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七十九 仇敵(上)

bookmark

大明朝的官,不,應該說歷史長河之中的所有官員,名聲不好的不一定就是鉅貪,名聲好的也不一定就是清官,這一點,朱翊鈞在抄了張居正的家之後才知道。

嚴嵩名聲那麼差,是禍國殃民的混蛋,遺臭萬年,而徐階的名聲那麼高,被視作扳倒嚴嵩的英雄人物,流芳百世,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嚴氏名下田產還不到徐階家族名下田產的十分之一。

徐階下臺之後,因爲家人胡作非爲民怨太大,不得已藉助學生張居正的威勢欺壓百姓,賄賂官員,所作所爲和嚴嵩並沒有什麼不同。

這世間絕對不是非黑即白的世間,大部分人都簡單的將歷史人物分爲好人和壞人兩種,或是英雄和敗類兩種,但是人實在是太複雜了,又怎麼是這四種屬性可以概括完的呢?

有些人甚至一個人就具備這四種屬性,比如萬古名不朽的夏貴。

當了二十多年皇帝,朱翊鈞早就不是那個被文官們忽悠着忽悠着就以爲自己是聖君的年輕人了,他也長大了,不然也會掀起國本之爭妄圖重現昔日嘉靖皇帝大禮議的皇權威勢。

對於皇帝來說,他需要的人絕對不是簡簡單單的“賢臣”,皇帝需要的人很多,“賢臣”只是其中一種而已,“小人”也需要,“直臣”也需要,“敗類”也需要,“英豪”也需要。

諸葛武侯教育劉禪是用長輩對晚輩的口吻去說的,是作爲一個“相父”,一個人生長者,對年輕的小鮮肉劉禪進行教導,所以才進行了簡單的“賢臣”和“小人”的劃分,讓劉禪首先確立一個正確簡單的觀念,然後再慢慢的深入理解。

就諸葛武侯自己去看,怎麼可能只把臣子分作“賢臣”和“小人”這兩種呢?

這這是區分人的入門分類。

朱翊鈞已經基本上到了成熟的地步,他深切地知道自己需要什麼,需要什麼樣的人,不需要什麼樣的人。

在當前形勢下,沈一貫絕對比沈鯉更適合作爲他的選擇,他需要一個在羣臣當中、尤其是在言官羣體當中名聲不好的傢伙。

這樣的話,這個傢伙成爲首輔,就可以背靠皇帝對羣臣開炮,在適當的時候幫助他的沈一貫,而不是一個帶領羣臣向他開炮的沈鯉。

他要分裂羣臣,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分裂,讓他們自相殘殺,讓他們自己弄亂自己,這樣,他才能渾水摸魚,一點一點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力,重振自己的江山,爲此,他不惜一切。

什麼賢臣什麼小人什麼英雄什麼敗類,在朱翊鈞面前都是浮雲,都不重要,在他眼裡,只有兩個屬性最明確——

可以利用的和不可以利用的,簡單明瞭,方便快捷。

沈一貫是可以利用的,沈鯉是不可以利用的。

這樣一區分,就很簡單了,不管趙志皋是如何的一片公心,不管趙志皋如何陳述沈一貫喜歡結黨營私,喜歡排除異己攪亂朝政,會掀起慘烈的黨爭,甚至會把黨爭推向高峰,這些,朱翊鈞都不在意。

倒不如說作爲大權旁落的皇帝,朱翊鈞急需要這樣的人來攪亂朝政,來讓文官集團陷入內亂。

結黨營私?好啊!我正需要這樣的人!我需要一個嚴嵩!我需要一個可以和嚴嵩一樣成爲皇帝的替罪羔羊替死鬼的人。

朱翊鈞知道,哪怕嚴嵩貪污,哪怕嚴世蕃狡詐,這都無所謂,因爲嚴黨還在的時候,嘉靖皇帝大權在握,羣臣要扳倒嚴嵩,非要迎合嘉靖皇帝,非要爭取嘉靖皇帝的支持不可,嘉靖皇帝就成了僅次於朱元璋和朱棣的強勢皇帝。

而嚴黨倒了臺灰飛煙滅、徐階上位之後,羣臣迅速團結,文官聲勢大漲,沒了嚴嵩做盾牌,嘉靖皇帝的權威迅速下降,不僅自己的遺詔是徐階授意張居正寫的,還直接導致隆慶的傀儡六年和萬曆的憋屈人生。

所以可以見識到,一個被妖魔化的大奸大惡對於一個皇帝來說卻是多麼的重要,的確,大明朝不是亡在嘉靖皇帝手裡,嘉靖皇帝一直保持着對國家最起碼的掌控,掌控力度還不小,而到了東林君子們當朝的崇禎時代,天下就……

道德君子們當真可以興盛國家?大奸大惡們當真可以毀滅國家?

政治太複雜了。

所以,朱翊鈞永遠不會選擇“正直的賢臣”沈鯉,而一定會選擇“險惡的小人”沈一貫。

趙志皋的最後請求反而幫助朱翊鈞下定了決心。

“沈一貫入閣事件早,資歷深厚,而沈鯉入閣時間尚短,這不是三甲二甲進士的問題,而是一個規矩問題,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閣老不也經常這樣教導我嗎?”

聽着朱翊鈞簡單明瞭的回答,趙志皋的內心一點點的下沉,直到再也無法升起。

羣臣對皇帝沒有好感,而皇帝對羣臣的最後一絲信任也消失殆盡,皇帝開始把羣臣當做仇人來看待,而羣臣也把皇帝當做黃世仁去看待,華夏有史以來歷朝歷代,可有如此相互敵視相互不信任相互想着坑害對方的君臣關係?

君臣之前最起碼的信任已經消失不見了,最起碼的協作關係也沒有了,君臣從同舟共濟的操船者變成了相互殘殺無法共存的仇敵,這樣的關係之下,大明朝這艘老舊破損的船隻真的還能繼續航行下去嗎?

趙志皋不知道,也不敢知道,更不願意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老臣只是一片公心,老臣只是希望陛下可以親賢臣,遠小人,不要被卑劣之人所迷惑,老臣只是希望陛下可以……”

“趙閣老!”

朱翊鈞打斷了趙志皋的話,微笑着開口道:“趙閣老自比諸葛亮如何?”

趙志皋一愣。

對方是在國家危難的關口把羸弱的季漢重新扶持起來的擎天之柱,以一州之力抗衡十州之地的王佐之才,把中人之姿的劉禪扶上皇位,保他四十多年的安逸,讓他安穩的做了四十多年皇帝的“相父”,忠貞之臣的代表。

他趙志皋在歷史長河之中又能算得上什麼位置,排的上什麼位次呢?

一千一百九十二 正確的選擇四百四十 準備戰爭吧八百九十 這個自作聰明的傢伙喲!六百五十一 讓漢人退讓,讓漢人服軟一千一百五十八 極惡惡人蕭如薰九百二十九 完全不同的道路五百一十二 該來的還是來了四百七十二 猜忌(下)九百二十六 連影帝都做不了還做什麼皇帝?一百九十七 議和的開端(下)一千一百八十九 接風晚宴一千二百二十八 難以接受的破衣服一千二百四十九 絕對的忠誠四百九十八 他終於等到了他渴望的戰爭了一千三百一十 趙士禎不想深究三百零三 燧發槍(下)七百七十一 爲了四郎,去死吧!八百九十八 故人重逢九百三十二 一場沒有懸念的戰鬥九百八十四 大秦宗室(下)九百七十 彈冠相慶的前明舊臣八百六十二 行動起來的李汶一千二百六十一 切記你我吃的都是誰家的俸祿一千一百八十一 陰謀的大幕緩緩拉開三十四 準!五百三十 爲何不去挑戰?不去超越?二百八十 萬曆名將第一人四百二十六 豪情四百八十六 莫大的諷刺一千二百三十五 真的出事了九百三十五 沈一貫還真是一個鬥士一千二百七十四 衆人皆醉我獨醒六百一十二 唯一的路九百一十九 一切開始的地方一百三十八 血戰碧蹄館(七)九百五十一 袁黃不是聖人一千零九十五 明朝的經濟危機七百一十六 他們的膽都被打破了六百八十一 混亂的局勢六百七十三 討伐洞武遺民(上)四百二十六 豪情九百四十五 也不能讓這些人繼續姓朱了九百八十七 一家團聚一千二百九十六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三百九十五 陳龍正西行記(一)一千一百七十五 他不惜付出任何代價四百三十 興師問罪(三)一百七十七 攻佔對馬島五百七十六 有人要倒黴了五百四十七 爲了活命(上)六百零五 不怕死的扯力克(上)四百二十六 豪情一百二十八 碧蹄館遭遇戰(上)八百八十 不一樣的鉛彈二百零三 德川家康的幕府將軍之路一千零九 李太后的勸說信八百三十 爲難的李化龍一百九十三 壓倒性的優勢六百八十二 抄家七百四十一 沈師傅,你太叫朕失望了四百三十六 天誅(下)五百一十八 將大明的未來奪回來!三百六十六 袁黃的期待七十二 癡兒啊!一千零四十八 鬥志昂揚的建州一千二百五十七 名存實亡的暹羅(上)一千一百二十八 鄭鷹的決斷一千三百二十四 無藥可治的病七百四十六 大明的千古罪人二百四十八 這個人已經簡在帝心一千三百零一 秦軍獨步全球四百二十八 興師問罪(一)八百六十五 蜀道難五百七十二 大勝!一千一百五十九 勇士八百九十三 誅殺(上)三百五十六 皇帝的復甦六百四十八 愉悅的笑容三百七十八 拜見提督一百六十九 挑釁六百八十 聯合阿拉幹五十三 朝鮮來使一千一百九十七 失敗的談判(上)三百二十三 明軍登陸一千二百二十八 難以接受的破衣服五百 後悔的李成樑(下)一千三百一十七 徐光啓下鄉(上)一千零三十 生存戰爭一千零三十 生存戰爭四百八十二 塞北的嚴寒八十九 蕭如薰的戰策三百六十 雙雄爭鋒(上)七百三十三 進化的嘴炮們一千三百五十 北伐的準備(下)四百九十九 後悔的李成樑(上)九百四十七 我不改革了,我要重新制定規則九百一十一 房守士的決定一百七十八 水師的投名狀一千二百三十四 他們需要儘快掌握專業技能一千三百六十二 終有一天,你要自己面對這些豺狼虎豹