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二十二 血吸蟲之患(上)

bookmark

徐光啓這樣說,韓宣便點了點頭。

“難怪要先在關中進行土改了。”

“力保關中不失,給北伐打基礎,關中地區的經驗也可以廣泛推廣到其他地方,而且我聽說陛下已經着手在天津,在江南多地設置了治蝗署,打算等我們這裡出了成效,就對全國推廣養鴨治蝗的方略。”

徐光啓緩緩說道:“但是陛下也說了,養鴨治蝗是亡羊補牢,若要根除蝗災,必須要興修水利,不給蝗蟲產卵可乘之機,若是不興修水利,則蝗災一而再再而三,受苦受難的還是老百姓。”

“陛下真是仁厚愛民啊……”

韓宣感嘆了一句。

關中地區的養鴨治蝗政策得到官府從上到下的大力支持,從韓宣開始,直接向下一級問責,哪裡出事就問罪最高行政長官,不問他人,逼迫最高行政長官身體力行爲養鴨治蝗政策的推行而努力。

這個問責機制建立的很好,從巡撫一級設立到了農會會長一級,一級管一級,就這樣問責,出了事情誰也逃不掉,大家都有連帶責任,誰也別想推脫,只有埋頭做事情纔是唯一的辦法。

自三原縣開始,養鴨治蝗的方法逐漸向多地推行,蕭如薰那邊竭力送去足夠的鴨子以供當地政府使用,力保關中不失,將剛剛穩定下來的關中地區打造的更加穩定。

而其他地方並非就沒有蝗蟲預警了,整個黃河中下游地區的灘塗地都是蝗蟲高發區,徐光啓就是沿着這條路線一路到西安去的,給蕭如薰做了完整的報告。

今年入春以來雨水不多,至少沒有去年那麼多,所以去年蝗災只是小部分地區發生,烈度很小,當地基層政府組織人員撲打出錢收購之後,調動其他地方豐收的土豆和番薯,就度過了危機。

而今年北方降水不多,南方也沒有去年多,所以蕭如薰派出去各地巡查的官員回來都說今年江南江北可能都會出現一定規模的蝗災,政府需要做好應對蝗災的準備。

蕭如薰就着手準備了,就算是在宣揚國威期間,也沒有放下各地物資調運的工作,不過時間太緊張,準備不充分。

蕭如薰謹慎思考之後,決定力保關中不失,然後對其他地方只能採取一定規模的控制手段,而無法像關中這樣全面發動了,好在去年和今年沒有大旱,蝗蟲就算起來,也起不大。

人不夠用,無論怎麼擴編中央政府官員怎麼擴大政府規模都沒什麼用處,總是感覺人不夠用,這邊剛剛新來一批那邊就給調走了,治理蝗蟲還是個全國性的問題,一年兩年根本見不了成效。

蕭如薰只能選擇全力保護重要地區在徐徐圖之的辦法,而且人手如此緊張的原因還不僅僅只是爲了對付蝗蟲這一條,江南的血吸蟲病也成爲了蕭如薰的心頭大患。

隆武二年四月,蕭如薰正在籌劃着將南直隸一分爲三,分爲安徽、江蘇和直轄上海州的時候,來自太平府的一份述職報告頓時讓他眉頭緊皺。

這是太平府當塗縣前任縣令突發急病腹脹便血不得不告假回家療養之後新上任的縣令提交的述職報告。

他說他上任以後調查了上任縣令的病歷記載,根據隨行人員和大夫的證詞,他發現上任縣令是去了下面鄉里某個小村莊調研之後回來生的病,隨行人員之中有三人也生病了,其中一人已經死去。

新任縣令覺得事情蹊蹺,決定去巡視,等抵達了那個小村莊後,發現了其村莊內正好在辦喪禮,還是火葬,他觀看了喪禮,發現還未燒掉的屍體骨瘦如柴,但是肚子卻特別大。

他覺得奇怪,便巡視全村,發現村子裡有七八戶人家全家四五口人的肚子都特別大,身體的其他部位卻都瘦的和柴火棍一樣,他記起大夫說前任縣令的那位隨從死亡之前也是腹部腫大,便詢問了村裡人關於這樣的疑惑。

當地人解釋說,這是一種叫做大肚子病的病症,他們說,這個病從他們記事的時候就有了,大夫來了一波又一波,但有些人能治好,有些人則治不好,治不好的有些一個月就死了,有些好些年才死。

縣令覺得很奇怪,又詢問村中的老人,發現村中的老人也說在他們的孩童時代,大肚子病就如影隨形。

而其中一位老人回憶,他小的時候,他的爺爺也是這樣說的,反正子子孫孫代代相傳至今,大肚子病就和詛咒一樣從未遠離這個小山村。

得了大肚子病的人,會咳血,會便血,身體會非常消瘦,死的非常淒涼,有些人不一樣,有些人咳嗽發熱之後還能轉好,就跟沒事人一樣,有些人很快就肚子大起來死掉了。

而那些後來轉好的人雖然日後也偶有發作,但是還有活到五十多歲才死掉的。

他巡視了這個村莊,詢問了村裡人,發現村裡有一多半人都有過發熱咳血的現象,有些喝了大夫開的去腫驅邪藥物之後慢慢轉好,有些就死了,只有少數人說自己從未有過這樣的情況。

這村裡祖先還傳下一個規矩,說得了大肚子病死掉的人,要火葬,不可直接入土。

縣令更覺得奇怪,便詢問當地的大夫,當地的大夫也說這個病他知道,但是很難治好,有些看上去治好了,但是之後又會發作,縣令又去調閱當地卷宗和地方誌,發現前朝就有記載這種大肚子病的記錄。

那之後一個多月,跟隨這名縣令去那個村莊一起調研的一名吏員突發高熱,胸悶頭疼,不得已請了假,縣令立刻意識到情況不對勁,馬上找來大夫給這名吏員會診,大夫一眼就判定這是大肚子病,趕快給用藥。

大夫用阿魏積塊丸給吏員服下,吏員服下後高熱漸退,腹腫漸漸消退,大夫又在他的糞便中發現了一些長條狀的蟲子,解釋說這是蟲病。

接着大夫還說這樣的人屢見不鮮,這名吏員算是幸運的,能治好,很多人要麼找不到靠譜的醫生治療,要麼沒有錢治病,只能等死。

還有幾個大夫說自己在鄰近的幾個州縣也看到過這樣的病人,爲數還不少,但是他們感覺歷年來這種病也沒有氾濫成災過,每年因爲大肚子病死掉的人也不多,總比餓死的人要少得多,便沒什麼人在乎。

縣令卻感覺到茲事體大思來想去,便提筆寫了述職報告,送到太平府,然後由太平府一起送往京師。

之後,這個事情被葉向高注意到,葉向高覺得官員莫名病死不算小事,擔心是某種瘟疫爆發的前期,便重點把這個報告送到了蕭如薰面前。

在蕭如薰生活的那個時代,血吸蟲病已經被消滅了,他是通過閱讀歷史書籍才知道這種曾經在華夏土地上肆虐了兩千多年的可怕寄生蟲病的。

六十二 哪見先生點筆時八百五十八 李汶的反應很快一百八十八 豐臣秀吉的死期即將到來四百九十四 忠臣無錯六十六 意見統一二百零六 大明日本互助友好條約九百三十三 這座城池似乎已經不太適合作爲京師了一千一百五十四 喂不熟的白眼狼一百零五 吃掉加藤清正(下)一千一百八十六 早晚會有一戰一千一百八十八 前田利家死了七百四十五 圈養起來的豬玀是無論如何也養不成雄獅的一千零七十三 一種計謀?一千三百七十七 你來做這個皇帝吧一百零三 伏擊一百一十一 漢城颳起的恐懼旋風(下)四百五十五 煥然一新的水師八百二十七 退而求其次八百零四 放心吧!三百四十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上)八百六十一 萬無一失三百二十九 大明的無敵艦隊一千零二十八 有軍事天賦的蠻夷一千零四 遠方來客二百零六 大明日本互助友好條約一百三十一 黑田長政的最後一搏一千三百三十八 北虜復來一千零七十五 他逃了八百零九 拖出去,斬了五百四十五 消失的北虜(上)一千二百六十五 袁儼被捕一千三百零一 秦軍獨步全球四百七十五 阿挪的努力一千三百零四 閱兵式(下)九百四十九 休止符二百零四 提督與軍師之爭鋒七百四十 拿下張維賢很難嗎?四百六十六 阿門!一千一百七十一 德川家康善於隱忍六百零四 生擒扯力克一千三百五十九 民生百業皆平等,無有高低貴賤之分十六 逆賊安敢言生死大義!五百三十八 縱馬奔馳的李如鬆一百一十三 稅收的博弈一千零八十九 節儉的御膳四百八十七 密謀四百九十二 大同急報九百七十二 隆武六百零一 最牛的武將四百九十 大帆船貿易一千二百三十 大秦的國威一百六十 倭寇來使九百六十二 爲難的老臣一千二百三十二 倭人自治會一千零五十二 寄希望於毛文龍的褚英一百八十六 吹起的枕頭風一千二百四十二 精明的麻威一千零五 愚蠢的熱那亞人五百三十四 李如鬆的疑惑一千二百零七 售賣軍火九百八十 我是陛下的狗九百九十一 多俊俏的少年郎啊四百五十三 江大海八十九 蕭如薰的戰策八百六十四 劉鄧之爭一千一百八十二 來真的?六百五十八 這場戰爭還遠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八百四十八 我決不允許任何人侮辱我的將士二百八十一 雙生子四百五十七 菲律賓海戰(一)五百四十七 爲了活命(上)一千二百七十二 去把袁儼殺了一千二百七十六 沐氏最大的功勞三百零二 燧發槍(上)九百零一 螳臂當車一百九十七 議和的開端(下)三十八 許朝欲降四百三十五 天誅(上)一千三百三十一 明哲保身的『哲』五百五十 太原急報五百二十 拜見提督一千三百六十七 秦皇立馬碑七百九十 抵達鎮江二百一十四 三分日本一百 審判六百六十一 定個小目標,先豎它五六座京觀一千二百三十六 後陽成落網八百 絕不反悔!四十七 戰後七百四十九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五百六十六 幸運的朱敏淳一千零三十四 何和禮滿臉的絕望之色三百三十八 新的敵人八百八十四 安祿山與郭子儀九百一十九 一切開始的地方二百零二 二人的約定八百九十二 夜宴(下)五百四十三 被扭轉的戰局一千一百二十八 鄭鷹的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