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九 大戰在即

bookmark

袁黃明白了,他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了,他知道自己在這個歷史的關頭應該怎麼樣去做了。

他驚歎於蕭如薰的遠見卓識,驚歎於蕭如薰的眼光之深遠,所以他確切的相信蕭如薰一定就是那個人嘴裡的大明之光,大明的希望,所以他下定決心,要以自己的殘弱老邁之軀,耗盡最後的生命力,幫助蕭如薰完成他的夢想。

他相信蕭如薰一定可以拯救徘徊在死亡關口內外的大明,一定可以!

“季馨,你所設下的計劃還有所欠缺,老夫替你完善,真的到了那個關口,老夫會幫你運作一切,你只要全心全意的關注戰場,關注戰局,確保那一戰咱們一定會大獲全勝就可以了,戰陣指揮,我不如你。”

袁黃決定全身心的投入,爲蕭如薰出謀劃策。

蕭如薰大喜過望,爲袁黃的全身心的投效感到萬分的欣喜。

這是他的第一個也是目前爲止唯一一個的幕僚,一位傳統正式有着較高名望的文人士子的主動投效對於他而言是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的,他們的門生故舊,他們所交好的有才華的文人士子,就在這個時候和蕭如薰產生了聯繫。

通過袁黃一個人,蕭如薰可以掌握袁黃的人脈關係,從而選擇自己需要的人才士子,並且在袁黃的幫助和勸說下,使之加入到自己的陣營當中,減輕自己作爲武將的劣勢,爲之後的計劃出謀劃策。

佔據土地容易,建立軍鎮也容易,軍管更容易,但是正常的發展生產如果沒有文官的輔助,那是不行的,袁黃一個人沒有辦法幫助蕭如薰管轄這塊龐大的新晉國土,蕭如薰也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去處理民政。

他需要足夠的幫手,甚至還需要足夠的漢民移民過來,充實當地,不管是廣東福建浙江的,還是已經到了海外各地的漢民,只要願意到這個新的軍鎮裡面定居,對他而言都是巨大的幫助。

他不可能靠着一羣緬甸人來拯救大明,而且緬甸人的數量也不多,數百萬,青壯基本都會死掉,一羣老弱婦孺能幹什麼?只能給明軍服務,無法生產,蕭如薰也不會允許他們再怎麼繁衍下去。

於是乎,計劃就緊鑼密鼓地展開了。

納瑞宣王那邊也頻頻開始大動作,不復之前的緩緩準備,準備的速度驟然提升,總是來蕭如薰這裡交流情感彰顯存在感的林遠山等華人官員也沒有時間再過來了,到處奔波籌集糧草和軍械,爲聯軍八萬人搞好後勤,納瑞宣的部隊已經集結了超過四萬人,剩下的人最多兩天就能季節完畢。

明軍全軍已經集結完畢,正在檢查軍械,檢查自身,擦拭兵器和火炮,隨時準備出征,士兵們正在吃出徵之前的養膘飯,而在行軍途中,他們還有更加新式的戰飯可以吃,那就是蕭如薰讓火頭軍營整出來辣味醬汁卷大餅,用暹羅的辣椒炒制大明式的醬汁,然後把濃稠的醬料塗抹在大餅上,易於保存,而且還足夠鹹,還辣,可以激起士兵的勇氣。

兩天以後,萬曆二十三年八月十六日,大明暹羅聯軍準備妥當,在暹羅國都大城以北的地區舉辦了誓師大會,宣誓要消滅入侵之敵,收復淪陷的國土,再打到洞武國的國都勃固去,生擒莽應裡,將其凌遲處死!

大軍士氣高昂,戰意昂揚,納瑞宣以高超的演說技巧將自己的士兵激的嗷嗷直叫換,大明軍陣這一方倒是沉穩的緊,不過蕭如薰登臺一拔戰劍朝天一指,大明軍陣中就發出了整齊劃一的怒吼——萬勝!

連呼三聲而罷,蕭如薰收劍入鞘,大喊一聲:“出征!”

隆隆戰鼓聲響起,龐大的軍陣有條不紊的運動起來。

暹羅人用好奇的眼神看着緩緩運作起來的大明軍陣。

他們不僅僅想要收復國土滅掉緬甸,更期待的是看到大明天兵是如何戰鬥的,他們都很想看看那個強悍無比的國家的士兵是如何戰鬥的,用四萬人征服一個有二十萬人軍隊的國度的軍隊到底是多麼強大。

大明暹羅聯軍北上出征的消息很快就傳遞到了彭世洛府的緬甸軍營裡面,閔啓德得知這個消息之時,正在暴怒之中,因爲他派出去的搶糧軍隊沒有一支搶到足夠的糧食,周圍城鎮村落裡的暹羅人好像瞬間就從人間蒸發了,只有凌亂的房屋,沒有人和糧食錢財,一看就是全部跑路了。

有些人留着完整的房屋,還能讓緬甸士兵住進去避避雨,有些人則是非常光棍的把房屋一把火燒掉了,連個房頂都不留給緬甸人,導致因爲強行軍而沒有帶夠物資的緬甸主力戰兵有不少人只能在外面淋雨吹風,有數的帳篷和防雨的東西只能給軍官和地位較高的精兵使用。

此時雖然是炎熱的時節,但是淋雨吹風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能帶來病痛,從第一名緬甸士兵感冒發燒開始,短短几天,已經有幾百名士兵感冒發燒了,雖然閔啓德已經很快的採取了措施,把生病的士兵和健康的士兵隔離開來,但是還是有大量士兵感冒發燒失去戰鬥力,缺衣少食的狀況下,緬甸軍隊的軍心被嚴重的動搖了。

閔啓德一邊派人催促雜役部隊儘快行軍,一邊派人四處尋找房屋和糧食衣物,甚至是藥物,但是很少有所獲,從彭世洛逃出去的百姓們不只有往南邊跑的,還有往北面和東面跑的,緬甸人進犯的消息瞬間傳開了,大量百姓落跑,臨走了還不忘記毀掉房屋和田地,自己得不到的也不讓世仇的緬甸人得到,這是他們自發的行動,沒有政府組織。

要怪就怪緬甸人把暹羅人傷的太狠,兩國世仇數十年,彼此之間的仇恨都難以化解,從官方延續到了民間,頗有不共戴天的架勢,現在一聽世仇來進犯了,又要來摧毀他們的生活了,他們憤怒之下,就算是自己的東西,自己帶不走了,也一定要燒燬,絕對不會留給緬甸人,讓他們吃土去吧!

這就造就了大戰在即的關口,閔啓德所面臨的困境。

一百六十八 假和談與不速之客九百八十八 夜色漸濃一百二十九 碧蹄館遭遇戰(下)二百四十五 他們都在厲兵秣馬的準備着七百四十九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六百三十一 煽動一百五十六 武裝朝鮮水師(二更)四百九十二 大同急報一百三十九 血戰碧蹄館(八)一千二百七十三 今日始知皇帝滋味三百七十四 燈塔三百七十四 燈塔六百六十 男人的慾望五百七十四 焦急的沈鯉一千零九十七 斥責毛文龍八百一十七 兩軍對陣(上)一千零七十五 他逃了五百五十五 王世揚求活(上)一千三百六十 一戰功成一千一百二十一 送客,走人,結束三百三十四 大城一百七十八 水師的投名狀七百零七 孫承宗還沒有體會到那種無奈和委屈九百二十三 黃袍四百五十六 戰鬥開始二百六十二 王荊石誤國誤君啊!二 我會珍惜這一回六百零二 去去就來一百三十一 黑田長政的最後一搏一千二百四十八 那一千兩銀子的事情你不打算和朕說說一千零八十一 戰爭結束了(上)六百零九 省錢政府六百六十二 穩穩的做飯四百九十二 大同急報六百四十三 爲敵(上)二百七十四 決然的母子(下)八百零四 放心吧!一千一百零四 孫時泰的覺悟(下)六百五十一 讓漢人退讓,讓漢人服軟九百五十九 三個人的門面一千二百二十九 摧枯拉朽六百七十 羽翼已成九百七十二 隆武一百八十一 倭寇水師全滅一千二百一十三 喊殺聲驟起六百二十九 鳩佔鵲巢九百三十三 這座城池似乎已經不太適合作爲京師了八百九十一 夜宴(上)五百三十一 蠱惑人心二百一十三 豐臣秀吉追上了織田信長的步伐七百四十二 事關生死的大事五百零九 陰狠的套路一千二百四十 李如鬆現在很得瑟五百九十四 好黑五百五十九 抽你者蕭如薰也!(上)一千一百三十三 磨刀不誤砍柴工三百三十五 戰象二百零六 大明日本互助友好條約七百二十六 在危機中尋找機遇九百三十二 一場沒有懸念的戰鬥一千二百三十八 莫氏的請求一千一百三十七 於事無補七百零八 我在緬甸可還有好幾萬精兵啊!一千零八十九 節儉的御膳四百一十二 朝廷的官船三百四十八 關鍵的棋子五十九 巨人始動九百二十五 你是大明的將軍?八百八十二 給他們一個驚喜二百五十 王錫爵請見朱翊鈞七百二十七 勳貴的擔憂(上)一百七十八 水師的投名狀四百九十一 張閣老誤國六百五十三 看走眼了六百四十一 難以回首五十三 朝鮮來使一千三百六十九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千一百二十二 大秦的火炮天下無敵四百八十二 塞北的嚴寒二百零九 被驚醒的人們二百六十六 羣臣的反擊極其猛烈一百八十七 豐臣秀吉的疑心一千三百四十七 大秦已經做好準備了七百四十五 圈養起來的豬玀是無論如何也養不成雄獅的三百八十二 該死的政治啊六十五 戰與和(下)七百二十六 在危機中尋找機遇七百七十四 兵變五百五十二 平行的世界一千二百零六 暹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和打擊一千三百零六 買賣來了八百九十 這個自作聰明的傢伙喲!七百三十三 進化的嘴炮們一千零六十一 毛文龍渡江四百零三 大義凜然的騙子四百零一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一千一百九十六 可惡的秦國!七百三十四 太祖皇帝啊,您開開眼吧!四十二 兔死狐悲一百四十四 不安的宇喜多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