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 瘟疫爆發

bookmark

彭世洛府,緬甸軍大營所在地,這幾日,緬甸大營裡面顯得格外的忙碌。

一些用各種顏色各種式樣的布蒙着臉的緬甸士兵兩兩一組,將一些再也不可能醒來的曾經的戰友的屍體擡出軍營,扔到他們早些時候挖好的大坑裡面,然後放入一些引燃的物品,等大坑滿了,就點火燒掉。

本來他們是打算埋掉就算了的,但是他們的主帥閔啓德王子說,不能讓這些忠勇的戰士的屍體留在這些賤奴們居住的骯髒的土地上,必須要讓他們回到家鄉,而如何讓他們回到家鄉,就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把屍體帶回去?顯然不可能,屍體是會腐爛的。

答案呼之欲出——燒掉,變成骨灰之後,把骨灰帶回去。

大雨連下了三天三夜才停下來,閔啓德派去聯絡雜役隊的傳令兵帶回消息,說他們被大雨阻隔住,根本無法行軍,眼看着就兩三天的路程,卻愣是被阻擋住無法行走,大雨之後的泥濘土地和暴漲的水位讓緬甸軍隊苦不堪言。

這就使得在彭世洛的緬甸主力戰兵們倍受煎熬,大量士兵找不到可以入住避雨的場所,少數的帳篷和房屋不是被將官佔用了就是被擠滿了,根本無法再塞進去哪怕一個人,剩下的好幾萬緬甸士兵找不到避雨的地方,只能想方設法的從彭世洛的廢墟里找出一些沒有被燒壞的東西,不管是什麼,總之先搭建起來避雨再說。

不過也就是一個避雨棚子,沒有任何保溫保暖的措施。

大雨下着,溼冷的風吹着,那些士兵既不能擦乾身子,也不能換上乾的衣服,只能在大雨中無奈的等待着,一天,兩天,三天,等天氣放晴,陽光再次照射下來的時候,不少士兵發現自己身邊的戰友已經渾身滾燙的躺在地上不省人事了。

第一個死人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出現的,然後第二個,第三個,短短三個時辰,從上午到下午,整個彭世洛的緬甸軍營傳出了一百多名士兵病死的消息,閔啓德起初還不覺得多麼嚴重,因爲大營太大,消息傳播和數據統計太慢,直到第五百名病死的士兵出現以及更多被感染的消息傳來的時候,他才意識到情況已經非常嚴重了。

這是可以傳染的瘟疫啊!

然而事情已經超出了他的設想,當他知道醫師都死光的時候,事態遠比他知道的要更嚴重。

他想起了十幾年前,他跟隨自己的爺爺莽應龍出征的最後一戰中,大營爆發瘟疫,一千多名士兵死難,還有兩千多人被傳染,眼看着大營不保,莽應龍在一個紅毛夷的勸說下痛下決心,把這三千多人擺在一起隔離開,用火槍全部殺死,然後一把火燒掉,保住了軍隊的主力,也就是那次之後,莽應龍患病,不久就離開了人世。

緬甸人根本沒有足夠發達的醫療體系,基本上還處於巫醫的時代,西洋人來了以後,帶來了放血療法,然而這也是西洋人的巫醫手段,東方的巫醫和西方的巫醫湊在一起,臭招頻出,別說治療了,自己死掉的例子也是多如牛毛,所以在緬甸人看來,對付瘟疫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發現了,隔離,槍殺,一把火燒掉。

一條龍服務之後,任何瘟疫都能被消滅掉,當然,是被消滅掉的,從未被治癒過,緬軍軍營內也就有了這樣的傳統,大營內一旦出現了類似於瘟疫的患者,隨軍醫師要是無法救治的話,就直接隔離殺掉,免得禍害大軍。

這一次情況不同,發現的比較晚,而且隨軍醫師是第一批全滅的,大家發現死人去找隨軍醫師的時候,發現十多個隨軍醫師死成了一團,一個都沒活下來,大家這纔開始慌,上報了閔啓德,閔啓德正在爲雜役兵趕不過來無法救援的事情大發雷霆,連殺三個傳令兵,突然聽聞瘟疫再起的消息,他差點沒有昏過去。

不行,不得了,大事不好!

他立刻下令士兵在大營外面挖坑,下令士兵把死掉的人的屍體丟到大坑裡面,本想埋掉,但是想了想當初爺爺的做法,他覺得還是燒掉最爲穩妥,於是下命令,說不能容忍戰士們埋在敵人的土地上,所以要全部燒掉。

現在意識到發生瘟疫的人是少數人,當初經歷過那血腥一幕的現在大部分都是軍官,閔啓德召開了軍官會議,宣佈了自己的決定。

在沒有人注意到的時候,讓這些軍官帶着自己的親衛隊,拿着火槍,配合佛朗機人的火槍隊,一起將患病者和有感染症狀的人帶到隔離區的大營裡面,然後封鎖起來,行動一定要小心,不能引發那些患病者的躁動,當初就是因爲患病者躁動,使得本該不死的一批莽應龍的親衛隊也死掉了。

閔啓德不會重蹈覆轍。

他的計劃進行得十分順利,知道殘酷的軍官和沒有心理負擔的西洋人行動起來最爲快捷,他們到處搜尋生病的士兵,然後擡出去說是治療,健康的士兵們沒有人懷疑,生病的還有意識的士兵也不懷疑,老老實實地跟着走,到了隔離大營裡面躺下,看到周圍全是一樣生病的人,還有些蒙着布匹的人挨個地問姓名,纔有些安心。

然而他們並不知道,在他們的不遠處,荷槍實彈的緬甸人火槍隊和洋人火槍隊已經準備妥當,火燒大營的材料已經準備好,漸漸的堆積滿了整個隔離大營,一場大火在所難免。

閔啓德並非是鐵石心腸,他也不願意這些不斷被擡進去的精銳戰兵們就這樣死掉,每一個戰兵的訓練和成爲精銳的歷程都是辛苦的,也需要政府的大量投入,每個人都是他的心頭肉,是他踏平暹羅砍殺明軍的重要依仗,現在大仗尚未開啓,就率先死人,槍口沒有對準敵人,居然先要對準自己人,他怎麼想怎麼覺得堵得慌。

“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嗎?”

閔啓德再三確認。

二百三十一 明軍血戰德川軍(上)九百一十三 趙虎忽然意識到了什麼一千一百五十三 飛鳳關告急一千零一十五 嫡長子八百七十五 心臟(上)七百三十五 張誠覺得自己挺委屈的四百七十七 局勢一千零三十一 建州兵真的能贏?三百零九 龍鳳胎(下)八百五十四 京師大亂(下)二百零一 袁黃是個合格的贊畫一千三百一十六 郭家的一天(下)九百九十一 多俊俏的少年郎啊五百八十八 沈一貫的邀請三百八十六 政治動物三百四十三 大雨和辣椒四 進入角色五百八十六 掌舵者五百八十六 掌舵者一千三百四十二 有面子的熱那亞總督(下)二百五十二 奇怪的君臣一百一十七 強襲開城(下)三百四十二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下)九百九十一 多俊俏的少年郎啊八百一十七 兩軍對陣(上)九百六十八 沒有爲何一千零二十三 不安的努爾哈赤二百一十一 叫家康來見我!一千三百一十五 郭家的一天(上)二百五十 王錫爵請見朱翊鈞一千零五十一 撤!一千零七十八 楊應龍的挑釁七十七 弄瞎倭寇的眼睛一千二百七十八 海波平八十五 杖責李如鬆一千三百 爹爹,我怕一千二百六十三 那你爲什麼要流淚?八百七十七 進軍松江府一千三百一十七 徐光啓下鄉(上)四百零五 利瑪竇忽然爲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擔憂了起來二百一十二 最後的會面三百四十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上)七百八十三 去把常洛帶來六百一十一 一將難求九百三十七 他不怕我死掉?四百二十七 不願離開的大戶一千三百七十四 我來了一百八十二 蕭如薰的大禮八十四 談判專家一百九十二 “平叛”一百八十五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二百九十二 特務國家七百七十二 麻虎的警覺一千零三十三 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七百三十四 太祖皇帝啊,您開開眼吧!二百二十二 悲憤的孤軍七百一十二 驚恐的蕭大亨一千零一十七 兵役五十六 蕭如薰縱論朝戰(上)五十三 朝鮮來使四百二十八 興師問罪(一)一千一百一十六 直取婁山關二百四十八 這個人已經簡在帝心九百七十 彈冠相慶的前明舊臣七百七十 毒一千零三十八 我錯在哪裡了?五百六十二 死有餘辜(下)七百二十五 蠢貨一千零八十三 啼笑皆非四百八十 拜訪徐光啓(下)一千一百九十二 正確的選擇四十 哱承寵遊說周國柱八十五 杖責李如鬆四百二十七 不願離開的大戶一千二百八十七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二百三十九 蕭如薰召開三方會談十九 著力兔來援一千一百五十二 釣魚一千一百六十二 畫餅一千三百二十四 無藥可治的病一百九十一 他們註定得不到答案一千零八 強化中央集權七百六十二 趙志皋覺得自己好像看到了些什麼二百四十一 三方會談(中)四百二十一 他開始萌生了退意一千三百六十四 皇帝拔出了天子劍,劍指北海六百六十二 穩穩的做飯六百九十八 孫承宗的報國志一千二百七十 我就是王法七百八十六 逃出生天五百二十一 大明第一猛男三百四十一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中)六百八十八 抄家進行時(下)一千三百七十 吃外人還是比吃自己人要好九百二十五 你是大明的將軍?一千三百六十九 一寸山河一寸血八百五十七 第二輪北伐開始九百九十六 我得罪誰了?八百三十一 柴總兵可願帶兵主動出擊?三百五十七 以倭治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