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一十八 徐光啓下鄉(下)

bookmark

之前的確有鄉里人下來和村子說過養鴨子的事情。

於是郭登點了點頭。

“之前李家小子跟咱們說過,有說過這個事情,不過具體怎麼回事兒,大家也不太懂。”

徐光啓開口道:“鄉里面事情也多,林林總總的,現在人手也不夠,不過我們來了,就是專門負責要在關中推廣這個事情的,關中大地歷來都是蝗災高發區,皇帝陛下爲此甚爲憂心。

去年,福建官員上書給皇帝陛下,說福建有一個名叫陳經綸的小商人主動找到官府,向官府訴說了他所研究出來養鴨治蝗的策略,建議官府向各地推廣,這個人不一般,七年前,就是他從呂宋瞞着紅毛夷弄來了番薯種。

爲此,皇帝陛下還特意獎勵過他,這一回,他又向皇帝陛下建議了養鴨治蝗的事情,他在家鄉一帶試驗過,說非常可行,朝廷本來也從古籍上找到了養鴨治蝗的記載,現在有人試驗,立刻就讓他進京,傳授具體的方法。

現在朝廷已經總結出了一套相當成功的養鴨治蝗的方略,已經做好在蝗災區大量推廣的準備了,這蝗蟲的幼蟲名爲蝻,大家都見過,鴨子啊,專吃這個蝻蟲,一隻鴨子一天能吃好幾斤的蝻蟲。”

“喲,鴨子能吃蝻蟲?”

郭登和一羣老人們面面相覷,覺得相當新奇。

“對,鴨子吃蝻蟲,吃得還多,而且啊,這吃了蝻蟲長大的鴨子,肉質尤爲鮮美,很受歡迎,現在皇帝陛下在宮廷裡都吃這個吃蝻蟲長大的鴨肉。”

村民們更加驚訝了。

“皇帝陛下也吃啊?”

“那可不,皇帝陛下的策略是這樣的,關中大地一直都是蝗災區,所以皇帝陛下會讓各鄉牽頭負責組織民戶養鴨,每家都養一些鴨子,來吃蝻蟲,然後等蝻蟲吃得差不多了,鴨子也長成了。

到時候一部分可以拿到城裡面賣,鄉里會給你們牽線搭橋,剩下的可以由關中和甘肅等地的駐軍出資購買,駐軍數量很多,得有好幾十萬,也好給軍隊補充肉食,一舉多得,你們覺得如此這般可好?”

幾個人互相看看,掰着手指算算,感覺這是好事,不是壞事兒。

“徐尚書,這鴨子,當真能吃掉蝻蟲?”

“當真。”

“行!我同意!老李頭,老張頭,老王頭,你們呢?”

郭登又看了看其他幾個說得上話的老農。

老農們互相看看,都笑了。

“大秦的官沒騙過咱們,咱們相信,養!”

老農們就答應了。

然後郭登又問了。

“徐尚書,這鴨子咱們自然養,不過養多少合適啊?”

徐光啓笑道:“朝廷早就給你們算好了,這蝗蟲啊,產卵極多,繁殖極快,鴨子少了,真的吃不完,所以朝廷算了算,按每百畝地十隻鴨子來養,也就是每十畝地養一隻鴨子,郭會長,你家多少畝地?”

“二百四十畝地。”

郭登立刻說道。

“那就是二十四隻鴨子。”

徐光啓開口道:“這些鴨子分散開來用還不好用,要有鄉里面來組織農戶養鴨子,等需要鴨子去捕食蝻蟲的時候,整個村的鴨子集合在一起,一起吃,要是數量不夠,再從別的村借調一些鴨子過來。

這些鴨子一天能吃兩三斤的蝻蟲,食量大,但是鴨子貪吃,管不住自己的嘴,人要是不管,它能硬生生把自己撐死,所以每隔兩刻鐘,就要把鴨羣趕到別的地方晃盪晃盪讓它消消食。

而且放鴨子也不能亂放,要在苗長結實了,還沒結果的時候,把鴨子放到田裡,這個時候鴨子就不會毀壞莊稼,還能多吃蝻蟲,你們平時也要注意多訓導養好的鴨子,要讓鴨子聽指揮。

等鴨子養成了,你們也不用擔心沒地方賣,你們自己能吃一點,留一點鴨苗,賣到城裡面一點,剩下的軍隊會全部收購,軍隊裡的士兵也很需要吃肉的,現在有那麼鮮美的鴨肉,他們很願意吃,你們這裡沒問題的話,朝廷很快會送鴨苗來,鄉里會安排專人,手把手指導。”

郭登等人互相看了看,連連點頭。

“這個事情咱們六聯村肯定幹,只要朝廷那邊把鴨子送到,咱們這兒立刻開始養鴨,我馬上交代下去,隨時都能準備好,能吃蝻蟲那麼好的事情咱們怎能不做呢?”

郭登這樣表態,徐光啓非常高興,吃過午飯,又帶着大家在田地裡面轉悠。

轉悠着轉悠着,結果發現了兩個蝻蟲窩,徐光啓立刻叫村民們拿來工具準備撲打,一挖開,滿滿的蝻蟲到處跳。

村民們大驚失色,立刻上前盡力撲打,徐光啓和隨行官員也加入其中盡力撲打,打到夕陽西下也沒能將蝻蟲全部打死,還不知道剩下的田地裡有沒有蝻蟲窩。

郭登等人的臉都給嚇綠了。

雖說種了一半的土豆,但是麥子等作物也不少,只靠土豆,明年的日子怕也是不好過。

“徐尚書,您看着怎麼辦呢?這萬一還有,咱們處理不了,那可如何是好?”

郭登苦着臉過來找徐光啓問計。

徐光啓面色凝重,思考一番,開口道:“我會立刻安排下去,叫第一批鴨子優先送到發現蝻蟲窩的村子裡來,優先捕食這些蝻蟲,你們別擔心,現在還還沒到秋收,蝻蟲起不來,官府不會坐視不理的!”

算上六聯村,只是西陽鄉就有三個村子發現了蝻蟲。

徐光啓發覺事態嚴重,之前的一次除蝗工作做得不到位,現在出問題了,而且感覺問題還不簡單。

於是他立刻傳令身邊官員回到西安準備相關事宜,然後催促運送鴨羣的人員加快速度,眼下是時間不等人的時候,十萬火急,晚一天都可能給今年的收成帶來危害。

徐光啓如此急促的催促,讓很多人都相當的重視,西安治蝗總署將公文下達到了每一個鄉,每一名鄉長都要進入戰備狀態,全力籌備今年的蝗蟲大戰,絕對不讓蝗蟲在關中大地上吃掉一顆糧食。

這些可都是農民的救命糧,也是朝廷重要的戰略儲備糧,蕭如薰要將關中大地打造爲未來的北伐後勤補給基地,關中的治蝗將是重中之重,容不得一點疏忽。

一旦蝗災大起,整個北方都要遭殃,整個治蝗總署也會因爲辦事無力而被蕭如薰嚴厲懲處。

爲了國家,爲了自己的前途,爲了老百姓的性命,整個治蝗總署都必須要以最快的速度動起來。

三百二十九 大明的無敵艦隊二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威勢四百八十一 徐光啓心中充滿了愧疚一千二百七十三 今日始知皇帝滋味三百七十六 朱皇帝的這個鍋背得冤吶!八百九十三 誅殺(上)四百九十 大帆船貿易七百零二 是那個孫承宗嗎一千二百四十 李如鬆現在很得瑟七百一十七 小心與囂張一百五十四 李舜臣六百八十七 抄家進行時(上)一千零二十四 代善入京一千零五十二 寄希望於毛文龍的褚英三十六 八成把握一百四十三 釜山的倭城九十二 帝國最後的榮耀一千三百七十一 兒孫滿堂五百六十四 詭異的動向九十二 帝國最後的榮耀四十九 封爵六百六十八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下)七百一十九 那是人嗎?四百二十五 蕭如薰的套路四十七 戰後五百零一 爲難的王世揚八百七十八 先兵後禮?四百一十四 西班牙人的準備三百九十一 三年(上)四百四十三 混帳東西!四百八十三 梅國楨借糧(上)二百八十七 出兵之議九百七十六 他需要一支強大的騎兵四百四十五 無奈的趙志皋三十 背鍋頭號種子選手朱翊鈞四十四 一切都將見分曉五百一十八 將大明的未來奪回來!一千一百四十七 特洛伊木馬(上)三百四十一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中)一千三百四十九 北伐的準備(上)一千二百四十六 笨皇帝一千二百七十八 海波平一千三百七十六 羣臣始終沒有看穿過皇帝哪怕一次一千三百六十九 一寸山河一寸血四百六十八 惡人自有惡人磨六百六十五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一千一百五十八 極惡惡人蕭如薰二百九十八 麻貴站隊一千二百四十九 絕對的忠誠十一 何樂而不爲一千零六 法蘭西的意外之喜四百七十八 徐光啓三百八十二 該死的政治啊一千一百三十九 木托實心彈五百六十四 詭異的動向一千一百四十五 治蝗(上)一千一百五十一 宋承恩的投桃報李一千一百七十七 百僚未起朕先起(上)一千一百三十九 木托實心彈一千一百五十九 勇士三百八十五 還政四百零一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八百五十一 葉公,李化龍完了六十五 戰與和(下)一千三百七十六 羣臣始終沒有看穿過皇帝哪怕一次七百五十五 皇帝的坦誠一千三百五十二 新的宿命和方向九百八十一 土司攻略(上)一千二百七十二 去把袁儼殺了九百一十六 毒酒五百七十一 肉搏!肉搏!肉搏!一千零三十一 建州兵真的能贏?八百九十一 夜宴(上)一千二百三十 大秦的國威七百一十九 那是人嗎?七百四十 拿下張維賢很難嗎?二百六十三 至少,能拯救自己的家人?一千三百四十三 中國式的生活一百零九 強勢否決二百三十六 這只是奴役,不是殖民四百五十二 船一百九十九 據理力爭一千三百三十七 西南土改六百一十九 青史留名與遺臭萬年七十九 寶刀未老袁了凡一千一百六十五 兇虎與惡狼七百四十九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千零七十 朝鮮又要做一次豬隊友了五十五 初見朱翊鈞五百二十一 大明第一猛男八百三十六 這纔剛剛開始一百七十三 強襲對馬港(中)八百四十九 再會葉夢熊一百四十二 淪爲鬼域的漢城五百五十九 抽你者蕭如薰也!(上)三百七十 唯一一杆線膛槍一千一百七十八 百僚未起朕先起(下)二百六十六 羣臣的反擊極其猛烈八百八十九 批評與期許一千零八十三 啼笑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