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六 羣臣的反擊極其猛烈

bookmark

從萬曆二十年八月份抵達遼東開始,一直到萬曆二十一年的三月底返回大明,蕭如薰用八個月的時間結束了另一個時空裡斷斷續續打了五六年的戰爭,而這場戰爭的終結也意味着日本大陸政策的首次失敗和侵略計劃的徹底破產,大明維護了自己的權威和地位,向天下昭示自己依然是那個強大無敵的天朝上國。

蕭如薰主導此次戰爭的主要目的有三個,一個是挫敗日本的狼子野心,一個是驅虎吞狼,不使建州衛女真白白做大,一個是儘快解決戰鬥,不使大明損失太多;這三個戰略目標蕭如薰都完美的達成了,並沒有使得大明如原先那般陷入戰爭的泥沼內難以自拔,對於蕭如薰來說,這場戰爭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

日本被打的分裂成三塊,建州衛女真前前後後損失精銳騎兵不下四千,斷腿斷胳膊的廢人不下兩千,等於是六千精壯的戰鬥力因此而毀掉,努爾哈赤手下三分之一多的精銳戰鬥力因此而被摧毀,元氣大傷,一時之間是無法繼續蹦達了,而大明論功行賞的龍虎將軍和些許銀兩是根本無法讓努爾哈赤恢復元氣的。

人口的損失,尤其是精銳騎兵的損失,對於努爾哈赤這種小部落來說,還是特別嚴重的,努爾哈赤雖然知道自己可以得到大量的賞銀,但還是無法高興起來,倒是李如鬆高興的一顛一顛的覺得自己立下那麼大的戰功,鐵定要封爵了,到時候也不會比蕭如薰低一頭了,李氏一門父子兩人封爵,那該是何等的榮耀啊!

大軍按照批次,依次乘船離開朝鮮,直接向北直隸沿海的天津衛前進,抵達天津衛之後,大軍整隊,緩緩前往京師,在京師,皇帝會親自出迎,以彰顯大軍東征朝鮮之赫赫武功,表達對將帥們的榮寵。

此時此刻是武將最榮耀的時候,文官們也需要對立下大功的武將退避三舍,稍微客氣一點,當然,僅限於立下大功的武將,文帥不在這個範疇之內,一般而言立下戰功的文帥會立刻陷入彈劾地獄之中。

戰爭過程之中發生的任何可能導致文帥的功績打折扣的小事都會被人們無限的放大,然後挑出來,指着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說這些文帥居心不良,掌握大權的內閣大佬就趁機打壓文帥,當初王陽明就是這樣被打壓在地方,一生不得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殊爲可惜。

宋應昌早已料到自己會遇到的攻訐,所以早早地派人回京城去信,發動自己的人脈關係開始運作,蕭如薰也隨之一起發動之前所掌握的京師的人脈關係開始運作自己,儘量不要讓自己留在京師做什麼京營職位,兩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然而此時此刻的京師裡的混亂,卻遠遠的超過了任何人最初的設想,不論是王錫爵,還是朱翊鈞,都未曾想到京師裡的混亂程度會到如此地步,遠遠超過他們之前的想象,也未曾想到朝臣的反擊力度會如此之大,竟然是連凱旋儀式都不管不顧的態度,無論如何要皇帝給個說法。

而給了朱翊鈞重重一擊的居然是生母李太后,李太后降旨詢問皇帝到底打算封誰爲太子,言辭之中透露出嘲諷的味道,朱翊鈞頗有些氣急敗壞的叫王錫爵秘密進攻奏對,怒斥王錫爵,詢問他出的到底是什麼主意?爲什麼朝臣的反應如此激烈?!爲何連皇太后都出言諷刺朕?

如此一來,朱翊鈞安排皇后謝恩的一齣戲也變成了笑話,皇帝的顏面受損,這如何可以接受?

王錫爵灰頭土臉的回到了內閣,長吁短嘆不止,內閣次輔趙志皋安慰道:“朝臣洶涌,國本之爭遷延日久,廟堂花樣百出,朝臣豈能不忿?”

王錫爵感嘆道:“當今所最怪者,廟堂之是非,天下必欲反之。”

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皇帝做出的結論,皇帝做出的決定,朝臣們都認爲反對纔是最正確的,不反對就是不正確的,上奏章去罵是政治正確,而附和則成了討好皇帝的沒有氣節的舉動,總而言之一句話,皇帝做出的決定,我們都要反對,皇帝想要做的事情,我們都要阻止,皇帝說的話,我們都要反駁。

真是不知這天下是何人之天下!

吏部考功司郎中顧憲成正在內閣述職,聽聞此話之後,立刻出言嘲諷——吾見天下之是非,廟堂必欲反之耳!

不是我們要反對皇帝,而是天下人所認爲的是是非非,皇帝非要反對!是皇帝要和天下人作對!

聽到如此正氣凜然的說法,王錫爵內心毫無波動,甚至有些想笑。

“汝可代替天下人?”

顧憲成毫無羞愧道:“吾輩當負天下人!”

“目不識丁之農夫農婦,汝亦可代替之?汝所負者,乃地主豪紳之輩爾!”

顧憲成面色一變,怒氣勃發,居然當即拂袖離去。

王錫爵雖有心斥責,卻也明白自己如今這臭大街的身份是無論如何也無法重聚公信力的,人人都把奉詔的自己當作是皇帝的走狗,王錫爵的公信力和威望再次遭到嚴重質疑,已經有人喊出天子走狗王錫爵的口號了,想必不久之後就會有人開始呼籲要把王錫爵趕下臺去,重新換上一位首輔。

不過好在內閣首輔的確不是隨隨便便一個人都能去做的,這些人不要王錫爵也可以,但是你找誰來替代呢?如今內閣只有三個人,除了王錫爵和趙志皋之外,還有一個張位,王錫爵要是下去了,按照規矩,肯定是趙志皋這個糊塗先生當首輔,到時候還是皇帝的提線木偶,他們怎麼玩?

然而眼下的情況,羣臣激憤,皇太后煽風點火,皇帝暴怒,他這個內閣首輔夾在中間是兩頭爲難動彈不得,自有內閣首輔以來,還從未有過內閣首輔處境如此艱難的時候,嚴嵩還有自己的嚴黨可以依靠,而王錫爵卻沒有自己的王黨可以依靠,如此情景之下,當真是讓王錫爵萌生了退意。

是不是真的應該退下去了?

四百八十四 梅國楨借糧(下)一千一百二十九 打到天崩地裂也要繼續打三百四十三 大雨和辣椒八百五十二 思想教育四百七十 部落的聯合六百八十 聯合阿拉幹三百五十八 夜襲(三)六百一十二 唯一的路四十一 魏公妙計安天下一千一百零五 心裡沒底的楊應龍一百九十二 “平叛”二百一十三 豐臣秀吉追上了織田信長的步伐一千零三十五 一定要回來!二百七十九 門庭若市的蕭府二百三十五 朝鮮之役的最後時刻就要到來了五百一十四 『真正的勇士』九百二十四 你們是要造反嗎?!一千二百八十六 救火閣老李廷機二十四 病入膏肓的巨人一千三百五十六 西北兵團首次出戰一千一百三十二 保命牌十六 逆賊安敢言生死大義!二十 兒郎們!隨我殺賊!!七百五十四 李如鬆做了一個決定一千三百七十七 你來做這個皇帝吧六百三十二 解救大同城一千一百二十九 打到天崩地裂也要繼續打六百六十五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六百五十五 一個都不會放過一百六十七 新戰術的決策九百四十 反派與正派一千一百四十七 特洛伊木馬(上)一千二百四十八 那一千兩銀子的事情你不打算和朕說說一千二百八十九 李昖抵京(下)十三 魏學曾的擔憂七百九十五 開動的戰爭機器(上)三百二十五 利瑪竇七百三十六 閹豎的反擊一千零三十三 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四百七十二 猜忌(下)六百二十 當幸福來敲門七百零三 北伐的決心(上)一千零七十七 大逃殺八百九十七 張延壽兵變七 成立鳥銃隊一千零一十五 嫡長子九百七十六 他需要一支強大的騎兵一千一百八十八 前田利家死了九百六十六 後路九百四十六 已經爛掉的東西就直接切掉吧三百五十二 納瑞宣不能等待一千零九十六 西南用兵在即一千一百八十九 接風晚宴四百八十三 梅國楨借糧(上)一千零五 愚蠢的熱那亞人二百六十四 夢醒時分一千三百三十五 醫部一千二百七十六 沐氏最大的功勞一千二百三十四 他們需要儘快掌握專業技能九百三十六 還請陛下重登大寶一千零三十 生存戰爭三百九十 萬曆二十二年年末八百七十七 進軍松江府九百八十八 夜色漸濃六百零五 不怕死的扯力克(上)六百三十七 開槍!一百四十七 朱翊鈞召見羣臣一千零九十四 生機勃勃三百六十九 袁黃懸着的心終於放下一千零六十六 被遺忘的柳成龍一千二百四十八 那一千兩銀子的事情你不打算和朕說說一百九十三 壓倒性的優勢一百二十六 利益驅動的猛獸八百七十五 心臟(上)四百三十五 天誅(上)九百零二 第一份見面禮七百八十九 運氣一千零六 法蘭西的意外之喜一百八十七 豐臣秀吉的疑心一千零八十八 黑閻王與黑無常四百八十三 梅國楨借糧(上)八百七十六 心臟(下)一千零四十九 毛文龍請戰三百四十二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下)五十三 朝鮮來使三百五十三 劇烈的碰撞四百一十六 利瑪竇的決定九百六十六 後路九百七十二 隆武五百零三 我雖文弱,卻不怕死七百一十七 小心與囂張八百二十三 無路可退一千三百一十五 郭家的一天(上)六百六十四 戰前日常(下)一千二百七十五 爹啊,您把我害苦了啊!一千三百零九 成功的政策五十四 相互之間的猜忌二十五 進擊的麻貴七百八十七 良知(上)一千零一十九 軍隊的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