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一印兩人刻

上官雨這麼說,那就成了《雲山清江圖》要價一千八百萬了。

尹寶榮眼神一變,但轉而笑着點點上官雨,“我說什麼來着?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嘛!咱倆想法都一樣!”

上官雨咳嗽一聲,“其實價錢都是可以商量的。”

尹寶榮卻沒有再說話,面無表情地拿起一支菸點了,抽的時候也沒看上官雨和餘耀,好似在純粹享受香菸。

這情況,是尹寶榮覺得奇貨可居、獅子大開口在先,上官雨則是跟着提了價兒。

不過,東西和東西確實不一樣。這方“真品烜赫”田黃印章,對上官雨和餘耀來說,志在必得;但是一幅《雲山清江圖》手卷,尹寶榮卻不一定非得買。

這裡頭,不能說上官雨提了前輩之物、臨終交待之類的是個失誤,因爲你都尋過來了,就算表現的輕描淡寫,尹寶榮也不是傻子,不在意的東西哪會如此費力查訪?況且,如果不說出個原由,說不定尹寶榮還會起疑、暫時捂住東西。

這氣氛不對了。因爲尹寶榮對上官雨的開價很不滿意。

餘耀也點了一支菸,“尹老闆,我看這樣吧,你倆坐這兒空談,實在是有點兒太乾,不如,彼此先看看東西如何?邊看邊聊嘛!”

尹寶榮看了看他倆,“這話說得倒對!”

上官雨笑道,“我這就回去取東西。另外,看完了東西,今晚我做東。”

餘耀接口,“尹老闆,你和才老不也認識麼?正好才老今天和我通過電話,叫上一起吧!”

“才老今天有空?”

“有。”

“那該我做東!買賣成不成的兩說!”

一個小時後,餘耀和上官雨、才朋璽一起到了尹寶榮的辦公室,而尹寶榮也是剛取了印章回到辦公室不久。

他沒想到,才朋璽直接到辦公室來了,連說了幾句“有失遠迎”、“招呼不周”之類的話。

同時,尹寶榮心裡也嘀咕起來。

顯然,才朋璽是上官雨和餘耀請來的。才朋璽精通玉石,有幫忙掌眼的可能,也有幫腔的可能······哎?難道,這印章其實是才朋璽要買?上官雨和餘耀反倒是他請來的“先鋒”?

這尹寶榮怎麼也不可能想到真實的情況,但才朋璽的面子,是不能不給的。他收起了思緒,心說邊談邊看吧,反正不能吃虧,最好兩全其美。

上官雨沒有提出先看印章,而是和餘耀一起,展開了這幅手卷。

尹寶榮一看這展開的手卷,臉色一變看向上官雨,“老弟啊,你可沒說有王原祁的題引首啊!”

這“引首”,是手卷裝裱特有的東西,就是在開卷的位置空出一部分頁面,可以題字題詩什麼的;相對的,還有“拖尾”,就是在手卷末尾留出空白。

這幅手卷,上官雨說一米九的長度,其中王原祁的題引首就佔了七八十釐米。

四個大字:元賢妙筆。有王原祁的落款,也有鈐印。

上官雨微微一笑,“你也沒問啊,你只問有什麼鑑藏印!”

“好傢伙,人家都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你這還把優點給藏起來了。”

上官雨心道,若不是爲了“真品烜赫”印章,這畫我也不會賣給你。而且,反正最後都得看,給你個驚喜,反而好談。

“以尹老闆的眼力,說什麼不重要。”

尹寶榮確實驚喜了,“有王原祁的題引首,確實是加分項啊!”

王原祁,清初“四王”之一。

華夏書畫史上,有“二王”,指的是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書法;也有“四王”,指的是清初畫壇的王時敏、王鑑、王翬、王原祁。其中王原祁是王時敏的孫子。

四王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崇古仿古,他們都認爲宋元名家的筆法纔是最高標準。結果呢,這個藝術思想被皇帝認同了,所以當時就成了“正宗”。四王的畫作,以山水爲主。

這王原祁,從小就臨摹宋元名家的真跡,是公認的仿古高手;他最擅長的,是元四家之一的黃公望,也就是《富春山居圖》的作者。

這幅元代高克恭的《雲山清江圖》手卷,有王原祁的題引首,合情合理。而且既然如此,說明是王原祁舊藏。此畫的價值,的確是得上一個檔次的。

不過,即便上一個檔次,此畫的行價,雖說能過千萬,但也到不了一千八百萬的高價。

尹寶榮細細看完,保存的確完好,連個黴點兒都找不到。元代紙本真跡,清初重裱過,裱材和裱工都是一流的。

看完之後,尹寶榮搓了搓手,“我也不說旁的了,的確是好東西,但上官老弟你之前的開價,確實太高了。”

“不忙說。我還沒看印章呢!”上官雨笑道。

“對,對。來,請看!”

尹寶榮拿出了一個錦盒,打開錦盒,將一個剔紅的印盒擺在了桌上。

餘耀、上官雨、才朋璽三人都是心頭暗喜,原盒完好無損!

這方田黃印章,就如杜大爺介紹的那樣,隨型鈕薄意雕“半壁見海日”,田黃品質好,雕工又極佳,相得益彰。

看了這雕工,餘耀和才朋璽不由對視一眼。

雖然沒有落款,但兩人都看出來了,這應該是林清卿的作品。

林清卿,民國時期壽山石雕刻名家,尤其是薄意雕刻,堪稱大師。在他之前的清代,已經有人不斷在嘗試淺雕的印章鈕飾,但卻都侷限在工藝上;林清卿的薄意雕刻,則引入國畫的構圖原理和意境,藝術性上升到了一個高度。

不過,印文,卻並不是林清卿刻的。

這裡面,或許是許太炎請林清卿和另外一個人分別雕刻了印鈕和印文;也可能許太炎根本就不認識林清卿,只是得到了一方他的薄意雕鈕的印章作品,而後請人篆刻印文。

而篆刻印文的人,許太炎卻應該是認識的。

印文“真品烜赫”,小篆的體勢,陽文。

餘耀之前從上官雨那幅書法中,已見過落在紙上的朱印。但是見朱印和見印章是不一樣的;印章上除了印文,還能審視刀工。

餘耀和才朋璽審視這印文,又對視了一眼。只不過,這印文,兩人卻都看不出是誰的手筆。

第571章 多米藍珀第604章 老井第36章 穿制服,賣玉璽第463章 出戟尊,老色鬼第75章 荊軻刺秦王第701章 算盤第438章 密碼錯誤第69章 他能飛上天不成?第454章 金桃皮鞘第571章 多米藍珀第161章 戲碼第659章 紛至沓來我的古玩之路(代上感)第560章 夥着拿下第432章 四大高手會“觀音”第472章 鑲口定器,失之交臂第415章 天工第697章 南斗六星第98章 真有大寶藏!第448章 道義和良知第711章 再仿“鬼眼穿心”第436章 我懂了第613章 核桃閒話第270章 我想起來了第192章 頂級高仿代名詞第210章 嘉爾德第180章 這個傳人不知情第593章 子岡牌第741章 法印第344章 好人做到底第12章 被退貨的玉舞人第734章 監測站,研究所第400章 永樂甜白第375章 從二流作家到瓷器聖手第581章 雲青花第12章 被退貨的玉舞人第382章 兵分三路第129章 康熙通寶,大五帝第750章 終於找到了!第715章 陣符第518章 偏重的木盒第124章 老鄰居第771章 難道是有了?第377章 陪我過年第349章 俗體字,風化紋第398章 吃仙丹第630章 軸中之筆第528章 說畫就來畫第727章 又見玉牌,只是半塊第762章 他鄉遇故知第315章 六射星光鴿血紅第380章 唐人寫經第618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324章 星雲鏡第242章 重大歷史發現第720章 金聲引魂,雙金傳應第481章 靳伯聲第15章 次品第168章 我還有個名字,許如琢第681章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第642章 封侯掛印琵琶尊第197章 一截手卷第609章 刷漆的長案第750章 終於找到了!第118章 玄鳥生商第649章 底託落款第430章 玉斧和玉韘第755章 賠了夫人又折璽第712章 做好你該做的事情第744章 八卦湖,太極島第355章 兩個人的尾牙第449章 退貨,收盒子貼路費第465章 你還想再盤他?第434章 順藤摸瓜第3章 撿漏?打眼!第705章 子母劍第5章 剃頭掛袍將軍罐第289章 何以濯的唯一仿作完本感言第519章 金合頁,雷打綹第383章 真鼎何處尋第227章 琥珀之聖第788章 開棺見重器第247章 唐八棱第71章 帝王綠是個什麼綠第525章 上官雨的秘技第677章 彼暗我明第638章 又遇譚心定第496章 赴港第265章 買高仿也是個難事兒第702章 狗血第347章 名不虛傳第437章 兩個保險箱第520章 十二生肖冊頁第661章 紫金字體第290章 水仙盆,青花格盒第23章 王玉蘭第230章 鳴鶴二十八宿第542章 搭個香爐也是漏兒第322章 識古不窮,迷古必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