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二十八 百年大計

bookmark

姚文淵說完,蕭如薰嚴肅的點了點頭。

“說到底,還是執行力不夠,中央權威衰落的原因,中央朝廷推行下去的惠民政策,總要人去實施,落到地方,還要適應地方水土,配合地方豪強劣紳,往往就成了他們的斂財工具。

比如王安石的青苗法,那就是典型的執行錯位的事情,而且難以避免,因爲地方勢力犬牙交錯,強龍難壓地頭蛇,中央的政令到了地方能被執行三分就不錯了,這是朕發動土改的又一原因。”

蕭如薰面色嚴肅,語氣很差。

“大秦不是前明,大秦只有一條強龍,地方上不允許有蛇,哪條地頭蛇敢興風作浪,在朕眼皮子底下做妖,朕會讓他後悔自己投胎做了人,要他生生世世都不敢再做人。”

蕭如薰的話帶着森寒的殺意,讓在座的幾名臣子忍不住的有些顫抖。

“朕推行下去的政策,必須給朕辦到,誰敢歪曲朕的本意,敢借此牟利,坑害百姓,朕有的是辦法知道,到那個時候,也不要怪朕下手無情,這是朕的原話,你們回去之後把這些話告訴底下人,心裡都給朕有個底。

他們下去之後,但凡遇到陽奉陰違之人,但凡有地方勢力重新出現的苗頭,給朕立刻下手見血,不管是誰,朕說要恢復漢朝陵邑制,不是說着玩玩的!”

“遵旨!”

一羣臣子跪伏在地上。

“都起來,姚卿,你接着說。”

“遵旨!”

姚文淵接着闡述了自己瞭解到了一些情況,還有在全國推行惠民藥局的重點與難點,最後他總結的很到位。

“關鍵還是在於錢和實施,建造一座屋子做惠民藥局很簡單,找個大夫坐館也不難,難就難在保證藥材的充分供應,和如何讓每個人都能看得起病。”

蕭如薰沉默不語。

這種事情,即使到了現代還是個老大難題,更不要說是在他這個時候了。

社會生產力到了現代的地步還是有人看不起病,以現在大秦的生產力推行免費醫療什麼的根本就是癡人說夢,搞不了幾年朝廷財政就要破產。

至於醫療保險什麼的也是想想,人們尚且還不能吃飽肚子,哪裡有錢去買什麼醫療保險,這並不能真正讓最底層的貧困農家百姓受益,不能讓他們擺脫生病咬牙硬挺碰運氣的現狀。

這也是百年大計,不是他這一代人可以完成的,但是不能因爲一代人完成不了就什麼都不做順其自然,他不能眼睜睜看着自己的子民死的這樣悲慘這樣無助,他總想着要做些什麼。

萬事開頭難,過程難,結尾更難,一路難到底,問題層層不窮,生生不息,問題總比方法多,但是這並不是不去做的理由。

如果不做,怎麼會有希望?

蕭如薰決定至少要從保障一部分人開始做起,慢慢的慢慢的,擴展到更多的人。

一下子鋪開到全民是不現實的,也根本做不到,就算是將大秦國庫現有的財富擴充十倍也還是九牛一毛滄海一粟,但是至少,要先定個規矩,做個框架,給以後的發展奠定基礎。

至於他顧及不到的人……那是真的非人力所能及也。

大秦的財富需要擴張,需要擴大,需要殖民地來掠奪財富,需要吸那些原住民的血來讓大秦的子民變得健康,強壯。

以全球的資源總量和財富總量,所有人過上好日子是不可能的,但是他會搶佔先機,在未來,讓全大秦的子民都過上好日子,至於其他人,無所謂。

“先從全國南北直隸和十三布政使司以及緬甸各自的治所首府開始吧,先從大城開始,再慢慢鋪開,步子要放緩,積累足夠的經驗,再鋪開,姚卿,惠民藥局先從這十六座城開始重建。”

姚文淵點頭。

“臣遵旨,那陛下,藥材方面和醫者的人選方面該如何安排?”

“朕已經讓葉閣老去安排民間有名望的醫者入京,到時候朕會安排太醫院的太醫和他們一起搞個聯席會議,正式商談一下,朕眼下還有不少事情沒有搞清楚,要再多一些時候給朕緩一緩。”

“遵旨。”

姚文淵沒有繼續詢問。

“這件事情就這樣先定下來,李閣老,朕馬上給你一道旨意,你去告訴工部楊一魁,讓他立刻準備人手開始設計,朕要他派人去這十六座城市修建新的惠民藥局,然後葉閣老,財政部派人跟進,準備撥款。”

“遵旨。”

李廷機和葉向高一起說道。

然後蕭如薰讓大臣們離開去辦事,留下了太醫院院正袁清泰。

“袁卿,江南的大肚子病,太醫院可有研究?”

“回陛下,大肚子病在江南有,在江北則十分罕見,幾乎沒有,臣出身北方,對江南的病症不是很瞭解,但是既然是腫脹的病症,一定要從去腫消脹的方面着手,打掉腹中毒蟲,方能痊癒,但是通過人體肌膚進入人體的毒蟲,臣也是第一次聽說。”

“之前你們所研究的蠱蟲之症都是從口入嗎?”

蕭如薰又詢問。

“是,這古籍上所記載和蠱蟲有關的病症,都是由口而入,生長在腹中,危害人體康健,必須要用藥除去,人體才能恢復,既然用阿魏積塊丸可以打掉那些腹中蠱蟲,想必也不是什麼疑難雜症。”

“是啊,疑難雜症算不上,但要命的是傳染力太強了,令人防不勝防,感染病人一多,幾十萬上百萬,就算是小病,也讓朝廷難以着手啊。”

蕭如薰如此感嘆。

“幾十萬上百萬?那不是瘟疫嗎?”

袁清泰愕然。

“傳染力堪比瘟疫,卻不會那麼短時間就要人命,而且只在江南發生,江北則沒有,且人與人之間不會相互感染,只會通過疫水傳染,縱使如此,按照朕的預估,江南染病者,不到百萬,也有數十萬,只要一查,絕對是觸目驚心。”

袁清泰嚥了口唾沫。

“數十萬?這……居然如此嚴重?”

“這還是往少了預估的,數十萬近百萬的人失去勞力,還會不斷的有人患病,不斷的有人死去,不斷地失去勞力,不僅會讓家破人亡,也會讓大秦受到極大的損失,所以這蟲災,朕無論如何也要控制住。”

蕭如薰急切地思考應對的策略,他知道這樣的情況不能繼續下去,必須要立刻着手控制,若是拖延下去,苦的還是當地老百姓。

一千零八十七 父子八百三十一 柴總兵可願帶兵主動出擊?二百五十三 朱翊鈞終於暢快的大笑起來一千 朱應槐圖謀造反一千二百七十七 朝氣蓬勃沐五郎一千二百零一 井伊直政的心理陰影二百零五 斬!!一百八十三 豐臣秀次統籌全局六百三十三 仁義之名?十五 哱雲勸降二百六十四 夢醒時分四百一十七 利瑪竇重重的鬆了口氣一千一百二十五 鬼門關四百二十二 心底最深的野望一千三百零九 成功的政策六百九十一 袁黃的擔憂(上)五百一十七 君臣再相見一千零六十一 毛文龍渡江二 我會珍惜這一回六十三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四十五 掀翻巨城,如揭紙片一千二百四十九 絕對的忠誠一千一百四十九 強弩之末(上)三百六十二 洛猜之死(上)四百零八 條件(上)一千三百七十二 親上加親五百三十四 李如鬆的疑惑七百一十一 誠意一千零一十一 造船四百五十七 菲律賓海戰(一)五十九 巨人始動一千一百五十九 勇士五百五十 太原急報四百五十三 江大海一千零六十九 柳成龍進軍開城七百二十 十年之內,北虜不復爲患矣一千零七十八 楊應龍的挑釁八百一十三 薑還是老的辣五百五十八 太原騷亂(下)三百一十四 出征(上)一百九十八 德川家康的怒火一千一百零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一千二百九十一 李昖的今天,朕的明天七百五十六 朱翊鈞最大的錯誤一千一百二十三 秦軍的蛻變九百一十六 毒酒一百四十八 水師要出動一百三十二 血戰碧蹄館(一)八百七十七 進軍松江府四百零五 利瑪竇忽然爲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擔憂了起來三百六十四 大決戰六百八十八 抄家進行時(下)三百四十八 關鍵的棋子一千二百二十一 去與留一千二百一十六 他就是這樣一個果決的人二百一十二 最後的會面一千一百一十八 全軍覆沒一千零九十五 明朝的經濟危機一千二百零九 情報六百五十九 無法預料的未來二百八十一 雙生子一百八十三 豐臣秀次統籌全局九十六 踏血而行七百一十三 先斬後奏一千一百八十三 真是好惡毒的陰謀九百三十九 劉黃裳開城四百二十六 豪情一千零五十五 求生之路二百七十九 門庭若市的蕭府八百八十七 恨二百三十七 德川家康的窘境一千零四十 兒媳自會爲您解暑八百四十八 我決不允許任何人侮辱我的將士一千一百五十九 勇士一千零三十二 努爾哈赤成功了七百八十二 滿朝文武,無一骨節矣二百四十三 不能和背主之賊共存於世七百七十六 還是要走到那一步了六百六十九 敢爲衆人先的石星五十四 相互之間的猜忌三百零四 政治至上一千一百零二 戰爭已經開始七百四十七 老祖宗,我做的對嗎?一千三百四十 秦軍近代化(下)一百一十二 紅線一千三百零九 成功的政策二百二十 定鼎勝局一百四十一 戰後六百零二 去去就來三十五 例外一千一百二十二 大秦的火炮天下無敵一千二百八十七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九百五十 不交稅的人三百七十三 心情複雜的納瑞宣二百七十七 救火隊員李太后(下)七百九十七 策反一千三百零七 希望之光一千零二十四 代善入京五百二十五 李成樑的呼喚五百五十 太原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