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小宋何許人也

老周最後選了五件玉器,全是和田玉籽料。

其中三件是一百克以上的手把件:一件黃沁白玉種的“鍾馗驅魔”,一件大料切出的秋梨皮龍龜,一件獨籽府上有龍;還有一塊高白的四六無事牌,一個佛引福來掛件。

這五件,按照標籤上的定價,總共是十四萬八。

豪哥道,“說來你們未必信,總價十四萬八,我一共才賺不到一萬塊錢。這還是因爲都是高貨,我在收價基礎上加價多一些;一般的貨品,我一件就賺大幾百塊。”

“豪總你這是堵我們的嘴啊!”老周應道。

豪哥擺擺手,“算十四萬吧!因爲餘老闆今天買了大件。這價兒你們也別再砍了。”

“好,就這樣。”老周也很痛快,因爲這些貨他拿回去,即便在朋友圈發發,那也不難賣,倒手就可能是翻倍的利潤。

濮傑卻拿過來一條精巧的白金鑲嵌翡翠的手鍊。一條手鍊上,一共鑲嵌了五顆高冰陽綠的小豆豆,同時卡扣兩側還各有一顆小鑽,整體顯得珠光寶氣。

很顯然,這是一條女士手鍊;餘耀一看,“我去,你這是又······這麼下本兒?”

“別瞎想,送老媽的!她挺喜歡翡翠,卻不捨得花錢,手腕上帶一串圓珠翡翠手串,種水很一般。我從外地買,就說撿漏了,她就不會嫌我亂花錢、叨叨我了。”濮傑應道。

豪哥一聽,“哎呀兄弟,你這麼一說,我都不好意思賺你錢了。”

濮傑嘿嘿一笑,“你說不賺錢,我也不信啊!不過我看標價還可以,你能優惠多少算多少吧!”

豪哥報了價兒,濮傑當場也買下了。

之後豪哥提出中午他做東,但三人都婉拒了。豪哥勉強不來,最後也就送走了他們。

要不是餘耀這個大漏兒,三人可能就和豪哥一起坐坐了;因爲這個大漏兒,若是和豪哥坐下吃飯,那就沒法兒聊了。

三人先回了酒店,到了餘耀的房間,濮傑和老周都要繼續欣賞下這個香爐。

濮傑和老週一邊看、一邊問;餘耀則相應解釋。

鈞窯始於唐,盛行在宋,起源就在中原地區,發展出一個龐大的北方窯系。北宋鈞窯有官鈞民鈞之分,在靖康之亂停燒;金代恢復,元代繼續發展。

元代鈞窯的水準,本來是和北宋無法相比的,但也時有精品出現,其中“小宋自造”香爐,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這個‘小宋’,到底是何許人也?”老周聽餘耀詳細解釋了那一件“小宋自造”香爐之後問道。

那一件“小宋自造”香爐,是出土發現的,而後陳列在博物館裡,也是華夏目前發現的最大、最完整、最高工藝水準的古代鈞窯香爐。當然,鈞窯器型裡的香爐也不算很多。

“對啊,這小宋水平如此之高,爲何之前就發現這麼一件留款兒的?”濮傑追問。

“這其實是個謎團。”餘耀低頭點了一支菸,“一直沒有確鑿公認的說法。”

“靠!”濮傑叫道,“你這閃得我不輕!”

餘耀笑了笑,“不過,有個野史的說法,想不想聽?”

“你大爺的!這麼吊人胃口有意思麼?”

老周卻在一旁笑道,“是人家沒說完,你非要着急打斷。”

餘耀則直接說開了,“根據野史的說法,這個‘小宋’,不是因爲他姓宋;這個‘自造’,也不是留給自己用的······”

元代初年,因爲戰亂,不少窯口都被毀了;高水平的鈞窯工匠也是越來越少。這位小宋的父親,則是一名技藝高超的鈞窯工匠。

後來,小宋的父親被元軍徵收,成爲一名匠戶,年幼的小宋跟着父親入了匠籍;所謂匠籍,就是你得一直從事手工業,子承父業代代相傳,不能再幹別的了。

小宋深得父親真傳,也很有天賦,一步步成長,鈞窯制瓷水準越來越高。特別是對窯變的控制,也越來越高明。

小宋漸漸有了名氣,但是匠人身份低微,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姓甚名誰,只知道他是南宋遺民,便習慣稱呼他爲小宋。

而小宋被叫多了以後,乾脆也就自稱“小宋”。

鈞窯的窯變釉色,在宋元時期是很受歡迎的,同時高水平的鈞窯瓷器,價值自是不低。元代疆域極大,亞歐通商便利,包括鈞窯在內的很多瓷器,在歐洲的銷路都很好。

這時候,忽必烈的曾孫、懷寧王海山,召集了一批能工巧匠,專門爲他燒製瓷器,銷往歐洲。

這其中,就有小宋。

小宋的技藝出衆,他燒製的鈞瓷,深受歐洲商人喜愛,獲利無數;同時懷寧王也很喜歡,於是越來越器重小宋。

1307年,懷寧王海山登基,就此成爲元代皇帝之一,是爲元武宗。

而此時的小宋,卻因爲篤信佛教,產生了想出家爲僧的想法。可是,不要說入了匠籍不能出家,就是元武宗,也不會同意小宋放手燒製鈞窯瓷器。

這種情況下,小宋也沒辦法,便在元武宗的默許下,給很多寺廟燒製瓷器。

1308年,一座大型寺廟重修完成;此後,小宋耗費了一年心血,爲寺廟燒製了一件佛前供器香爐。

1309年九月十五,香爐燒成。這件香爐,是小宋燒造的鈞窯瓷器中,最爲滿意的一件;於是,他便第一次在自己燒製的鈞瓷上刻了款兒:

己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爐一個。

爲寺廟燒製的,卻要刻“自造”,是因爲小宋在內心深處對佛教的虔誠,所表達的意思不言而喻。

在這件香爐燒成之後,小宋就此銷聲匿跡。這也是他在歷史上沒有留下真實姓名的原因之一。

小宋走後,元武宗的心理比較複雜,當然會發怒,更有深深地惋惜。

元武宗慨嘆:小宋一走之後,鈞瓷神技從此絕矣!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這件“小宋自造”香爐出土,隨後便進入了博物館陳列。

“己酉年,小宋燒完這件香爐就遁世了,而你買下這件,卻是第二年庚戌年的,這能說得通麼?”濮傑不由問道。

餘耀擡手一點香爐,“不僅說得通,而且,更加說明是真品,斷然不可能是仿造!”

第727章 又見玉牌,只是半塊第316章 林豐草的倉庫第510章 借緙絲,騎銅盒第618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580章 結界,地窟第196章 無名玉石,撲朔迷離第151章 真正來歷第624章 拓片識杯第752章 一時僵局第633章 譚心定上門第555章 故人舊事第124章 老鄰居第765章 如此熟坑第480章 七星拱北第311章 月影貼片第554章 宋青花第520章 十二生肖冊頁第73章 它就像趙子龍!第473章 賭一把第486章 希特勒收藏的假畫第265章 買高仿也是個難事兒第39章 殺豬第725章 江龍第92章 一寸緙絲一寸金第589章 魂瓶,提點第353章 可憐之人和可恨之處第528章 說畫就來畫第361章 太有技術含量了第104章 一睹真容第716章 運籌帷幄第332章 唐畫,半印第348章 北方書聖第339章 三尊太顛方鼎第75章 荊軻刺秦王第64章 脫口垂足郎不流第74章 乃字還是這麼正第461章 一夜未眠第155章 一紙乾坤(第三更)第617章 彩漆戧金銀錠盒第528章 說畫就來畫第80章 金頂香爐第790章 昭陵六駿,謝流齋第561章 哪兒都能碰到他第627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13章 老窯第709章 扶助第372章 北齊佛頭第237章 吃了花椒的鄰居第730章 洞府第134章 曼生十八式,合鬥壺第299章 白毫光第573章 錯金不成,再上銀牌第495章 陰差陽錯第327章 雞血長命鎖第590章 黃貓脖掛白玉墜第322章 識古不窮,迷古必窮第571章 多米藍珀第691章 玉爲媒第664章 預展之前第654章 星空圖第537章 凌亂的背後第309章 兔毫盞第348章 北方書聖第393章 崔白變成唐白虎第543章 一善堂第268章 黃家駒,黃賓虹第570章 一塊特殊的蜜蠟原石第528章 說畫就來畫第114章 撞器第160章 黑驢蹄子第176章 土字口掌眼第447章 不明山谷,傳人將聚第600章 大罐子,小罐子第532章 鬼叔第486章 希特勒收藏的假畫第71章 帝王綠是個什麼綠第467章 楊銳給的驚喜第666章 非拍品第542章 搭個香爐也是漏兒第234章 英雄合巹杯第668章 紛亂擾擾,認定直覺第687章 摽上了第694章 拾古會第762章 他鄉遇故知第521章 對不上第423章 上善若水第617章 彩漆戧金銀錠盒第786章 雷厲風行,開啓秘藏第272章 九鼎堂第633章 譚心定上門第537章 凌亂的背後第93章 賭格第333章 鑑畫第749章 法臺第61章 御製鼻菸壺第333章 鑑畫第255章 石渠寶笈第339章 三尊太顛方鼎第330章 你就是真正傳人!第523章 心機深沉的老頭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