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六十六 孫時泰不甘心

bookmark

海龍囤上的好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不僅是倉庫裡有好多西,秦軍憲兵隊還在宮殿內發現了大規模的地下窖,看來楊應龍不僅在地面上藏,還在地面下藏,這裡頭的東西更是不少。

鄭鷹不斷的派人清點裝箱,不斷的派人將之運到山下,準備裝點一下運回京師。

因爲這些事情十分重要,他必須要親自在山上盯着,他還把參謀長顧譚派到了山下盯着,兩人一上一下,就在忙活這個事情,畢竟秦軍人多,誰也不敢確定全都是忠臣良將,真要有做手腳的也難說。

這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全是忠臣良將豪情義士,怕不是活在夢裡。

在此期間,鄭鷹還接見了一個有點特殊的俘虜,孫時泰。

孫時泰沒死,也沒自殺,雖然田雌鳳臨死之前也給孫時泰送去了豪華版自盡大禮包,但是孫時泰沒有用。

倒也不是沒想過要用,只是舉起那杯毒酒正要送入口中的時候,心中忽然涌現出一股濃烈的不甘的情緒。

想他孫時泰自幼飽讀詩書,在鄉里也是小有名氣,本來是要走科舉的陽光大道,卻被人陷害,不得不走了旁門左道,一身才華卻因爲自己的身份而被限制。

雖然有心幫助楊應龍脫離牢籠,卻始終不得真正的信任,出了計策給楊應龍,楊應龍卻不用,白白送命,也沒給他真正發揮軍事才華和秦軍交手的機會,就黯然退場。

一身才華尚未顯露,尚未得到用武之地,就被扣上叛逆的帽子要死掉,這心裡該是何等的不甘和哀怨啊……

孫時泰恨啊,他怒啊,他怨啊!

恨這世事無常,怒者世道不公,怨這命運多舛。

但是,事已至此,秦軍的炮聲喊殺聲聲聲入耳,他若不自殺,必爲秦軍所殺。

想到這裡,他心一橫,舉起酒杯就要往嘴裡灌,但是酒到嘴邊,又猶豫了,又不甘了,又不願了。

死亡將近的時候,沒有那麼容易安然赴死,人總是求生欲佔據上風的,此時此刻孫時泰不管怎麼糊弄自己也無法成功糊弄過去了。

他終於發現自己並不是因爲不甘心而不想死,而是因爲怕死。

就這樣,他陷入了激烈的內心鬥爭之中,而在這之後,秦軍破門而入的時候,他仍然沒有將那杯酒送入口中,遂束手就擒,成了秦軍的階下囚,敗給了自己的求生欲。

秦軍將官得知他的身份,便將這個事情上報給了鄭鷹,鄭鷹是知道戰前蕭如薰和王象乾之間唱的一出雙簧的。

爲了將孫時泰除掉,王象乾數次發函往播州,甚至不惜用四川布政使的職位誘惑他,終於成功離間了多疑的楊應龍,將孫時泰棄之不用,還封鎖了他的自由,後面的事情很自然而然的,一月不到,楊應龍敗亡。

當然,鄭鷹覺得就算孫時泰出手,也難以對抗精銳的秦軍,只是敗亡的時間或長或短而已,但是連皇帝都感到棘手,需要率先除掉才能安然進兵的人,絕對不是一盞省油的燈。

想通了這一點,鄭鷹抽出時間,下令要接見孫時泰。

看守孫時泰的士兵報告說,孫時泰每頓飯都吃得乾乾淨淨,一粒米飯也不剩,有時候到了飯點沒送飯他還會覺得餓,主動要飯吃,而且還要求洗澡和換衣服。

鄭鷹一聽就知道這人肯定不想死。

鄭鷹見到孫時泰的時候,孫時泰渾身乾乾淨淨,一塵不染,衣服也是乾淨,頭髮也是乾淨的,面色紅潤,氣色不錯,一點也沒有一個階下囚叛逆的覺悟。

“孫時泰,是吧?”

鄭鷹緩緩發問。

“正是學生,學生孫時泰見過將軍。”

孫時泰不卑不亢的拱手一禮。

“學生?”

“學生是前明秀才。”

“哦,秀才。”

鄭鷹點了點頭:“既然是有功名的讀書人,我聽說你還是王陽明先生的同鄉,怎麼會來到播州給楊逆做軍師呢?”

孫時泰不打算隱瞞,便開口道:“學生得到秀才功名之後,數次參加家鄉的鄉試,但是都落選,深感家鄉競爭力太強,於是託家中好友,謀得了去北直隸順天府參加考試的機會。

學生本想借南北榜的便利考上舉人,養家餬口,不至於讓家人捱餓,結果事情被一個眼紅在下有如此便利的同鄉所陷害,學生背上了本不該背上的污名,不得在順天府考試。

當時天氣寒冷,盤纏又花光,學生在順天府忍飢挨餓窮困潦倒,到處受人白眼,受盡苦楚,行將餓死之時,認識了楊應龍派駐京師的人,一番交談之後,得知楊應龍正在招募懂軍事的人南下入播,學生走投無路,腦袋一熱,便答應南下入播,受到了楊應龍的禮遇,便從此在播州紮根。”

鄭鷹笑了笑,開口道:“你們這些讀書人也是有意思,家鄉考不上,便去別的地方考?這也行得通?”

“將軍說笑了,天下科舉難度之大者,莫非南直隸和浙江福建,學生不幸,身在科舉強省,若是一心一意考科舉,說不定還能考上舉人,但是學生偏偏喜好軍事,花費精力讀了兵書。

考上秀才之後,便屢屢受挫,考不上舉人,大明規矩,只有考上舉人才能過上好日子,學生家中急需要學生的供養,無可奈何之下,才走了取巧之路。

北方諸省生員水平不高,競爭不強,又有南北榜之便利,學生想着要是能在北方參加考試,中舉不難,過往也有很多人這樣做,已有很久的歷史。”

孫時泰老老實實的交代。

鄭鷹點了點頭。

“你在順天府走投無路,窮困潦倒,遇到楊應龍的人,便抓住了救命稻草,來了播州,是嗎?”

“正是。”

“你不是蓄意要來播州?”

“將軍……”

孫時泰面露苦澀:“學生雖然愚鈍,但也是讀書人,不到走投無路之境地,如何會來播州自甘墮落?”

“讀書人……”

鄭鷹搖了搖頭:“那之後,你爲何又給楊應龍出謀劃策,幫他把事情鬧大,還要在他造反之際,獻策攻取四川,行如此大逆不道之事?你這可是明目張膽和大秦作對,皇帝陛下非常生氣。”

孫時泰又說道:“受人之託,忠人之事,學生不過是儘自己的職責罷了,也僅僅只是盡職責。”

“盡職責?”

鄭鷹開口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前明已經滅亡,現在的天下是大秦的天下,楊應龍頂着給前明覆仇的旗號聚兵作亂,那就是造反,你爲了小職責背叛了國家大義,還說得如此冠冕堂皇?”

鄭鷹一下子把自己記下來的聽那些文員們教過的嘴炮專用詞句全給說了出來,說的孫時泰是一愣一愣的。

四百一十八 這個武人倒不簡單一千一百 各打五十大板一千三百六十七 秦皇立馬碑大結局 復國二百二十七 本多忠勝眼前最後的光景六百三十三 仁義之名?三百二十三 明軍登陸五百二十七 將軍用兵要嚴刑峻法,也要恩義並行十六 逆賊安敢言生死大義!六百零七 分潤一千三百三十四 培養醫者的學校六百二十四 血債血償三百八十四 朱翊鈞的韜光養晦一千一百一十一 五路進攻一千零九十一 他們被皇帝打敗了八百二十一 特殊且大膽的想法九十一 外臣預祝提督首戰大捷一千三百五十一 隆武六年八百一十七 兩軍對陣(上)三百零七 要生了七 成立鳥銃隊三百四十五 王的抉擇(下)五百三十六 他們可以向南來,我們亦能往北去七百三十八 老首輔,你過時了八百一十 心虛九百四十七 我不改革了,我要重新制定規則六百八十一 混亂的局勢九百六十七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二百六十 李昖的小心思五百一十六 蕭鎮南到京城了!八百五十三 京師大亂(上)一千二百五十二 蕭如薰的生日五百七十九 仇敵(上)二百七十九 門庭若市的蕭府五百六十二 死有餘辜(下)九十 最後的準備九百二十九 完全不同的道路七百三十六 閹豎的反擊七百三十七 老首輔以爲沈一貫當真不能爲首輔嗎?五百二十八 讓士兵重燃戰鬥的信念一百一十 漢城颳起的恐懼旋風(上)七百三十三 進化的嘴炮們四百二十九 興師問罪(二)五百八十七 想要騰飛的心五百六十八 北虜來了一百八十三 豐臣秀次統籌全局五百四十八 爲了活命(下)一千三百七十四 我來了九百三十一 水德六百六十四 戰前日常(下)九百七十七 遼東巡撫一百九十一 他們註定得不到答案一百五十九 燈火闌珊處(五更)一千零四十六 不可同日而語一百七十六 崩潰的宗氏一千零九十二 軍事學院初露崢嶸大結局 復國一千三百五十 北伐的準備(下)二百九十八 麻貴站隊一千零四十八 鬥志昂揚的建州六百一十七 試探(上)二百一十七 明軍總攻一千一百七十四 秦軍改組五百四十八 爲了活命(下)一千零一十一 造船六百六十 男人的慾望九百九十八 天子之怒一百一十六 強襲開城(上)一千零八 強化中央集權一千三百七十一 兒孫滿堂一千三百七十六 羣臣始終沒有看穿過皇帝哪怕一次一千三百五十九 民生百業皆平等,無有高低貴賤之分八百五十七 第二輪北伐開始六百八十一 混亂的局勢三百九十 萬曆二十二年年末七十五 恩重如山三百一十七 華人的憂慮二百八十九 團聚難二百三十二 明軍血戰德川軍(中)一千二百二十五 李氏的危機七百零五 朝臣開始忌憚蕭鎮南了?一千二百三十五 真的出事了一千一百七十四 秦軍改組一千零七十七 大逃殺三百六十八 進擊的明軍一千二百二十八 難以接受的破衣服八百二十一 特殊且大膽的想法四百五十八 菲律賓海戰(二)八百八十四 安祿山與郭子儀一百二十六 利益驅動的猛獸一千二百八十三 陸海之爭(下)七 成立鳥銃隊二百六十二 王荊石誤國誤君啊!七百四十四 快去找沈一貫!一千二百一十一 短視二百七十六 救火隊員李太后(上)十六 逆賊安敢言生死大義!二百六十 李昖的小心思七百四十一 沈師傅,你太叫朕失望了五百九十 決戰科場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