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五 重新起航

bookmark

可能是沒有旁人在,宋應昌的話十分誅心,字字往蕭如薰的心窩子裡面戳。

“末將自然清楚,但是宋公,末將並非忠於皇帝一人,末將忠於整個大明,末將要維護的不僅僅是皇帝,而是整個大明,包括所有大明子民,都在末將的忠誠範圍之內,所以,縱使有那麼一天,末將也問心無愧。”

宋應昌冷着臉,嘴角勾起一絲笑意:“若是今日坐在這裡的是個地地道道的文臣,明日你就要被剝皮抽筋,誅滅三族!”

“然而宋公不是地地道道的文臣,乃至於宋公會受到的攻訐比末將還要多,所以,末將才會有此說,對嗎?宋公?”

蕭如薰的嘴角也勾起了一絲笑意。

“好你個蕭如薰啊!把老夫都給看透了,老夫還能說什麼呢?的確,如你所說,文帥的處境,比起你們武將而言更爲不堪,所以呢,你想怎麼做?投效老夫?呵呵呵,那還是免了吧,老夫自身難保,還談何給你做靠山?要找靠山就去找內閣輔臣,或者六部尚書,尤其是吏部和禮部尚書,一個天官一個儲相,不知道多少人想去巴結,你找老夫有什麼用?”

“至少您可以對朝政發表自己的看法,而末將做不到,而且,末將並不打斷之後久居京師,末將打算去西南。”

“西南?你的意思是?”

“末將不知道皇帝會給末將一個什麼樣的職位,但是至少,末將可以知道自己是不會再去做寧夏總兵了,要麼調任遼東,要麼調任薊鎮,要麼留在京師,末將覺得,留在京師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宋應昌眉頭一皺:“提督京師戎政?”

蕭如薰點了點頭:“末將的軍功,要麼封爵,要麼加官,加官的路途太少,倒是封爵的可能性更大,但是末將之前剛剛成爲平虜伯,若要再行加爵,不合規矩,所以末將覺得,朝廷很有可能給末將一個京營的職位,把末將留在京師,方便就近看管的同時,若是蒙古人再南下,也多一層保障,估計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你想去西南平亂?”

“嗯,末將這種武將若是留在京師,一定會成爲文官各大勢力的頭頭們爭權奪利的籌碼,即使末將不願意,也難免會捲入紛爭之中,到最後極有可能成爲犧牲品,最好的下場也就是奪職,提前告老還鄉,這對於末將而言,不太能接受。”

宋應昌思考了一番,覺得按照京城裡那些文官的德行,蕭如薰的但又不是沒有可能發生的。

“你所言,也有道理,不是沒有可能發生的,所以,你還要尋機外放?”

蕭如薰點點頭:“嗯,沒錯,只有在戰場上,末將這樣的武將才是最安全的,所以,末將需要到時候有人能爲末將搖旗吶喊,支持末將再次出兵平亂,只有那樣,纔是末將最好的出路,末將絕對不能留在京師。”

宋應昌尋思了一下,冷靜地問道:“聽你的意思,季馨,你是打算和老夫結個同盟,而不是要投效老夫?”

“末將雖然是個武將,但是門下走狗這種事情,還是做不來的。”

“好,既然如此,老夫能得到什麼好處?你能把老夫推上兵部尚書的位置不成?若是你能做到這一點,老夫才真的要對你改觀。”

宋應昌饒有興趣的看着蕭如薰。

“如果末將有那種能耐,大明的武將也不會處境如此艱難了,但是末將倒是希望宋公以退爲進,不要拘泥於兵部一部,而且,朝廷也不是不明白宋公的處境,按照陛下現在的心思,如果陛下打算把末將留在京師,必然也會順帶着把宋公留在京師,但是位置可能就不是兵部,可能是工部,乃至於刑部。”

“這怎麼說?”

“因爲兵部尚書石星並無犯錯,若以宋公取而代之,宋公怕是根本也做不穩這個位置,但是如果是分量比較輕的工部或者刑部,就沒那麼可怕了,所以,宋公應該發動自己的資源,在沒有回京的時候,在陛下的決斷還沒有做出的時候,請人運作一番,去往刑部或者工部就職,想辦法留在京師,不再帶兵。”

蕭如薰的話讓宋應昌頗有些重視。

“你是讓老夫主動調職到工部或者刑部韜光養晦?”

蕭如薰點了點頭。

“六部裡面,刑部最賤,工部最輕,這兩個部歷來都不是朝廷大員爭權奪利的重要陣地,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之下,這兩個部門反倒能發揮重要的作用,成爲當權之人必須要拿下的籌碼!”

宋應昌眼中精光四射:“你的意思是……”

“沒錯。”

宋應昌尋摸着,越想越覺得蕭如薰說的有點對,越想越覺得蕭如薰講的有道理,的確是這樣,確實是這樣,若是拘泥於兵部,不僅文將的烙印洗不掉,還會被那些混帳尋機趕出京師,若是另闢蹊徑找尋適合的位置,未嘗不是以退爲進的策略,未嘗不能東山再起。

此後,宋應昌與蕭如薰商談了些什麼東西,沒人知道,但是那之後的幾日,蕭如薰去往宋應昌大帳的次數越來越多了,日子一天天過去,大軍預備開拔的日子也更近了,終於,時候到了,船隻準備就緒,大軍整備完畢,朝鮮王李昖也帶着一衆大臣從漢城來到釜山,禮送大明軍隊出境,表達對大明再造之恩的感謝。

雖然期間有過種種不愉快的經歷,雖然有種種大明官員欺凌朝鮮官員的事情,雖然有大明軍隊欺凌朝鮮軍隊的事情,可是,大明軍隊到底幫着朝鮮人把日本人全部幹掉了,保護了朝鮮,使得朝鮮得以復國,如果不是大明的出兵,朝鮮如今已經不復存在。

這一點,沒有人可以反對。

所以李昖也是真心實意的在宋應昌和蕭如薰面前磕了幾個頭,表達真心的感謝之意,隨後就被宋應昌趕快扶起表示使不得,

朝鮮王以下諸臣紛紛跪地向大明經略提督以及各大主要將領跪下表示感謝,這一跪,大明文臣武將們可以坦然受之了。

這一跪,預示着牽動了東亞三國劇烈政治軍事動盪的的朝鮮之役的正式結束,而真正意義上的收尾,還要在大明的國都之內才能進行。

九百六十七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八百三十四 亡國之根七百八十七 良知(上)三百一十七 華人的憂慮九百一十五 文官們的騷動五百九十五 免貴姓蕭三百九十一 三年(上)一百一十八 李如鬆血戰開城(上)三百九十三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上)六百五十五 一個都不會放過一千零五十四 爲大秦做事八百八十三 再無聲息的徐有慶一千一百一十二 宣戰詔書三百一十七 華人的憂慮七百五十二 此人,極度危險!一千三百五十四 羊毛紡織機八百三十七 閃亮登場一百一十 漢城颳起的恐懼旋風(上)八百一十七 兩軍對陣(上)九十五 沈惟敬的斬首行動一百一十三 稅收的博弈五百零八 王世揚的決心一百六十 倭寇來使一千一百五十八 極惡惡人蕭如薰四百九十五 暴怒的朱翊鈞九百九十 給褚英的禮物二百七十七 救火隊員李太后(下)七百五十 不爲我所用,必爲我所殺!二十六 晴天霹靂六百六十 男人的慾望一千零一十 來我這兒吧十八 激戰平虜城(下)三百一十五 出征(下)一千零八十五 遍讀史書的太上皇一百零八 水陸並進的構想三百五十八 夜襲(三)十三 魏學曾的擔憂一百二十六 利益驅動的猛獸四百四十二 銀子!銀子!一千三百三十二 方從哲的對策七百五十九 京城不是可以久留的地方一千一百 各打五十大板九百二十六 連影帝都做不了還做什麼皇帝?九百四十九 休止符一千二百零六 暹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和打擊八百 絕不反悔!七百六十二 趙志皋覺得自己好像看到了些什麼一千二百六十九 萬念俱灰的袁黃七百七十四 兵變一千零八十八 黑閻王與黑無常六百五十八 這場戰爭還遠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二百六十九 王錫爵的最後努力六百五十三 看走眼了一百八十五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十五 哱雲勸降三百零七 要生了九百三十一 水德二百五十二 奇怪的君臣二百四十八 這個人已經簡在帝心九百六十六 後路五百六十七 拜見晉王殿下一千三百六十 一戰功成一千三百三十八 北虜復來八百八十六 劉黃裳的慶幸一百零一 新的軍令二百七十七 救火隊員李太后(下)三百三十 上國還是那個上國一千零九十五 明朝的經濟危機二百零七 蕭如薰的真正意圖三百一十二 約談二將七百零八 我在緬甸可還有好幾萬精兵啊!一千二百八十三 陸海之爭(下)三十三 葉公夢熊三百三十二 接風洗塵宴三 蕙質蘭心八百七十三 所以只能請他們去死了一千零六十七 只有一個柳成龍八百三十一 柴總兵可願帶兵主動出擊?八百四十一 權奸誤我!五百七十五 一本爛帳一百六十四 盛大的接風宴一百三十八 血戰碧蹄館(七)七百九十三 直達緬甸八百零三 進抵昆明九百八十六 奏請選秀三百八十四 凱旋(上)一千二百一十 事出反常必有妖一百五十九 燈火闌珊處(五更)一千三百二十五 羣體滅螺一千一百零二 戰爭已經開始七百九十一 再遇陳龍正一千零八十九 節儉的御膳一百一十九 李如鬆血戰開城(下)七百三十三 進化的嘴炮們一千零七十七 大逃殺五百八十二 背叛一千零四十三 我還能說什麼八百四十四 爲時已晚六十五 戰與和(下)五百二十五 李成樑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