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七 外臣不辱使命

bookmark

李昖淚流滿面的衝出了議事堂,身後跟着喜極而泣的諸多大臣,一起跪了下來向蒼天還願,多謝蒼天保佑,朝鮮復國在即,大家命不當絕啊!

哭了好一會兒,纔有人提出應該一起去城外迎接天兵主將蕭如薰蕭大提督勝利歸來,蕭大提督打了個大勝仗,而且正準備回師休整,咱們應該出去迎接纔是。

李昖恍然大悟,然後纔想起來這次的戰鬥是先平壤後義州,就是不知道這仗是怎麼打的,一會兒回來終於可以好好兒的問一問蕭大提督了,這下子,蕭大提督應該會很高興了吧?應該可以和咱們好好兒的說一說了吧?

李昖歡喜的連衣服都忘了換就要往城外去,大臣們趕快攔住,帶着李昖換好了衣服才往城外去迎接蕭如薰。

蕭如薰在路上就讓人去遼陽報喜給宋應昌,詢問一下宋應昌的病情,問宋應昌什麼時候可以抵達朝鮮來商議軍機等等,然後蕭如薰打算把指揮部移到平壤去,還要問問朝鮮君臣要不要一起回平壤,給士兵安排好治療和修養的事情之後,再啓程去平壤整頓軍務,然後將整個後勤所在也搬到平壤去,將戰線前推。

快到平壤的時候,蕭如薰遠遠地看到一大幫子人正在不遠處等待身邊圍繞着的一圈子武將都心有靈犀地笑了起來。

“這一回,咱們可是大漲面子了,朝鮮王和這些臣子可都要老老實實的低頭給咱們敬酒了。”

麻貴舒爽的笑了起來:“之前這些人可沒怎麼給咱們好臉色,這一次,看他們怎麼說!”

蕭如薰笑了笑搖搖頭:“畢竟是大明藩屬,名義上還是大明的王爺,面子上總要過得去,諸將不得無禮,隨本督一起下馬。”

“諾!”

兩場大勝,蕭如薰盡收軍心,現在的軍隊裡,他的話比誰的話都管用。

麻貴也有些感嘆,勝不驕,敗不餒,兩場大勝之後心態還如此平和,自己這位小兄弟的進步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後面跟着的李如鬆面色一陣抽搐,到底搖了搖頭,也翻身下馬跟在了後面,時過境遷,蕭如薰兩場大勝三萬六千條倭寇的性命積累出來的威望,已經不是他一句話就能撼動的。

李如鬆也有所預感了,蕭如薰如果可以消滅大量倭寇收復朝鮮,殺敵人數一多,估計回去肯定是要封侯了,地位更高,而且還是軍功封爵,在文官大佬面前都有幾分面子,更別說其餘小官了,他老爹李成樑一生征戰十大捷才換了個伯爵,沒成想蕭如薰幾仗一打,戰果如此斐然。

倭寇的刀劍和鐵炮全被蕭如薰收起來了,準備帶回大明好好兒的研究研究改進改進,然後儘快將燧發槍製作出來,研究研究搗鼓搗鼓膛線,讓火槍真正的列裝明軍,雖然知道做到這件事情的難度不亞於登天,可蕭如薰還是想做。

距離朝鮮王一百米左右的位置,蕭如薰等全體武將一起下馬步行到朝鮮王面前,齊齊抱拳行禮:“外臣參見王上。”

然後蕭如薰開口說道:“外臣不辱使命,不負大明天子與王上之重託,殲滅倭寇三萬,克服平壤,如今平安咸鏡二道內已無倭寇,王上自可派人光復二道,恢復生產。”

李昖這一次是真的留了淚水,有感而發,而不是上一次那樣硬生生擠出了幾滴眼淚。

“本王代朝鮮父老感謝大明天子及蕭提督大恩!”

李昖帶頭,羣臣跟上,深深一禮及地,蕭如薰等人也微微欠身以作還禮。

“本王在城內略備薄酒宴請諸位將軍,還請諸位將軍賞光,請!”

“外臣等不勝榮幸!”

蕭如薰代表大家一起去城內赴宴,而士卒們則回到之前修建的軍營裡休息,然後自然有朝鮮人準備一頓豐盛的晚餐來犒勞這些最可愛的人,大勝之後,他們可以休息,可以吃到肉,可以吃的飽飽的睡上一覺,雖然看起來很平常,然而對於正在征戰中的士卒們來說,這已經是極其奢侈的享受了。

李昖的宴會也比之前的歡迎宴會更加豐盛了,以蕭如薰爲首的大小軍官五十多人一起赴宴,李昖大概是下了血本,把王室留着打牙祭的好菜都給端了出來,一盤一盤的好菜全給端上了桌,請大明將軍們好好兒的吃了一頓,補了補油水。

行軍打仗的時候,將軍不見得吃得比士兵好,大家都是一頓幹兩頓稀,最多將軍們比士卒們多一點下飯菜,至於士卒們的下飯菜,好一點的給一塊鹽醃菜,差一點的一把鹽下去帶着飯一起煮吃了算,反正古代軍隊的軍隊伙食就是以糧食和鹽或者代替鹽的鹽菜爲主,很少有其他的配菜。

沒有油水,所以吃的要多,消化的還快,還沒什麼營養,士卒沒辦法變得更加強壯,這是中原王朝軍隊自古以來無法解決的一個死局,縱觀歷朝歷代,軍隊戰鬥力強盛的時期都是開國初期,這個時候軍隊治理清明,軍人兵餉和口糧給的足,一些特殊的部隊還有雙份口糧,吃的飽力氣足,訓練有素,裝備精良,戰鬥力自然就上去。

等到了王朝末期,軍隊貪腐橫行,朝綱不振,大量軍餉和口糧被軍官貪污,士卒拿不到足夠的兵餉,還要忍飢挨餓,裝備陳舊缺乏,這樣的軍隊別說戰鬥力,體力都成問題,怎麼能指望他們打勝仗呢?

軍隊戰鬥力提升的第一個要素就是吃飽肚子,這比什麼都重要。

所以蕭如薰一直都非常關注軍隊的伙食問題,行軍途中他親自到火頭軍營觀察火頭軍是如何做飯的,然後給予指導和改進,但是這樣能達到的效果非常有限,因爲這個時代的人民百姓能吃到的東西太少,除了糧食就是糧食,糧食的消耗量還大,還沒什麼太多營養,一個個面黃肌瘦沒有力氣,體質跟不上,戰鬥力自然不夠。

蕭如薰想盡辦法儲存肉類給士卒們補身體,此番還在遼東各地徵調臘肉等肉食給軍隊打牙祭,煮飯的時候把肉切碎加進去一起煮,戰鬥的時候繳獲的肉類和死掉的馬也儘量的利用起來煮給士兵們吃,有激烈戰鬥的前一天要保證兩頓乾飯,還要有肉吃,最起碼也要有肉湯,鹽管夠,給士卒們養足力氣。

很多軍隊的將官和士兵都表示,跟着蕭提督打仗不僅性命有保障,吃的還好,能時不時的嚐到肉味兒,比起之前的日子不知道好過多少,咱們就願意跟着這樣心裡惦記着咱們的將軍打仗,至少不拿我們當炮灰,盡全力了,那我們也沒什麼可說的。

畢竟自古行軍作戰沒有不死人的,死了誰算運氣不好,也算不到蕭提督頭上,對不對?

ps:喜歡本書的讀者們別忘了投個推薦點個收藏哦~

一百九十六 議和的開端(上)一千一百三十三 磨刀不誤砍柴工五百四十六 消失的北虜(下)五百零八 王世揚的決心七百四十八 出發!一千三百零二 皇帝即國家一千三百四十四 倒黴的西班牙人一千一百九十九 正式開戰(上)一百八十三 豐臣秀次統籌全局一千一百一十二 宣戰詔書二百四十五 他們都在厲兵秣馬的準備着九百七十九 替罪羔羊柳成龍一千三百一十二 他只是皇帝(下)一千零一 顧大理的名單二百四十九 煩惱的王錫爵五百三十四 李如鬆的疑惑四十九 封爵八百八十四 安祿山與郭子儀一百一十六 強襲開城(上)九百一十九 一切開始的地方四百二十四 歸來的利瑪竇一千一百零八 咱們老蕭家又添男丁了二百五十二 奇怪的君臣一千一百四十四 他不是神四百九十二 大同急報一百四十三 釜山的倭城八百七十六 心臟(下)一千一百五十三 飛鳳關告急九百七十六 他需要一支強大的騎兵六百八十四 好男兒(下)一千二百五十七 名存實亡的暹羅(上)六百四十 相顧無言的故人二百八十二 蕭文奎所希望的享受七百八十九 運氣七百九十三 直達緬甸二百零八 德川的同志遍佈豐臣內外一千零七十六 斷尾求生二百一十四 三分日本一千零三十六 褚英回鄉六百四十二 報應九 訓練鳥銃隊四百九十三 蒙古寇邊一百一十九 李如鬆血戰開城(下)一千零三十八 我錯在哪裡了?六百三十六 徐光啓頓時覺得臉上臊得慌六百零八 蕭如薰的目的一千二百七十三 今日始知皇帝滋味三百七十四 燈塔六百一十七 試探(上)九百四十五 也不能讓這些人繼續姓朱了一千一百零三 孫時泰的覺悟(上)一千零六十五 權慄很崩潰一千零九十二 軍事學院初露崢嶸一百九十六 議和的開端(上)三百五十四 『老朋友』的會面四百零三 大義凜然的騙子八 難行之路一百六十四 盛大的接風宴六百九十六 耳目九十一 外臣預祝提督首戰大捷五百二十五 李成樑的呼喚五百一十二 該來的還是來了四百三十四 喪心病狂(下)一千二百六十七 大忌諱一千三百六十四 皇帝拔出了天子劍,劍指北海一百七十四 強襲對馬港(下)一百八十一 倭寇水師全滅一千二百九十六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七十七 弄瞎倭寇的眼睛一百三十七 血戰碧蹄館(六)一千二百六十一 切記你我吃的都是誰家的俸祿一千二百九十二 布延進獻傳國璽(上)一千一百一十七 我可沒得罪您吧?一千二百二十五 李氏的危機二百九十六 不甘的李成樑一百九十二 “平叛”一千零四十三 我還能說什麼三百七十二 大明重回南洋一千二百八十一 帝國不需要浪漫七百零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一千零八十九 節儉的御膳八百二十八 吳下阿蒙九百二十四 你們是要造反嗎?!九百七十四 大秦王朝正式建立四百二十四 歸來的利瑪竇三百一十四 出征(上)七百七十七 退一步,萬劫不覆,進一步,海闊天空六百三十三 仁義之名?九百二十 臨界點四百九十三 蒙古寇邊三百九十五 陳龍正西行記(一)一千一百一十四 交戰五百九十七 甜棗一千二百二十五 李氏的危機一千二百五十三 怠政?八百七十二 白桿兵的特殊任務八百六十五 蜀道難七百四十三 這就是真相?三百九十三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上)一千一百六十六 孫時泰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