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四十九 北伐的準備(上)

bookmark

對於宗教,蕭如薰的態度非常明確。

他是絕對不可能允許中國出現類似於基督教天主教那種可以和國家政權相抗衡的宗教的,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休想利用宗教和皇權抗衡。

從古至今,這種態度貫穿始終,歷代皇朝都相當重視這種事情,所以中國的本土宗教始終沒能上升到和國家機器抗衡的程度,保證了中國不受宗教的鉗制可以自由發展。

而在蕭如薰看來,宗教組織就是在和國家爭奪稅收和納稅人口,以一個編造出來的根本不存在的神爲藉口,獲取信徒的供養,有些宗教要得多,有些宗教要得少,但是都是用來滿足一大幫上層宗教人員的私慾。

他們所宣揚的神是那麼的完美,那麼的全能,可是遇到受苦受難的信徒的時候,爲什麼不出手幫忙呢?

按照他們所編造出來的故事,惡魔反而更可靠一點,惡魔遵守了契約,幫你辦事,就是要一點祭品而已,祭品可能多一點,但是惡魔真的辦事啊,可神是拿了供養也不辦事,就知道說一句『神明保佑你』,然後全程失蹤,真是搞笑。

保佑你一臉!

還有些宗教直接宣揚轉世輪迴,宣揚今生受苦來生享福,真是讓人無fuck說。

對於這種和國家爭奪稅收與納稅人口的組織,蕭如薰沒什麼別的話好說,一鍋端有點不太方便,那就自然消滅,各種手段齊出,潛移默化之中將他們徹底消滅。

對於一直都在嘗試想要在中國傳教的那些傳教士,蕭如薰的方法更多了。

不說已經被教材編寫工作忙的根本無暇分身的利瑪竇,其他人要麼就是因爲有一技之長或者懂很多知識而被安排到相關部門,要麼就是被拒絕入境。

被允許入境的傳教士根本就是在工作,在和一羣官員一起工作,壓根兒也沒有接觸平民百姓傳教的機會,搞得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來給中國皇帝工作的還是來傳教的。

這些都不重要,蕭如薰不需要他們的神學知識,蕭如薰需要的是他們的其他技術本領和數學地理天文方面的知識。

這些傳教士都是接受過完整教育的,把他們所掌握的一些天文地理還有數學知識瞭解一下,蕭如薰基本上就知道了西方現在的理論到了什麼程度了。

傳教是想都別想,乖乖成爲大秦發展的養料,那麼你們還能在大秦生活一段時間,雖然時間到了一樣要滾蛋,但是至少在大秦生活過,之後回到老家,也能吹噓一把。

反正羅馬教廷現在對於中國皇帝是相當的小心翼翼,不敢刺激他,不敢強硬的要求些什麼,只能說派一些傳教士和他接觸,希望以利瑪竇爲首的傳教士可以打動他。

羅馬教廷內部也因爲有不少人從事和中國的貿易往來而賺了很多錢,你說要是把和中國的關係搞僵了,步上西班牙人的後塵,爲中國皇帝所厭惡,羅馬教廷還真的不願意,雖然西班牙是他們最大的擁躉。

中國皇帝的權力太大了,基本上是一手遮天,要是不能得到他的允許,後果也真是想都不敢想。

根據利瑪竇的來信說,中國沒有強大的宗教,沒有可以和皇帝抗衡的人,皇帝就是天,就是最大的那個人,全體中國人都認爲他們有皇帝就夠了,其他的宗教都是在添麻煩,他們很反感。

這讓羅馬教廷覺得相當的吃驚。

居然還有這樣的國家。

也讓他們更加垂涎了。

那麼多人口居然沒有一個信仰的大宗教,那麼如果可以成爲他們的國教,羅馬教廷簡直可以無視歐洲的宗教改革運動了。

可是該怎麼打開局面,眼下,還看不到任何希望。

蕭如薰永遠也不會讓他們看到所謂的希望。

蕭如薰最大的工作,就是做好明年北伐的相關工作,並且御駕親征,親自指揮這場戰爭,奠定自己無上的武功。

對於蕭如薰決定要御駕親征率兵北伐的事情,不少大臣都提出了異議,覺得皇帝不應該親自率兵北伐,北方草原非常兇險,大秦需要蕭如薰這位皇帝,皇帝就不要御駕親征了。

蕭如薰直接搖頭。

他說他做皇帝之前總是親自率軍征伐,早些時候還曾親自上陣浴血殺敵,他要是害怕這些,就不配做大秦的皇帝了,御駕親征是必然的事情,不會改變,所以一方面作軍事準備,一方面也在做政治準備。

隆武五年年初,蕭如薰把徐光啓調回了京師,讓他以治理關中、山西、山東、天津等地的蝗災的功勞成功入閣,成爲大秦內閣的第四名閣臣。

這幾年之間,徐光啓轉戰大秦北方各地,在各個蝗災氾濫區大力推廣養鴨治蝗和興修水利的策略,爲各個地方剪除蝗災的痛苦,至今爲止已經建成了相當有效的一條環環相扣的治蝗策略。

即農戶飼養鴨子治理蝗蟲,鴨子養成之後軍隊會購買這些鴨子給士兵補充肉食,同時當地官府也會酌情采購,如果還有剩餘,那就發動大家一起將鴨子販賣到全國各地去。

政府給提供路線。

不過基本上這些鴨子肉質鮮美,長成的鴨子都很受當地軍隊的歡迎,基本上都能被軍隊消化掉,尤其是關中的鴨子,還不夠關中兵團和西北兵團的士兵吃的,還要從山西採購。

如此產生的一些利益就讓民衆富裕起來了,政府也得以穩定民衆的生活,局勢逐漸穩定,賦稅也更加順利的收繳上來。

地方上出現了政通人和的情況,而政府有錢了,就會興修水利,解決了水利問題,則蝗災漸漸變得稀少起來。

如此形成一個良性循環,逐漸將蝗災扼殺在了萌芽狀態之中。

隆武五年一整年,北方大地沒有爆發足夠進行預警的蝗災,有些人口稀少的地區還是出現了小規模的蝗災,但是不成氣候。

憑藉這樣成功的經驗和功勞,徐光啓被蕭如薰提拔爲內閣閣臣,順利入閣,他在地方上的治蝗工作被陳龍正接過,他成爲了統籌管理者,陳龍正則接棒,繼續在地方上跑來跑去,還去了江南蝗災區考察。

一千三百六十九 一寸山河一寸血九百零一 螳臂當車三百三十六 火器狂人蕭如薰七百三十 嘴炮天團的逆襲(上)四百零五 利瑪竇忽然爲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擔憂了起來一百五十三 德川家康的時機一千零七十四 必死之局九百二十 臨界點一千二百四十五 老奴不做男人好多年了九百四十二 不過是交易罷了三百三十二 接風洗塵宴一千一百七十八 百僚未起朕先起(下)三百九十三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上)五百七十四 焦急的沈鯉九百一十九 一切開始的地方十五 哱雲勸降一百二十二 蕭如薰兵壓臨津江一千二百六十八 陳龍正已經活在當下了一千一百二十二 大秦的火炮天下無敵八百五十三 京師大亂(上)六百四十七 不是出問題了吧?六百六十四 戰前日常(下)八百七十九 一起殺了!二百九十六 不甘的李成樑一千二百一十三 喊殺聲驟起一千零三十四 何和禮滿臉的絕望之色一千二百七十五 爹啊,您把我害苦了啊!一千三百三十一 明哲保身的『哲』五百七十一 肉搏!肉搏!肉搏!四百五十四 要讓軍隊習慣直接被最高統治者指揮五百五十 太原急報一千一百二十九 打到天崩地裂也要繼續打一千零八十 哀兵與百戰之士五百九十二 徐光啓的決定(下)八十六 騙子的奇效七十八 苦澀的努爾哈赤二百六十二 王荊石誤國誤君啊!四百八十一 徐光啓心中充滿了愧疚一千零二十 大變革與肅清朝堂二百九十二 特務國家二百一十五 給宇喜多秀家的大禮八百八十九 批評與期許五百九十四 好黑一千一百四十一 所有人都在忙九百六十八 沒有爲何二百五十九 朱翊鈞的組合拳六十二 哪見先生點筆時六百五十六 赫力圖的動搖一千一百五十二 釣魚九百二十八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一千一百一十一 五路進攻一千二百一十 事出反常必有妖三百三十三 熱火朝天的大晨練八百三十七 閃亮登場八百三十八 他們還在叫喊着七百九十 抵達鎮江五百零九 陰狠的套路四百二十五 蕭如薰的套路八百二十九 柴國柱的心情很糟糕七百八十八 良知(下)一百一十二 紅線四百三十五 天誅(上)五百三十二 另有圖謀一千三百四十六 夢想中的那個國度六百三十七 開槍!六百七十 羽翼已成八百八十八 細小的危機五百三十三 障眼法一千二百一十八 石田三成成爲了第一個覺悟的人六百五十三 看走眼了九百八十 我是陛下的狗九百六十二 爲難的老臣三百九十九 失望的陳龍正與熱切的歐洲一百三十六 血戰碧蹄館(五)六百四十六 做戲就要做全套一千二百一十六 他就是這樣一個果決的人三百五十一 影帝九百八十三 大秦宗室(上)一千一百零七 做個參謀吧八百八十 不一樣的鉛彈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上)六百一十一 一將難求一千三百三十三 方從哲抵達南京三百六十八 進擊的明軍八百七十七 進軍松江府一百四十三 釜山的倭城五百七十四 焦急的沈鯉四百 背鍋俠的勝利二百七十七 救火隊員李太后(下)九十九 平壤終焉七十三 歷史發生了劇變八百五十 沒人可以阻止我九百六十三 慢慢來一千一百二十四 這是妖術吧?二百九十三 夫妻重聚七百八十二 滿朝文武,無一骨節矣九百六十七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六百八十一 混亂的局勢八百一十六 巾幗女將與白桿兵五百零八 王世揚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