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一十六 蕭鎮南到京城了!

bookmark

從小長到大,努爾哈赤都不敢違背李如鬆的意思,小的時候不敢,現在更不敢。

站在壯碩如牛的李如鬆身邊,努爾哈赤連一點大明龍虎將軍、建州女真部首領的氣勢都拿不出來。

李如鬆的命令對他而言就是聖旨,比明朝皇帝的旨意還要管用,有李如鬆來提人,他根本不敢不尊從。

不幸中的萬幸是,這一次,他又得到了李如鬆的庇護,海西女真是絕對不敢在他入關作戰的時候入侵建州女真的,這一點他是相信的。

畢竟這幾年李如鬆南征北戰到處搞事情,整個遼東附近的女真部落和蒙古部落都快給他打麻木了。

兩萬騎兵準備完畢,乾糧和裝備準備好,呼嘯出動,一路風馳電掣,從命令抵達到抵達北京城,他只花了半個月的時間,二十三日下午就抵達了北京城,吃過晚飯之後,兵部傳令,令李如鬆所部連夜向紫荊關緊急支援。

因爲紫荊關已經連續兩次求援了。

結果,當天晚上,就在兵部指令下達一刻鐘以後,李如鬆麾下將領還沒有到齊開會的時候,突然從宮裡面傳來了皇帝的手令——

令李如鬆所部騎兵就地安營紮寨,嚴守營寨不得擅自離開,一應飲食供給由朝廷提供,另外允許李如鬆個人進城回家探望親人。

這封和兵部的命令背道而馳的皇命讓李如鬆萬分糾結,按照過往的規矩,兵部指令最正規,將領在外需要服從兵部的指令。

但是,皇帝到底是名義上全國軍隊的最高統帥,從大義的角度上來說,全國軍隊都必須要遵從皇命,以皇帝的命令爲最高指令,就算是兵部,也是借皇帝的名義下達指令的。

可現在兵部和皇命一前一後兩道截然相反的指令下達,叫李如鬆如何對待呢?

他連忙上書給兵部詢問這個事情,並且在第二天一早就進城趕赴兵部詢問這個情況,他已經是急不可耐的要去救援自己的父親了。

不過此時此刻,兵部也相當的不解,那麼多年了,皇帝雖然在戰爭中有自己的見解,也曾經下達命令,但是那些命令也都是和兵部知會過,並不干擾前線戰況的指令,或者是在戰爭開始之前的告誡指令,沒有實際指揮命令。

這一次,李如鬆抵達京城之後立刻出兵支援紫荊關的命令也是兵部知會了皇帝,並且得到了皇帝的允許的。

在現在的局面之下,軍事行動還是以皇帝的意思爲主,言官統統閉嘴,緊張兮兮的擔心着蒙古人打到京城來會要了他們的命。

但是皇帝就在兵部行文一刻鐘之後,下達了緊急手令,下令李如鬆不得前進,就地安營紮寨,也沒有其他的解釋,也沒和誰商量,這讓正在緊急爲戰爭忙碌的羣臣感到十分的不理解。

如今情況皇帝也不該不知道,大同基本淪陷,平型關告破,紫荊關告急,大明損失慘重,甚至於山西的五臺都失陷了,太原似乎也成了蒙古人的進攻目標。

雁門關守將戰死,平型關守將戰死,山西總兵董一奎戰死,數名高級武官戰死,數萬兵馬被屠戮,百姓更是悽慘絕倫,蒙古人這一次玩得很大,大明很危險!

趙志皋和兵部尚書石星連夜趕到皇宮,試圖詢問皇帝的意見,得到的消息是皇帝已經睡下,有什麼事情明日再說。

趙志皋和石星萬般不解,這個十萬火急的檔口,爲何皇帝下令李如鬆的精銳騎兵不前去支援岌岌可危的紫荊關呢?

但是皇帝就是什麼都不說。

李如鬆頂着黑眼圈一晚上沒睡,第二天天一亮就衝進了北京城,去兵部討要說法,石星也一晚上沒睡,頂着個黑眼圈正打算等皇帝睡醒了去找皇帝討要說法。

而此時,皇帝不允許李如鬆進軍的消息也傳了出去,傳到了不少文臣言官的耳朵裡,這些人頓時不淡定了——

這一次蒙古人也威脅到了他們的身家性命,他們對此可是關注的很,他們恨不得李如鬆立刻出兵把蒙古人趕走,他們才能安心繼續政治鬥爭,可是如今李如鬆的兵馬就在京城卻不前進,難道皇帝要打一場京城保衛戰?

種種猜測不一而足,各種謠言滿天飛,趙志皋和石星帶着李如鬆在第二天上午再次進宮詢問消息,朱翊鈞接見了三人,好言好語的安撫了焦急的李如鬆,然後說,李如鬆暫時不用進兵,紫荊關還沒有那麼危險,他自有安排。

皇帝都不着急,一副心如止水勝券在握的樣子,這副模樣讓趙志皋和石星萬般疑惑,也讓李如鬆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但是皇帝不着急,他們就算想着急也沒有用,沒有皇帝的命令,他李如鬆還真敢抗旨出擊不成?

那他分分鐘就要被拿下幹掉。

明中央政府的權威還是十足的,更別說不遵命的武將了。

羣臣不敢和皇帝唱反調,因爲皇帝自己也身處危險之中,沒有理由會下達白癡一樣的指令,只能說皇帝真的另有安排,但是至於皇帝究竟有什麼安排,他們是真的不知道,也不敢想象。

皇帝總不至於和蒙古人串聯起來坑自己吧?

紫荊關要真的完了,皇帝是要負責任的。

李如鬆只能在煎熬中度過了艱難的四天,三十日一大早,他實在是忍不住了,再次進城去詢問兵部他到底何時才能出兵,與此同時,兵部也十分的焦急,這幾日不斷的有文官來詢問皇帝到底何時出兵,後來連武勳都來了不少,詢問何時出兵。

這可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的現實版本了……但是這些人是太監嗎?

石星和趙志皋疲於應付,可是皇帝那裡總是敷衍了事,李如鬆在兵部喝了七碗茶,上了三次廁所,也沒有得到一個準話兒,急得都快爆了,然後兵部忽然一陣喧譁慌亂,李如鬆還不知道什麼情況,忽然聽到有人喊了一聲——

“蕭鎮南到京城了!還帶了兵馬,一來就被陛下招到宮裡面去了!”

李如鬆皺了皺眉頭。

蕭鎮南?誰啊?

姓蕭?鎮南?

哦!好像蕭如薰就是鎮南侯,在緬甸鎮守大明南疆來着……

蕭鎮南不就是他嗎?

李如鬆忽然瞪大了眼睛。

一千三百四十六 夢想中的那個國度一千一百二十二 大秦的火炮天下無敵一千一百二十一 送客,走人,結束一千二百六十九 萬念俱灰的袁黃五百七十五 一本爛帳八百一十 心虛八百零五 天上掉餡餅八百二十九 柴國柱的心情很糟糕一千一百七十四 秦軍改組八十 君王帳中猶歌舞八百六十一 萬無一失一千零一十六 中央軍事學院九百八十七 一家團聚一千三百六十四 皇帝拔出了天子劍,劍指北海一千三百二十四 無藥可治的病八百八十一 我現在信了六百六十四 戰前日常(下)七百五十三 緊急協議一千一百三十二 保命牌二百九十六 不甘的李成樑七百五十二 此人,極度危險!七百零五 朝臣開始忌憚蕭鎮南了?五百零四 守將雖死,但是巡撫仍在!七百二十 十年之內,北虜不復爲患矣十八 激戰平虜城(下)一百六十一 倭寇的求和九百八十 我是陛下的狗七百一十四 亂臣賊子一千三百三十六 鄉村遊醫計劃一千二百一十一 短視一百四十七 朱翊鈞召見羣臣八百六十八 難怪那麼能打一千二百零六 暹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和打擊三百四十一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中)一千二百零六 暹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和打擊六百六十二 穩穩的做飯一百九十二 “平叛”六百四十四 爲敵(下)一千三百五十四 羊毛紡織機一千零六十七 只有一個柳成龍五百四十三 被扭轉的戰局六百五十六 赫力圖的動搖七百六十一 老夫親自爲你牽馬七百六十 有弟兄們在,此事就有希望五百零二 炸膛的火器三百四十九 大戰在即三百一十五 出征(下)五百四十五 消失的北虜(上)一千二百二十三 城內爆炸了六百一十八 試探(下)一百零五 吃掉加藤清正(下)十 夜襲九百六十三 慢慢來八百零五 天上掉餡餅八百六十一 萬無一失四百二十七 不願離開的大戶九百二十六 連影帝都做不了還做什麼皇帝?三百三十一 中國人回來了八百七十七 進軍松江府六百四十三 爲敵(上)三百八十五 還政九百 三路反擊四十一 魏公妙計安天下一百三十一 黑田長政的最後一搏五百零八 王世揚的決心一百零九 強勢否決一千零五十四 爲大秦做事一千零七十八 楊應龍的挑釁七百九十一 再遇陳龍正一千三百三十二 方從哲的對策二百零五 斬!!二十三 主動出擊八百九十四 誅殺(下)三百七十五 絕望的莽應裡六百一十三 進兵計劃四百五十四 要讓軍隊習慣直接被最高統治者指揮一千一百六十五 兇虎與惡狼七百一十 駱思恭所求之物二百八十七 出兵之議八百七十 交手一千三百零六 買賣來了四百零一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四百八十一 徐光啓心中充滿了愧疚一千零四十七 步步爲營一千零七十一 毛文龍用計三百九十六 陳龍正西行記(二)七百三十一 嘴炮天團的逆襲(下)五百五十二 平行的世界五百八十一 事發一千零四十一 絕望的褚英一千二百六十四 沐家認慫九百三十七 他不怕我死掉?六百三十一 煽動五百四十 糧食的疑雲(下)五百零七 平型關失守一千三百六十九 一寸山河一寸血八百零一 不堪一擊八十九 蕭如薰的戰策一千三百七十九 歷史的機密八百一十四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