,哪裡受得了奴兒哈赤的逼迫,便當場拒絕了。”

“尼堪外蘭也不是個簡單人物,生怕奴兒哈赤四處抹黑他,便想殺掉奴兒哈赤,奪取奴兒哈赤的塔克世一族的領地,後來還是我母親偷偷放走了奴兒哈赤……”

“父親畢竟是賞識奴兒哈赤的,這件事也答應過奴兒哈赤,卻沒能讓他報仇,心中有愧,便將覺昌安和塔克世的家底,都派給了奴兒哈赤,算是對他的一種補償。”

“可仇恨的力量實在太強大,奴兒哈赤用父親和祖父留下的十三副甲冑騎兵,四處征伐,這十幾年來,竟然統一了建州女真各部,也不再理會尼堪外蘭,而是直接質問大明朝廷,爲何要殺他的祖父和父親……”

“當時父親已經遭到彈劾,卸任在家養老,朝廷生怕奴兒哈赤造反,便歸還他祖父和父親的遺體,讓他以部落的儀式來安葬,還敕書三十道,賞馬三十匹,封龍虎將軍,給了都督指揮的敕書,算是安撫。”

“然而奴兒哈赤並不滿足於此,他仍舊不斷擴張,四處征戰,勢力也越來越大,非但是建州部,連扈倫部和長白部、東海部,全都被他收入囊中,甚至還開始征伐蒙古的察哈爾部和科爾沁部!”

“朝廷終於知道奴兒哈赤的狼子野心是如何都喂不飽的,否則又豈會讓我這七老八十的父親再度披掛上陣?”

“因爲他們知道,能治住奴兒哈赤的,便只有我父親了!”

李秘沒想到奴兒哈赤與李成樑之間竟然還有這樣的大恩大仇,若果真如此,李成樑不想與奴兒哈赤打仗,意義就更加深沉了。

倒不是說他與奴兒哈赤之間感情有多深,或者視奴兒哈赤如己出之類的,而是這份恩怨經歷了這麼多年的沉積,早已化解不開,若果真要打仗,奴兒哈赤必然要死拼,屆時遼東便不得安寧,數十年心血可都要毀於一旦了!

李秘也終於明白爲何李如梅要跟着李秘走這一趟了!

奴兒哈赤是建州女真的精神領袖,更是強大的龍頭,想不開戰,又要解決問題,這份恩怨又如何都化解不開,絕不是言語開導勸慰所能解決的,那麼剩下的法子便只有一個了!

“所以你父親讓你跟着來,是想趁我等追殺張角周瑜的空當,殺掉奴兒哈赤?”

李秘實在不願意這麼問,但事情說到這個節骨眼上,這樣的想法也是順理成章。

李秘並非仇視滿族人,後世民族大融合,偉大領袖甚至還提出了全球命運共同體,往後整個地球都是一家人,都是爲了生存和發展,民族之間的偏見,那都是目光短淺的。

所以李秘也不會煽動民族仇恨之類的,對奴兒哈赤更沒有個人情感上的仇恨和鄙夷,只是如今局勢而言,想要保住大明長治久安,就決不能讓建州女真入關來,這是不爭的事實。

若連這點勇氣都沒有,也就只能眼睜睜看着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將大明朝的人遠遠甩進滅亡的塵埃與廢墟之中了。

建州女真等部族固然有追求生存和發展的權力,但大明朝的百姓何嘗沒有同等的權力,何嘗不需要抵禦外敵,保家衛國?既然殺戮不可避免,又何必婦人之仁?

李如梅並沒有承認,但也沒有否認,只是朝李秘淡淡地說道:“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或許見到奴兒哈赤之後,便能知道了吧……”

聽聞此言,李秘也是輕嘆了一聲,想要殺掉奴兒哈赤,這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奴兒哈赤如今羽翼漸豐,甚至大勢已成,所作所爲已然與反叛沒甚麼兩樣,只剩最後一塊遮羞布沒有撕掉罷了。

兩人如此說着,楊展也終於是從外頭回來了,身後的隨從端上熱騰騰的羊肉鍋,大壇的烈酒也是溫溫熱,對李秘來意卻又是絕口不提。

外頭的風雪還在肆虐,李秘和李如梅經過適才的話題,也是心思沉重,因爲知道了楊展的過往,也談不上太多熱情,吃飯喝酒也就乏味了不少。

正當此時,外頭的衛兵卻是撞了進來,顫聲稟報道:“將軍,不好了,外頭來了數百韃子,求着要進來躲避風雪!”

明軍與這些部落勇士也是摩擦不斷,各有死傷,早已是水火不容,若只是做買賣,在六堡來來往往倒也正常,可如今六堡已經是必爭之地,對部落的人也就警惕了,更何況一下來個幾百,守軍哪裡能不慌?

“好好說話!”楊展低喝一聲,那衛兵才站直了身子,可胸膛仍舊忍不住劇烈起伏。

“到底是幾百,給我說清楚!”楊展如此問着,那士兵也是嚥了咽口水。

“風雪太大,也看得不甚清楚……估摸着該有三百左右……”

楊展顯然是不太滿意的,朝那衛兵道:“裡頭都是些甚麼人,是否帶了兵器,男女老弱都是如何個比例,這些都要談清楚,否則不準放進來一個!”

那衛兵也是趕忙應下,又要跑出去,楊展卻攔住:“慢着!”

衛兵又急忙停下來,卻聽得楊展冷肅地說道:“還有,以後別一口一個韃子蠻子,這些都是我大明的邊民,邊民,懂不懂!”

“是是是……”衛兵趕忙應下,匆匆離開,而李秘對楊展卻又有了全新的認識。

第五百七十一章 殊死搏鬥命如絲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戰啓幕炮聲急第二百三十八章 仗義出手防暴斃第二百六十章 冷宮老宅好耍戲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臺英雄復仇記第一百一十六章 莫名其妙的揭密第八十四章 天地爲棋人作子第二百六十六章 各施所長齊戮力第五百九十九章 爲保大義陷絕地第三百三十七章 虎丘路上有趣事第六百三十二章 緊隨敵軍暗虎視第二百二十七章 尋找故舊失交臂第八十五章 山重水複又生疑第八十三章 都督醉舞畫血池第六百五十章 太監急皇帝也急第四十五章 運用地圖巧分析第九十三章 糾結海圖做交易第四百七十章 角樓爭奪頭點地第五百一十四章 營中相見謀密計第五十五章 情報送達緊聚議第五百九十一章 孤膽英雄急大義第五百六十一章 窮途末路仍理智第五百三十八章 玉虛宮中好補益第三百五十三章 投杖化龍引驚奇第七十三章 官船逆流多瑣事第二百三十四章 歸寧郡主與世子第四十四章 暫告段落稍歇息第二百七十八章 成功救人皆歡喜第四百二十章 落英峰下夷平地第四百三十四章 危言聳聽爭鋒機第五百八十九章 無奈大計捨生義第三百三十八章 牌樓關卡遭諷刺第三百一十四章 再得升授也不奇第二百七十八章 成功救人皆歡喜第九十四章 深謀遠慮贈官子第六十章 私訪海寧指揮司第一百九十九章 對飲閒談曉真意第一百七十六章 安能辨我是雄雌第三百四十三章 同道中人之剖析第一百二十二章 神堂遭遇黑暗祭第四百三十七章 拜見貴妃雙對峙第二百九十六章 武昌邊境黑營地第四百二十八章 冷靜巧析解爭執第一百九十七章 指揮許諾討官職第三百一十一章 虎丘劍池真狂士第五百九十七章 翻攪風雲誰獲利第五十七章 情報確定大軍機第三百四十九章 蜀營徐庶提協議第五百二十八章 執迷不悟是崔氏第六百三十一章 整裝待發準備齊第二百二十八章 武舉士子來挑事第五百九十七章 翻攪風雲誰獲利第四百零零七章 翊坤宮裡幾失禮第四百六十六章 瞬殺六人反追擊第三百三十四章 梟雄末路遭反噬第一百五十九章 僅剩的噁心痕跡第八十六章 同知鎮守請番子第八十二章 河灘草廬有神子第四百三十四章 危言聳聽爭鋒機第四百八十九章 朝鮮國王有暗示第六百零零一章 叮囑立碑留萬世第五百七十二章 困頓黑牢日復日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夏郡王夜見遲第五百三十一章 領議政的大尋思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密之後仍是謎第三百零零二章 分道揚鑣各歸梓第五百一十一章 爲埋真相斬武士第一百零八章 衙役道出真秘密第一百六十九章 心志通明聞捷邸第三百二十八章 四衙大獄賊嘯集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往通州尋翁主第五百五十二章 圍殺逆賊又驚異第九十四章 深謀遠慮贈官子第三百零零八章 年節繁複無新意第四百九十一章 疑似忍者真勇士第四百七十七章 箇中內情俱已知第五百二十三章 千里尋夫感天地第四百四十八章 皇子之間的拼比第四百五十二章 三人對飲攻心計第九十七章 調查草廬遇殺機第六百一十九章 久別重逢君可知第六百一十九章 久別重逢君可知第五百八十章 島府親衛頻巡視第五百五十八章 刻意隱瞞非驚喜第三百四十三章 同道中人之剖析第三百六十二章 舉人慶功節外枝第一百一十一章 羣英會之大來歷第七十五章 進入關廟見瘋子第四百八十一章 落馬裝傷有藥醫第四百三十四章 危言聳聽爭鋒機第四百六十九章 引君入彀做假戲第三百零零三章 迴歸姑蘇年將至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子犒軍又宣旨第一百零二章 靈堂前頭亂鬥起第一百八十一章 怒海狂潮洗碧甲第一百四十七章 爆發惡念之種子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面總督之包庇第二百八十四章 憑恃見識釋病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