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八十六 太子的地位不可動搖

bookmark

教育改革需要的時間比軍事改革需要的時間要長得多。

蕭如薰可以輕鬆建立軍校培養自己的軍官把持軍隊,牢牢掌握軍隊,不讓文官侵染兵權,但是學校建立起來,學習起來,卻並不那麼容易。

東南三省大肆破土動工建造學校,中央正在緊急培養掌握拼音的教員去東南三省的學校裡教授蒙童識字,蕭如薰定下了十年教育改革計劃。

他要在十年之內培養出第一批新式教育體制下的官員,採用公務員考試的方案,一個職位一個職位定點考試,逐步將科舉式的剛上來就做縣令這樣的授官方式取代。

一縣數十萬民衆的生計怎麼能放到一個剛讀了幾十年聖賢書的傢伙手裡?

科舉所附帶的優惠條款也將不復存在,科舉還是科舉的名頭,但是內裡將被徹底更換掉。

一旦新式教育擡頭站穩腳跟,你不願意?你要免稅?你要優待?

好啊,全天下那麼多讀書人,缺你一個?

用土改培養出來的生員秀才們可以穩住地方一時的情況,但是若要徹底將科舉士紳的力量掃除,就非要新的制度取代現有的科舉不可。

所以蕭如薰一直不提起搞科舉的事情,而是掀起一波大清洗把試圖讓自己重開科舉和選秀的人幹掉,把前明殘留的政治勢力一掃而空,讓還有小心思的人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他做了那麼多,就是爲了讓悲劇不再重演。

而若是這一切在他死後再次出現,那也太可惜了。

儘量留下一個可靠的繼承人吧,至少在握有絕對大義名分的前提之下,皇帝能做到很多事情。

至於再之後……人又不是神仙,哪能看得到那麼遠?

蕭如薰思考了一下,聯想到朱棣撫養朱瞻基的故事,便決定親自把振邦帶在身邊撫養,把盈盈交給父親幫忙帶着。

之後,無論政務多麼繁忙,蕭如薰都未曾放鬆過對振邦的管教。

他在前朝會見大臣,就把振邦放在偏殿裡練字,他在書房批閱奏表處理政務,就讓振邦在旁邊支一張小桌子溫書練字。

半個時辰學習,休息一刻鐘,他牽着振邦的手帶他去外面轉悠轉悠,走走路讓眼睛放鬆放鬆,自己也跟着休息一下。

中午他帶着振邦一起吃飯,吃過飯後讓上了年紀的宮內女官帶着振邦去偏房午睡,他也稍微小睡一下,下午讓身邊幾個可靠的太監輪流陪着振邦在御花園玩球撒歡,玩一個時辰,然後回來沐浴洗澡,等着他來吃晚飯。

若是國務實在是很忙,蕭如薰就安排大臣在宮裡吃午飯晚飯,他也抽出時間去陪振邦吃飯,吃過飯後再繼續和大臣們商量政務,總而言之,雖然很忙,但是並非辦不到。

蕭如薰親自撫養教導振邦的消息也很快傳遍了整個朝廷,在這個皇后即將臨盆的敏感時刻,很多官員都意識到了皇帝這樣做是爲了什麼。

“太子的地位不可動搖。”

這是蕭如薰傳達給羣臣的意圖,讓他們省省心,別再想那些有的沒的。

中央羣臣失去了地方上的財力和關係網的勢力,變得空前衰弱。

他們只有官身和職權,沒有其他的勢力,沒底氣和皇帝叫板,一如清初被大屠殺嚇破膽的老爺們,不僅被嚇怕了,而且沒有了財力物力人力做後盾,被蕭如薰完全掌控,蕭如薰根本不需要分裂他們來穩固自己的地位。

羣臣壓根就沒想過蕭如薰能做的如此徹底如此乾脆,以至於他們在那一刻到來之前,都不敢相信自己成爲了如此強大的帝王的手下,沒有反抗的能力,只能聽旨。

他們有錢,但是沒有那麼多的錢,他們有地,但是沒有那麼多的地,大多數家都在京城,不準到別的地方去,要想去可以,辭官歸隱,也休想利用地方上的親戚購買土地,因爲地方上的官員全是中央的爪牙。

他們虎視眈眈地盯着中央官員,盼着他們犯錯,因爲他們一犯錯就會被罷黜,地方上的這些官員就有機會進入中央了。

蕭如薰甚至打算在合適的時候推動官員做官時不得擁有土地,到中央時需要舉家遷移到京城居住,待到告老還鄉時再由皇帝賜予養老土地的政策。

眼下時機還未成熟,蕭如薰要等到自己徹底成爲近乎於神的存在的時候,再以無上的威勢徹底碾壓掉這千百年來的傳統。

但是即使是現在,大官們也很不習慣。

當官買土地是千百年來的傳統,而這個傳統忽然間斷掉了,他們不能買土地,否則就要惹禍上身,這滿身心的抑鬱實在是難受,可是偏偏無法反抗。

皇帝雖然設置了科道言官,但是本朝的科道言官和前朝的科道言官之間巨大的落差讓人不敢相信。

必須有真憑實據才能上表彈劾,僅僅是風言風語就上表彈劾的,僞造證據的,一律貶斥。

這還讓瘋狗怎麼咬人?

不僅如此,皇帝還設置了專門調查羣臣的中央調查司,年初成國公謀反一案誅連數千人,殺的人頭滾滾血流成河,朝廷內外戰戰兢兢,中央調查司一戰成名,取代錦衣衛成爲恐慌的代名詞。

自那以後,他們一旦看到穿着不同尋常的黑色官袍的調查司官員就心驚膽戰。

當今皇帝的威勢甚至可以和朱元璋比肩。

他們算是明白開國帝王的臣子爲什麼不好當了。

不過他們也沒失去希望,畢竟朱元璋那麼強悍的猛人也是要死的,等他死了,新皇帝登基,不還是一切照舊?

不過皇帝親自撫養太子這個消息傳出來,有些人就聞到了不同尋常的味道。

而且蕭如薰所做的一切,很大程度上都超乎他們的想象,難以理解,就連內閣裡的高官們也猜不透皇帝下一步要做什麼,根本不知道如何應對,只能遵旨。

反正王錫爵是認命了,他就打算做個傳聲筒,皇帝怎麼說他就怎麼做,也不想着什麼首輔的威儀什麼百官之首的權勢,反正現在科道言官也不敢彈劾他,他樂得清閒自在。

李廷機倒是還想做點事情,所以蕭如薰把推廣馬政的事情交給李廷機主管,在北直隸開始試點進行。

初步試驗的效果還不錯,已經有一萬多戶人家接下了馬政的差事開始爲朝廷養馬,換取賦稅上的優惠政策。

國家馬場的運營也正式開始,現在北地寒冷,需要把馬場的位置稍微往南,不過好在蒙古馬耐寒好養,生命力強,糙是糙了點兒,倒也不怕被凍死,是大規模裝備給騎兵的最佳前提。

大規模騎兵的編練正式提上日程,蕭如薰召集軍隊將領,參謀部官員和兵部官員開始商議,初步達成了五年編練十萬騎兵的共識,騎兵擴充計劃也在穩步推進。

眼下建州被滅,後續計劃自然有謝禾他們幫着推行,蕭如薰只要下旨安撫一下褚英和朝鮮王李昖即可,剩下的主要精力都會用在收拾楊應龍和西南土司身上。

西南土司一旦搞定,整個江南的土改就大功告成,北方連年兵荒馬亂,不僅百姓難活,那些士紳也不好過日子,當年山西大亂,晉商勢力被一掃而空,幾乎連根拔起,這倒是免了蕭如薰不少功夫。

北方最大的士紳集團被毀滅,要在北方推行土改也就不是那麼困難的事情,南方一旦解決,北方也就不在話下。

大馳道一旦修築到地方,地方上就再也不要想着可以脫離中央的掌控了,交通手段和信息通訊手段一旦發展起來,所謂天高皇帝遠的情況將不會再出現。

蕭如薰可是相當關注徐光啓的研究進展的。

一百四十四 不安的宇喜多秀家一百五十六 武裝朝鮮水師(二更)八百三十五 殺人了!五百七十二 大勝!四百四十四 被套路的皇帝一千零九十四 生機勃勃九百一十五 文官們的騷動一千二百八十八 李昖抵京(上)二百四十五 他們都在厲兵秣馬的準備着八十三 沈惟敬出使平壤一千一百三十四 後關失守一千零四十五 幫褚英奪權一千一百四十 『暴秦』二百七十一 李太后駕到五百九十七 甜棗一千三百七十八 從此以後,你便是大秦的皇帝一千零九十八 臣毛文龍多謝陛下隆恩七百二十五 蠢貨八百五十六 朱賡憂心忡忡一百六十六 落後就要捱打一千 朱應槐圖謀造反八百零九 拖出去,斬了九百四十七 我不改革了,我要重新制定規則六百三十三 仁義之名?六百八十七 抄家進行時(上)一千零八十二 戰爭結束了(下)三百零二 燧發槍(上)四百三十二 興師問罪(五)四百六十 菲律賓海戰(四)七百零七 孫承宗還沒有體會到那種無奈和委屈九百三十八 玄武門之下八百三十 爲難的李化龍三百三十七 佛朗機人的目的三百一十九 挖角計劃四百九十四 忠臣無錯二百四十六 我們是撕扯敵國血肉以肥自身的兇獸三百六十六 袁黃的期待六百九十一 袁黃的擔憂(上)二百四十二 三方會談(下)一千二百三十八 莫氏的請求四百六十四 菲律賓改姓六百八十四 好男兒(下)一百七十七 攻佔對馬島六百三十八 三絕三百五十八 夜襲(三)三百七十一 大勝九百二十八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六百二十六 奇妙的會面九百零五 黑鳩二百二十 定鼎勝局九百三十八 玄武門之下一千一百七十七 百僚未起朕先起(上)一 橫越五百年三百五十七 以倭治倭十二 煩躁的哱雲一千三百八十 放我走吧一千零四十六 不可同日而語八百八十七 恨十一 何樂而不爲三百六十六 袁黃的期待一千二百三十九 岌岌可危的暹羅一千二百三十四 他們需要儘快掌握專業技能九百三十七 他不怕我死掉?一千二百七十九 冠軍侯一千零七 兩杯酒二百一十六 太閣的頭顱六百六十九 敢爲衆人先的石星七百九十 抵達鎮江二百零七 蕭如薰的真正意圖三百八十三 身份一千二百零九 情報三百五十六 皇帝的復甦五百九十二 徐光啓的決定(下)一千一百零九 皇族二十七 君欲上天乎?六百一十二 唯一的路八百二十一 特殊且大膽的想法一千零四十三 我還能說什麼七百九十二 十萬火急一千三百六十八 修路是百年大計一千三百一十三 真正的開國封賞一千二百七十七 朝氣蓬勃沐五郎六 備敵七十六 隱藏於歷史之中的細節四百零八 條件(上)九百二十一 混亂的京師五百一十 扯力克的決心七百七十三 你竟敢謀害我!四百四十六 趙志皋到底是看不穿三百二十一 莽應裡的對策一千三百五十九 民生百業皆平等,無有高低貴賤之分一千二百二十七 秦軍入京都六百零五 不怕死的扯力克(上)八百四十一 權奸誤我!七百七十三 你竟敢謀害我!五百一十五 悲催的努爾哈赤六百八十五 廢人(上)九百五十八 我就不再追究了一千二百五十三 怠政?五百五十五 王世揚求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