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三 壓倒性的優勢

bookmark

戰爭進行到現在,包括南兵和狼兵在內的明軍已經形成了一種默契。

就是遇到倭寇,炮車先上,南兵再上,狼兵最後上的順序,在野外遇到倭寇只要動用炮車,就沒有打不垮的,倭寇根本沒有他們這樣的炮車裝備,所以在野戰的時候十分吃虧,縱使倭寇在發現明軍有火槍之後推出了竹束,但是也沒有用。

明軍遠遠的看到一羣倭寇推着竹束和類似於盾車的東西蜂擁而來,首先就發炮,你那些東西擋得住鉛彈難道還能擋住火炮不成?一陣齊射打過去倭寇已經死的七七八八了,還怎麼反擊?

幾百上千的倭寇就被這樣一陣火炮給大打散,明軍發槍將其打殘,狼兵撲上去補刀斬首,搞定!

幾場遭遇戰下來,駱尚志有點驚訝地發現個人武力在這樣的戰場上似乎已經退居末位了,火力的強大和軍陣的完整纔是軍隊能否取勝的第一要務,他和他的部下已經習慣了和炮車協同作戰的方式,習慣性的聚集在炮車的周圍,以炮車爲主要武器對付倭寇,一打一個準兒。

這樣想着,駱尚志就不免感嘆,如果嘉靖時期東南倭患猖獗的時候,明軍有這樣的戰術和武器配備,倭寇還能橫行東南數十年嗎?

如此作戰消耗固然大,但是兵員損失十分的輕微,駱尚志從朝鮮一路打到日本,大小戰役沒有缺席過,手下弟兄戰死也不過四百,剩下的清一色老兵,絲毫不畏懼倭寇,戰功赫赫,首級拿到手軟,這和嘉靖時代大明對抗倭寇時期的悽慘戰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種武器,一種戰術,一名大將,就能帶來如此巨大的改變嗎?

蕭提督,真不愧名將,真不愧是年僅二十三歲就能統帥大軍的存在,皇帝陛下有識人之明啊!

接連突破十七道日軍的封鎖線之後,殺紅了眼的狼兵衝鋒在前的一支小隊被一陣密集的火槍射擊打倒,瞬間陣亡十數人,見狀,駱尚志立刻下令軍隊停止前進。

此時駱尚志已經看到了高大的城牆,一看之下也不免感嘆,釜山倭城已經相當棘手,這座叫做名護屋的倭城更加棘手,城牆連綿不斷,一眼望不到邊界,少說得有十幾米高,看樣子厚度也相當驚人,明軍炮車沒有重炮的存在,野戰還行,攻城就稍顯不足。

估計也只有那些主力戰艦上的船首大發熕可以用來攻擊這樣的城牆並且取得效果。

駱尚志想起了出發之前蕭如薰的告誡——你們此去日本進攻是一種象徵,象徵我們已經攻入了他們的本土,給他們帶來巨大的震懾,宣誓大明已經可以攻擊他們的本土了,而非是要攻取什麼城池取得什麼戰果,而且按照倭城的強度,大明目前還沒有可攻破倭城的火炮,強攻不智,更別說他們還有十萬預備隊在名護屋集結,一旦反應過來,我們沒有招架之力。

所以水師此去日本的意義就在於震懾,在於宣誓存在感,在於擾亂敵人內部,使敵人加速動亂,一旦敵人出現了反應過來的跡象,我們就要迅速後撤,不能戀戰,回到海面上,用水師艦炮威脅倭寇。

反正他們根本無法對抗我們的水師,我們可以肆意在他們的海面上遨遊,什麼時候看着不爽了再上岸幹他一票,使之疲於奔命,另外,把勸降書給他們,告訴他們,釜山倭寇已經全部被殲滅,咱們只是先頭部隊,大明十萬大軍整裝待發,不日即將遠征日本,嚇嚇他們。

蕭如薰估計豐臣秀吉那個樣子不一定能接受現實,所以要用更加鮮明的現實去刺激他,使他最終認清現實,最好能活生生氣死,直接爲德川家康的上位創造條件,然後集中全力打擊德川家康,逼的這頭保守派老狐狸和大明簽訂城下之盟,搞到大明需要的東西。

所以陳璘觀察了戰況之後,發現名護屋內的倭寇已經逐漸反應過來並且開始備戰,體現出不錯的軍事素養,甚至陳璘還發現有些倭寇正在推着火炮登上名護屋的高臺,似乎打算用火炮反擊明軍的艦隊。

陳璘意識到,是時候把陸軍扯下來了。

於是陳璘一聲令下,旗艦自然有弓弩手往天上發射綠色響箭,那是陸軍撤退的信號。

駱尚志和錢世禎發現了這個信號,明白這是撤退的大好時機,於是讓炮車上前轟隆隆一陣射擊把城內的倭寇壓制住,然後緩緩退卻,臨走前,駱尚志引弓搭箭,嗖的一箭把一封信綁在箭上射入了名護屋城內。

名護屋城內的倭寇不明所以,發現明軍撤退,但是不敢貿然追擊,只能固守,見到這封用箭射來的書信,卻沒有人識字,只好派人去請示豐臣秀吉,並且帶上了這封書信。

陳璘這邊先發制人,用船首大發熕對正打算用火炮反擊明軍艦隊的倭寇火炮進行定點射擊,十多艘大福船一起射擊,五六發射中目標,直接摧毀了大概兩三門倭寇的大型火炮,使得他們倉促之下組織的反擊失敗,藉此機會,駱尚志等人快速登船,快速遠離了海岸,回到了艦隊之中。

今天的反擊大成功,回去之後駱尚志數了數人頭,明軍斬獲了八百多人頭,算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

那封信被快速送到了豐臣秀吉的手上,然而半文盲的豐臣秀吉可看不懂那麼高深的宣戰書,要知道這封宣戰書可是蕭如薰授意,出自袁黃之手。

豐臣秀吉的確看不懂這些晦澀的行文,但是卻不妨礙他認識幾個漢字,這些漢字把豐臣秀吉看的心頭狂跳,什麼大明,什麼釜山,什麼朝鮮,什麼全殲,這些漢字他看得懂,雖然不明白具體的意思,但是他已經無法制止自己的思維跳躍了。

名護屋城內深諳漢語漢話的僧人和商人被召集了幾個過來,豐臣秀吉把這封書信拿給他們看,一看之下,幾個人瞬間變了臉色。

豐臣秀吉敏銳的意識到這些人的面色不對勁,這讓他的心情愈加沉重,甚至他的心中多出了一點恐懼的感覺。

“快說,這上面都寫了什麼?進攻名護屋的到底是誰?”

豐臣秀吉怒喝一聲,幾個和尚和幾個商人呼啦啦跪了下來,瑟瑟發抖。

豐臣秀吉不耐煩了,一腳踹翻了一個商人。

“你來說!”

商人嚇得面如土色連連叩首,連喊自己不敢,豐臣秀吉怒火中燒,拔出侍衛的刀一刀捅死了這個商人,使得其餘人驚恐地大叫起來。

“你來說!!”

豐臣秀吉提着滴血的刀,盯住了第二個商人,這商人連忙撿起了那封書信,瑟瑟發抖的爲豐臣秀吉翻譯這封書信的意思——

四百八十一 徐光啓心中充滿了愧疚一千一百七十 無法迴避的陽謀九百九十一 多俊俏的少年郎啊四十五 掀翻巨城,如揭紙片九百一十五 文官們的騷動關於結尾一千二百九十五 科爾沁的臣服四百五十六 戰鬥開始一千一百二十二 大秦的火炮天下無敵八百八十八 細小的危機七百八十六 逃出生天一千零四十八 鬥志昂揚的建州十七 激戰平虜城(上)三百八十七 簡單的軍人一千二百七十八 海波平五百三十四 李如鬆的疑惑四百八十 拜訪徐光啓(下)六百一十七 試探(上)三百六十一 雙雄爭鋒(下)九 訓練鳥銃隊一千零一十九 軍隊的忠誠七百四十三 這就是真相?六百零五 不怕死的扯力克(上)一千二百六十七 大忌諱一千一百八十七 前田利家的託付九百七十七 遼東巡撫一千二百四十七 他們畢竟也不是什麼哲學家九百七十六 他需要一支強大的騎兵六百五十五 一個都不會放過八百五十八 李汶的反應很快四十四 一切都將見分曉一百五十四 李舜臣一千零三十四 何和禮滿臉的絕望之色六十三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二百一十 豐臣秀吉的最後時刻九百九十四 吳惟忠歸來一千一百二十六 這本就是大秦的國土吧?一千三百一十六 郭家的一天(下)一千三百三十九 秦軍近代化(上)一千一百七十四 秦軍改組一千零九十九 安南之亂五百八十三 皇權危機七百零九 你們不給,我來搶五百五十 太原急報一千二百五十 最後的港灣一千零七十四 必死之局八百七十三 所以只能請他們去死了一百四十三 釜山的倭城二百二十二 悲憤的孤軍三百五十 瘟疫爆發一千零九十四 生機勃勃八百二十五 大政府三百八十六 政治動物一千一百四十一 所有人都在忙九 訓練鳥銃隊八百五十六 朱賡憂心忡忡一千一百零一 大秦的警告八百六十七 見鬼了嗎?七百五十八 那一日二百四十四 一切遂成定局三百六十八 進擊的明軍一百二十五 冷卻一千二百九十五 科爾沁的臣服八百二十八 吳下阿蒙九百零六 極樂之樂一千二百八十二 陸海之爭(上)三百三十五 戰象二百三十二 明軍血戰德川軍(中)七百九十九 季馨沒死?八百四十九 再會葉夢熊一千一百零九 皇族九百五十四 重新開始吧!二百二十六 換約之戰(下)五百三十九 糧食的疑雲(上)一千三百六十 一戰功成一千一百二十七 怎一個天險了得二百五十四 封賞的難題六百八十 聯合阿拉幹四十五 掀翻巨城,如揭紙片一千二百四十九 絕對的忠誠七百一十八 輝煌的勝利三百一十五 出征(下)一千二百七十一 你這朝廷,盡是些魑魅魍魎!七百零二 是那個孫承宗嗎十一 何樂而不爲六百九十七 新任大同巡撫七百八十 都是奸賊!七十九 寶刀未老袁了凡一千一百三十六 她可真是聰明五十二 強龍不壓地頭蛇一千零六十九 柳成龍進軍開城一千二百二十九 摧枯拉朽一百六十三 陳璘抵達一千零七十八 楊應龍的挑釁一百二十三 捷報抵京四百六十三 向馬尼拉進軍四百四十八 不上班的蕭如薰九百八十一 土司攻略(上)九百零二 第一份見面禮六百一十四 想種田的努爾哈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