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永曆金錢

“先吃飯,邊吃邊說!”這時候,才朋璽看到保姆進來了,就此起了身。

席間,才持璜告訴餘耀,“我這次去緬甸,碰巧遇上了嘉爾德亞洲區總裁福滿倉,你說你是不是運氣很好?”

“福滿倉?這名字挺有個性。”

“他是英國人,外國人就愛起這種中文名字。不過這老頭兒見識不淺,和我聊得不錯。回頭我介紹你認識一下。”

餘耀舉杯,“我這不給你提成好像都說不過去了!”

才持璜眉毛一挑,“那倒不用,不過有件東西你幫着看看倒是可以,我今天帶來,本是讓我爺爺掌眼的,正巧你在。你這人,別的我不瞭解,眼力確實沒得說。”

才朋璽輕敲筷子,“臭小子,怪不得這麼積極!”

“那也得分人啊爺爺,他的眼力您都佩服,我能怠慢麼?”

其實餘耀這次來,身上可是揣着好大“一筆”,除了鴿血紅,還有那一塊聖旨玉牌,原本是一併讓才朋璽看看的。

不過,才持璜先說了有東西看,那就完事兒再提。

才持璜來的時候,手裡沒帶明顯的大件,加上他偏好玉石,餘耀本以爲他的東西和玉石有關,卻不料,居然拿出了一枚大錢。

直徑四釐米左右,規整厚實。

連才朋璽都是一愣,“永曆通寶?”

“顏色黃中泛青,好像是金錢。不過,七青八黃九紫十赤,成色不純。”餘耀看了一眼之後說道。

“上手看看。”才持璜笑道,“南明永曆帝東奔西竄的,能鑄金錢就不錯了。這是我在緬甸無意中發現的,花了十幾萬呢,可不能論金價!”

“我在這方面也是了了,你先看吧。”才朋璽對餘耀說道。

餘耀拿了起來。錢幣正面按照上下右左順序楷書“永曆通寶”,背面是上下兩字“國拾”。

永曆,是南明皇帝朱由榔的年號,朱由榔在位十六年,鑄造量還是不小的;同時,在當時的臺灣,永曆通寶還流通了三四十年,後來康熙收了臺灣之後纔開始收繳銷燬。

永曆通寶的背文比較多,有紀值的,比如壹分、二釐、五釐、折二、折五等等;還有隻存在類似紀局的單字的,比如這枚錢幣背文的“國”。

但是,像這種“國拾”,單字和數字的組合,就比較少見了。

最關鍵的是,這一枚是金錢!市面兒上應該還沒有出現過。

這枚永曆通寶“國十”金錢,餘耀細看之後,便斷定確實是明末清初的東西,“你從哪裡買的?”

“緬甸的一處古董店。緬甸古董出關很麻煩的,不過好在是一枚錢幣,我直接穿鑰匙扣上,就這麼過關了。”

餘耀點點頭。

在緬甸發現永曆通寶,並不奇怪。

滿清入關之後,朱由榔在粵省稱帝。不過,在清兵的追剿下,他是東奔西竄,如同喪家之犬。後來一路逃亡到了緬甸,被緬甸國王安置在緬都。在這裡,永曆通寶自然是沒法兒用了,但流到緬甸一部分還是有可能的。

剛到緬甸的時候,朱由榔的隨從們據說還挺快活,經常逛窯子喝大酒。

後來,發生了“咒水之難”,朱由榔被軟禁了。

再後來,吳三桂大軍壓境,逼迫緬甸方面交出朱由榔。朱由榔接着被吳三桂帶回昆明,最終被絞殺(號稱自縊)。

“背文有個國字。定、國、留、粵、輔、明,這六個字,是永樂通寶背文單字的錢幣中,相對多見的。”餘耀看完之後,順勢交給了才朋璽。

才朋璽一邊看一邊聽。

才持璜道,“這個我大體知道,不像是單純的紀局。”

“這跟李定國有關。李定國在明末,參加過張獻忠的起義軍,號稱‘萬人敵’。張獻忠死後,李定國領着部分隊伍與朱由榔會和,共同抗清,後來成爲永曆朝的第一重臣。定國留粵輔明,這句話很容易理解。不過,這只是一種觀點,因爲畢竟還有其他背文,這個咱們就不探究了。”

才持璜點頭,“你的意思是這錢肯定不是贗品了?”

“不僅不是,而且極爲特殊,這是一枚賞功金錢!是永曆帝專門鑄造賞賜有功之臣的。永曆通寶中,市面上沒出現過折十(拾)的紀值。”

“沒出現過你怎麼知道?”

“首先,這是一枚到代的真品。再者,你這是‘國拾’;而‘定拾’金幣,在清代嘉慶年間出現過,是我從一本野史筆記中看到的,提及是出自南明亡臣後代,冒着掉腦袋的風險私藏的。還有,永曆帝仰仗手握重兵的李定國,用‘定拾’、‘國拾’作爲賞功金錢,也能說得通。”

才持璜沉吟,“嗯,張獻忠也鑄造過西王賞功金錢,割據政權就喜歡玩兒這一套。”

餘耀笑笑,“永曆這個皇帝,本就昏庸無能,在緬甸的時候,還曾給吳三桂寫信求情,希望留他一命,讓他在緬甸苟延殘喘。”

才持璜拍了下巴掌,“那應該就沒問題了,這漏兒撿的!全靠膽子大。”

“那是因爲你不缺錢!”才朋璽點了點他。

“具體價值不太好說,不過比試鑄母錢還要珍貴,百萬以上總是值的!你花了十幾萬,確實是個漏兒。”餘耀說道。

飯後,三人一起喝茶,餘耀拿出了一個小錦盒,“老爺子,我這很快就回江州了,持璜兄有好東西讓您過目,我在燕京也淘了件難得的玉件,也拿出來大家欣賞欣賞吧。”

“你這來一趟燕京,一顆鴿血紅還不夠?”才持璜微露驚訝。

餘耀心說,我這次可是滿載而歸,好幾件呢!不過,這聖旨玉牌,確實也是其中的稀罕玩意兒了。

才持璜看了聖旨玉牌,玉質自不必說,也能斷代,但上面的八思巴文,卻不識得。

單就八思巴文本身來說,才朋璽也不識得,卻顯然知道此物,“這應該就是八思巴文了?”

餘耀稱是。

“元代聖旨黃玉牌!比聖旨金牌還要珍貴!”

餘耀一聽,才朋璽不說“聖旨玉牌”,卻說“聖旨黃玉牌”,“老爺子,這聖旨玉牌,還有其他玉質的麼?”

第399章 翡翠店裡買瓷器第169章 玉豬龍第350章 選擇題第39章 殺豬第595章 子岡不明,上山先行第16章 竄貨場第126章 謝流齋第742章 羅甸,金甸第325章 唐墓四俑第667章 難道?第558章 農家院裡有大佛第236章 來了攪局的第191章 拿下鎮紙,又遇蹊蹺第520章 十二生肖冊頁第508章 帶瓶來,琺琅彩!第156章 五百年來一大千(第四更)第219章 吃着飯就組了團第154章 大滌子石濤(第二更)第386章 宋畫謎團第37章 一封家書(求收藏)第348章 北方書聖第166章 這種把戲,我不想再玩了第669章 舉重若輕第501章 摔杯第737章 監測船第287章 三幅仿畫皆出一人之手第101章 盛氣凌人的專家第243章 譚家第746章 轉戰木烏崗第302章 半兩錢,鼻菸壺,地球儀第511章 不真也能收第270章 我想起來了第42章 鬼市鍾馗第587章 符與圖第262章 一番梳理,兩枚銅印第440章 古玩江湖今猶在,不見當年格古齋第376章 六方瓶,騙局否?第208章 琴棋書畫第216章 白奇楠第307章 雞油黃第81章 這東西是你的麼?第188章 闊叔和二小姐第349章 俗體字,風化紋第600章 大罐子,小罐子第107章 鬥寶第625章 自暖杯第565章 明代雲子第417章 真假參半第518章 偏重的木盒第429章 赴泉城,小合計第17章 江岸翠峰圖第466章 各自佈局第648章 靈璧供石,嫦娥奔月第600章 大罐子,小罐子第208章 琴棋書畫第444章 三球五行第200章 不速之客第590章 黃貓脖掛白玉墜第542章 搭個香爐也是漏兒第1章 鬼臉花錢第784章 費盡思量,狡兔三窟第731章 仙鼎山下第622章 翻十倍還是漏兒第505章 費猜第436章 我懂了第204章 遼白雞腿瓶第679章 通話第720章 金聲引魂,雙金傳應第359章 碧璽印章第256章 書店裡的奶油男第408章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第749章 法臺第40章 盧記瓷行第652章 起興第207章 九月初三第478章 預先定傳人,插曲古月軒第264章 最後的暗示第251章 樞府瓷,卵白釉第445章 開箱第311章 月影貼片第673章 火字口補遺第124章 老鄰居第148章 梨園翹楚,江寧遺工第130章 科普耀第241章 文帝信璽第414章 珠壽不長,人老珠黃第158章 爬山頭,氣死貓第158章 爬山頭,氣死貓第536章 奇怪的徒弟第12章 被退貨的玉舞人第633章 譚心定上門第725章 江龍第753章 三件疑物第264章 最後的暗示第111章 後錯金,洞察入微第102章 鍾仿第759章 急了第265章 買高仿也是個難事兒第312章 我有燈架(爲長老影子沒有夢加更)第652章 起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