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八十八 可怕的猜測

麻貴很認同梅國楨的疑惑。

“末將覺得也是,這應該不至於,但是這話就是不對勁,末將一個多月翻來覆去的就是想不出一個結果,再派人去打探消息,就發現什麼也打探不出來了。

而且撫臺,今天您是否注意到,您說到蒙古人可能南下寇邊的時候,那幾個人可是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

照理說蒙古人南下寇邊,要是咱們守不住,邊關被破,這些人如何能獨善其身?難道說他們都瘋了,寧可看着咱們丟了邊關城池也不願意把糧食拿出來?貪財到了不要命的地步?”

“你說的很有道理!”梅國楨對麻貴的話似乎有些感觸:“雖然說人爲財死鳥爲食亡,但是真的遇到生命危險,要錢還是要命那是很好決斷的,事出反常必有妖,我是被氣壞了,沒注意到……”

說着,梅國楨看向了麻貴:“麻總兵,你覺得,會不會有這種可能,就是……那些富商大賈已經和關外的蒙古人達成協議,蒙古人就算攻入關卡,也絕對不會對他們出手,而是會保護他們的財產!”

麻貴嚇了一跳。

“這……這可是賣國欺君之大罪啊!這要是被捅出去了,撫臺,陛下能饒過他們?他們不會如此吧?”

“哼!還有什麼是他們不敢的?麻總兵,你就沒有疑惑過嗎?這幾年和咱們交戰過的一些蒙古人,基本上都在使用鐵質弓弩,只有極少數,只有兩年前的十月,咱們打的那一仗,那批蒙古人則在用骨制箭頭。

照理來說,大明對蒙古封鎖鐵器,除了打仗繳獲和土默特的貿易之外,蒙古人生活在荒原之上,荒原上哪裡來的那麼多鐵器?出售鐵鍋所用材質即使融化也無法制作兵器,他們應該都在用骨質箭頭纔是。

有些部落,他們一戰動輒出動數萬鐵騎,人手持鋼刀,用鐵製弓矢,可與此同時,還有部落依然在用骨質箭頭,這說明什麼?說明蒙古人自身所產鐵器絕對是遠遠不足軍事所需,可這些年來咱們對付的蒙古騎兵又有多少隻用骨質箭頭?”

麻貴聽梅國楨這樣一說,頓時愣住。

細細一想,還真是如此,現在不是蒙古人的全盛時代了,鐵木真和忽必烈那是把大半個亞洲、除了漢地之外的全部地方都拿下來了。

那些地方也有文明,也有工匠,所以纔有蒙古人的兵器甚至是回回炮,那個時候的蒙古人在科技上和大宋持平,在經濟和軍事上對宋成碾壓狀態。

那個時候的蒙元已經有了十分成熟的政權體制,否則宋也不會在失去防線之後就兵敗如山倒,練反擊的機會都沒有多少,南明還苟延殘喘了二十年呢!

但是現在這些蒙古部落的日子一點兒也不好過,早就不是幾百年前他們的全盛狀態了,失去漢地連糧食都無法自給自足的他們,分裂成這樣子的他們,哪裡來的可以裝備十萬鐵騎的鐵器馬掌弓矢甚至是火器?

擄掠漢人工匠?有那麼多嗎?

或許有一些是從其他國家和會冶鐵的部落購買來的,但是那麼多全都是?靠近大明邊境的也全都是?不遠萬里去其他國家買來兵器再運來攻打大明?

“撫臺的意思是說,他們手上的鐵器和馬掌甚至是一些火器,都是咱們大明的商人賣過去的?他們居然猖獗至此?”

梅國楨點了點頭。

“若不是看到如此弊端,商鞅何故要抑商?商鞅難道看不出來農爲國之根本,商則是國之血脈筋絡?歷朝歷代名臣大賢都是傻子?爲了錢,沒有什麼事情是商人幹不出來的,道德?忠誠?國家大義?值幾個錢?”

麻貴想到走私兵器的問題了,但是絕對不會去想走私兵器的規模問題,他覺得也就是小打小鬧,否則朝廷不會眼睜睜地看着。

可是梅國楨的一席話打碎了他的幻想,他忽然產生了一種要帶着自己的兵馬把這些人全部抄家滅族的衝動。

好在他及時的剋制住了自己。

“撫臺,如果他們真的達成了協議,也就是說,土默特人已經決定要南下寇邊了?那三娘子她……”

“我們現在立刻派人出關去找三娘子,讓她立刻將順義王囚禁,整個部落實施戒嚴,嚴查圖謀對大明邊關下手的人,麻總兵,你立刻去整頓兵馬,隨時備戰,本撫馬上修書給薊鎮和太原,讓他們出兵協助,但願一切都還來得及。”

麻貴立刻抱拳道:“諾!末將馬上去辦!”

說完,麻貴立刻其上馬匹就離開了,梅國楨握緊了自己的拳頭,轉身向府內走去,他有一些很可怕的猜測,有一些不得了的猜想,他不知道時間還夠不夠,但是至少,要把這些東西送出去,那麼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此時此刻,關外歸化城內,三娘子正帶着自己的親兵親自給飢寒交迫的族人們放粥。

嚴寒來的太過於兇猛,讓人們幾乎沒有任何防備,糧食絕收,牛羊凍死,他們來不及儲備過冬糧食,就已經面臨着死亡的威脅,瑟瑟的寒風吹襲着他們幾乎快要失去知覺的身體,只有一碗薄薄的稀粥才能挽回一丁點的熱量。

所有的糧食和能吃的東西都被擊中了起來統一發放,三娘子的親兵維持秩序,一切還能維持的井然有序,明軍給糧的時候還給了不少鹽,有鹽的話,就能繼續撐一段時間,但若是情況繼續變糟,還能怎麼辦呢?

三娘子一籌莫展。

“三娘子,大王喊你過去。”

一名親兵走了過來,向順義王扯力克傳達召見三娘子的命令。

三娘子皺了皺眉頭。

第一任丈夫死去之後,深諳漢文化的三娘子對草原上這種父死子繼娶繼母的習俗就相當的不滿意,深感羞辱,爲此帶上了俺答給她留下的一萬護身精騎遠走,若不是明朝派人勸說三娘子以大局爲重,當時三娘子是絕對不會願意的。

她希望從一而終,從靈魂上向漢家女兒靠攏,但是時局不允,她也無法奈何,只好嫁給第二任丈夫,可沒想到第二任丈夫很快也死了。

接着,孫子輩的扯力克登上了王位,四十多的三娘子本不願繼續做他的妻子,明朝又派人一通忽悠,和平女神三娘子再次嫁給了扯力克。

比起前兩任丈夫,扯力克是個狼性十足很不好應付的小丈夫,三娘子對他諸多的規勸和約束,依然無法很好的控制他,或許是年歲上的差距,使得他有些逆反心理。

加上他的那些妾侍經常搞事情,被明廷發現之後交給三娘子處理,三娘子嚴格處理之後,扯力克又覺得自己沒有面子。

夫妻之間的矛盾是在不斷加深的,但是三娘子幾十年的威望使得扯力克也不敢對她做什麼,只能口出怨言,順便在生活上諸多刁難,三娘子也不甚在意,只要你不鬧事,老老實實的給明朝守邊,那就夠了。

如今這個局面,扯力克沒有鬧事已經是非常難得的了,可是三娘子也聽到不少風聲,說什麼扯力克正在密謀什麼大動作,一些和三娘子走的比較近的話事人經常來三娘子這裡走動,言語之間,多有讓她關注一下扯力克的意思。

三娘子成功阻止了第一任丈夫和第二任丈夫打算背叛明朝的舉措,維持了十幾年的和平,現在第三任丈夫又要搞事,這讓她不由得感到心力交瘁,然而對漢文化的嚮往促使她繼續努力,絕不姑息。

她派了幾個親信在扯力克身邊參與執勤,多有關注扯力克的言行舉止,從中得知了不少扯力克的怨言和怨氣,知道扯力克對當下處境的不滿和試圖打破這種枷鎖迴歸過去的想法,她爲此深感憂慮。

現在這個檔口,已經好幾個月未曾同房的小丈夫突然派人來找她,會是什麼事情呢?

四百一十一 合作(下)四百九十六 朱翊鈞感受到了濃濃的危機感六百三十九 願你永遠不要適應一千三百四十五 每天數錢數到手抽筋四百四十八 不上班的蕭如薰六十八 李如鬆不服!一千三百二十九 大秦的百姓還遠遠沒有過上好日子一千二百六十二 陛下是何等的仁慈啊二 我會珍惜這一回五百四十 糧食的疑雲(下)四百五十四 要讓軍隊習慣直接被最高統治者指揮一千二百八十 哭泣的陳龍正一百二十 克復開城七百八十二 滿朝文武,無一骨節矣一千二百七十 我就是王法一千三百五十四 羊毛紡織機九百一十六 毒酒五百六十 抽你者蕭如薰也!(下)九百零九 皇帝結婚一千二百二十七 秦軍入京都二百零六 大明日本互助友好條約一千零九十五 明朝的經濟危機九百九十 給褚英的禮物一千二百七十二 去把袁儼殺了五百四十八 爲了活命(下)八十六 騙子的奇效一千三百七十一 兒孫滿堂一千二百九十二 布延進獻傳國璽(上)三百二十五 利瑪竇九百五十八 我就不再追究了四百九十八 他終於等到了他渴望的戰爭了七百三十七 老首輔以爲沈一貫當真不能爲首輔嗎?六百一十二 唯一的路一千一百三十一 有何臉面去見列祖列宗啊!七百六十 有弟兄們在,此事就有希望七十 蕭李爭鋒(下)一千二百一十一 短視一千一百九十九 正式開戰(上)八百七十九 一起殺了!五百八十四 摒棄前嫌四十五 掀翻巨城,如揭紙片八百二十一 特殊且大膽的想法三百六十一 雙雄爭鋒(下)七百四十二 事關生死的大事一千二百四十四 喘口氣,歇一歇一千零七 兩杯酒九百三十九 劉黃裳開城七百四十九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三百四十五 王的抉擇(下)四百九十二 大同急報九百八十六 奏請選秀七百七十五 無法預料的事情一千三百三十四 培養醫者的學校一千二百八十一 帝國不需要浪漫五百六十 抽你者蕭如薰也!(下)三十七 叛逆者梅國楨六百七十八 意想不到的收穫一千三百三十二 方從哲的對策四百六十九 拿回來三百八十四 凱旋(上)一千一百五十 強弩之末(下)三百七十八 拜見提督七百六十一 老夫親自爲你牽馬二百五十一 三王並封一千一百九十 永遠懷疑一百七十九 這仗打的值六百二十八 豬一樣的對手三百九十三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上)三百八十六 凱旋(下)八十一 蕭如薰的要求一千二百五十四 閱兵式六百二十九 鳩佔鵲巢七百九十九 季馨沒死?一百四十九 不平等條約一千一百一十六 直取婁山關一千二百三十四 他們需要儘快掌握專業技能一千零九十六 西南用兵在即二百六十一 十萬兩白銀四百七十四 命九百七十 彈冠相慶的前明舊臣一千一百七十四 秦軍改組七百五十二 此人,極度危險!一千零五十一 撤!四百二十一 他開始萌生了退意七百九十一 再遇陳龍正一千零八十二 戰爭結束了(下)五百六十六 幸運的朱敏淳六十六 意見統一一千三百五十五 萬事俱備三百七十八 拜見提督四十八 初聞朝鮮亂一千二百一十八 石田三成成爲了第一個覺悟的人二百七十六 救火隊員李太后(上)三百零七 要生了一百 審判九百四十五 也不能讓這些人繼續姓朱了四百二十七 不願離開的大戶三百四十七 天行有常(上)七百六十三 獻俘儀式六百四十五 絕對不會背叛投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