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九十八 臣毛文龍多謝陛下隆恩

bookmark

蕭如薰怒斥毛文龍一頓,把毛文龍罵的滿臉慼慼然。

而後毛文龍扭過身子趴在蕭如薰面前,高聲道:“臣知錯,臣知錯了!還請陛下治罪於臣!”

“治罪?拿什麼治罪?你立了大功,你斬了建奴首腦,朕要賞你啊,拿什麼治你的罪?朕說了,你沒犯錯,你做的是對的!你讓朕如何治你的罪?”

毛文龍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蕭如薰見目的達到,便也不再恐嚇他,頓了頓,又開口詢問道:“毛文龍,朕聽說,你是杭州人?”

“……是。”

毛文龍愣了一下,忙回答道。

“杭州那山清水秀之地,養出無數溫潤士子,你這樣一個渾不吝的滾刀肉,怎麼就給杭州養出來呢?這俗話說得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你的行事風格,和杭州那水土可是迥然不同啊。”

蕭如薰邊說邊走回座位前坐下。

“臣……臣雖然是杭州長大,但祖籍山西平陽,和江南行爲迥異,祖父一輩因爲生意需要,才遷徙至杭州。”

“哦,這樣啊,那倒難怪了,山西,平陽,幾年前,朕還在山西打過仗,和北虜一起,經過平陽,在平陽也打了一仗。”

蕭如薰稍微回憶了一下過往,便又問道:“聽聞你還讀過四書五經,還考過科舉?”

“是,臣幼時得到母舅沈光祚的提點,得以在沈家門下讀書,準備舉子業,但是臣幼時玩劣不堪,喜愛兵書,厭惡舉子業,所以一直未能得到功名。”

“沈光祚?這不是朕的順天府尹嗎?他怎麼從未對朕提起過你的名字?”

蕭如薰頓時想起了順天府尹沈光祚,他是杭州人,北伐之際和李廷機一樣,腳底抹油逃回了老家避難。

他家家境可好,在杭州避難很舒坦,結果北伐大軍打到杭州,他見勢不妙立刻捨棄家業帶着全家投奔南京找蕭如薰活命。

之後,此人跟着蕭如薰一路北伐至京師,然後一起上表請蕭如薰登基爲帝。

之後因爲在明廷的資歷,沈光祚被任命爲順天府尹,目前正在協助李廷機辦理馬政,做得不錯,在京師被賜了一塊地,似乎已經忘掉了在杭州的祖業,改從京師從頭再來,倒是有點意思。

只是蕭如薰不知道此人居然是毛文龍的母舅。

“答應讓臣在杭州參軍的就是母舅。”

毛文龍說道。

“哦?還有這等事?”

“是的,因爲臣不喜歡讀四書五經,舉業沒有寸進,母舅很是不喜歡臣,大軍抵達杭州之前,母舅忽然對臣說,『你不喜讀書,那就去投軍吧,機會就在眼前,且看你自己是否把握得住』。

然後就留給臣一些盤纏,自己帶着全家離開了,臣也是後來加入大軍之後才知道母舅一家居然去南京投靠了陛下。”

毛文龍老老實實的交代了他和沈光祚的關係往來。

蕭如薰點了點頭,然後說道:“此番朝廷對西南用兵,你久居江南,是否知道朝廷用兵的要點在何處?”

毛文龍擡起頭,看了看蕭如薰,然後又低下頭。

“陛下所言對西南用兵,說的可是貴州四大土司,安宋田楊?”

“對,安宋田楊,你有了解?”

毛文龍點點頭。

“臣幼時寄住在母舅家,曾聽聞蘇杭當地的商人購買西南土司送來的木材、礦產和漆,最多的便是這四家。”

“哦!”

蕭如薰搞清楚了這裡面的關係:“朕決定對他們用兵,把他們對中央的威脅除掉,徹底貫徹改土歸流的政策。”

毛文龍有些驚訝。

“陛下所言,是安宋田楊四大土司,一個都不放過?”

“對,一個都不放過。”

蕭如薰眼中厲芒一閃:“都是大秦的土地,怎能容忍不受中央控制的土皇帝存在?他們個個擁兵數萬,叫朕寢食難安!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大秦國土之上,朕不允許不聽命令的勢力存在。”

毛文龍嚥了口唾沫。

“即使臣在杭州生活,也知道四大土司的勢力很強,若四大土司聯合在一起,怕是能動員不下二十萬兵馬,不是那麼好吃掉的,臣請陛下三思!”

“二十萬?哼,朕看是三十萬都拿得出來!”

蕭如薰深吸一口氣:“但越是如此,朕越是不能容忍他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朕不喜歡在大秦國內有不被朕所掌握的土地存在,如果有,那就拿過來。”

毛文龍又咽了一口唾沫。

當今陛下之強勢古今罕見,怕是隻有前朝太祖和秦始皇可以相提並論了。

“但是三十萬土兵,該如何才能消滅?”

毛文龍十分不瞭解皇帝的底氣從何而來。

蕭如薰打量起了毛文龍,忽然笑了。

“你小子不是喜歡搶功嗎?這份功勞朕送給你,你要是能想出法子,朕就讓你去帶兵攻打西南,如何?”

毛文龍悚然一驚,擡頭看着蕭如薰:“陛下所言當真?”

“君無戲言。”

蕭如薰一笑。

“臣……臣並非沒有想法!”

毛文龍抵擋不住巨大戰功的誘惑,立刻開口道:“就臣看來,四大土司若聯合在一起當然是個巨無霸,很不好對付,但是四大土司各有各的矛盾,彼此之間之間也有世仇,如今楊氏跳脫,陛下可下一道聖旨讓其餘三家聯合起來消滅楊氏,採用驅虎吞狼之計策。”

說完就十分激動的看着蕭如薰。

蕭如薰端起面前的茶碗,吹了口氣,緩緩飲了一口茶。

“就你知道驅虎吞狼,他們就都不知道脣亡齒寒?你以爲他們這些土司都是不識字的野人?他們讀的書不比你少!他們認的字不比你少,他們知道的典故也不比你少,別以爲人家名字上帶個『土』字就很土,從唐到明,能在夾縫中生存數百年,就算是豬,那也是成精的豬!”

毛文龍眨了眨眼睛,好像被說懵了,說不出話來。

“而且要是朕一封聖旨就能調動他們吞掉楊氏自相殘殺,朕何必調動大軍去攻打他們?你真以爲朕的聖旨橫行無忌暢通無阻?聖旨要是能辦到,要大軍幹什麼?要你幹什麼?”

蕭如薰放下茶碗,站起身子,很不滿意的看着毛文龍:“軍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被你說的如同兒戲,若如此簡單就能解決的問題,前明滿朝文武和朕麾下智囊會想不到解決之法?你以爲他們都是傻子?還是說朕是傻子?”

毛文龍一個激靈回過神來,趕快俯下身子請罪。

“臣惶恐,臣失言!”

“滿腦子小聰明,大智慧呢?朕怎麼看不到?若做大事,怎能沒有大智慧?你瞧不起自己的同僚,覺得他們都是累贅,自己一人就可以辦成事情,那是隻剩下五千的殘兵!可事到如今,四大土司,三十萬兵,你一個人,如何解決?”

被蕭如薰一罵,毛文龍跪在地上一句話都說不出,身子還有些顫抖。

“一個人的武力再強,一支軍隊再怎麼精銳,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始終是無力的,若是不懂得協調同伴一起作戰分擔壓力,那就必敗無疑,軍隊裡不需要孤膽英雄!”

蕭如薰走到毛文龍身邊怒斥他。

毛文龍忙道:“臣失言!臣有罪!還請陛下恕罪!”

“來人!”

蕭如薰不搭理他:“毛文龍口出狂言,御前失儀,大不敬,着杖責二十,革去軍職,發往武昌府玄武營主將鄭鷹處聽用!”

毛文龍大驚失色,忙出言求饒,可是殿外衛士不等告饒,立刻衝進來將他拉走。

一邊被拉着,毛文龍還一邊求饒,不過忽然間,他好像想通了什麼似的,不求饒也不掙扎了,轉而面露驚喜之色。

“臣毛文龍!多謝陛下隆恩!!!”

聽到這話,蕭如薰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嘴角微微勾起。

一百七十 大炮開兮轟他娘三百五十九 夜襲(四)一百三十八 血戰碧蹄館(七)四百九十九 後悔的李成樑(上)六百五十六 赫力圖的動搖一千三百四十七 大秦已經做好準備了六百七十九 歷史變局一千二百五十四 閱兵式三百二十七 將軍也懂數學?三百九十九 失望的陳龍正與熱切的歐洲九百一十七 有升甫在,我無憂矣一千零八十 哀兵與百戰之士三百九十 萬曆二十二年年末一千一百七十八 百僚未起朕先起(下)七百零五 朝臣開始忌憚蕭鎮南了?四百七十八 徐光啓七百零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一百五十一 流言蜚語八百一十七 兩軍對陣(上)九百七十九 替罪羔羊柳成龍四百零七 理想社會一百零六 天兵大勝!二百四十二 三方會談(下)九百六十四 爲你們準備的賞賜三百零三 燧發槍(下)六百九十八 孫承宗的報國志七百五十九 京城不是可以久留的地方一千零六十五 權慄很崩潰一千零四十六 不可同日而語四十二 兔死狐悲四百三十六 天誅(下)六百五十 “無恥的明軍”四 進入角色一千二百一十 事出反常必有妖一千一百四十四 他不是神九百四十五 也不能讓這些人繼續姓朱了二百一十六 太閣的頭顱二十七 君欲上天乎?一百四十四 不安的宇喜多秀家一千零二十三 不安的努爾哈赤一千零六 法蘭西的意外之喜八百一十七 兩軍對陣(上)一千二百二十四 悽慘的一行人十二 煩躁的哱雲二百三十二 明軍血戰德川軍(中)一千零四十四 他們活着比死了更有用九百五十七 蕭某人最厭惡沽名釣譽之輩一千一百五十 強弩之末(下)九百一十五 文官們的騷動八百五十七 第二輪北伐開始一百八十四 稀世的名軍師之謀劃三百三十八 新的敵人八百九十四 誅殺(下)五百一十五 悲催的努爾哈赤一千一百四十六 治蝗(下)九百九十一 多俊俏的少年郎啊三百八十二 該死的政治啊七百七十八 最後一步一千一百三十九 木托實心彈五十七 蕭如薰縱論朝戰(下)一千一百三十二 保命牌九百一十一 房守士的決定一百二十 克復開城一千二百九十九 隆武盛世五百九十七 甜棗三百二十九 大明的無敵艦隊五百六十六 幸運的朱敏淳一百二十三 捷報抵京七百六十三 獻俘儀式一千零六十三 平壤的災難四百九十二 大同急報六百二十六 奇妙的會面九百九十一 多俊俏的少年郎啊五百三十七 開炮!!四百零八 條件(上)一千一百七十四 秦軍改組六百九十一 袁黃的擔憂(上)五百二十二 忐忑的李如鬆八百八十五 沈一貫的請帖五十六 蕭如薰縱論朝戰(上)八百二十四 一如秦漢七百五十三 緊急協議四十九 封爵一千一百四十八 特洛伊木馬(下)六百三十五 考場如戰場九百零三 強幹弱枝一千二百九十七 大秦拒絕和西班牙人來往四百九十四 忠臣無錯九百三十三 這座城池似乎已經不太適合作爲京師了九十四 平壤攻略一千二百三十一 人口甄別部隊四百三十三 喪心病狂(上)八百二十一 特殊且大膽的想法四百零八 條件(上)一千零五十 努爾哈赤的決定三百一十六 納瑞宣王的決議一千三百一十四 你還是乖乖蹲着吧!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上)五十 葉夢熊的忠告三百八十六 凱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