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諸事皆了回京師

楊展率軍出擊,掩殺敗軍,這場戰鬥也漸漸落下帷幕。

當李秘等人押着奴兒哈赤和舒爾哈齊回城之時,楊展也是喜出望外!

奴兒哈赤今番率軍進犯寬甸六堡,若是贏了,或許會搬出各種藉口來,說甚麼邊軍壓迫部落,不得不反抗云云。

藉着寬甸六堡,說不得又跟朝廷拉拉扯扯,以謀求更大的利益。

然而今次李秘等人非但打敗了來犯的部落軍,還將奴兒哈赤和舒爾哈齊抓了個現成,所謂成王敗寇,如今該如何說,那可是朝廷這邊說了算!

守軍也不敢深入腹地去掩殺賊軍,當夜便鳴金收兵,也是收穫頗豐,且不說斬首上千級,便是生俘也有五千餘,這可是天大的功勞!

憑藉着這份功勞,楊展即便無法回到朝堂核心,也能夠晉升副總兵的級別了!

奴兒哈赤這些年在遼東爲所欲爲,令得朝廷頭疼不已,也正因此,將年近八十的李成樑都調回了遼東來。

今次倒是好了,抓住了奴兒哈赤,女真聯盟土崩瓦解,那些沒主意的部落酋長,還不得巴巴着來求大明?

李秘可沒理會這些,因爲趙司馬和左黯,終究是要離開了,而且還是帶着剩下的鬼兵丸離開!

李秘知道,他們是要去尋找剩下那半枚太平令,估摸着左黯在張角的遺物之中發現了甚麼線索,李秘也不得而知。

而鬼兵丸已經此生無憾,他們無法迴歸正常生活,跟着趙司馬和左黯,倒也是好事一樁。

守陵人得報大仇,也要回去給李舜臣繼續守陵,雖然李秘極力挽留,但他們去意已決,此生只願給李舜臣陪葬,李秘也不好再強留。

生死與共的弟兄們離開,終究是讓人沮喪的一件事,也好在甄宓和張黃庭陪着,倒也緩解了不少。

到得翌日中午,熊廷弼和趙廣陵等人也率領援軍趕來過來,幫着楊展處理手尾工作。

楊展此時卻提出了一個讓人感到萬分大膽的決定,那便是趁着部落軍羣龍無首,深入腹地追殺殘兵!

此舉倒不是爲了攻城掠地,開拓邊疆,而是爲了耀武揚威,震懾這些部落!

楊展先前不顧風雪,向後方各處都發了求救,大明邊軍到底還是效率不錯的,尤其是剛剛纔經歷了幾年前的援朝抗倭戰爭,軍紀尚未廢弛,所以馳援也很是及時。

抵達寬奠的援軍越來越多,見得抓着了奴兒哈赤和舒爾哈齊,耀武揚威的事情也就太樂意去做了,痛打落水狗的事情,試問誰不做?

更何況,這可是撈軍功的好機會,雖然楊展拿了大頭,但不可能獨佔這份功勞,他向後方求援不假,軍隊及時馳援也不差,也虧得李秘拼死扭轉局勢,若沒有李秘力挽狂瀾,楊展最終還是得靠這些援軍。

所以援軍參與進來,也並沒有錯,楊展是個官場老人,也明白這個道理。

若自己獨佔了這份功勞,眼紅之人就會非議和誹謗,這份功勞想吞下去既不容易也不好看。

而給這些人分一些好處,爲了得到更多的好處,這些人就會拼命擡高楊展的功勞,楊展的功勞越大,他們分得的好處也就越多。

雖然大家最終還是爲了邊地安穩,但說到底,這樣的行爲,還是私心成分居多,李秘見得這個場景,也就有些心灰意冷了。

想起那些替他擋死的弟兄,再看看如今爲了奪取軍功而打算去嚇唬那些部落軍的大明軍隊,李秘又如何提得起興致來?

所以這些天他都只是與甄宓張黃庭呆在一處,也不參與軍議,雖然李成樑給了他一個宣撫的軍職,還給了大斑鬼鯧的營團編制,然而如今大斑鬼鯧就只剩下他這個營指揮,只能是名存實亡。

過得幾天,這些援軍也紛紛從部落營地趕回來,倒也繳獲了不少部落青壯和牛馬牲口,只是這些部落青壯到底是參與了攻城的賊兵,還是從部落里拉來充軍功的,也就不得而知了。

橫豎這些天也有不少部落酋長來寬甸六堡表忠心,其中不乏奴兒哈赤建立的女真大聯盟的酋長們。

除此之外,連烏拉部等長期受到奴兒哈赤壓制,終於卸下肩頭大石的部落酋長,也都紛紛向寬甸六堡靠近。

寬甸六堡彷彿迎來了“太平盛世”,四處洋溢着勝利和安詳的融洽氛圍。

而這一日,李成樑終於還是來了。

沒有接見楊展,沒有理會其他將士,甚至沒有與李如梅見面,李成樑便找到了李秘。

因爲他知道,李秘沒有參與到後期的工作,也就是說,李秘沒有利益牽扯,所以李秘的說法和意見,纔是最中允的。

這就是老人的生存智慧,他們的目光和經驗,纔是他們真正的睿智之處。

李秘也沒甚麼好隱瞞的,將整個事件,以及這些天的後續活動,全都告訴了李成樑。

李成樑時而點頭,時而又皺眉,時而又問起一些細節問題來,並沒有敷衍了事,整個過程大多在傾聽,並未發表自己的意見或者決策。

到得最後,李成樑終於朝李秘問道:“奴兒哈赤和舒爾哈齊交給老夫,你可放心?”

李秘微微一愕,而後故意問道:“雖然我也是個伯爵,但軍職還是老帥您臨時委派的,連軍議的資格都沒有,老帥何必拿這個問題來問我?”

李成樑搖了搖頭,指着李秘笑道:“這個時候就別裝糊塗了,若不是你,能有今日?老夫雖然提不起刀了,但眼睛還沒瞎的……”

李秘聞言,也是笑笑,不再說話,倒是李成樑主動開口道:“我是遼東鐵嶺人,這地方又是我大半輩子開拓出來的,按說能老死在這個地方,也了無遺憾……”

“可我不想臨老了還來去折騰,今番你抓了奴兒哈赤,遼東足以安穩幾十年,老夫心病盡去,也就能偷偷懶了,這個遼東總兵,我想讓如梅來做,所以……我想讓你跟我回京。”

李秘自是清楚其中的門道,李成樑積威甚重,在遼東呼風喚雨,說是土皇帝都不過分,朝廷不可能不忌憚。

早先讓李成樑提前退休,不就是因爲這個原因麼。

只是後來奴兒哈赤實在太過猖獗,大明邊軍烏煙瘴氣,纔不得不搬出這個老爺子來坐鎮場面。

如今解決了奴兒哈赤的問題,邊地少說也能安定個幾十年,兔死狗烹,權柄也就不能捏在李成樑手裡了。

李如梅雖然也是個將帥之才,但到底年輕,而且賦閒在家多年,如今給他起伏,接過李成樑的官職,也是名正言順,這件事想來沒甚麼難度,爲何李成樑要帶着李秘一併回去?

李秘想想也就清楚了,今番李秘到底是抗旨不遵,若李成樑帶着他回去,加上大破賊軍,捉拿賊酋,守衛六堡的功績,有李成樑作證,李秘也就沒甚麼大麻煩了。

張角和周瑜死了,弟兄們也走了,德川家康剛剛上臺不久,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穩住權柄,還要戰後重建和發展,朝鮮這邊仍舊是內鬥自顧不暇,建州女真也沒了威脅。

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平靜了下來,李秘沒道理不回京了。

“如此,那便謝過老帥,跟着老帥回京,也省卻不少麻煩,我是求之不得的……”

李秘一句道謝,便已經足以說明,他是承了李成樑的人情,李成樑也是高興,畢竟沒有李秘,就沒有這場天大的功勞,可李秘卻沒有居功,更是不爭不搶,因爲無論是楊展還是他李成樑,都不敢短了他李秘的功勞。

這纔是真正的智慧,而在李秘這個年紀,做事如此穩重和縝密,只怕也沒幾人了。

人都說他李成樑一門九虎,兒子個個是人才,可在他李成樑看來,李秘絕不比他任何一個兒子差!

想起兒子們,李成樑也彷彿瞬間蒼老了許多,也不再與李秘羅嗦,當即離開了。

李成樑走了之後,甄宓和張黃庭便從後頭走了出來,李秘便問道。

“其實我不太明白,按說李如鬆比李如梅要年長,而且在軍中威望更甚,爲何他會讓李如梅來接掌遼東,而不是李如鬆?”

李秘對李如鬆還是非常佩服的,他可是徐渭的學生,戎馬半生也是戰功赫赫,援朝抗倭更是有功之臣。

甄宓看了看張黃庭,畢竟朝廷上頭的事情,到底還是張黃庭比較熟悉一些。

張黃庭遲疑了片刻,還是朝李秘道:“李如鬆早幾年征伐蒙古部族,在戰爭中陣亡了……雖然朝廷追贈少保、寧遠伯、賜諡‘忠烈’,併爲其立祠,但李成樑到底是……”

說到此處,張黃庭也有些不忍,甄宓卻在一旁說道:“人都說白髮人送黑髮人,是人間最痛苦之事,殊不知白髮人送白髮人更痛苦,有時候活得太長,未必是好……”

若果真照着歷史軌跡前行,李成樑享年九十才離世,此時他才八十,還有十年可活,然而長子李如鬆也才五十歲就死了,也難怪李成樑會這般悲痛了。

諸事已了,李秘也終於是放下了所有的顧慮,與甄宓張黃庭好好歇息了幾日,也不管軍事,只是整日裡騎馬遊玩,好生快活。

又過了半個月,天氣晴好,無風無雪,趁着年節未至,李成樑終於是出發返京,許是希望能在年前趕回到京城,以奴兒哈赤這樁大功,作爲皇帝的獻禮。

畢竟是遼東總兵,出行也是浩浩蕩蕩,李秘也沒甚麼可操心的,偶爾會陪李成樑騎騎馬,老人一心想着卸任,該叮囑的都已經叮囑李如梅,一路上也很是輕鬆,有機會也會提點李秘一番,行程也就輕快了。

萬曆三十四年,李秘終於在年關之前,回到了北京城。

第六百二十七章 難民進堡亂象起第五章 受聘客卿查玄機第四百四十章 青雀出擊顯兇戾第三百四十五章 奇異種子藏心底第三百四十四章 深思熟慮淺推理第十一章 義莊失火慘燒屍第四十八章 全城搜捕掘三尺第四百九十章 名將天使三姓婢第八十七章 捏造罪名除釘子第五十七章 情報確定大軍機第三百九十七章 御賜飛魚大紅衣第二百四十三章 康家大少瘋狂意第五百五十九章 太子監國功臣徙第五百零零一章 混亂陰陽有怪疾第三百九十七章 御賜飛魚大紅衣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病初癒又爭執第三百三十五章 乍得清醒又獻計第五百五十八章 刻意隱瞞非驚喜第六百二十五章 如梅笑說當年事第一百零一章 倒黴里正猝然死第二百二十二章 因功升授起步低第九十四章 深謀遠慮贈官子第三百九十一章 應對後續連環計第四百九十七章 土御門神道後裔第四章 不畏強硬戲司吏第一百五十章 苦旅儒士喚泰西第一百八十三章 全修道人初相識第五百八十九章 無奈大計捨生義第六百三十六章 諸事皆了回京師第四百三十七章 拜見貴妃雙對峙第二百二十三章 宮中貂寺傳令遲第一百零九章 田莊老兒姜太一第四十章 馬王爺廟玄青子第二百二十一章 宗師登門贈心意第六百一十一章 遊魂野鬼桃李蹊第三百二十二章 洛河龍女埋湖底第五十五章 情報送達緊聚議第三十四章 送得茶餅方遂意第二百七十一章 師徒同心迥供詞第四百七十七章 箇中內情俱已知第二百八十五章 抓捕兇徒羣策力第三百七十二章 繁華京城首善地第五百二十八章 執迷不悟是崔氏第一百七十章 王大宗伯的誠意第五百八十一章 螃蟹雖小卻硬氣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面總督之包庇第三百九十二章 口出狂言惹皇帝第九十二章 縣獄遭劫斷蛛絲第九十三章 糾結海圖做交易第三百二十章 黑頭小魚實詭異第二百七十章 冶煉房中瞧仔細第一百八十五章 錦衣千總來壓欺第四百三十八章 關聯太監又逃逸第二百一十八章 拜訪張家也詫異第四百六十章 凡事暫安征程啓第三百六十章 恰逢鷹揚鬧缺席第三百零零七章 效仿成化悍賊子第四百七十二章 年幼細作妄行刺第五十三章 奔走小廟稍整飭第四百六十七章 震懾鐵匠終繳器第三百三十七章 虎丘路上有趣事第五百三十三章 陰陽神道藏王裔第四百六十四章 聽取詳情與仔細第二百七十九章 關門深談陳年秘第五百四十四章 繁雜瑣事多絆羈第六百四十七章 縝密籌謀反間計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營邊軍矛盾起第五百六十章 且琴且歌血路疾第四百五十五章 出征踐行臨前夕第四百五十九章 墜入深淵幾近死第三百二十四章 主僕情深終堅毅第八十五章 山重水複又生疑第六百二十章 朝中奸佞我先知第二百六十九章 起火點處有煤瀝第二百二十二章 因功升授起步低第三百九十七章 御賜飛魚大紅衣第五百三十八章 玉虛宮中好補益第三百七十八章 黃色藻泥大威力第二百三十四章 歸寧郡主與世子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堪回首是羞恥第六百零零五章 兩相權衡皆便宜第九十六章 溯本求源問及笄第五章 受聘客卿查玄機第一百九十七章 指揮許諾討官職第四百九十章 名將天使三姓婢第五百四十二章 後宮召見舉能吏第五百九十九章 爲保大義陷絕地第三百八十七章 生死一線嘗藥劑第二百五十六章 陣前斬馬威震敵第三百六十二章 舉人慶功節外枝第五百九十八章 懸在船頭有大義第五百五十八章 刻意隱瞞非驚喜第三百四十七章 噬骨之痛最威利第二百二十九章 醉酒士子瀕暴斃第八十章 近水樓臺得君子第四百六十三章 問詢裨將恩威施第四百六十七章 震懾鐵匠終繳器第六百二十七章 難民進堡亂象起第二百七十二章 搜查住處無隱匿第二十七章 司吏盡訴心中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