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九十九 安南之亂

bookmark

毛文龍被杖責革職的消息很快就在朝野內外傳開了。

對於這樣一名功臣,本來以爲他要飛黃騰達踩在大家腦袋上作威作福,結果居然因爲御前失儀惹惱了皇帝,被革職杖責,還被髮配到了玄武營當兵,這可真是笑壞了一羣人。

那些因爲被毛文龍搶功而心懷不滿的人們頓時覺得自己的氣順了。

他們笑嘻嘻的討論起了這個倒黴的傢伙,言語之間居然還有一點同情,大有『你都這樣倒黴了我就不記恨你了』這種想法。

廖忠和麻衝等人卻是明白的一清二楚。

這分明就是在保護毛文龍啊……

“看來,陛下對毛文龍很是欣賞啊。”

麻衝苦笑道:“居然不惜用這種方式抹平大家對他的不滿,還藉機把他發配到了玄武營下,這是在懲罰他還是在給他機會建功立業啊?不過是我身邊一名親將,如何能得到陛下如此的對待?”

廖忠笑道:“怎的?不高興了?”

麻衝沒說話。

“我打聽了一下,毛文龍來歷不簡單,他的母舅是如今的順天府尹沈光祚。”

“文官?”

麻衝皺了皺眉頭:“陛下不是最討厭文官沾染兵權了嗎?本朝立國之初就定下規矩,文不領兵武不幹政,毛文龍有這樣一個母舅,更不應該提拔,而應該打壓纔是啊!”

廖忠搖搖頭,把目光投向了皇宮的方向。

“天威難測,陛下心裡想的是什麼,咱們又如何能知道?陛下已經是皇帝了,不再是當年的大帥了,咱們以後行事作風都要小心點,陛下這般做法,未嘗不是在告誡咱們不要太過囂張跋扈,前明遼東軍的下場可不好,你我更要引以爲戒。”

麻衝縮了縮腦袋。

“那南邊的大戰咱們就真的不參合了?”

“那是自然,剛剛在遼東打了仗,現在又要去南邊參合,其他人會怎麼看待咱們?咱們吃肉就讓別人喝湯啊?當年大帥都能對各地軍隊一碗水端平,更別說做了皇帝以後了,咱們就聽陛下的命令就好了。

其他的,不要多想,不要多做,到咱們這個位置上,多做多錯,你可別忘了陛下是如何做了皇帝的,現在還能對咱們如此優容,不奪兵權不殺功臣,你還想如何?”

麻衝嚥了口唾沫。

“知道了知道了,咱們還是早點回遼東吧,留在這兒,我總覺得哪兒哪兒不舒服。”

“也是,早點回去,早點做事。”

廖忠嘆了口氣,點了點頭:“接下來,就看看趙虎和鄭鷹他們了,這仗一打完,我估計陛下就該重組大軍了。”

“七大營真要改了?你哪兒聽來的風聲?”

麻衝忙問道。

“肯定啊,幾十萬軍隊編在七大營裡面,鎮南軍還好說,現在咱們是大秦軍隊,哪有不改動的?就是不知道陛下想要怎麼更改了,估摸着變動不會小。”

廖忠嘆了口氣:“畢竟天威難測啊……”

過了幾日,蕭如薰再次召遼東功勳將領入宮拜見,賞賜給他們一些其他的物品,然後便宣佈讓他們擇日回到遼東就職,並且帶去皇帝的慰問給遼東大軍,代替他賞賜大軍。

駐留朝鮮的軍隊要多賞賜一點東西,因爲他們要做的事情比較多。

針對朝鮮現在的情況,蕭如薰下了聖旨給朝鮮王李昖,安撫他,讓他繼續做朝鮮王,說大秦軍隊會幫他穩定局勢,等局勢穩定之後再行撤走,至於大軍的口糧,就要讓他多擔待着點兒。

我留兵給你狐假虎威,還賞了你十萬兩銀子,你還不要付出點什麼?

真當大秦是你親爹不和你計較?

不過麻煩還沒結束,朝鮮這邊剛剛安定下來,南邊的安南國又出岔子了。

隆武元年十一月初一,蕭如薰接到內閣奏表,說前明冊封的安南都統使莫敬恭上表請求大秦的援助,幫他收拾掉安南國內的叛逆鄭鬆,否則莫氏就要完蛋了。

莫氏,蕭如薰不陌生,當初北伐,蕭如薰借道東南亞諸國自鎮南關入境北伐,就曾經借道過莫氏控制的高平地區。

之前也有生意往來,不過交往並不多,主要是靠納瑞軒促成的此次借道。

蕭如薰對安南的情況瞭解不多,對他們也沒什麼興趣,閱讀了莫敬恭的奏表,感覺沒弄清楚問題。

於是又調出了前明關於安南的卷宗,然後讓王錫爵進宮,向他詢問這裡面的問題,這才搞清楚安南現在亂成什麼鬼樣子。

前明嘉靖年間,安南後黎朝發生大亂,權臣莫登庸推翻了後黎朝的皇帝,自立爲皇帝,開始了安南莫朝的統治。

但是這傢伙沒什麼太大的能耐,折騰好多年也未能消滅掉後黎朝的殘餘勢力,反而讓他們死灰復燃了。

沒過多少年,他造反的消息讓嘉靖皇帝知道了,嘉靖皇帝大怒,立刻派兵南下安南向莫登庸問罪,莫登庸親自帶領大臣到鎮南關嚮明軍請罪,上表自辯。

明軍其實也不想大動干戈,只是爲了維持自己的威望和朝貢體系,並沒有興趣真的爲黎氏復國。

然後,莫氏被嘉靖皇帝下詔斥責,貶安南國爲安南都統使司,降安南國王爲安南都統使,從法理上將安南納入了大明體系之中,也算是承認了莫氏對安南的統治。

莫登庸心安理得的接受了這樣的懲罰,心安理得的對大明稱臣,自稱安南都統使,而對內依舊稱皇帝。

但是莫氏無能,無法徹底消滅掉黎氏的殘餘勢力,反而在莫登庸之後帶來了安南的南北朝分裂。

南邊的後黎朝在權臣鄭鬆的帶領下居然死灰復燃,重新站穩腳跟,屢次和北邊的莫氏交戰,互有勝負。

但是總體來說,莫氏居然處在弱勢地位,到後來僅僅盤踞在高平一帶,在明朝的庇護下苟延殘喘。

而從大明發生寧夏之亂開始,後黎朝就進入了戰略反攻階段,不斷地將北邊的莫朝打的落花流水丟城失地,宗室皇親乃至於皇帝都死了好幾個,徹底進入了苟延殘喘的狀態。

莫氏皇室爲了自保,再次嚮明朝求救,在明朝的壓力下,安南內戰暫且平息,但是沒幾年,大明自己也亂了。

萬曆二十六年,蕭如薰北伐,從緬甸率軍抵達鎮南關出兵作戰,巨大的動盪讓整個東南亞都知道了大明發生了內亂,無暇他顧,鄭鬆趁此機會對莫氏發起總攻,莫氏節節敗退,若非出了幾個頭面人物抵抗,估計也就在亡國的邊緣。

莫氏當代皇帝莫敬恭果斷逃入大明廣西龍州縣尋求政治保護,遣使向大秦求救。

二百二十 定鼎勝局八百二十 叔父,你何時派兵去救族人啊!一千二百八十九 李昖抵京(下)七百六十六 奇怪的換防六百一十 敢不敢?九百七十八 混亂的朝鮮六百四十八 愉悅的笑容七十九 寶刀未老袁了凡一百六十五 時代的腳步一千零三十九 褚英覺得有些委屈四百零九 條件(下)四十五 掀翻巨城,如揭紙片九百五十一 袁黃不是聖人一千二百零六 暹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和打擊一千一百六十八 壓力山大的中央政府一千一百五十一 宋承恩的投桃報李五百一十 扯力克的決心七百六十四 蕭總督,陛下有請六十五 戰與和(下)八百九十六 今晚就動手一千一百九十五 另類的堅壁清野六百五十五 一個都不會放過九百八十二 土司攻略(下)五百四十八 爲了活命(下)三百七十五 絕望的莽應裡一千零八十七 父子八百二十八 吳下阿蒙一千一百一十一 五路進攻八百八十二 給他們一個驚喜一千零八 強化中央集權七百八十一 殺賊!一千一百四十四 他不是神五百四十五 消失的北虜(上)一百一十四 九世猶可以復仇乎?二百二十九 決戰(上)九百三十九 劉黃裳開城三十三 葉公夢熊七百五十六 朱翊鈞最大的錯誤八百三十四 亡國之根一百六十 倭寇來使一千一百一十八 全軍覆沒九百八十二 土司攻略(下)四百八十四 梅國楨借糧(下)一千二百三十九 岌岌可危的暹羅二 我會珍惜這一回三十七 叛逆者梅國楨三百九十六 陳龍正西行記(二)一千三百二十七 整頓惠民藥局三十八 許朝欲降一百五十四 李舜臣一千二百八十一 帝國不需要浪漫一千二百八十八 李昖抵京(上)二百一十三 豐臣秀吉追上了織田信長的步伐三百三十八 新的敵人一千二百四十四 喘口氣,歇一歇一千零三十四 何和禮滿臉的絕望之色六百一十一 一將難求一千一百二十九 打到天崩地裂也要繼續打六百三十七 開槍!六百零五 不怕死的扯力克(上)一千二百九十三 布延進獻傳國璽(下)三十八 許朝欲降一千一百五十九 勇士一千二百五十六 馬球大賽九百零二 第一份見面禮一千零九十 憫農二百五十八 留守四百一十六 利瑪竇的決定四 進入角色四百五十二 船八百六十一 萬無一失八百八十二 給他們一個驚喜六百八十四 好男兒(下)六百二十六 奇妙的會面二十九 破城計二百一十八 朝廷的壓力五百五十一 大亂驟起五百四十一 爲皇帝親信者勿忘晁錯八百六十二 行動起來的李汶一千二百一十四 大魚都在後面三百七十一 大勝一千一百四十六 治蝗(下)八百一十六 巾幗女將與白桿兵二百零一 袁黃是個合格的贊畫十七 激戰平虜城(上)十二 煩躁的哱雲七百九十八 總動員九百五十五 麻貴做出了選擇八百二十三 無路可退一百一十九 李如鬆血戰開城(下)五百二十一 大明第一猛男六百六十二 穩穩的做飯九百五十二 終極目標六百 悲哀的抉擇十二 煩躁的哱雲四百二十八 興師問罪(一)七百九十七 策反一百一十三 稅收的博弈三十五 例外一千零八十 哀兵與百戰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