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五十二 新的宿命和方向

bookmark

“怎麼了?”

蕭如薰看着妻子兒子女兒都看着他不說話,不由地問道。

“振邦……去軍事學院?”

彩雲詢問蕭如薰:“合適嗎?”

“怎麼不合適?”

蕭如薰吃下了一塊肉,放下碗筷,喝了口水,開口道:“去年就在和幾個軍中老人談起了這個事情,家中子弟逐漸長成,他們長年征戰在外不在家裡,恐怕管教不嚴格讓子弟變得頑劣不堪,所以便請求我將他們一併送到軍事學院裡去。”

“可是軍事學院不是最少十六歲才能入學嗎?”

“是啊,所以我思考了一番,決定弄個軍事學院的少年分院,把年齡下放到十二歲,目前也就讓軍中一些高級將領家的孩子進去,狠狠的操練,狠狠的打磨,狠狠的削一削這些小傢伙的銳氣,教教他們該怎麼做人。”

蕭如薰看了看振邦。

“對振邦,我一直管束比較嚴格,你也管束的比較嚴格,不讓他肆意妄爲,不過軍中一些將領屢屢跟我反應家裡的子弟有頑劣不堪不服管教的,生怕以後長大了犯法叫我捉起來樹立典型,所以請我想想辦法。

我一想,也是,大秦需要他們的父親戍守邊疆爲國征戰,也不能讓他們的孩子爲此不服管教成了一方惡少,官宦人家子弟爲非作歹的事情,我是最爲厭惡的,他們也都知道我的態度。

所以,思來想去,覺得這也是個好辦法,把這羣小子丟到軍事學院裡面,叫我最信任的資歷最老的最嚴格的教官狠狠的收拾他們,大浪淘沙,說不準能淘出一些金子出來,以後直接送到軍事學院去。”

蕭如薰講了一下自己的想法,然後把手放在振邦的腦袋上:“正好,也好讓振邦認識一些人,這些都是軍中大將家裡的後代,不排除有一些廢物,但是也有真正的有才能的人,早早結識,一起成長,將來,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彩雲知道蕭如薰決定的事情她改變不了,便有些擔心的問道:“那出閣讀書的事情怎麼辦?京城軍校兩頭跑?”

“不用,叫選中的老學究到學院裡面授課,上午讀書,下午訓練,正好,有老教官在一邊盯着,也不怕他們讀不進去書,一定有好處。”

蕭如薰拿定了主意,直接決定好了,彩雲也覺得有道理,便沒有反對,吃了一會兒,彩雲又問道:“明年,你一定要親自去嗎?”

蕭如薰知道彩雲說的是他御駕親征的事情。

從寧夏之後,他便一直和彩雲聚少離多,一直到緬甸的三年纔有夫妻團聚的機會,等到了立國之後,這段日子纔算安穩,但是這一回如果去北伐,又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回來,才能重聚。

蕭如薰點了點頭。

“這次北伐,我一定要親自去,明太祖親自統兵創業,明成祖五次御駕親征漠北,明宣宗也曾御駕親征,英宗也曾御駕親征,武宗也曾御駕親征,前朝皇帝如此多御駕親征的,怎麼到我就不行了?

而且此次北伐意義非凡,這項功績,我要親自拿下,我若親自拿下,則大秦江山必將穩如泰山,大秦統治會深入人心,再也無可動搖,北伐之勝,將奠定大秦百年國運,所以,我必須要去。”

彩雲面露猶豫之色。

“這些我都知道,可是薰郎,你若去,京城這兒……”

蕭如薰知道彩雲的意思。

“放心吧彩雲,一應準備我都會全部做好,你只管在宮裡等我回來,待我回來,給你帶草原上最珍貴的禮物。”

說着,蕭如薰又對着振邦和盈盈說道:“爹爹也會給你們帶回來草原上最有趣的禮物。”

然後,看着懵懵懂懂盯着他的小振武,蕭如薰笑了:“也有你的份。”

這次北伐,意義非凡,對蕭如薰,對大秦,對未來,都有極大的影響,所以蕭如薰無論如何都要御駕親征,親自率領二十萬大軍舉傾國之力北伐,將北虜一掃而空,將國土擴張到可以擴張的極限。

儘可能的將可能遇到的敵人給消滅掉,收拾掉,給未來留下一個可以安全發展的大環境。

蕭秦絕對不是一個固步自封的帝國。

爲了這場五年前就開始謀劃的戰爭,整個國家努力了五年,五年的時間全都用來爲這場戰爭奮鬥,那麼多官員,那麼多百姓,傾國之力發展到現在的地步,爲戰爭做好了無比充分的準備。

如果不能將這些準備完美的利用好轉化爲大量的國土,那蕭如薰可就真的是浪費了這個大好局面了。

自明成祖以後不斷退縮的疆土,曾經失去的疆土都要奪回來。

那些土地看起來沒有什麼經濟價值,但是戰略價值的意義遠超經濟價值,佔據那裡,哪怕付出很大的代價,但是隻要守住那裡,就能阻止敵人長驅直入,禦敵於國門之外,而不是放任敵人進入國境之內大肆擄掠。

禦敵於國門之外和讓敵人長驅直入之間的區別,絕對不是一筆軍費可以比較的。

提供給軍隊的軍費,和某個地區被摧毀之後恢復的費用,哪一筆比較多呢?

正是算了這樣的經濟賬,秦始皇才力主修了長城。

人民生產地區聚居地區一旦被破壞,產生的經濟損失會遠遠超過軍費支出。

而那些只知掠奪不知生產的北虜一旦南下就能直搗漢地聚居區,對好不容易建設成如今這般美好的北地發動毀滅性的進攻。

數千萬兩銀子都會打了水漂。

所以蕭如薰絕對不會給那些傢伙哪怕只有一點點的可乘之機,一點點都不會給。

他一定會親自帶兵,在秦軍越來越強大的時候,在一切都準備好的時候,直接將他們的老巢毀掉,一鍋端,爲此不惜滅絕之。

絕對不會給他們喘息的機會。

只有掃除掉這些憂患,華夏才能安心發展,全力發展經濟,將全世界的財富都給吞吃掉,建立一個讓人難以想象的富強國家。

振邦這一代人才能在他的基礎之上繼往開來,將大秦繼續建設下去。

至於再之後的未來,也不是蕭如薰能夠知道的了。

他只能在自己還活着的時候,做到自己所能做到的極致。

對得起這份權力和地位。

大秦的未來會走向何方,會怎麼發展,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他不知道。

但是他卻知道,有了他的出現,原先會發生的事情,已經不會再發生了。

從這個時候開始,一切的歷史都是新的歷史,是他所創造的歷史,是他逆天改命創造的歷史,厚重的歷史車輪沒能碾死他,他賦予了時代新的宿命和方向。

一千三百七十九 歷史的機密七百八十五 新帝登基一千三百二十四 無藥可治的病四百四十六 趙志皋到底是看不穿八百三十六 這纔剛剛開始三百一十三 幾千年的套路一千三百零四 閱兵式(下)一千二百二十五 李氏的危機十八 激戰平虜城(下)六百六十 男人的慾望一千三百零五 與虎謀皮六百三十四 天道好輪迴,上天饒過誰三百八十三 歸來六百八十七 抄家進行時(上)三百一十六 納瑞宣王的決議一千一百四十七 特洛伊木馬(上)二百二十八 明軍集結六百六十九 敢爲衆人先的石星一百二十二 蕭如薰兵壓臨津江六百四十七 不是出問題了吧?四百一十九 事辦成了三百三十五 戰象一千二百五十八 名存實亡的暹羅(下)三百四十九 大戰在即一千二百七十四 衆人皆醉我獨醒一千三百二十二 血吸蟲之患(上)七百一十三 先斬後奏四百四十一 蕭如薰上疏六百一十五 狗與狼三百七十一 大勝一千二百三十九 岌岌可危的暹羅七百六十六 奇怪的換防三百八十四 凱旋(上)一千三百一十二 他只是皇帝(下)一千零一十 來我這兒吧五百八十八 沈一貫的邀請九十五 沈惟敬的斬首行動五百三十七 開炮!!一千二百四十二 精明的麻威六百二十八 豬一樣的對手六百七十三 討伐洞武遺民(上)一千三百二十七 整頓惠民藥局九百一十五 文官們的騷動一千二百六十四 沐家認慫二百三十 大明戰士何懼背水一戰?一千二百零九 情報一百二十五 冷卻一千一百二十一 送客,走人,結束一千二百四十九 絕對的忠誠一百三十五 血戰碧蹄館(四)五百零六 董一奎死守平型關七百七十七 退一步,萬劫不覆,進一步,海闊天空八百一十八 兩軍對陣(下)一千一百四十七 特洛伊木馬(上)九百零二 第一份見面禮五百六十七 拜見晉王殿下一千零二十三 不安的努爾哈赤一千一百八十九 接風晚宴九百三十一 水德一千二百一十八 石田三成成爲了第一個覺悟的人一千三百四十九 北伐的準備(上)二百七十一 李太后駕到一千零八十 哀兵與百戰之士五百八十六 掌舵者一千二百六十四 沐家認慫三百一十七 華人的憂慮一千二百八十九 李昖抵京(下)九百二十一 混亂的京師八百五十五 多事之秋一千一百六十八 壓力山大的中央政府七百二十五 蠢貨一百五十三 德川家康的時機一千二百六十二 陛下是何等的仁慈啊四百 背鍋俠的勝利一千一百一十五 崩潰的楊軍三百二十一 莽應裡的對策九百八十 我是陛下的狗一千二百零五 外交孤立行動一千一百八十三 真是好惡毒的陰謀八百四十 風生水起四百八十七 密謀一百六十 倭寇來使一百七十三 強襲對馬港(中)五百五十四 殘酷的命運一千二百四十七 他們畢竟也不是什麼哲學家五百零八 王世揚的決心六百一十二 唯一的路四百六十六 阿門!五百四十六 消失的北虜(下)八百九十六 今晚就動手九百五十 不交稅的人六百八十七 抄家進行時(上)一百四十七 朱翊鈞召見羣臣六百三十六 徐光啓頓時覺得臉上臊得慌五百二十二 忐忑的李如鬆一百一十三 稅收的博弈五百六十六 幸運的朱敏淳九百一十七 有升甫在,我無憂矣二百七十五 凡人的悲哀二百二十四 換約之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