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六十七 只有一個柳成龍

bookmark

“屬下萬萬不知領相居然還滯留在這裡,實在是冒犯了,領相,請喝茶。”

漢城守將鄭爲光小心翼翼的給柳成龍送上了一杯茶,然後轉臉就對跪在堂下的那名大頭兵怒斥道:“簡直不知死活!連領相都敢冒犯!你吃了熊心豹子膽嗎?”

鄭爲光在戰爭時期受到過柳成龍的提拔,戰後也受到過照顧,所以十分感激柳成龍。

那大頭兵被嚇得連連叩頭求饒,柳成龍嘆了口氣,說道:“罷了罷了,別爲難他,老夫也沒到全天下人都認識的地步,更何況眼下老夫只是個罪人,早已不是領相了,讓他離開吧!”

柳成龍都這樣說了,鄭爲光也就順坡下驢,把大頭兵趕走了。

大頭兵千恩萬謝的離開之後,鄭爲光憂心忡忡的對柳成龍說道:“我派人把領相送到釜山去吧,此番王上的目的地就是釜山,現在追過去應該來得及,蠻夷的速度應該沒有那麼快。”

柳成龍緊皺眉頭:“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蠻夷怎麼就突然打過來了?咱們還敗得那麼慘?連王京都守不住?”

“誰說不是呢?聽說蠻夷有十萬大軍南下,郭再佑將軍帶兵北上抵抗,結果戰死了,平壤也丟了,現在平安道已經淪陷,黃海道也是一片混亂,大量流民南下,唉,這才安穩幾年啊,又亂了!”

鄭爲光不住地搖頭嘆息。

“十萬蠻夷?郭再佑死了?這怎麼可能?”

柳成龍大吃一驚:“那現在前線是誰在負責?總不至於全都逃走了,就留你一個偏將帶着兩千兵馬守王京?其他軍隊呢?咱們的軍隊呢?難道不抵抗了嗎?”

“現在前線是權慄將軍在負責,他手下有五千兵馬,王上臨走前讓他北上開城抵禦蠻夷,並且收復平壤。”

鄭爲光一臉苦澀:“五千兵馬有什麼用啊?名義上讓權將軍節制五道兵馬,但是平安和黃海已經崩潰了,咸鏡道太遠,京畿道只剩下我這一支孤軍,只剩下江原道的兵馬可以調動,但是哪裡能和蠻夷十萬大軍相比?”

柳成龍立刻反駁:“不可能,蠻夷不可能有十萬兵馬,女真蠻夷分三大部,建州東海和海西,每一步大約有三萬多人馬,加在一起才頂多十萬,但是他們互相爲敵,除非統一,根本不可能聯合起來。

況且遼東還有大秦駐軍,女真若是統一,大秦不會沒有動作,此番賊寇南下最多三萬人馬,不,或許連兩萬都不到!怎麼可能被吹噓成十萬人馬?這個消息是什麼地方傳來的?”

柳成龍不愧是實幹家,一分析就戳破了流言的虛假,把鄭爲光聽的一愣一愣的。

“是南下的流民帶來的消息,說蠻夷非常多,而且非常兇狠,到了一個地方就要屠城,平壤是真的已經陷落了,郭再佑將軍也真的已經戰死了。”

“這種事情暫且不說,反正我能確定,南下的蠻夷絕對不到兩萬之數,我們朝鮮帶甲十萬,面對倭寇二十萬敗下陣來也就算了,兩萬蠻夷都能叫王上離京,我們還如何立國?!”

柳成龍十分生氣,一拍桌子站了起來:“權將軍在什麼地方?已經到開城了嗎?你馬上派人送我去開城,我要去見權將軍,和他一起抗敵!無論如何不能叫蠻夷過了開城!”

鄭爲光滿臉的不可思議,同時,也感受到了深深的羞愧。

快六十歲的老者還敢迎難而上,而他自己卻……

只是,此時此刻,實在是有點晚了,要是事發的時候柳成龍在朝堂上,未必會讓朝堂變成這般模樣,但是事已至此,大軍已經南下了,就算蠻夷不到兩萬,也不是他們這加在一起才七千多號人的烏合之衆能抵禦的。

更別說權慄那樣子根本就不是要去死守的,小道消息說權慄已經打算往全羅道逃跑了,根本不想抵抗。

柳成龍回天乏術。

“領相,有句話,末將不知道當說不當說。”

鄭爲光打算做最後的努力。

“你說。”

柳成龍點了點頭。

“權將軍年紀大了,手底下只有五千人馬,根本就沒有勝算,我估計權將軍也沒有打算和蠻夷死拼到底,應該會相機撤退,咱們也應該及時撤離,把損失降到最低,王上出發前已經向大秦求援了,大秦的援兵很快就會來幫我剿滅那些蠻夷的。”

鄭爲光希望把事情告訴柳成龍,讓柳成龍放棄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

但是柳成龍聽了以後更加生氣了。

“出了什麼事情都去找大秦,我國乾脆舉國內附大秦好了!我們雖然是藩屬國,大秦雖然是我宗主國,但是朝鮮是一個國!不是郡縣!若凡事不能做主不能自己解決,還立國做什麼?

退一萬步說,事事都求着大秦,今日能打退蠻夷,明日又能打退其他蠻夷,長此以往,大秦會如何看待我國?大秦會覺得我國的存在還有意義嗎?萬一哪一日大秦說你們舉國內附吧,我們怎麼辦?”

柳成龍的怒斥讓鄭爲光擡不起頭,雖然心裡覺得有些不以爲然,甚至覺得舉國內附也不是什麼壞事,抱着大秦的大腿成爲大秦子民,至少不會頻繁被入侵了。

不過表面上還是要裝出一副十分羞愧難過的樣子讓柳成龍滿意。

柳成龍是一個正直的人,是一個有能力的人,若是朝堂上那些大人物都能和柳成龍一樣,想來局面也不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但是事實是很殘酷的,只有一個柳成龍。

不過即是如此,他也還是在堅持奮鬥,朝鮮面臨存亡的危難的時候,他是忘掉了一切的。

鄭爲光告訴他,權慄已經出發兩天了,現在還在碧蹄館駐紮。

柳成龍稍微思考了一下就知道了權慄的意思心裡一涼,但還是不願放棄希望。

他要求鄭爲光派一支人馬護送他去碧蹄館,他要親自找到權慄,和他對話。

鄭爲光沒有違揹他的意願,答應了他,叫了一支一百人的隊伍,護送柳成龍前往碧蹄館。

碧蹄館到漢城,半天都不用,權慄走了兩天還在碧蹄館,這是什麼意思就不言而喻了。

五百五十九 抽你者蕭如薰也!(上)一千一百六十六 孫時泰不甘心三十三 葉公夢熊三百九十八 陳龍正西行記(四)一千二百六十九 萬念俱灰的袁黃八百五十一 葉公,李化龍完了八百三十九 謝禾覺得自己非常有成就感二百二十九 決戰(上)一千一百八十八 前田利家死了二十八 腦洞大開的蕭如薰一千一百八十二 來真的?三百九十五 陳龍正西行記(一)八百一十五 土地情節三十 背鍋頭號種子選手朱翊鈞二百一十六 太閣的頭顱一千一百四十二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三百五十六 皇帝的復甦三百五十四 『老朋友』的會面三百一十七 華人的憂慮八百九十四 誅殺(下)六百六十六 拉攏四百八十 拜訪徐光啓(下)一千一百一十九 五司七姓的機會一千零四十八 鬥志昂揚的建州一千二百八十二 陸海之爭(上)二百七十七 救火隊員李太后(下)三百一十二 約談二將六百三十九 願你永遠不要適應一千三百五十七 一路逃,一路死,一路血二百二十五 換約之戰(中)三百六十九 袁黃懸着的心終於放下六百四十九 誘敵一千三百三十 召方從哲入京覲見一千二百零八 對日作戰正式展開一百一十 漢城颳起的恐懼旋風(上)七十七 弄瞎倭寇的眼睛三百四十九 大戰在即一百八十七 豐臣秀吉的疑心七百一十二 驚恐的蕭大亨五百零四 守將雖死,但是巡撫仍在!三百一十二 約談二將六百一十四 想種田的努爾哈赤五百二十四 萬曆二十六年伊始一千三百五十四 羊毛紡織機九百八十四 大秦宗室(下)一千二百零六 暹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和打擊一百八十九 帶路黨玄蘇八百三十七 閃亮登場九百五十 不交稅的人七百七十八 最後一步九百零六 極樂之樂七百四十七 老祖宗,我做的對嗎?一百零二 賭徒一千三百五十三 皇莊系統一千二百二十七 秦軍入京都二百九十六 不甘的李成樑八百零一 不堪一擊一千三百三十一 明哲保身的『哲』一千一百二十三 秦軍的蛻變一百零七 外臣不辱使命三十八 許朝欲降一千零三 現在他想做個好人八百三十四 亡國之根一百六十 倭寇來使一千三百二十九 大秦的百姓還遠遠沒有過上好日子九百五十七 蕭某人最厭惡沽名釣譽之輩二百零二 二人的約定二十二 他是怎麼做到的?一千三百六十九 一寸山河一寸血五百八十七 想要騰飛的心六百六十五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五百七十九 仇敵(上)四百九十五 暴怒的朱翊鈞四百二十六 豪情三百四十八 關鍵的棋子八百一十二 國家安泰,繁榮昌盛三百六十七 釜底抽薪一千零五十九 毛文龍的決定一千三百二十五 羣體滅螺一百八十五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六百六十一 定個小目標,先豎它五六座京觀三百二十九 大明的無敵艦隊一千二百九十八 卑微吧,仰望吧,跪下抱頭唱征服吧!一千零六 法蘭西的意外之喜四百七十一 猜忌(上)一百四十一 戰後一千零五十五 求生之路一千二百六十五 袁儼被捕一千二百五十三 怠政?一千零四 遠方來客三百三十二 接風洗塵宴八百七十二 白桿兵的特殊任務一千零六十七 只有一個柳成龍三百九十八 陳龍正西行記(四)一千三百二十六 皇帝的意志一千三百一十八 徐光啓下鄉(下)一千零七十一 毛文龍用計一千二百一十七 秦軍迅猛推進七百五十八 那一日八百七十 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