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十三 格格不入

bookmark

因爲陳龍正的請求,所以蕭如薰決定帶着陳龍正和袁儼一起,去看看正在通州組織修建大馳道的袁黃。

袁黃將修建從京師到瀋陽的大馳道的任務大體上劃歸爲兩大階段,第一階段是關內階段,是通州到山海關這一段距離的修建,正在進行,關外階段的暫且就不考慮,關外現在還在權力交接之中,自身還不穩定。

袁黃辦事很有效率,在這個狀態下,大馳道已經修建了一百多里路了,他研究了秦始皇修建大馳道的史料,參考了各方工匠的意見之後,才定下了自己的計劃。

秦始皇所修建的供車馬快速行駛的大馳道,不是簡簡單單的平整地面,而是鋪上枕木規定嚴格的寬度,形成一條類似於現代鐵道的道路,不過不是用鐵而是用木。

其枕木之間的距離竟然正好和馬的步子合拍,馬匹一旦拉車到了軌道上,就不由自主地發生“自激振盪”,不能不飛快奔跑,幾乎無法停留下來,而這正是蕭如薰脩建大馳道的要求。

而且馳道不僅僅只是一條道路,在規定的距離範圍內,會有專門的“車站”,車站有專門的人員管理,負責給運送物資的隊伍提供住宿和食物,也給運送的馬匹提供飼料,還會負責道路兩旁種植樹木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這些車站要負責相關道路的養護還有提供更換所用的馬匹,使得在極端需要的情況下保證運送的物資以那個時代所能達到的最快的速度晝夜不停的運送。

由於使用軌道,摩擦力大大減小,所以馬也可以一次拉很多貨物,甚至可以運送人。

現代專家認爲這是一種最節省地使用馬力的方法,或者說是一種效率極高的方法,公認的速度至少應該一天一夜六百公里,有的人認爲七百公里。

這種速度比傳說中的八百里加急還要快,也難怪秦始皇可以在那個時代動員五十萬秦軍南下嶺南並且移民百萬填充嶺南,將這塊土地真正掌握在手中。

沒有強大到了逆天的運輸能力怎麼能辦到那樣的事情呢?

五十萬大軍的糧草運輸就算放到現在的大明朝也是無法想象的。

當初朝鮮之役,四萬多明軍的糧草運輸都差點拖垮了明政府的後勤,可見明政府的後勤能力與秦政府之間的天差地別。

每每想到這一點,蕭如薰就痛恨後來那些王朝的無能,秦朝都能辦到的事情,到後來卻辦不到,這也是蕭如薰堅持中央集權不允許地方挑戰中央權威的原因。

只有國家政府強大,纔能有足夠的動員力辦大事,在目標明確的基礎之上,中央集權纔是最好的制度。

在這樣的制度下,蕭如薰一力推動各項政策,沒人敢反對,所有人都在老老實實的做事情,對蕭如薰要求重建馳道的命令也不敢反對,全力運行行政機器,將地方災民統轄起來,爲一個目標而努力奮鬥。

袁黃在給大家打前哨戰,他的成功可以給其他大馳道提供經驗和信心。

眼下就是如此,一邊修路一邊種植樹木,還定下了每隔一百里路設立一個車站的的規矩,又在馳道旁邊下令修築直道,專供大軍行走,可以在行軍時讓軍隊和輜重隊一起前進。

在這個無法弄出火車和鐵路的時代,馳道和直道已經是他們所能做到的極限了,蕭如薰需要馳道和直道,需要更加快速便捷的交通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做成很多的事情。

袁黃同樣也是如此考慮的,這件事情不僅僅是蕭如薰爲了鞏固統治而去做的,更關鍵的是在於對國家的好處更大,袁黃認同這個理念,所以纔會願意拼儘自己最後一分精力完成大馳道。

他本不想再見到蕭如薰,但是蕭如薰帶着陳龍正和袁儼一起來視察大馳道的修建,他不得不見。

但是迎接這種事情他就一定不會去做的。

前來迎接的只是袁黃的幾個副手,還有一羣負責人,但是袁黃就是沒有來,蕭如薰也不覺得奇怪,就在這羣人的帶領下視察了一下建築工地,看了看馳道和直道的修築進程以及修築情況,覺得非常滿意。

對袁黃的辦事水平,蕭如薰是找不到任何缺失的。

或許袁黃也是在用這種方式表達自己的遺憾也說不定。

“陛下,老父他……他一定不是有意的。”

但是袁儼對父親的這種行爲感到擔心,害怕蕭如薰會不高興。

蕭如薰苦笑了一下,搖了搖頭。

“若思,你放心吧,不是袁公負我,袁公沒有負我。”

說罷,蕭如薰也沒有多說。

一行人向馳道公署前去,不管袁黃來不來迎接,他們總要是去見的。

袁黃一個人在自己的公署內辦公,對蕭如薰的到來熟視無睹,蕭如薰到了公署門口他也不去迎接,直到蕭如薰帶着袁儼和陳龍正走入了他的辦公室,袁黃還在埋頭奮筆疾書。

袁儼和陳龍正相互看了看,互相使了個眼色,然後一齊上前躬身就拜。

“兒子(學生)拜見父親(老師)。”

袁黃手中的筆一頓,少傾,又動了起來,不曾擡起頭。

“你們不好好的做着自己的事情,跑到老夫這裡來做什麼?老父這裡一切正常,平安穩定,不需要你們放下自己手上的事情來看望老夫,都回去吧,做好自己的事情去。”

聽上去袁黃似乎是在教育自己的兒子和弟子,但是在蕭如薰聽來,這話未必不是在對自己說。

他依舊不曾原諒自己。

蕭如薰心下黯然。

“父親,兒子和父親分開以後,心中一直掛念着父親,所以特來探望。”

袁儼這樣說了,陳龍正也連忙說道:“是啊老師,學生忙於其他的事情,現在得了空,所以纔來看望一下老師。”

“自己忠孝兩難全,你們都是有才華的人,這份才華應該放在爲國家做事情上,而不是浪費在老夫這老頭子的身上,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吧!”

袁黃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吐出。

他知道蕭如薰還沒有走,他也知道蕭如薰有話想要對他說,但是他並不想和蕭如薰產生什麼接觸。

這在他看來,似乎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事情。

自從蕭如薰決定做出那樣的事情之後,就已經和袁黃的理想格格不入了。

不過蕭如薰依然沒有動彈,只是站在屋子裡,也不說話,就那樣看着袁黃。

九百一十三 趙虎忽然意識到了什麼九百一十二 家書三百二十二 未戰先亂四百五十二 船四百七十 部落的聯合一千零九十四 生機勃勃一千零五十二 寄希望於毛文龍的褚英七百五十九 京城不是可以久留的地方九百九十六 我得罪誰了?一千三百五十五 萬事俱備一百二十 克復開城一百八十九 帶路黨玄蘇六百七十七 主持公道一百一十六 強襲開城(上)六百零六 不怕死的扯力克(下)一千二百四十五 老奴不做男人好多年了一千零二十四 代善入京八百八十一 我現在信了三百六十三 洛猜之死(下)一千三百六十 一戰功成三十三 葉公夢熊三百七十三 心情複雜的納瑞宣八百五十一 葉公,李化龍完了一千零八十二 戰爭結束了(下)八百五十三 京師大亂(上)一千零七十 朝鮮又要做一次豬隊友了七百一十八 輝煌的勝利五百零三 我雖文弱,卻不怕死四百八十四 梅國楨借糧(下)九百零七 衍聖公一百八十一 倭寇水師全滅八百零五 天上掉餡餅一千二百四十二 精明的麻威一千一百三十九 木托實心彈四百五十四 要讓軍隊習慣直接被最高統治者指揮六百四十二 報應四百九十七 選將一百一十一 漢城颳起的恐懼旋風(下)二十五 進擊的麻貴七百三十五 張誠覺得自己挺委屈的一千一百三十七 於事無補四百零六 尊敬的蕭將軍,您好九百九十七 趙世卿死了一千一百四十六 治蝗(下)一千一百八十八 前田利家死了九百一十三 趙虎忽然意識到了什麼三十一 朱翊鈞的驚喜一千二百八十 哭泣的陳龍正五百六十六 幸運的朱敏淳六百三十四 天道好輪迴,上天饒過誰九百九十六 我得罪誰了?二百七十七 救火隊員李太后(下)九百一十四 赭黃色的絹布四百二十五 蕭如薰的套路三百零八 龍鳳胎(上)一千三百一十七 徐光啓下鄉(上)二百八十一 雙生子一千三百六十三 等我回來一千一百二十八 鄭鷹的決斷二百五十二 奇怪的君臣二百五十四 封賞的難題三百零一 翁婿夜話(下)一千一百一十七 我可沒得罪您吧?二百九十四 踏青野炊二百一十一 叫家康來見我!一千二百八十七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八百九十八 故人重逢八百一十三 薑還是老的辣六百三十八 三絕一千三百七十 吃外人還是比吃自己人要好五百九十九 困獸一千一百三十八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一千二百零七 售賣軍火一千二百九十六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一千二百零一 井伊直政的心理陰影七百三十八 老首輔,你過時了七百二十二 千里之堤的空洞一千二百六十三 那你爲什麼要流淚?七百零五 朝臣開始忌憚蕭鎮南了?六十四 戰與和(上)八百九十 這個自作聰明的傢伙喲!六百零九 省錢政府四百七十四 命五百二十三 紫荊關不保?九百二十二 流言四百七十三 戰爭一觸即發一千二百五十八 名存實亡的暹羅(下)一千三百四十二 有面子的熱那亞總督(下)五百四十九 焦頭爛額的王世揚一千一百八十 武一千一百五十七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四百九十四 忠臣無錯一千一百七十 無法迴避的陽謀一千三百五十三 皇莊系統六百一十九 青史留名與遺臭萬年一千一百五十六 齊大勇的忠誠七百九十七 策反六百九十九 殺心四十九 封爵五百二十七 將軍用兵要嚴刑峻法,也要恩義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