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 朝鮮來使

bookmark

蕭如薰就這樣被一筆帶過了,像是一塊石頭投進了古井裡,掀起幾圈波紋之後就沒了聲息,現在的文官們都在緊鑼密鼓的籌備如何打壓此次可能威脅到朝政平衡的葉夢熊,這位纔是最能威脅到他們切身利益的存在,一定要謹慎妥善應對。

不過很快他們就沒什麼太多的精力去圖謀對付葉夢熊了。

在葉夢熊和蕭如薰抵達京城前兩天,六月初五,朝鮮王的國書終於姍姍來遲,抵達了京師,經由通政司傳達入兵部,後來又到了內閣的閣老們手上。

代理首輔趙志皋最先看到了這封國書,還有與這封國書一起來的面色驚慌焦急的朝鮮王使者以及早些時候在京城久駐的朝鮮辯誣使者申點,兩人一起施展了眼淚攻勢。

“什麼?倭國發大軍攻打你國?你國無法抵抗,節節敗退,一個月就連國都都丟了?這怎麼可能?”

趙志皋十分驚愕。

“並非是妄言!趙閣老!這絕非妄言!倭國兵馬強悍,四月十二日突然登陸我國發起突襲,我軍多無準備,措手不及之下,連失要地!連國都漢京都已經失守,王世子被俘,王上避居平壤,還請大明看在我國年年來朝歲歲來貢,遣兵入朝助我國擊退倭寇!復我疆土!”

朝鮮王使者鄭義跪伏於地,渾身顫抖着向趙志皋求救。

趙志皋一時沒反應過來,待反應過來以後,看着一樣詫異的大學士張位,苦笑着站起來走上前扶起了鄭義,問道:“你國向爲東國之強者,爲何突然失陷於倭寇?再者說,你國人口衆多,兵馬少說十萬不止,爲何一擊即潰,落到這樣的下場?還連國都都失陷了?”

鄭義再次伏於地面哭泣道:“倭寇未及宣戰便出兵,我國城池大多沒有防備就被倭寇突襲而下,大軍都在北境防備女真人,南境根本抽不出太多兵力對付倭寇,這才讓倭寇佔了大便宜,甚至攻取了我國國都,我國顏面盡失,不求其他,只求大明看在我國爲藩屬向來恭順的份上,出兵相助啊!!!”

趙志皋一時間被鄭義哭的心慌意亂,看向了一旁唯一的同僚張位,張位連連苦笑搖頭,開口道:“鄭使節,你先起來,你先別哭,出兵作戰不是你一哭就行的,牽扯很大,就算我們立刻發兵,那最快也要兩個月以後才能入你國境作戰不是嗎?你現在哭成這樣,連話都說不清楚,卻叫老夫如何是好啊?”

鄭義覺得也是,所以停止哭泣,從地上爬起來站在地面上,低頭恭順的請求大明出兵相助,問他什麼他也說不清楚,倭寇多少兵馬多少路進軍怎麼打的之類的全都不知道,只求大明出兵相助。

這叫趙志皋和張位十分困惑,於是請來了兵部尚書石星,還找來了內閣的職員們一起聽鄭義的描述。

石星早就把申點和鄭義叫到兵部去問過一回話,覺得疑點頗多,結果現在他們又給鬧到了內閣來,這讓石星十分不爽,也沒給他們什麼好臉色。

一名內閣職員在聽完鄭義的哭訴之後指出了他的問題。

“你國既然求援,那怎麼不曾提及幾月幾日哪道淪陷?發生什麼戰役?損失多少兵馬?將領有誰戰死?臣子有誰死節?你們什麼也不說,就是求援,甚至連倭人出兵幾何都不得而知,叫我大明如何是好?就算要出兵,至少也要知道倭國出兵幾何,才能決定出兵數量吧?”

被這一說,趙志皋眉頭一皺,面色變得難看起來。

“鄭使節,你國素來爲東境強國,爲我大明鎮守東疆,倭國乃化外小國,口衆不過百萬,兵馬不過十萬,就算出兵,又能出多少?

你國初始防備不及還能理解,四月十二日倭國出兵,五月初三你們就丟了國都?從你國釜山鎮到國都,哪怕你們有幾隻部隊沿途騷擾,都不能叫倭人如此順暢的取下國都吧?”

鄭義見大明首輔居然懷疑他的話,一時驚懼,居然不知所言,而這樣的態度只能讓內閣諸臣更加懷疑此事,甚至有人還提出是不是倭國和朝鮮合謀,要圖謀我大明兵士?提出要嚴刑拷打此人,問個明白,看看他到底是不是倭國的探子!

鄭義和申點被嚇得魂不附體,跪在地上大哭,哭訴自己絕無撒謊,朝鮮絕無背叛大明之意,還請大明首輔和皇帝陛下明察,出兵援助!

趙志皋看他哭的真實,不像是做僞,糊塗先生又犯了糊塗,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只好把這封國書和內閣的意見上呈給了萬曆陛下,請皇帝做出決斷。

朱翊鈞正在爲蕭如薰抵達京城之後如何安排他而思考,忽然聽說朝鮮使臣帶國書來求援,嘴角露出一絲冷笑。

按照錦衣衛送出的情報,還有去年沿海地區的海商華僑送來的情報,朱翊鈞基本確定倭人進兵朝鮮不假,所以才做出了這樣那樣的準備,但是內閣有人指出,這個使者前後所說實在矛盾.

他既不提朝鮮在哪裡戰敗,哪裡淪陷,哪些將軍戰死,哪些臣子死節,損失多少兵馬糧草等等,都不提,就一個勁兒的求大明天兵入朝爲其光復國土,這實在是奇怪。

內閣裡還有人認爲這可能是朝鮮和倭國聯合起來的陰謀,一起陰謀將大明天兵帶入朝鮮然而攻打,進而攻打大明本土。

對於這種天方夜譚的思考,朱翊鈞搖了搖頭。

他對這些內鬥內行外戰外行的文官是十分的無奈和不滿,情報都到了這個地步,遼東都司錦衣衛的情報完全的對應上了,還有地方子民從日本帶回的情報,這還不夠說明問題嗎?

一門心思埋在立太子的事情上,你們真是夠了!

中原王朝對於日本和朝鮮的戰爭其實並不是很在意,根據整個中原王朝所奉行的國家戰略準則來看,保護中原纔是最重要的,朝鮮和日本無論怎麼打,只要不牽扯到中國就沒有關係,但是一旦牽扯到了中國,威脅到了大明內地,幾十年前倭亂的慘痛記憶就刺激着大明的心臟。

朱翊鈞也就不會熟視無睹了,情報一來,朱翊鈞瞬間就分析出了日本人的野心和目的,從而不斷的蒐集情報做準備,在和朝臣爲太子的事情不斷扯皮的同時,也對國家安全的問題給予了足夠的關注,比如命令遼東地方兵馬“相機行事”這一點。

當然,倭國出兵幾何,各支部隊的分佈,以及仗打到了什麼程度,這些具體信息,目前的朱翊鈞也不知道。

倭國!倭國!

朱翊鈞的眼中迸出幾點寒芒。

ps:求收藏求推薦~~

八百三十五 殺人了!三百七十一 大勝三百零五 暹羅(上)七百八十六 逃出生天五百二十 拜見提督二十四 病入膏肓的巨人一千二百七十五 爹啊,您把我害苦了啊!二十三 主動出擊七百五十六 朱翊鈞最大的錯誤三百七十 唯一一杆線膛槍一千一百一十九 五司七姓的機會四百九十二 大同急報七百六十七 沈一貫!你想造反是不是?二百七十二 我兒,多吃些一千二百五十 最後的港灣六百六十七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上)一百三十四 血戰碧蹄館(三)二百三十八 手腕四百四十五 無奈的趙志皋一千三百七十 吃外人還是比吃自己人要好三百五十八 夜襲(三)一千一百六十九 不鼓勵原則二百七十八 不爽的李成樑一百零六 天兵大勝!六百七十六 無法忽視的一天八十 君王帳中猶歌舞五百九十三 不聽命令的軍隊一千三百七十二 親上加親八百五十一 葉公,李化龍完了一千零四十八 鬥志昂揚的建州一百三十 吳惟忠出動七百六十 有弟兄們在,此事就有希望五百三十二 另有圖謀四百六十 菲律賓海戰(四)三百七十五 絕望的莽應裡一千二百七十六 沐氏最大的功勞八十七 戰爭財二百八十一 雙生子一千二百三十三 成立自衛隊二百零二 二人的約定四百三十九 混亂的總督府二百四十二 三方會談(下)一百五十七 落後的水戰戰術(三更)一千零一十六 中央軍事學院一千三百一十 趙士禎不想深究一千一百一十七 我可沒得罪您吧?四百零四 優秀的文明一百五十二 撤兵刻不容緩九百四十三 要完蛋了?五百五十二 平行的世界八百六十八 難怪那麼能打三百二十四 鄭和的遺產一千二百四十六 笨皇帝三百二十八 利瑪竇傳教六百九十六 耳目六百一十九 青史留名與遺臭萬年八百三十六 這纔剛剛開始一千一百九十三 蕭如薰也沒有休假一千一百四十九 強弩之末(上)二百一十 豐臣秀吉的最後時刻六百一十八 試探(下)一千二百八十八 李昖抵京(上)一千三百五十八 藏兵來援一千三百六十六 隆武二十年(下)四十三 地道挖成一百零七 外臣不辱使命一千二百五十七 名存實亡的暹羅(上)一千一百九十 永遠懷疑一百七十六 崩潰的宗氏五百四十 糧食的疑雲(下)一千二百九十七 大秦拒絕和西班牙人來往一千零四十六 不可同日而語一千三百一十四 你還是乖乖蹲着吧!一千二百六十六 還他一個清清白白三百二十五 利瑪竇三百六十六 袁黃的期待五百三十八 縱馬奔馳的李如鬆一千零九十八 臣毛文龍多謝陛下隆恩七百五十三 緊急協議八十四 談判專家一千零六十一 毛文龍渡江七百六十一 老夫親自爲你牽馬二百七十八 不爽的李成樑七百三十 嘴炮天團的逆襲(上)一千一百三十一 有何臉面去見列祖列宗啊!四百九十六 朱翊鈞感受到了濃濃的危機感七百九十九 季馨沒死?一千三百一十四 你還是乖乖蹲着吧!一千零五十六 炸營九百二十一 混亂的京師一千一百零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九十 最後的準備一百零二 賭徒八百九十七 張延壽兵變九百二十 臨界點十九 著力兔來援五十二 強龍不壓地頭蛇七十一 一片公心一千零三十五 一定要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