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一十九 挖角計劃

bookmark

原先蕭如薰覺得這些人的所作所爲似乎還有情可原,但是在陳璘說出了原委之後,蕭如薰覺得這些人走到今天這一步,也算是咎由自取,沒什麼好拯救的,只是聽了陳璘的講述之後,蕭如薰忽然意識到這些人是一筆屬於自己的巨大的財富。

自己代表大明,而這些人畏懼大明,害怕大明會懲處他們,而作爲蕭如薰,執掌大軍征伐的蕭如薰,如果給這些人安上一個破壞抗敵的罪名,無論是大明國內和暹羅國都沒有辦法阻止蕭如薰取他們的性命,所以他們才如此畏懼蕭如薰,藉着給暹羅王手下的日本兵團脫罪的藉口來請求自己的諒解。

那麼,也就是說,這些人是畏懼着大明,畏懼着作爲大明代表的自己,甚至於有些時候,爲了取得大明的諒解而獲得一份心安,這些人會做出一些讓任何人都想不到的事情,而自己若要在這塊土地上立足,則少不了這些亟待脫罪渴望脫罪歸鄉的人的幫助。

自己夢寐以求的文官資源,似乎可以從這些羣體當中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這些人雖然沒有功名,但是在異國他鄉參與過政治體制的建立和運行,就經驗和能力來說,比那些初出茅廬的士子們要強得多,而且大明朝的文人士子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已經被八股文給荼毒的不像樣子了,像諸葛亮龐統荀彧荀攸這些初出茅廬就能做正事的真正的士子,在大明已經微乎其微了。

至少在宋朝以前,中國的士子在宦海沉浮之前,還是具有一定的初始能力值的,就像是玩遊戲的時候,那些角色都有一定的初始能力值和技能,上手就能開始做事情,因爲在那樣的環境之下和培養之下,人才雖然少而且大多集中在士族,但是這些人是真的受到了精英教育,入仕之後就能開始做事情,實打實的幹吏,而不是除了讀書之外一問三不知的書呆子。

精英教育和精英政治固然導致上下階層的固化和流通不暢,但是這些人都是有真才實學的,而科舉制造就了國家培養人才的體系,本該是批量生產人才給國家帶來昌盛的舉措,卻因爲正好撞上了趙光義的偃武修文國策,使得這本該燦爛的輝煌失色了不少,文化的確昌盛了,但是國家就未必富強了。

這些時代的產物本該是推動中華前所未有的成長的推手,卻因爲趙光義自己的私心而成就了真正的文官體系,真正屬於平民時代的科舉制從一開始就打上了歧視武人鄙視武功的烙印,隨着科舉制的發展而一發不可收拾,將宋以前的中華尚武民風掐滅的一乾二淨,從此屬於中華士子的劍與文章就被分割開來,劍生鏽了,而文章愈發錦繡。

他們和他們那些仗劍走天涯的前輩們,相差的還真不是一點點。

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的習俗就是從宋朝開始的,宋朝以前,邊塞詩派這樣的強悍士子集團都能出現,可想而知當時的士子從軍之風是何等的猛烈,那些從軍的士子們又是多麼的強悍,寧爲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的豪情壯志又豈是如今的柔弱士子可以想象的?

那個時候的優秀士子上馬能治軍下馬能治國,一言不合揮劍便上,血染文士袍,上手就能做事情,提劍就能幹仗,是真正的精英,而現在的這些子曰詩云的書呆子們,有的是一呆到底,極少數天賦異丙的在宦海沉浮之後變得奸詐狡猾,事情沒做多少,手段一個比一個6,幹吏甚少,而官僚甚多。

整個國家文人的靈魂似乎都歪了。

不說這些人有幾個願意跟隨蕭如薰的,退一萬步來說,就算朝廷善心大發讓蕭如薰挑選自己的幕僚集團,他都不一定能找到合適自己的願意跟自己從頭開始苦幹的士子,而相比之下,這些有了實際經驗的海商的後代們,他們的進取精神反而是非常適合蕭如薰下一步發展計劃的存在。

一個偉大的挖角計劃就在蕭如薰的腦海中緩緩成型了。

“話說回來,提督打算怎麼對付那些倭人?”陳璘熟練麻利的將手中的蟹鉗咬開,吞食其中的嫩白蟹肉:“這暹羅王也是夠厲害的,知道咱們剛和倭人幹了一仗,滅了他們二十多萬,現在居然還敢叫倭人出現在我們的面前,不怕我們一時興起把他們都給滅了?”

“別別別,冷靜一點冷靜一點。”蕭如薰笑道:“他們解釋了這些倭人的來源,豐臣秀吉之前,倭寇國內戰亂不停,那些大小諸侯相互兼併,贏的自然就擴大自己的實力,輸的就死掉了,但是諸侯死了手下還有人活着,爲了活命,他們不得不逃到海外,有些變成倭寇來到大明騷擾地方,有些就去了暹羅啊洞武啊這些國家,給他們賣命打仗,和咱們徵召的狼兵是一樣的。

所以說,這些倭人不是和咱們敵對的那一批,而是之前戰敗的諸侯手下的殘餘勢力,不被豐臣秀吉所接納的倒黴蛋,來這裡討生活,也從來沒和大明爲敵,暹羅也是大明忠誠的藩屬國,咱們不能傷了藩屬國的心,那些倭人願意留着就留着,願意打仗就打仗,和咱們沒有什麼關係。”

“提督,就那麼便宜那幫倭人?打仗的時候咱們可有好些弟兄死在他們手裡!”

陳璘惡狠狠的啃咬着手裡的蟹肉。

蕭如薰笑了笑,抿了一口酒,吃了一塊蟹肉,開口道:“既然他們已經是暹羅國的軍隊,那就不要糾結於他們是不是倭人了,咱們來是對付洞武國那幫蠻夷的,爲了儘快取得勝利,要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勢力。

暹羅是洞武人的世仇,那就是咱們重要的盟友,爲了幾個倭人而讓暹羅對咱們離心離德,殊爲不智,龍崖公,之後你要傳令下去,任何人不得對這些倭人動手,這是軍令,違抗者,軍法處置!”

六百八十六 廢人(下)五百八十四 摒棄前嫌八百二十一 特殊且大膽的想法一千二百一十九 大秦的養料(上)五百零六 董一奎死守平型關二百六十五 重新起航一千二百六十六 還他一個清清白白一千二百五十 最後的港灣一千二百七十七 朝氣蓬勃沐五郎九百三十八 玄武門之下三百九十二 三年(下)九十六 踏血而行四百二十四 歸來的利瑪竇七百九十六 開動的戰爭機器(下)二百四十五 他們都在厲兵秣馬的準備着一千零八十一 戰爭結束了(上)一千二百零九 情報五百六十三 幕後黑手七百五十 不爲我所用,必爲我所殺!九百二十二 流言四百五十二 船一百四十一 戰後一千三百零六 買賣來了八百九十六 今晚就動手一千二百六十三 那你爲什麼要流淚?四百零七 理想社會五百七十四 焦急的沈鯉三百三十四 大城關於結尾七十 蕭李爭鋒(下)八百七十一 李汶堅持自己的判斷一千零九十五 明朝的經濟危機一千一百八十 武一百四十二 淪爲鬼域的漢城二百一十八 朝廷的壓力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別行動正式開始一千零七十 朝鮮又要做一次豬隊友了一千零五十五 求生之路一千三百零四 閱兵式(下)五百六十九 向死而生(上)九百四十六 已經爛掉的東西就直接切掉吧七百八十 都是奸賊!一千二百零二 豐臣軍全線出擊四百五十五 煥然一新的水師七百三十一 嘴炮天團的逆襲(下)二百六十七 送王閣老入宮休息!八百九十八 故人重逢一百四十七 朱翊鈞召見羣臣四百零五 利瑪竇忽然爲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擔憂了起來一千二百零七 售賣軍火六百九十二 袁黃的擔憂(下)十二 煩躁的哱雲五百五十九 抽你者蕭如薰也!(上)五百四十八 爲了活命(下)七百八十五 新帝登基六十二 哪見先生點筆時一千二百二十七 秦軍入京都六百二十三 多謝總督!七百六十三 獻俘儀式九百二十三 黃袍一百七十九 這仗打的值八百九十七 張延壽兵變六百七十九 歷史變局六百零二 去去就來二百零六 大明日本互助友好條約一千一百二十七 怎一個天險了得六百七十六 無法忽視的一天一千一百七十五 他不惜付出任何代價八百四十七 投名狀二百六十七 送王閣老入宮休息!八十八 心安樂,才能身安樂二百二十五 換約之戰(中)一千零六十七 只有一個柳成龍一千零五十一 撤!五百六十七 拜見晉王殿下九百零九 皇帝結婚八百七十一 李汶堅持自己的判斷四百八十 拜訪徐光啓(下)一千三百七十三 願我大秦繁榮昌盛,永世不衰七百三十 嘴炮天團的逆襲(上)四百二十五 蕭如薰的套路一千零一十七 兵役六百二十二 敢戰的李如鬆三百六十六 袁黃的期待九百四十六 已經爛掉的東西就直接切掉吧一千二百七十二 去把袁儼殺了一千零五十 努爾哈赤的決定一千一百零二 戰爭已經開始一千三百零九 成功的政策七百七十七 退一步,萬劫不覆,進一步,海闊天空一千三百一十六 郭家的一天(下)六百一十八 試探(下)一百三十一 黑田長政的最後一搏九百二十四 你們是要造反嗎?!一千 朱應槐圖謀造反七百六十六 奇怪的換防三十五 例外四百八十 拜訪徐光啓(下)八百七十一 李汶堅持自己的判斷六百二十二 敢戰的李如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