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九十一 三年(上)

bookmark

緬甸鎮,勃固城,鎮南侯府。

午後,正是靜謐的時候,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鎮南侯府的靜謐。

“侯爺!侯爺!來了!來了!”

一陣呼喚聲,讓正在抱着書本悠閒的看書的蕭如薰頗爲不滿。

大中午的,家人都在睡覺,尤其是那兩個小祖宗,鬧騰了一上午,好不容易睡好,讓他有點休息的時間,這人就衝進來了,萬一吵醒了那兩個小祖宗,嘴巴一張哇哇大哭起來,那可是如何是好?

蕭如薰把滿滿一勺子送到嘴邊還沒吃的甜玉米放回了碗裡,站起身子放下書,搖晃着大蒲扇,走出了自己的書房,一眼就看到了親將麻威從院子外面跑來,揮舞着手就衝着蕭如薰大喊:“侯爺!侯爺!他們來了!回來了!”

蕭如薰一揮蒲扇輕喝一聲:“閉上你的嘴!大中午的!大家夥兒都在休息呢!你這一嗓子喊的,大家要不要休息了?”

麻威頓時一縮腦袋,放慢了腳步一陣小跑跑了過來,輕聲道:“侯爺,陳先生和利先生從西洋回來了,把您要的那些西洋的火器工匠給帶回來了,一百多人呢!”

“一百多個?呵呵,不錯不錯,我以爲最多就能撈回來三五十人,一百多個,看來那些西洋的火器工匠日子也不好過啊!好好好,你去告訴陳龍正和利瑪竇,讓他把那些西洋人安頓好了,然後過來向我彙報。”

“諾!”

麻威應諾一聲,匆匆跑去。

蕭如薰笑着搖了搖頭。

這年輕人是什麼都好,就是性子急,一點兒都不像麻虎和麻勇這兩個他的兄長。

不過這小子纔來緬甸鎮三個月,能做到這個份上,已經不容易了,話說麻貴那傢伙是不是打算舉族遷移了?

這才幾年,就把麻家不錯的後生都給送到這邊來交給自己歷練,麻虎和麻勇這兩個就不說了,在現在的鎮南軍裡面都是高級軍官,手下管着五千人,其餘的幾個麻家小子也是百夫長千夫長之類的低級軍官,現在又來了一個十六歲的麻威,虎頭虎腦的,愣頭青一個。

不過做個鎮南侯府的親兵統帥,負責一下侯府的安危還是不錯的,傻小子腦子不好使,但是勤勞肯幹,一身力氣沒地兒使,蕭如薰正好需要這樣人傻力氣大的傻小子跑腿,這不,跑得比誰都歡快。

不過陳龍正和利瑪竇的差事辦的還是不錯的,本來想着從西洋招募三五十個願意來東方冒險的工匠就不錯了,現在可好,一口氣來了一百多個有製作線膛燧發槍經驗的工匠,這一次,自己的線膛燧發槍的產線也會進一步的擴充夯實,士兵們拿在手裡的槍械也多少會精準一點,不會打出去子彈亂飛了。

擡起頭,看了看湛藍的天空,蕭如薰重重的扇了幾下蒲扇。

三年了,在這裡已經三年了,自己已經二十六歲了。

不得不說,這三年的日子過得是飛快的,至少當自己反應過來的時候,就已經是二十六歲的生日宴會了。

將一窮二白的緬甸鎮從十萬漢民發展到現在的一百三十多萬人口,從混亂無章法到現在有秩序的井井有條的生活,蕭如薰還真是付出了血汗工廠一般的勞作。

從三年前開始,大明朝似乎進入了一個天災多發期,往日通過屠戮欺騙和造反等等途徑消化掉的失地農戶人口,現在也有了新的輸出窗口,那就是前往地廣人稀的緬甸鎮。

失地農民也不會因爲沒有出路而造反,朝廷也不會因爲流民增多而感到擔憂,兩方面一起把緬甸鎮當作了一個垃圾處理站,只要有流民,就全部一股腦兒的丟到緬甸鎮去。

反正在他們看來,緬甸鎮始終是個化外之地,是個收容難民賤民的收容所,無論如何也發展不起來,蕭如薰只能勉強處理災民的問題,卻無法更好的發展緬甸當地的經濟,這裡始終只是一個垃圾處理站,處理完了就好了,把大明內部的一些糟粕全部趕出去,這樣留在大明的就都是精華了。

上至內閣下至地方州縣都是如此看待的。

內閣爲了安撫蕭如薰,甚至還把免稅期又延長了三年,似乎在他們眼中,緬甸鎮就是個垃圾站,那點點賦稅聊勝於無,雲南巡撫換了兩茬兒,一個也沒來過緬甸鎮看看,都不肯將他們尊貴的腳步移出雲南邊境一步,在他們看來,緬甸鎮依然不屬於華夏,而是外藩,當初的大明名將蕭如薰,在他們看來也已經成爲了番邦國王一樣的地位。

大老爺們不會關注緬甸鎮仰光港口每年有多少船隻往來,有多少各國商人到仰光做生意,有多少流動人口在仰光往返徘徊,他們只知道這裡是個垃圾處理站,一批又一批一船又一船,僅僅三年間就有將近一百萬的流民和主動遷移來的漢民來到緬甸鎮定居,得到了授田,過上了安穩的生活。

這樣的傳言流傳在廣大沿海地區,不斷有日子過不下去的失地農民和失業的手工勞動者前往緬甸鎮碰運氣,事實證明,他們的運氣很好。

他們來到緬甸,首先做一種叫做『體檢』環節,應該是檢測身體有無病症,有無傳染病之類的,然後由那裡的大夫交代在緬甸生活的注意事項等等,然後去類似於戶部的機構登記名字和原籍貫,詢問有無家人留在大明,是否願意一起來緬甸等等,登記完之後,就可以領到授田和地契,還有居住點等等,抵達那裡之後,還能得到口糧和農具。

對於農民而言就是夢一般的生活了。

而手工業者則會被問及會什麼手藝,手藝是否精湛,然後就會被安排到城池裡面居住,分配房屋和工作,每月的錢糧數量等等。

一些特殊手藝人還被安排到更進一步的軍營裡面接受盤問,然後直接被送到北部軍管區,得到更高級的待遇和更嚴密的管控,但是生活也是樂無憂的。

如此這般的生活,他們會有不滿意嗎?

八百四十六 由衷的笑容四百九十六 朱翊鈞感受到了濃濃的危機感一千零三十二 努爾哈赤成功了一千一百九十一 豐臣秀次的危機八百三十八 他們還在叫喊着七百七十七 退一步,萬劫不覆,進一步,海闊天空三百一十七 華人的憂慮二百八十一 雙生子九十三 金忠善一百八十三 豐臣秀次統籌全局三百九十九 失望的陳龍正與熱切的歐洲九十五 沈惟敬的斬首行動二百三十五 朝鮮之役的最後時刻就要到來了十六 逆賊安敢言生死大義!一千二百九十二 布延進獻傳國璽(上)一千零九十一 他們被皇帝打敗了一千三百六十五 隆武二十年(上)四百三十八 總督的中國恐懼症八百八十 不一樣的鉛彈八百六十八 難怪那麼能打七百一十三 先斬後奏七百二十七 勳貴的擔憂(上)四百七十 部落的聯合七百五十七 沈一貫沒安好心一千二百七十五 爹啊,您把我害苦了啊!五百二十一 大明第一猛男一千二百九十二 布延進獻傳國璽(上)八百 絕不反悔!六百六十三 戰前日常(上)一百二十八 碧蹄館遭遇戰(上)六百四十三 爲敵(上)七百三十五 張誠覺得自己挺委屈的一千三百二十八 百年大計三百四十二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下)二百六十二 王荊石誤國誤君啊!六百九十 袁黃最大的念想三百六十三 洛猜之死(下)六百五十八 這場戰爭還遠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二百二十五 換約之戰(中)一千零三十八 我錯在哪裡了?八百零八 沈一貫是極其詫異的一百零七 外臣不辱使命五百七十六 有人要倒黴了一千零六十二 郭再佑戰死五百九十六 三生有幸三百四十六 焦土二百三十 大明戰士何懼背水一戰?三百五十八 夜襲(三)一千二百九十七 大秦拒絕和西班牙人來往四百七十四 命六百九十三 不速之客(上)五百六十八 北虜來了九百三十一 水德一千一百六十四 安疆臣沒有耐心了八百五十三 京師大亂(上)八百一十八 兩軍對陣(下)一千一百九十 永遠懷疑四百一十 合作(上)七百四十一 沈師傅,你太叫朕失望了四百二十四 歸來的利瑪竇一千一百八十七 前田利家的託付八百五十九 自信滿滿的將軍們一千一百九十四 海洋四百三十二 興師問罪(五)八百八十七 恨一百九十八 德川家康的怒火十二 煩躁的哱雲四百七十五 阿挪的努力七百一十一 誠意一千二百六十七 大忌諱二百三十五 朝鮮之役的最後時刻就要到來了九百三十七 他不怕我死掉?一千二百七十四 衆人皆醉我獨醒七百九十 抵達鎮江九百四十六 已經爛掉的東西就直接切掉吧一千零八十六 太子的地位不可動搖七百四十七 老祖宗,我做的對嗎?五百四十八 爲了活命(下)七十 蕭李爭鋒(下)一千二百二十八 難以接受的破衣服八百六十三 馬千乘做出了決定九百五十三 修天下七百九十四 動搖的鄧子龍五百零二 炸膛的火器五百零五 向使蕭鎮南在此,何愁北虜不破?三百九十八 陳龍正西行記(四)七百五十七 沈一貫沒安好心六百八十三 好男兒(上)二百四十八 這個人已經簡在帝心一千零一十一 造船二百五十五 皇帝要重整朝綱?九百四十一 大明還有如此多的忠臣良將九百二十六 連影帝都做不了還做什麼皇帝?四十 哱承寵遊說周國柱一千一百八十九 接風晚宴九百零五 黑鳩三百七十三 心情複雜的納瑞宣九百零一 螳臂當車八百八十八 細小的危機一百七十八 水師的投名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