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八十七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bookmark

救火閣老李廷機不僅要統籌規劃全局,還要負責調節各部門之間的矛盾。

比如審計司和工部之間就老是因爲申請的款項下不來而爭吵,審計司那邊要嚴格審查,工部就等着錢用,兩方面總是爭吵不休。

最後逼得李廷機安排兩個部門在一起聯合辦公,雙方面對面公對公,把所有問題攤開來講,你看到我的工作進程,我也能看到你的工作進程,彼此多一些諒解。

這個方法是有用的,李廷機得以喘息,當然僅僅只是喘息而已,休息是想都別想,根本不可能,蕭如薰給他配備了二十多個助手都忙不過來。

沒辦法,這是第一次辦理如此特殊的生日宴會,也是第一次招待那麼多重量級外賓的生日宴會,安全,禮儀,大秦的門面等等,都很重要。

爲此,北京城內外城牆和宮城城牆都被安排做了一次大規模整修,當然這都是軍隊負責的,直接走軍費,不走正常流程,也不要李廷機負責,是蕭如薰直接指派人手管理,減輕李廷機的負擔。

生日當天軍隊入城走路的路線已經被完完全全摸清楚,當天路兩邊會有大量的民衆觀禮,除了閱兵部隊之外,還要有更多的安全部隊負責管理安全。

這個職責就落在了中央禁衛軍身上,韓得功開始忙活起來了,當然,他樂得忙活,這樣就不用在意那些吃飯打獵逛青樓的邀請了。

事情太多,要乾的事情太多,李廷機就深深的感嘆,這要是大明朝還在,就大明朝中央政府那種辦事的效率和作風,別說三個月,三年都辦不好。

別的不說,那麼大的資金流水就要吵上好幾個月也吵不出什麼結果來,南北文官互相爭吵,爲了錢的事情甚至會大打出手,你拿多少我拿多少,皇帝親自參與進來也沒用。

因爲皇帝沒實際財權,國庫空虛,要是直接走內帑的話,皇帝估計也不樂意不是?

大秦朝就不一樣了,皇帝一聲令下,沒有任何阻礙,沒有任何質疑,龐大的中央政府迅速動作起來。

大量官員開始行動,大量款項開始四處流動,辦事人員和物資滿地亂跑,這個部門那個部門全是在辦公的,一刻不得停歇。

不止如此,那些審計司和調查司的黑白無常們整天在皇宮裡飄來飄去的,震懾着整個皇宮的人們。

據說現在皇宮裡面的官員最大的煩惱不是工作太忙,而是頭髮掉得太多了。

經常兩個官員相互見面,就摘下官帽,露出自己的腦袋,互相看看誰的頭髮比較少,然後一起吟誦一句“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每到這個時候,蕭如薰就能感覺到人手不夠用,的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辦事效率,但是增加人手是需要十分慎重的。

蕭如薰每次擴編中央官員數量都會做大量的數據分析。

如果這個時候增加人手增加的太多,的確這個時候會很順利,但是宮廷開支且不說,這個時期一過去,必將出現大量閒人。

朝廷養人不是白養的,朝廷不養廢人閒人,人手就要維持在一定的數量上,標準就是當朝廷需要全力運轉的時候,官員們不會忙死,也閒不下來。

現在官員數量就是這個標準之上,維持得非常好。

在蕭如薰看來,每個人都要有事情做,事情一做起來,就沒有心思爭權奪利了,事情一做起來,就沒人勾心鬥角了。

連內侍和宮女都忙的天昏地暗的到處搬運東西補缺補差打掃內廷,內外勾結也就沒了,整個皇宮就清淨過來了。

所以每當彩雲和蕭如薰說起要增加宮中內侍和宮女數量的時候,蕭如薰算了算,都搖頭拒絕。

“就要讓他們忙,就要讓他們累,就要讓他們沒有心思想這個想那個,忙不死,閒不了,這是最好的狀態,現在的人數剛剛好,不多不少。”

蕭如薰對此頗爲得意。

彩雲明白了蕭如薰的意思,也就沒再說起這個事情。

大秦的中央政府較之前明已經擴張了不止十倍了,還在不停的擴張之中,不僅京城裡有中央編制官員,地方上也有很多中央編制的官員,從裡到外聯通在一起,辦事很方便。

饒是如此,每天處理政務的時候蕭如薰也能感覺到這些臣子們的急切和辛苦。

不過蕭如薰並不打算給他們減負就是了。

當然本次祝壽除了蕭如薰這個主角,蕭氏皇族也是重要的配角,太子蕭振邦和二皇子蕭振武,還有太上皇蕭文奎,皇后楊彩雲。

以及蕭氏三王,楚王蕭如蘭,趙王蕭如蕙,魏王蕭如芷,還有他們的後代們。

蕭氏皇族現在人數是很少的,滿打滿算不過三十多人,大家的聯繫比較緊密,蕭如薰也有時間親自和他們見面,然後教導他們該怎麼做,生日那天有什麼安排之類的。

反正按照禮部官員的說法,皇族衆人都是絕對的重要角色,要在羣臣之前向皇帝表示祝賀並且獻上賀禮。

本來蕭如薰不打算讓臣子們送禮,但是這樣一來臣子們就不知道該怎麼做了,所以思慮再三,在羣臣的要求之下,蕭如薰還是允許了他們送禮的請求。

但是蕭如薰還有其他的要求,即自家臣子的賀禮價值不準超過十兩銀子,否則就不收,於是這個賀禮的內容也被大大限制了。

於是皇族就決定讓孩子們向皇帝表現才華技藝,比如書法,比如繪畫,比如武藝。

皇家書院是蕭如薰專門給皇家的孩子們準備的,請的都是非常優秀的老師,而皇族子弟們誰能繼承王爵封號也要看成績,最優秀的幾個人才能繼承封號,雖然現在競爭還不明顯,但是未來競爭一定非常激烈。

更重要的是,誰來繼承王爵封號,權力操控在皇帝手裡而非三王手裡。

蕭如蘭蕭如蕙蕭如芷百年之後,誰能繼承他們的爵位,不是蕭如薰說了算,就是蕭振邦說了算,他們自己可以提建議可以懇求,但是最後下旨做決定的,是蕭如薰,是皇帝。

這是蕭如薰實現對皇族掌控最直接的手段。

安排好了自己家人,對外人才有更好的安排,反正對於外面來的藩屬國的國王啊慶賀使節啊之類的蕭如薰可沒有限制他們的贈送禮品限額,他們愛怎麼送就怎麼送,送的越多越好。

小氣的和大方的,蕭如薰會給他們安排不一樣的住所條件和水準,明裡暗裡的告訴他們——

禮物送的不錯,朕很滿意。

禮物送的不好,小氣,朕生氣了。

這樣一來,某些心思活泛的人也就知道大秦皇帝對藩屬國的要求很不一般了。

五百八十 仇敵(下)九十八 進擊的李如鬆六百六十一 定個小目標,先豎它五六座京觀一千零八十一 戰爭結束了(上)一千三百三十六 鄉村遊醫計劃五百零七 平型關失守四百一十九 事辦成了一百六十 倭寇來使一千三百六十七 秦皇立馬碑七十六 隱藏於歷史之中的細節七百七十 毒二百七十六 救火隊員李太后(上)一千一百一十三 先下手爲強四百三十一 興師問罪(四)一百五十三 德川家康的時機二百六十二 王荊石誤國誤君啊!一千三百六十二 終有一天,你要自己面對這些豺狼虎豹九百四十 反派與正派五十三 朝鮮來使一千一百五十四 喂不熟的白眼狼九百二十九 完全不同的道路七百九十六 開動的戰爭機器(下)一千一百四十 『暴秦』一千三百三十二 方從哲的對策七百九十八 總動員二百七十九 門庭若市的蕭府二百四十七 議功四百二十五 蕭如薰的套路六百五十一 讓漢人退讓,讓漢人服軟三百五十一 影帝一千二百九十三 布延進獻傳國璽(下)八百五十四 京師大亂(下)一千二百九十九 隆武盛世六百一十四 想種田的努爾哈赤二百二十九 決戰(上)一千一百零七 做個參謀吧九百六十七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六百六十四 戰前日常(下)二百一十三 豐臣秀吉追上了織田信長的步伐五百四十四 山西已經平定一千二百六十一 切記你我吃的都是誰家的俸祿四百五十一 討個公道回來五百四十三 被扭轉的戰局八十 君王帳中猶歌舞六百九十一 袁黃的擔憂(上)二百五十二 奇怪的君臣九百八十四 大秦宗室(下)一千零七十七 大逃殺一千一百五十七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六百八十二 抄家一千三百一十一 他只是皇帝(上)八十六 騙子的奇效一千零七十八 楊應龍的挑釁九十五 沈惟敬的斬首行動五百九十 決戰科場之巔四百七十六 四十年的執着二百七十六 救火隊員李太后(上)七百零九 你們不給,我來搶一千三百六十五 隆武二十年(上)四百二十一 他開始萌生了退意二百零六 大明日本互助友好條約三百五十六 皇帝的復甦二百零八 德川的同志遍佈豐臣內外三百五十 瘟疫爆發一百零六 天兵大勝!四百八十九 治標治本八百一十一 後悔的劉黃裳一百八十 高薪養廉?六百四十六 做戲就要做全套九百七十七 遼東巡撫七百四十八 出發!一千三百六十九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百八十七 豐臣秀吉的疑心五百零七 平型關失守九百八十二 土司攻略(下)六百四十二 報應六百四十一 難以回首四百九十五 暴怒的朱翊鈞七百九十五 開動的戰爭機器(上)六百九十四 不速之客(下)一百八十一 倭寇水師全滅六百二十九 鳩佔鵲巢六百八十三 好男兒(上)一千三百一十四 你還是乖乖蹲着吧!九百二十一 混亂的京師一百二十五 冷卻六百四十八 愉悅的笑容一百二十九 碧蹄館遭遇戰(下)九百七十二 隆武八百八十 不一樣的鉛彈八百二十九 柴國柱的心情很糟糕一千零八十四 傳奇的毛文龍八百一十八 兩軍對陣(下)一千一百三十二 保命牌四百三十五 天誅(上)一千二百三十七 大秦的文明二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威勢六百二十二 敢戰的李如鬆一千一百二十四 這是妖術吧?一千零五 愚蠢的熱那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