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第95章

林小風嘴角輕輕一揚,鉤勒出一抹淡然而又深邃的哂笑,那笑容中交織着對古聖先賢智慧的深深敬仰和對現實世事無常的洞若觀火。在這莊嚴肅穆、氣勢恢宏的朝堂之上,諸位公卿大夫們個個猶如夜空中的繁星,各自閃爍着獨特的光芒,他們的精明與睿智雖不常言表於經濟學之名,卻早已將經濟之道融會貫通,如同烙鐵在心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供需平衡這一樸素而又深刻的市場邏輯,在他們心中無疑是常識般清晰可見,畢竟,經濟學的本質不過是世間規律的一種提煉與歸納,是對人間煙火最直接的解讀。

正當此時,白永元適時地打破了沉寂,他的話語音色低沉而凝重:“然則,此事涉及的風險不容忽視,一旦行差踏錯,必將引來天下百姓沸沸揚揚的議論,我在此表態,贊同陸大人的觀點。”此話猶如一塊石頭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層層漣漪,迅速擴散開來。衆臣聞聽後紛紛響應,一聲聲“臣附議”、“臣等皆附議”的話語如波濤般在大殿內起伏迴盪,彰顯着共識的磅礴力量。

每一個字眼都像是敲擊在金石上的鼓點,震顫着每個人的心絃,也昭示着廟堂之上決策的重要與艱難。而林小風則靜立原地,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複雜情緒,他知道,這場關乎國計民生的大討論,已不僅僅是理論層面的爭鳴,更是實際操作中的一次嚴峻考驗。

靖江帝傾聽着羣臣的議論紛紛,他微微低垂首顱,那深邃且沉穩的目光中閃爍着銳利而決斷的光芒,彷彿透過層層迷霧看到了未來的路徑:“好,朕決定採納此法進行處置,陸印生,你回宮之後需詳細擬寫奏摺,將今日所議之事呈報於朕。”“遵命,陛下。”陸印生應答得恭敬有加,其聲音在空曠莊重的大殿內悠悠迴盪,宛如一曲古老的宮廷樂章。

林小風聞聲後,眼角悄然滑過一抹不易察覺的不屑,輕輕啐了一口,心中暗自嗤笑道:果然這些朝堂上的權謀者們都是些瞻前顧後、避實就虛之輩。他們畏懼承擔責任,面對可能招致百姓責難的風險,無人願意挺身而出,直面那如同狂風驟雨般的輿論壓力。這個道理,在座的每一個人都心知肚明,然而人性中的軟弱與恐懼卻像一道無法跨越的高牆,緊緊束縛住他們的行動。當這一念頭在林小風腦海中掠過時,他不禁爲自己在這場困境中孤立無援的處境感到一陣寒意襲上心頭,一種悲涼的情緒如薄霧般瀰漫開來。

他環顧四周,那些平日裡冠冕堂皇的面孔此刻都顯得如此蒼白無力,彷彿被無形的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林小風的心猶如一顆石頭墜入深潭,激起陣陣漣漪,他知道,自己所堅持的道路雖然艱難險阻,但他亦明白,只有敢於直面風暴的人,纔有可能成爲真正改變時代航向的舵手。在這個充滿矛盾和掙扎的時刻,他的眼神愈發堅定,儘管內心充滿了孤獨與悲涼,但那份執着與勇氣卻未曾消減半分。

接下來的討論在林小風耳畔如同溪水潺潺,然而他卻並未沉浸其中。京師雨災的災情分析、各地瑣碎繁雜的民生小事以及匪患活動與祥瑞現象的報告,在他聽來無非是一篇篇冗長且空洞的官樣文章,它們猶如纏繞在他心頭的一團亂麻,既無力去解開,也無意於隨聲附和那看似熱鬧實則蒼白無力的朝廷遊戲。

話語交織間,他只是機械地點頭示意,眼中透出的是深邃而冷峻的旁觀者之態,內心世界被沉重的思緒淹沒。那些紛繁複雜的議題彷彿一場鬧劇,在大殿上粉墨登場又悄然謝幕,留下一地華麗卻又空洞的背影。終於,在一片莊重肅穆的氣氛中,冗長繁瑣的朝議結束,羣臣各自散去,朝着各自的宮闕歸去,唯有靖江帝獨守在這繁華而又藏匿着國策機密的靳臨坊內。

林小風步履沉穩地跨出了公房門檻,每一步都似承載着廟堂之上的千鈞重量,身後緊跟着的是李德賢,兩人身影在夕陽餘暉的映照下拉得悠長而寂寥。

“老林,我琢磨你方纔提出的那套救災策略,其間似乎蘊藏着一種深遠且不爲人知的思量。”李德賢打破了這即將消逝於黃昏中的靜謐,他的聲音雖如石破天驚般突然,卻帶着含蓄內斂的力量,像是拂過湖面的一陣微風,激起層層漣漪,讓人不得不陷入對林小風所提方案背後的深度思考之中。

林小風聞此言,那雙深邃的眼眸中陡然閃現了一抹意外與疑惑交織的光華,彷彿夜空中劃過的流星,短暫卻引人注目。他緩緩轉過臉龐,目光如炬,直視着李德賢,雖然語調保持着一種波瀾不驚的平靜,但言語間卻暗藏着洶涌激盪的情感:“何出此言?請李大人詳述其理。”

李德賢聽罷,面容上浮現出一抹淡淡的無奈與惋惜,猶如一幅飽含歲月滄桑的畫卷,眉宇間的褶皺如同承載了民間疾苦的千溝萬壑,他微微搖頭,發出一聲悠長而沉鬱的嘆息:“此刻恐難以盡述其中曲折,只因我每日行走在這繁華與落魄並存的坊市之中,親眼目睹百姓生活的種種百態,於世事變遷中悟得一絲不易察覺的脈絡。如今父皇已做出了決策,我們身爲臣子,縱然心中有萬千良策與見解,但在聖意麪前,也只得暫時收斂鋒芒,順應天意,無力再行任何變通之舉。”

他的話語在大殿內迴盪,像是歷史的鐘聲,敲擊在每一位大臣的心頭,讓那些潛藏在內心深處的憂慮與困惑都隨着這低沉的聲音一起涌現。林小風凝視着李德賢,兩人的視線在空氣中交匯碰撞,彷彿在無聲地交流着對現實困境的無盡感慨和對未來的深深憂慮。這一刻,整個朝堂被一種無形的壓力籠罩,顯得異常壓抑而又莊重,每一個人都在思考着如何在堅守職責與體恤民情之間找到一條可行之路。

然而,李德賢並未沉溺於這沉重話題的泥沼中無法自拔,他嘴角一挑,綻放出一抹既狡黠又灑脫的笑容,彷彿是對生活那無盡荒誕與悲歡離合的一次輕描淡寫的調侃和深深的熱愛:“罷了,這些煩心事暫且放置一旁,咱們豈能整日這般嚴肅度日?總得找尋些生活的樂趣,挖掘點凡塵俗世中的趣味纔是。”

此刻,在那巍峨壯麗、威嚴莊重的儀門之外,一位身着陳舊衣裳的男子映入眼簾,他的身影在夕陽下顯得格外落拓不羈,步履雖悠閒卻透着堅韌。他眼神裡流淌着淳樸的好奇之光,如同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捕捉着身邊每一處細微的變化。突然,他的視線被湖邊一處奇異景象所吸引——一名學士正虔誠地跪在水中,對着湖面行禮拜祭,這一幕宛如一幅生動鮮活的畫卷,瞬間吸引了他的全部注意力。

他饒有興致地繞過熙熙攘攘的人羣,腳步放慢,目光流轉在那沉浸在祈禱中的學士身上,反覆揣摩着這一幕背後的深意。在他的眼中,那尋常百姓日常生活的點滴瑣碎彷彿都折射出整個王朝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每一個細微的動作、每一道獨特的風景,都似乎蘊含着大千世界、人間百態的縮影。他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解讀這個世界,從市井小民的生活瑣事中洞悉王朝更迭、社會變遷的潛流暗涌,而這一切,都在他的觀察與思索中化作了一篇無聲的敘事詩。

在那片污水漫溢、惡臭四溢的破敗場景中,一位姓湯的學士終於忍無可忍,他的內心猶如烈日下曬得乾裂的柴火,只待一根引信將其憤怒熊熊點燃。此刻,一名看似木訥實則淳樸至極的男子,因一次又一次地在這污濁之地徘徊不前,無意間成了點燃這團怒火的火星。只見湯學士突然之間如猛虎躍起,他霍然從屈膝的位置挺直身軀,面色鐵青得彷彿能映出陰霾天際,那聲如雷霆的喝問在污水上空迴盪:“你這個反覆無常的人,在這裡來回踅摸究竟有何意圖?還不速速離開此地!”

然而,這位被斥責的老實巴交男子並未因此而顯露出絲毫懼色,反倒是回報以一抹憨厚而略帶困惑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未經雕琢的璞玉,透着一股泥土般的質樸氣息。他用那夾雜着不解與純真的語調回應道:“你們怎麼都跪在這渾濁不堪的污水之中呢?這水又髒又臭,難聞得很,你們就感覺不到嗎?”

湯學士聞聽此言,心中的憤慨更是如沸水般翻騰不止,他犀利的眼神猶如兩柄冷硬的劍,直刺向眼前這位看似愚鈍的男子,話語中的責備之意已無需贅言,明明白白地烙印在每一個字眼之上:“明知這污水如此骯髒惡臭,你竟然還敢涉足其中,真是無法無天,豈有此理!還不快點給我滾開!”

就在這一觸即發之際,那老實男卻慢悠悠地從鼻孔中抽出兩團早已準備好的棉絮,這一舉動在他粗獷有力的手勢中顯得既生活化又充滿了原始的智慧。他邊笑邊解釋道,笑聲中帶着一絲苦澀與無奈:“家中遇到了急事,我也是萬般無奈之下才涉水前來此處,幸好早有準備這兩團棉絮,這才勉強抵擋住了這股迎面撲來的噁心惡臭。”

此言甫一落地,猶如雷霆乍響於寂靜的學士羣中,衆人瞬間如同被定身法定住一般,個個瞠目結舌。短暫的靜默之後,一股嶄新的精神力量在他們中間滋生開來,恰似暗夜之中驟然劃破天際的一道曙光,帶給他們無盡的希望與遐想。學士們紛紛開始竊竊私語,眼神裡交織着疑惑與期許,設想如果能夠得到這種神奇的棉絮,或許便能徹底擺脫那污水帶來的惡臭困擾,還書院一份久違的寧靜與清新。

於是乎,在這份共同的好奇心驅使下,衆學士異口同聲,齊刷刷地將目光聚焦在這位看似忠厚老實的男子身上,語氣急切而迫切地追問:“你這能抵禦污水之臭的棉絮究竟是從何方得來的?速速拿出來讓大夥兒開開眼界!”

面對這一片熱切的目光和如潮般的詢問,那位老實男並未顯現出絲毫慌亂,他一邊從容不迫地把手探入自己那陳舊破敗、補丁滿布的衣衫內摸索,一邊用那略帶羞澀卻又憨實無比的嗓音緩緩迴應:“我這裡倒是有些棉花,若是諸位同僚有急需……”這番話音未落,原本還在爲棉絮之事驚歎不已的學士們再次陷入了愕然狀態,彼此面面相覷,難以置信的表情寫滿了他們的臉龐。

畢竟,時值夏末秋初,雖有涼意漸起,但離寒冬尚遠,人們通常不會在這個時節穿戴棉衣;更何況眼前這位男子一身寒酸打扮,似乎連餬口都顯得捉襟見肘,怎會有可能備有棉衣,更別提是一件即便破敗不堪卻又能抵擋污水異味的奇特棉衣了呢?如此反常之事,自然引得學士們心頭疑竇叢生,不禁對這個神秘的棉花來源產生了更深一層的好奇與探究之心。

在那熙熙攘攘的人羣中,一個面目冷峻的男子猶如一隻從暗處躍出的猛獸,毫無預兆地向人羣中的老實人李四四發起了凌厲的質問。他的聲音猶如一把銳利的破冰之錐,穿透了嘈雜的市井之聲,直刺進每一個人的心底:“你身上披掛着的那件破敗不堪的棉衣,究竟是從何方來路?莫非是偷竊而得,抑或是強搶而來?”話音落下之際,一股難以言喻的寒意瞬間瀰漫開來,彷彿連空氣都爲之凝固。

李四四聞此尖銳的指控,臉色瞬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一抹慍色在他的面龐上如閃電般劃過,他瞪大了佈滿血絲的眼睛,沉聲迴應,言語間帶着壓抑不住的憤慨與不平:“汝何出此狂言!此棉衣乃我偶然拾得於街頭巷尾,撿拾他人遺失之物亦能成爲罪行麼?吾不過是出於好心詢問爾等是否需要罷了!”此刻,周圍原本各自忙碌的衆人被這突如其來的爭吵所吸引,紛紛將目光聚焦在這場衝突之上。他們無暇去深究這件破舊棉衣背後隱藏的故事,只因寒冷的侵襲讓他們迫切渴望得到這份或許真是他人不慎丟失的溫暖。於是,人羣中七嘴八舌地催促起來,話語急切而混雜:“我們要棉衣!快拿出來吧,你姓甚名誰?”

李四四臉上浮現出一抹略顯苦澀的無奈,他坦然地迴應着周圍的好奇目光:“鄙人姓李,名喚‘四四’。”人羣中,湯學士聞聽此言,那雙精明的眼睛裡迅速閃過一道狡黠的光亮,嘴角微微勾起,做出一副欣喜的模樣:“哦?李四四,好一個淳樸至極的名字。那麼,你快些給我取兩團棉花來。”然而,李四四並未如他所願般立即照辦,而是面色一沉,流露出明顯的不悅與不滿:“你們這些人啊,一張口就要索取,可曾想過付出半文錢的代價嗎?”

湯學士見狀,臉色如同夏日晴空瞬間陰雲密佈,陡然間厲聲喝道,聲音猶如霹靂劃破寧靜:“我可是朝廷裡的學士編修,你這刁鑽的小民,僅僅是一團棉花而已,竟然還敢向我要銀子?”面對湯學士的威壓,李四四非但沒有退縮,反而嗤笑了一聲,他的眼神中閃爍着堅毅與嘲諷的光芒:“就算當官又如何?難道還想仗勢欺人、強行奪取百姓的東西不成?今日之事,我看還是就此打住爲妙!”話音未落,他憤懣地轉過身去,決絕地踏出步伐,打算離開這個是非之地,留給身後的是無盡的尷尬與反思。

在那污水橫流、惡臭瀰漫的逼仄巷口,衆人被這股從地獄深處噴涌而出的硫磺氣息所侵襲,喉頭不禁滾動,像是要將胸腔中的憤懣與無奈一股腦兒地傾瀉出來。他們忙不迭地嘶啞喊叫:“站住!快回頭!”那污水之味猶如烈火中熬煉出的毒液,直刺鼻腔,讓人恨不能即刻尋得棉花堵住鼻孔,以求片刻安寧。即便掏出平日裡積攢的幾兩銀子去購買這能夠暫時抵擋污濁空氣的棉團,衆人亦是毫不猶豫,甘願承受這筆代價。

李四四聞聲駐足,他的背影在市井的髒亂之中顯得格外醒目,彷彿一株傲立於荒蕪之地的白楊樹。他手中緊緊捏着一團潔白如雪的棉花,緩緩轉過身來,面向那些焦躁不安的人羣,嗓音低沉而平靜,如同波瀾不驚的湖面:“諸位可是想要購買這些棉團?” “買!”人羣異口同聲,呼聲震耳欲聾,如同洶涌的海浪猛烈撞擊着海岸,其中蘊含的卻是無盡的無奈與迫切的需求。

李四四面色未改,依舊保持着底層百姓那份特有的誠懇與質樸,他慢慢開口,每一個字都像石頭投入水中,激起一圈又一圈的漣漪:“五兩紋銀,可以換得兩團。”隨着這句話落地,人羣中瞬間爆發了一陣騷動,議論紛紛,卻又不得不面對現實,逐一接受這個看似微不足道卻關乎生存的交易。

然而,李四四這番不畏權勢的直言,猶如火種投擲在乾草堆中,立時引燃了衆學士潛藏已久的怒火。一位年輕且血氣方剛的學士首先按捺不住胸中的憤慨,他的臉龐因爲憤怒而扭曲變形,眉宇間擰成一團烈火般的憤慨:“你這個狡猾刁鑽之徒,竟敢在此大庭廣衆之下獅子大開口,索要五兩紋銀!我看你是被貪婪之慾衝昏頭腦,已全然喪失了道德底線,實在是無恥至極!還不速速滾開!”他的話音剛落,彷彿一塊巨石投入平靜湖面,激起了層層漣漪,羣情瞬時沸騰,衆學士紛紛加入譴責的洪流之中,對李四四的行爲展開了激烈的口誅筆伐,個個義憤填膺,怒不可遏。

此刻的李四四,在那些文人士子的眼中,彷彿從一個平民百姓瞬間化身爲一隻飽經世故、狡猾又可憎的老狐狸,他手中緊握的那團看似普通的棉花,卻被他硬生生地標出了五兩紋銀的天價,這一舉動不僅令在場之人瞠目結舌,更讓人深感生活底層人民與權貴階層之間懸殊的對立和矛盾衝突。這場面,如同詩人揮毫潑墨勾勒出的一幅世俗畫卷,濃墨重彩地描繪出人性的掙扎與矛盾,生活的艱辛與不易,以及權貴與平民在利益面前所展現的赤裸裸的真實面貌。在這喧囂的人聲鼎沸中,每個人的表情都像是一塊拼圖,共同構建起一幅生動的社會風情畫,其中既有對正義的呼喚,也有對現實無奈的深刻反思。

李四四,這個看似粗獷實則機敏如狐的男子,在面對那片污水橫流、濁氣熏天的水面時,卻彷彿置身事外,毫不在意。他微微屈身,彷彿要將自己融入這片混沌與污穢的世界,深吸一口混合着水草腐臭和渾濁氣息的空氣,喉間溢出一聲悠長而略帶戲謔的感嘆:“嗯——堵住鼻子嘛,嘿,這一來,可真是任何異味都聞不到了,倒也別有一番清新的暢快。”

就在這一瞬息之間,他的目光流轉,那雙閃爍着狡黠與洞察力的眼睛有意無意地瞥向了身旁一位打扮得文質彬彬的湯姓學士,心中暗自琢磨:“看來你我二人之間,怕是存在着那麼一絲微妙的緣分。”話音尚未消散在污濁的空氣中,他已經迅速從懷中掏出一團潔白無瑕的棉花,手法熟練且毫不猶豫地撕下一塊,然後巧妙地塞進了那位湯學士的鼻孔內。

此時此刻,市井巷口彷彿凝固了一般,衆人的視線都被李四四這突如其來的舉動所吸引,只見他那粗糙的大手輕巧地觸碰着學士的臉龐,動作雖粗獷,卻又帶着一種難以言喻的細膩。而那位被棉花堵住鼻孔的湯學士,則滿臉愕然,半晌纔回過神來,望着眼前的李四四,眼中充滿了驚訝與不解。在這充滿市儈味兒的場景中,李四四的一舉一動,宛如一道獨特而深刻的風景線,讓周圍的人們不禁多看了幾眼,同時也爲這場鬧劇增添了幾分荒誕與真實交織的生活色彩。

湯學士在毫無防備之際,突然之間感覺到一股清冽的氣流猶如山澗泉水般透過那團棉花直衝鼻腔,彷彿瞬間驅散了四周長久以來積聚的惡臭氣息,讓他的呼吸爲之一暢,身心舒爽不少。然而,這種單邊鼻孔的暢通並不能完全抵消另一側阻塞所帶來的不適,就如同一間房屋的一半窗戶被徐徐打開,清風穿堂而過,而另一半窗戶卻依舊緊閉着,悶熱難耐。他下意識地想要擡起手來捂住那隻堵塞的鼻孔以求緩解,但現實卻讓他無奈地停下了動作,因爲他的雙手此刻正浸泡在一攤污水之中,泥垢滿布,連指縫間都沾滿了生活的塵埃,只能忍痛放棄了這個念頭。

湯學士微微側轉面龐,目光落在李四四那張憨厚中透着狡黠的臉龐上,由於笑容太過真誠,以至於皺紋如同溝壑一般擠滿了整張臉。帶着一絲尷尬與懇切,他提出了交易:“我要買你一團棉花,願意付二兩半紋銀。”話音甫落,原本期待迴應的氛圍卻被李四四打破,只見他不急不忙地用手背輕輕摩挲着後腦勺,嘿嘿一笑,露出一口潔白整齊的牙齒,像是個深諳世故的市井智者:“我說老哥,我這兩團棉花一起賣是五兩銀子沒錯,可你要知道,要是單賣的話,一團單獨開價,那也同樣是五兩銀子的價格。”

此言一出,整個場景似乎籠罩了一層微妙的市民智慧和生活哲學的色彩,這便是人間煙火氣最濃之處,也是詩人筆下那些尋常百姓的生活寫照。他們身處生活的瑣碎與艱辛之中,卻總能發掘出一套屬於自己的生存法則,在世俗的討價還價中閃爍着機敏與堅韌。這一幕對話,恰似一方小小的生活舞臺,上演着人性的真實、生活的曲折與底層民衆應對世事的那份獨特智慧,讓人不禁感嘆,即便是再微不足道的買賣背後,也有着難以言表的人生哲理與厚重的情感底蘊。

湯學士被李四四的無理之舉氣得幾乎魂魄離體,面容扭曲得如同被人狠狠擰成一團。他一隻鼻孔被棉花堵住,整個人彷彿懸在了半空之中,既無法順暢呼吸,又無法徹底窒息,那是一種痛苦到極致的憋悶感。儘管明知自己正在遭受敲詐,卻只能忍氣吞聲、無可奈何。他憤恨地瞪視着眼前這個看似粗獷實則狡猾的李四四,牙關緊咬,發出一陣低沉而壓抑的嘶吼:“好!我給你五兩銀子!把另一團棉花給我!”

於是,在衆人的目光聚焦之下,湯學士伸出了那隻佈滿歲月痕跡的手,這雙手曾書寫過無數墨寶,如今卻沾染了市井塵埃,顯得格外刺眼。手中緊緊握着的五兩紋銀,沉重得彷彿是他此刻屈辱與無奈的象徵。李四四面不改色地接過了這隻帶着污漬的手遞來的銀子,動作熟練而麻利,像是無數次重複過這樣的交易,他將另一團棉花迅速塞進了湯學士尚未堵塞的鼻孔。

隨着第二個鼻孔也被棉花堵住,湯學士的身體似乎突然卸下了一副千斤重擔,原本扭曲的臉龐鬆弛下來,長嘆一口氣,那種擺脫污水惡臭、得以喘息的暢快感覺讓他難以言表。周圍的衆位學士目睹此情此景,紛紛投去微妙的一瞥,他們低下頭顱,輕輕吞嚥口水,各自的心中五味雜陳,既有對湯學士遭遇的同情,又有對自己同樣可能陷入如此困境的恐懼與憂慮。

不久,又有一位學士在難以忍受的痛苦中掙扎,他的聲音裡透着一種決絕與無奈,彷彿是在向命運做最後的妥協:“我也要兩團棉花!”他的話語斬釘截鐵,擲地有聲。李四四聞聲即動,猶如一隻靈敏的老鷹鎖定目標,大步流星地走向那位學士,那穩健的步伐、熟練的手法無不在訴說着他對此事的熟稔。只見他迅速爲學士塞入兩團棉花,而隨着這一動作的完成,他又一次輕鬆地收穫了五兩白花花的銀子。這位剛剛還因鼻孔堵塞而苦不堪言的學士,在得到棉花的那一刻,臉上緊繃的痛苦表情瞬間如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副沉浸於舒泰之中的安然模樣。

這一幕如同觸發了某種神秘的力量,猶如推倒了多米諾骨牌一般,引發了連鎖反應。緊接着,其他學士們紛紛效仿,一個接一個地簇擁到李四四身邊,爭先恐後地購買棉花以求解脫痛苦。那些未攜帶足夠銀兩的學士更是急得面紅耳赤,他們四處奔走呼朋喚友,片刻間便籌集到了應急的錢財。很快,衆人的鼻孔都被潔白的棉花填充,原本瀰漫在廳堂內的惡臭氣息似乎被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宛如春回大地般的生機復甦的氣息。

然而,在這看似和諧且充滿希望的一幕背後,李四四卻獨自站在那裡,手中提着那個裝滿沉重銀兩的錢袋,沉甸甸的重量彷彿是他此刻心情的真實寫照。他身後,是衆多學士們投來的目光,那目光中交織着憤怒、羨慕、嫉妒以及種種複雜難明的情緒,彷彿一道道無形的利箭,刺向這個憑藉棉花而賺得盆滿鉢滿的市井小民。在這一瞬之間,李四四的存在成爲了一面鏡子,映射出人間百態,同時也揭示了生活在這繁華世界背後的艱辛與無奈。

人羣中,一陣低沉的議論聲悄然升起,猶如水波盪漾在昏暗的角落:“這難道就是傳說中李一豪治下的子民?曾聽聞那片土地上教化深厚、民風淳樸,怎會墮落至如此境地,實乃無恥卑劣之極!”另一位學士緊皺眉頭,語氣中充滿了深深的惋惜與痛心疾首:“真是讓人失望至骨髓,簡直是趁火打劫,這種行徑與那些鼠竊狗盜又有何異?”還有一位學士則顯得淡然且無奈,他輕輕搖頭,似是看透了世間的滄桑:“罷了,這世間總會有魚目混珠之人。”

隨着這些聲音漸漸消退,大殿內陡然陷入了一種壓抑而深邃的寂靜。衆人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正門上方懸掛着的李一豪首級,那一瞬間,他們的神色變得尤爲複雜,彷彿被歲月雕琢過的石像般凝重。他們的眼眸中映射出李一豪那昔日威嚴的臉龐,內心的疑問如同潮水般涌動:我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懷着無比虔誠的心跪拜在這莊嚴的大殿之內,這樣的忠誠和付出,真的能換來應有的公正與回報嗎?究竟我們的信仰,是否真能照亮前方的道路,抑或是僅僅在黑暗中燃燒自己,卻無法照亮他人?

他們在心中默默問着,又似乎是在問彼此,更是在問這個充滿矛盾與變數的世界。而那顆懸掛在高處的頭顱,無聲地訴說着一個王朝的興衰與百姓的悲歡離合,它的存在彷彿是對所有人的一記警鐘,提醒着人們在追求正義與公平的路上,始終存在着難以逾越的溝壑與挑戰。

李四四的身影逐漸消失在了熙攘的人羣之中,那堅實的步履每一步都似乎將手中的銀兩壓得愈發沉重,彷彿每一枚銀幣的分量都能將他的心墜入深不見底的幽谷。他回首一望,那一片學士們的身影早已消融在了喧囂的人潮裡,如同初晨的露珠被烈日蒸發,轉瞬即逝。此時此刻,他那憨厚的笑容中卻悄然閃過一抹狡黠,如鄉間泥鰍般機敏地改變了行走的方向,疾步如飛地避開衆人的視線,徑直奔向那座巍峨莊嚴的官衙。

在那深邃莊重的官衙之內,林小風與李德賢兩位老友已靜候多時,他們的身影在昏黃的燭光下顯得沉穩而蒼老,唯有歲月在他們的眼角雕刻出一道道深深的皺紋,像一條條無聲流淌的小溪,講述着他們共同經歷的故事。突然,院門豁然洞開,李四四大步流星跨進院內,手中捧着那袋沉甸甸的六百兩白花花的紋銀,面對林小風,他的語調雖低沉卻充滿了決斷與力量:“德先生,這一袋整整六百兩紋銀已經全數落入了那些學士之手。”

李四四的話語擲地有聲,字句之間彷彿還回蕩着市井巷陌的嘈雜和銅錢碰撞的清脆,那滿滿的銀子不僅象徵着他今日的成功交易,更是對現實社會規則的一次犀利揭示。只見他堅定的目光掃過林小風與李德賢兩人,那目光中的堅毅、智慧以及微妙的無奈,在這一刻交織成一幅生動的社會畫卷,訴說着底層百姓在生存掙扎中展現出的非凡智慧與勇氣。

林小風接過那沉甸甸的錢袋,其重量之大幾乎令他險些脫手滑落,但他手腕一抖,那份從容不迫的氣度便展露無遺。只見他穩穩地從袋中取出二十兩銀子,遞向李四四,那言語之間流淌着深邃如井、波瀾不驚的意味:“此乃你近日奔波辛勞所應得的酬金,無需急於此刻離去,尚有一樁重要之事有待你去辦理,故請你在院內耐心等候片刻。”

李四四聞聽此言,臉色瞬時被喜悅點亮,那喜形於色的模樣彷彿是夏日驟雨後天空中乍現的一道彩虹,明亮而生動。他雙手接過那二十兩銀子,心中暗自盤算,這一趟差事竟如此輕鬆便收入囊中,真如同買彩票中了頭獎一般,滿心歡喜之情難以抑制。於是乎,他扭動腰肢,擺動臀部,帶着幾分得意和對未來期待的雀躍,步伐輕快地步入院內,靜候下一步的差遣。

而在一側的李德賢,則目不轉睛地盯着那鼓脹的錢袋,嘴角輕輕勾起,舌尖微微舔舐上脣,像是在品味其中隱藏的未知乾坤:“果然是老林你手段高明,這銀兩到手竟這般易如反掌,就像拾撿路邊遺失的金銀財寶一般。不過,你究竟又安排了何種神秘事務讓他們去執行呢?”面對李德賢的疑問,林小風只是搖頭微笑,面龐上浮現出一抹神秘莫測的神色,言語間更顯得波瀾不驚,頗具詩人風格的淡然與超脫:“此事不便多說,不便多說,殿下只需安心靜待,一切自然會水落石出,真相昭然若揭。”

李德賢聽聞此言,嘴角瞬間掠過一抹飽含深意的不屑笑容,這笑容在他那滄桑的面龐上如同一把銳利的刻刀,在歲月刻畫出的皺紋中又增添了幾分犀利。他眼中閃爍着不甘示弱的火花,彷彿一盞不熄的燈火在黑夜中頑強對抗:“你所見的僅是表面,吾亦有自己的棋局在手,暗中早已佈下了一盤繁複的佈局!你只需靜觀其變,不必多問!”林小風的好奇心被這一席話撩撥得如貓爪撓心,他眼神灼熱地追問道:“閣下所言之佈局,莫非也是關乎這官衙內外、朝堂江湖的重大事宜?能否透露一二,以解我心頭之惑?”

李德賢聞此,並未急於迴應,而是故作神秘地微微一笑,那笑容裡蘊含着無盡的智慧與權謀,猶如一部尚未揭開扉頁的歷史長卷,充滿諱莫如深的韻味。他悠然吐出幾個字來,字字擲地有聲卻又引而不發:“此事,不可說,不可道破。”他的言語間流露出一種沉穩而堅定的力量,彷彿是對未知挑戰的一種無聲宣告。

兩人面對面站立,各自內心深處揣摩着各自的機密與計劃,他們相視一笑,那笑顏背後藏匿的是千百次推敲琢磨的計策和難以揣測的玄妙奧秘。這場較量如同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就在這座古樸莊重的庭院角落裡悄無聲息地上演,每一寸空氣都瀰漫着智者之間的對決氣氛,而這氛圍又與古老庭院的寧靜和深邃形成了鮮明對照,映襯出詩人筆下的世態炎涼與人性百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