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二十二年年末的時候,一艘從菲律賓駛來的明軍戰船抵達了仰光港口,在港口卸下了幾箱貨物,然後由士兵護送前往仰光城。
在如今大明所完全掌控並且發展的唯三城池之一的仰光城裡,這支小部隊的到了充分的休整,然後再更多軍隊的護送之下,一路前往如今大明在緬甸鎮的統治中心——勃固城,更準確的一點來說,是正在勃固城內的鎮南侯府。
緬甸鎮,兩倍於朝鮮的這塊土地,十二漢民和五千軍隊的主宰者,就住在那座鎮南侯府裡。
蕭如薰得知這艘船回來的消息之後,大喜過望,親自出城迎接,遠遠望見士兵們護送着幾輛大車回來的時候,他就直接縱馬過去,親眼看到了黃澄澄的玉米棒子還有一顆一顆土黃色的馬鈴薯的時候,他歡喜不已。
玉米和土豆,是世界糧食排行榜上的第三名和第四名,在有數的歷史上,玉米和土豆曾經拯救了小冰河期的中國,將中國從滅亡的邊緣線上拉了回來,那是在明末,崇禎時代,中國人口銳減,從兩億多人降低到了數千萬人,刨除滿清的血腥屠戮和戰亂所導致的疫病流行,溫度驟降導致的糧食減產纔是主要殺手之一。
可惜的是,終明一代,沒有人提出將土豆和玉米作爲糧食大範圍耕種。
正德年間,玉米就傳入了中國廣西,稍晚些時候,土豆也傳入了中國,然而此時此刻,並沒有人意識到,中國已經得到了可以挽救國運的兩樣糧食作物,百年間,沒有人發現玉米和土豆的驚人產量,也沒有人嘗試將他們作爲糧食作物耕種,他們被視作珍稀物產,價格昂貴不說,產量極低,只有豪門大戶才能用到,才能吃到。
然而此時此刻的豪門大戶萬萬想不到,數十年後,在滿清南下中原大地一片腥風血雨的時代裡,在嚴寒遍佈神州的時代裡,他們所視若珍寶的珍稀產品成爲了挽救中國僥倖倖存下來的數千萬漢人生命的生命之果。
所謂康乾盛世,不過是一個笑話,一羣野蠻人開化沒有幾十年就敢說自己能開創盛世,自己能建立政權統治幾千萬人,但是大明真的是運氣太差,而滿清運氣又太好,在那個嚴寒的時代,水稻小麥等傳統作物紛紛絕收,人們絕望之餘,卻發現從未重視過的土豆在嚴寒的苛刻環境之下,綻放出了生命之光。
『土豆能在寒冷的天氣下生長出來』
這樣的消息席捲了滿目瘡痍的神州大地,成爲了唯一的希望,在戰亂消弭、滿清建政之後的那個時代,因爲嚴寒而一籌莫展的滿洲人終於也得知了這個消息,正因爲嚴寒而惶惶不可終日,生怕被因爲沒飯吃而暴起的漢人趕回老家去的他們,欣喜若狂地宣佈這個消息,將土豆認爲是上天賜給他們的寶物,正好昭示了滿清統治中國的合理性,無可辯駁。
該怎麼辯駁?大明擁有土豆一百年,卻未曾瞭解到土豆是拯救它的關鍵所在,至少能夠在已經無法生長小麥和水稻的土地上長出來,能長出來,能吃,就能遏制流民,就能給人們希望,不至於讓人人都去跟着李自成『闖』,大明就能騰出手來應付滿清,不至於兩線作戰,那個糜爛的狀況下,土豆是唯一的希望。
可是大明卻沒有把握住,偏偏讓滿清撿漏了。
時也?命也?
至於玉米,那是錦上添花之物了,對於那個時代的大明來說,土豆纔是唯一破局的希望所在,能夠延續大明國運的關鍵所在,土豆可以在漸漸不適合生長小麥等作物的北方土地上生長出來,以較高的產量和較高的能量維持農業帝國在北方的軍事力量,只要有土豆,只要能生長,維持一定的產量,就能讓軍隊繼續駐防,就能留住農民,留住國土,漢人的勢力就不會南遷。
當然,對於眼下的蕭如薰來說,玉米纔是最重要的,和水稻一樣,玉米是喜歡溼熱環境的,越溼越熱,生長的越好,這恰好契合了緬甸的溼熱氣候,全年溫度極少降到二十度以下,最北端的山區也不需要穿厚實的衣服,雲貴高原延綿的山地將從大明北方南下的嚴寒氣流阻擋住,留給緬甸的依然是一片溫熱。
上天賦予的熱土,只需勤勞肯幹,就絕對不會餓死的所在。
在來自關中的逃難老農們的解釋之下,蕭如薰知道他們的心中是如何的嫉恨這片土地不是他們的家鄉,如果是這樣的話,他們就不用背井離鄉來到這裡了,然而,事實已經如此,就不要再做過多的強求,能夠在這裡定居繁衍,未嘗不是一件讓人歡喜的事情,除了悶熱的氣候讓他們不太適應之外,一切都還好。
慢慢的,他們也會適應這裡的氣候,子孫後代也會習慣這裡的生活,他們將在這裡紮根,生活,繁衍,永遠的居住在這裡,一如之前的數百年,他們居住在關中那片土地上一樣。
土豆暫且不說,目前在緬甸能種植土豆的地方也只有北部山區,而且要到緬甸的冬季,溫度稍微低一些的時候,一個冬天大概能生長出來一批,至於其他的時候,水稻和玉米真的足夠了,十幾萬人根本吃不掉這些高產作物,到時候還有富餘,蕭如薰甚至還能暗地裡安排商戶去售賣多餘的糧食。
一邊種着一邊開墾荒地,一邊修築城池和房屋,整個萬曆二十二年的下半年,緬甸鎮就在這樣的熱火朝天的氛圍下飛速發展,漢人用自己固有的勤勞和肯幹,將這片蠻荒之地漸漸的打造成自己夢中理想的家園。
袁黃成爲了蕭如薰依賴的政務大管家,因爲除了蕭如薰自己,他手下的人裡面只有袁黃有處理政務的經驗和能力,蕭如薰還要監管軍隊,到處外出,管理日常事務,沒有太多的時間統籌安排,因此這些事情只能落在袁了凡先生的身上,六十歲的老人家每天從早上一睜眼就開始做事,一直到子時才入睡。
蕭如薰屢次勸解袁黃稍微讓自己輕鬆一點,他可以協助處理更多的事情,但是袁黃總是說——你去外面看着他們,和他們同甘共苦,樹立威信,不要幾年,這裡的人和土地就都是你的了,那些大老爺不要,你不能不要,這是你的立身之本,將來,還要靠着這裡去實現吾輩的理想!
蕭如薰被袁黃趕出了政務所,但又十分擔心袁黃的身體,便從軍中還有逃難的民衆裡面選了十個識字會寫字的人,讓他們專門負責給袁黃打下手,袁黃勞累的時候,就口述,讓他們記錄,多少減輕一點負擔。
袁黃寫了二十多封信寄回了老家,希望可以請到老家的那些自己熟識的朋友夥伴南下緬甸相助他,相助蕭如薰,可一個月過去了,除了一名學生陳龍正寄信過來說不日即將抵達緬甸相助袁黃之外,只有袁黃的妻子和兒子袁儼回覆信件說會來,除此之外,再無一人回覆。
袁黃爲此還覺得非常對不住蕭如薰,說自己聲名在外多年,結交好友無數,到頭來,卻連一個肯共患難的知交都沒有,真是時窮節乃見啊!
蕭如薰握住了袁黃的手,說——當今時節,士大夫操守之低下,慾望之貪婪,行爲之無恥,他遍觀史書,只有北宋末可以與之對應,但是,即使是現在這個時候,也依然有了凡公這樣的士人存在,只要有,就意味着還有希望,如果完全沒有,那麼士大夫這個階層也就徹底的廢掉了,無可救藥了。
當今時節,緬甸鎮一窮二白,五千士卒,十萬漢民,除此之外再無其他,願意錦上添花者多,願意雪中送炭者少,袁黃能有願意雪中送炭的弟子,能有不計危險前來會合的妻子和兒子,那還有什麼更多的要求呢?
另外,蕭如薰也覺得讓袁黃的兒子袁儼過來這裡是否不太好。
袁儼也是士子,也需要進學讀書,而緬甸鎮可沒有士子的名額,甚至還沒有將這裡的人編入民戶,那是三年以後的事情,若是袁家遷移過來,袁儼可就很難回去讀書考試了,在鎮南侯府,蕭如薰倒是可以安排侯府官員,但是對於士子們來說,這是完全不放在眼裡的官位。
可以到這裡來的士子,都是理想大於實際的人,願意踐行理想超過實際的人,袁黃六十多歲了,早就過了熱衷功名的時候,但是袁儼還年輕,還沒有袁黃的境界纔是,這樣對袁儼似乎不太好。
袁黃搖搖頭。
“作爲老夫的兒子,他就該有這樣的覺悟,他小子讀書的本領不及他爹我,鄉試兩次仍未中第,這份學力,就算是考上進士,也只能做個三甲同進士,沒有老子沒有同僚的關照,這一輩子也只能做個縣令,張璁只有一個,那小子是個什麼本領,沒有誰比他老子我更清楚,季馨啊,你不要擔心,這小子自己心裡也清楚得很。”
說罷,袁黃笑了笑。
“官場是個大染缸,你若是想冰清玉潔,那就只能和老夫一樣,一輩子做個辦事的小官,永遠別想進入政治中心,那小子別的本領沒有,脾氣倔是一把好手,這樣的性子進了官場,不被害死就是萬幸,還想升官?張璁是異數,撞上了大禮議那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和嘉靖爺這個千載難逢的皇帝,才以三甲之身入閣拜相,纔有嘉靖中興,放到現在,可能嗎?
與其面臨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境地,叫老夫生不如死,還是叫那小子絕了進入官場的念頭,到這裡來,埋頭紮實的苦幹,練一身本領,跟在你蕭季馨的麾下,未必不是另外一條出路,季馨啊,我袁黃可就把一家人的性命和未來交到你手上了,咱們以後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辦事的時候可千萬惦記着我這條老命啊!哈哈哈哈!”
袁黃說得灑脫,笑的灑脫,可蕭如薰的心裡一點也灑脫不起來。
他知道,袁黃也灑脫不起來。
緬甸是個世外桃源,外面的人不會進來,也沒有興趣進來,這當然給了緬甸鎮發展的機會,但是遊離於世外,也就註定無法入世,若要挽救大明,就必須要入世,他的力量還太小,小到無法撼動任何利益集團的存在,緬甸鎮能否撐起他的雄心壯志,這也是一個未知數。
但是他知道,他已經開始起步了,鎮南侯府,一個侯爺,三個幕僚的悽清,正應對着如今這塊土地的一窮二白和人們對它的不看好。
願意雪中送炭的有幾人呢?雪中送炭固然是美德,可若是送的是一個軍鎮,一方勢力,那就意味着自身的投效,算是一種賭上一切的投資,試問天下間有幾人有膽量有魄力有決心把自己的一切交付到這個一窮二白的地方?
若是人們蜂擁而至,那才叫不正常,別說士人了,就算是普通百姓,若非失地,若非被打壓的在國內生活不下去,若不是橫下一條心,也不會想着來到緬甸來到這片一窮二白一點都不瞭解的蠻荒之地上。
來到這裡的不是窮途末路之人,就是富有探索精神的人,而這兩種人恰恰是蕭如薰所需要的人,第一種人萬念俱灰只剩一口氣,在緬甸可以紮根生存,不會離開,是主流;第二種人性情堅韌,好奇心重,不喜歡拘泥於常規,人數極少,是非主流,而只有這種非主流,纔是蕭如薰所急需的人才。
那些喜歡新鮮事物的,喜歡蠻荒之地的異數,也是蕭如薰所需要的。
蕭如薰不知道這些人會不會來,但是他知道這些人一定存在。
萬曆二十二年年末,一窮二白的緬甸鎮步入了快速發展期,從北方來到這裡的人們感嘆着沒有寒冷的奇怪氣候,卻也感激着上天的饋贈,讓他們可以在冬天耕種糧食作物,耕種足以讓他們生活下來的食物,而這些食物,將在下一個年份成爲支撐這塊土地蓬勃發展的主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