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國寶金匱直萬

錦盒一開,餘耀便也沒有客氣,直接上手從裡面把東西拿了出來。

“國寶金匱直萬?”

滕昆吾點點頭,“是個稀罕玩意兒。不過,我其實沒什麼興趣,也是做得最快的一件。”

國寶金匱直萬,一般來說,是被當成古幣的。不過,滕昆吾說用途有爭議,是嚴謹的說法。因爲當時到底是不是當成貨幣來用,確實還不能完全定論。

或者說,即便是當成貨幣來用的,也肯定有其他的特別用途。

國寶金匱直萬的造型也很特別。

它是王莽新朝時期的產物。本來,從秦始皇統一貨幣,通行“半兩”,圓錢方孔就成爲主流,少有什麼刀幣、貝幣之類的奇形怪狀的貨幣了;西漢的“五銖”,也是圓錢方孔。

但是國寶金匱直萬,主要有兩部分組成。上半部分是圓形方孔,和普通銅錢差不多;下半部分卻是一個方形,帶着兩條豎棱。而連接圓形和方形的,是一處“小短脖兒”。

在圓形方孔部分,和普通銅錢一樣,環繞四字篆書:國寶金匱。

而在方形上,則是豎着的兩字篆書:直萬。

如果是當成古幣來看,這幾個篆字可以簡單直接地解釋一下。上面的“國寶金匱”那就和某某通寶、某某元寶一樣,是這種貨幣的名稱;而“直萬”,直通值,就是一枚能頂一萬枚。

古幣收藏,一般是不會歸在銅器收藏裡的,因爲它比較特殊。說實話,藝術價值也相對不高。

不過,新朝王莽時期的貨幣,很有特色,鑄造精良,字體優美,而且出現了很多特別的造型。

比如著名的“金錯刀”,也就是“一刀平五千”,整體像一把鑰匙,圓形“鑰匙頭”上,有鑄金的“一刀”兩個字。“金錯刀”也是古幣中的珍品,拍出過百萬以上的高價。

“王莽時期鑄幣花樣翻新,什麼“大泉五十”,“一刀平五千”,層出不窮,錢幣的藝術性的確是增強了,但老百姓倒黴了。”餘耀看着這枚國寶金匱直萬,不由感慨。

“是啊,新朝短短十幾年,居然有過四次幣制改革,每一次都是把小的換成大的,通貨膨脹,民怨紛亂。”滕昆吾點了點這枚國寶金匱直萬,“不過,這一枚還是比較神秘的,據說只造了六十枚。”

“就像您說的,只有六十枚,所以是不是隻做貨幣,還真不好說。”

餘耀回憶了一下曾經看過的史料,“王莽時期幣制改革,有過‘金貨一品’的錢制,一斤黃金價值一萬錢;這‘金貨一品’錢,等同一斤黃金,也值一萬錢。不過,這‘金貨一品’錢,還從來沒被發現過。”

“你懷疑,‘金貨一品’其實就是‘國寶金匱直萬’?不過前者是另一種稱呼,後者是幣面文字?”滕昆吾雖是銅器高手,但是對古錢卻並不是很在意,也沒有具體想過這個問題。

餘耀點頭,“不是沒有這個可能。比如,‘一刀平五千’是幣面文字,如今收藏界不也叫‘金錯刀’麼?國寶金匱,有兩個稱呼也有可能;而且只有六十枚,那還有可能是試鑄的樣錢。可這面值太高了!便可能導致試鑄之後,沒有推廣發行,就此擱淺。‘金貨一品’有名無實,‘國寶金匱直萬’也成謎團;實際上呢,就是一種東西的兩個說法。”

“你倒是愛琢磨!”

“我才琢磨多點兒啊。關於‘國寶金匱直萬’的說法太多了,有說是放在錢庫裡鎮庫用的;有說是當時官府收集黃金,這就是兌換黃金的憑據,等等五花八門。”

“這些我都聽說過,所以才說用途有爭議。”滕昆吾想了想,“不過,你這個掛鉤‘金貨一品’的說法,好像最靠譜。”

“這個其實也沒法真正考究了。不過,確實稀罕玩意兒啊!要不然,也不會收到秘藏裡!”

如果按照當時只鑄造六十枚的說法,就是在兩千年前,那也是稀罕玩意兒,更別說現在了。而如今市面上出現的,哪怕是拍賣會上成交的,其實基本是後世仿品的可能性更大,很難被公認爲是真品。

如今,國內作爲館藏文物確定的,是華夏曆史博物館的一枚;這一枚,肯定是得到公認的。

與之相關聯的,還有一枚。

據說,在清末,長安附近一農民刨地,刨出了兩枚國寶金匱直萬,後來他轉手賣出。這兩枚中的一枚,歷經輾轉,最終在華夏曆史博物館落地開花;而另一枚,下落不明,衆說紛紜,其中一個說法是被一個歐洲人買走了。

餘耀想到這一層,不由脫口而出,“老爺子,鬼眼門秘藏的這一枚,不會就是民國年間下落不明的一枚吧?”

滕昆吾卻搖搖頭,“這個,我師伯沒有交待,當時時間緊張,他是挑重點說的。”

說到這裡,滕昆吾卻也好似突然想起了什麼,“對了,我師伯最後還對我說過兩句話,但是我一直沒琢磨明白什麼意思;當時就追問過,可他說完之後,已經閉眼昏迷,沒法回答了。當天也無甚轉機,就此駕鶴。”

“噢?他老人家說什麼了?”

“咱們出去說吧!這地方太逼仄,你不難受麼?”

兩人隨後回到了第二進院的正房客廳,滕昆吾還吩咐上了茶。

本來,餘耀看完了這四件重器,是想說說賀文光的事兒的。這翁婿之間的疙瘩,確實不太容易解開;可人死不能復生,賀文光的悔恨和孝心也是真的;對滕昆吾來說,若是怨恨一直不解,最後帶着進棺材,其實也不是個好事兒。

但此時,滕昆吾突然又說了這個情況,餘耀一時也不便突兀插話。

餘耀抿了口茶,只見滕昆吾端着茶杯開了口,“他當時抓着我的手,說了兩句話,第一句是:‘五行穿金,鬼眼穿金’,兩個‘金’不一樣。”

餘耀心道,這第一句很容易理解,五行穿金的“金”,指的是銅錢;鬼眼穿金的“金”,指的是金性;一實一虛,當然不是一個意思,不一樣。

“第二句呢?”

第191章 拿下鎮紙,又遇蹊蹺第746章 轉戰木烏崗第446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633章 譚心定上門第268章 黃家駒,黃賓虹第171章 程咬金,架子牀,竹臂擱第449章 退貨,收盒子貼路費第420章 庫貨,百寶箱第764章 局中局第308章 雍正宣德爐第498章 漿胎,鎏金第702章 狗血第545章 終於撿漏了第353章 可憐之人和可恨之處第339章 三尊太顛方鼎第282章 踢碎了一件元青花第536章 奇怪的徒弟第630章 軸中之筆第217章 意外收穫第42章 鬼市鍾馗第453章 天字十七號寶騰腰刀第634章 七賢殘卷第738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6章 連環套第176章 土字口掌眼第400章 永樂甜白第4章 您可不能便宜賣了第611章 另一件,一起看第143章 新鶴天,老提油第264章 最後的暗示第285章 聖旨玉牌第598章 山腰小陣第458章 皇陵盜空,疑點重重第165章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第443章 九宮機關第541章 青花瑞獸盤第508章 帶瓶來,琺琅彩!第595章 子岡不明,上山先行第553章 盯上了(爲盟主莊John加更)第607章 左右羽林衛第613章 核桃閒話第389章 紅臉兒白臉兒第141章 無雙譜第510章 借緙絲,騎銅盒第431章 殘器巧改,綠釉後上第376章 六方瓶,騙局否?第463章 出戟尊,老色鬼第738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553章 盯上了(爲盟主莊John加更)第565章 明代雲子第290章 水仙盆,青花格盒第464章 皮特安第19章 老蘇片第738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634章 七賢殘卷第448章 道義和良知第722章 瀾滄江邊第779章 兵分兩路第502章 疑神疑鬼第370章 送上門來第472章 鑲口定器,失之交臂第131章 黃衣大士第721章 脈絡和原點第225章 林豐草的外公第142章 偷跑出宮的玉雕大師第657章 畫中玄機第17章 江岸翠峰圖第14章 考校第341章 接二連三第604章 老井第145章 你的淚光,柔弱中帶傷第206章 冤家路窄第225章 林豐草的外公第707章 物歸原主第427章 重合的鳥篆第213章 大宅門第649章 底託落款第63章 順便撿個漏兒第755章 賠了夫人又折璽第571章 多米藍珀第232章 最後的水字口第227章 琥珀之聖第526章 我不是看出來的第36章 穿制服,賣玉璽第360章 漏兒不是這麼撿的第534章 無量山第670章 攔路,會面第306章 白眉初,***第307章 雞油黃第111章 後錯金,洞察入微第467章 楊銳給的驚喜第90章 夜明珠第443章 九宮機關第470章 江州第一眼第380章 唐人寫經第512章 貨款兩清卻沒走成第155章 一紙乾坤(第三更)第194章 西湖十景第601章 憋寶第662章 也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